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個美國人給日本造成的損失,比原子彈轟炸更大,空前絕後

大家都知道, 二戰末期美國向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 造成了二十多萬日本軍民死亡, 成為導致日本投降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過, 就在原子彈轟炸的幾個月前, 美軍還有一次比原子彈轟炸破壞力更加強悍的行動, 導致了超過五十萬日本軍民喪生, 近一千萬人無家可歸。

主導這次行動的指揮者, 名叫柯帝士·李梅。

李梅1906年生於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市, 這個人沒讀過軍校, 性格不苟言笑, 很難接近, 整天腦子裡想的只有一件事, 就是怎麼用轟炸機殺人, 是個絕對的轟炸機天才。

李梅1941年去歐洲戰場時還只是少校, 但由於在歐洲戰場上的卓越表現, 1944年當他離開歐洲戰場、來到太平洋戰場時, 已經晉升為少將了。

相比在歐洲戰場上的戰績, 李梅在太平洋戰場的戰績無疑更加驚人, 也更加讓人津津樂道, 尤其是我們中國人, 都應該感謝他。

1945年3月9日,

李梅指揮334架B-29轟炸機, 攜帶2000多噸凝固汽油彈, 對日本首都東京進行地毯式轟炸。 這次轟炸, 李梅非常瘋狂, 將飛機降低至1500米的低空, 進行“貼臉”轟炸。

此次大轟炸, 將東京的河水都“煮開了”, 大量日本居民被烤成了焦炭, 東京約四分之一的城區被夷為平地, 近10萬人被燒死, 上百萬人無家可歸。

兩天后, 李梅又派出超過300架B-29轟炸機, 繼續“火攻”名古屋, 之後是大阪、神戶……二戰中日本所有的工業城市, 無一倖免都遭到了李梅的燃燒彈轟炸, 損失空前。

1945年5月9日, 為了慶祝德國投降, 李梅再次向東京投下2000多噸燃燒彈, 燒毀56平方公里的土地。 東京上空的火光, 連幾百公里外的太平洋上都能看見。 半個月後, 500架B-29最後一次轟炸東京, 此後李梅再也未對東京進行轟炸, 因為東京已經沒有可以轟炸的目標了。

至此, 東京已遭到了超過10萬噸炸彈的轟炸, 市區將近60%化為焦土, 成為了二戰中損失最慘重的城市之一。

自從李梅來到太平洋戰場, 擔任美軍太平洋戰場的轟炸機部隊司令之後, 96個日本城市遭到過他的轟炸機部隊的轟炸,

大部分城市的城區被燒毀超過50%, 最慘的福井市幾乎全市被燒毀, 其損傷程度遠遠超過美軍投下的原子彈, 整個日本變成了一座有史以來最大的廢墟!

日本前首相近衛文麿也曾指出, 美軍對東京的大轟炸, 使日本開始考慮停戰。

由於在對日本進行的戰略轟炸中, 死傷的大多數為日本平民, 而且用燃燒彈的做法比普通炸彈更加殘酷, 李梅的行為也在戰後引起了爭議, 但他坦然地說:“殺死日本人並沒有使我感到不安。 使我不安的是戰爭的結束, 所以我不在乎到底有多少日本人在我們的行動中被殺。 ”

二戰結束後, 李梅繼續在美國空軍服役, 官至空軍總參謀長, 在1968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 他還是副總統候選人, 地位非常高。

那麼, 日本人對他的態度是怎樣的呢?說起來也真是可笑, 1964年, 日本國會竟然通過了一項決議, 決定授予李梅“勳一等旭日大綬章”。 要知道, 這可是日本最高級別的榮譽勳章。

看來小日本兒還真是難以理解, 人家把你打成那個樣子, 你竟然還給人家發獎狀,真是賤到家了!

不過,李梅同志可能也覺得這事兒太離譜,根本就沒去領這枚勳章。

你竟然還給人家發獎狀,真是賤到家了!

不過,李梅同志可能也覺得這事兒太離譜,根本就沒去領這枚勳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