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電動車看似風光,它們的辛酸你又知多少?

本次北京車展可能參展廠商最多的一次, 據前方的同事報導, 由於本次參展的廠商過多, 導致廁所的數量都減少了, 不說女廁, 連男廁都排起了長隊, 這場景也是難得一見了…

不少新晉的電動車廠商像雨後的春筍, 紛紛在本次的車展上冒頭。 蔚來、拜騰、奇點、小鵬算是這其中比較有名的牌子, 另外還有威馬這樣親民的品牌, 剩下的像什麼雲度和長江之類的廠商, 說句不好聽真的是聞所未聞。

難道如今電動車的發展已經成熟到可以百家齊放了嗎?如此多連造車經驗都沒有的廠商直接插足電動車市場, 是政策太寬鬆還是消費者太好騙?

政策絕對是這些新型電動車企業的重要支柱, 先不論從融資到建廠, 再到生產審批過程中政策起到的作用。

單單是從最終電動車交到消費者手上的價格, 國家對電動車的補貼就直接扣掉了好幾萬, 再加上限牌地區對電動車包牌的政策。 要知道在北京想通過拍賣拿到車牌, 那十幾萬絕對是要的。

而電動車只需要解決電池的問題, 甚至直接將電池的業務外包出去即可。 所以你說新廠商能不爭著來造電動車嗎?

目前可以預見電動車會是未來汽車發展的趨勢, 但是車展上冒出這麼多的電動車廠商,讓我以為現在充電都已經跟加油一樣方便了。

然而顯示生活中並不是這樣的,一般人買電動車都是作為家裡的第二輛甚至是第三輛車。家裡只能買一輛車的情況幾乎不可能選擇電動車。

另外買了電動車不可能每次都去外面的充電站充電吧,這樣的話就太被動了。現在幾乎也沒幾個社區有公共的充電樁,所以就只能靠自己裝一個。那麼自己裝一個的前提是你得買下一個車位,分分鐘一個車位比車還要貴。

所以開電動車代表著什麼?代表他不止有一輛車,而且還有房有車位。下次看到開電動車的男人就嫁了吧,看到的妹子不用謝謝我,叫我紅領巾。

其實現在有app是合作加盟做充電站的,避免有廣告的嫌疑,這裡我就不說名字了。

通過這個app可以找到離自己最近的充電站,看似很方便實用,但是網站設置多數還是在企業或者機關廠區院內,絕不是普通大眾能觸及到的地方,無形中增加了充電的門檻。

充電樁的普及單靠民營企業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最重要的還是國家把充電站立為公共設施進行建設普及。

之前有人提出過能不能把路燈的電源引伸出來建充電樁,這樣一來每個路燈下都有一個充電位,路邊的停車位也可以用作充電位。

想法確實很好,但是政府方面解釋了這種做法不可行,路燈電源的負荷達不到這個水準,如果要實現這個想法得重新改電路,跟重新建充電樁幾乎沒有區別。所以推行電動車的路還長著呢~

so

這次車展上那麼多的電動車企業,但是不知道下一次的車展還能剩多少,也許下次又會有新的一批電動車品牌頂上…

但是車展上冒出這麼多的電動車廠商,讓我以為現在充電都已經跟加油一樣方便了。

然而顯示生活中並不是這樣的,一般人買電動車都是作為家裡的第二輛甚至是第三輛車。家裡只能買一輛車的情況幾乎不可能選擇電動車。

另外買了電動車不可能每次都去外面的充電站充電吧,這樣的話就太被動了。現在幾乎也沒幾個社區有公共的充電樁,所以就只能靠自己裝一個。那麼自己裝一個的前提是你得買下一個車位,分分鐘一個車位比車還要貴。

所以開電動車代表著什麼?代表他不止有一輛車,而且還有房有車位。下次看到開電動車的男人就嫁了吧,看到的妹子不用謝謝我,叫我紅領巾。

其實現在有app是合作加盟做充電站的,避免有廣告的嫌疑,這裡我就不說名字了。

通過這個app可以找到離自己最近的充電站,看似很方便實用,但是網站設置多數還是在企業或者機關廠區院內,絕不是普通大眾能觸及到的地方,無形中增加了充電的門檻。

充電樁的普及單靠民營企業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最重要的還是國家把充電站立為公共設施進行建設普及。

之前有人提出過能不能把路燈的電源引伸出來建充電樁,這樣一來每個路燈下都有一個充電位,路邊的停車位也可以用作充電位。

想法確實很好,但是政府方面解釋了這種做法不可行,路燈電源的負荷達不到這個水準,如果要實現這個想法得重新改電路,跟重新建充電樁幾乎沒有區別。所以推行電動車的路還長著呢~

so

這次車展上那麼多的電動車企業,但是不知道下一次的車展還能剩多少,也許下次又會有新的一批電動車品牌頂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