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新速騰、標緻508……車展缺席車盤點,它們有啥算盤?

北京車展甭管它的管理秩序有多差, 差得讓媒體和參展商要私下詛咒它一番。 可是作為中國車展的兩極之一, 地位擺在那裡,

你不來也得來。 尤其是歐洲、日本等老牌發達國家經濟景氣度低, 各大廠商的業績只能依靠中國市場。 於是北京車展的新車數量, 簡直是在虐待媒體人。 出行前必須做足功課, 梳理好有哪些新車可能回來, 現場才不會手忙腳亂, 被多執行緒任務弄到頭腦宕機。 可是每次去到車展, 跟計畫名單一對照, 都會發現有些新車跳票沒來, 這次北京車展亦不例外。

標緻508

這代508在歐洲的定位, 不是跟邁騰去競爭, 而是更接近于歐寶Insignia(別克君威)、大眾CC四門轎跑。 歐版508用了掀背尾廂設計, 外加無框車門 。 外觀設計個人覺得不如大眾新CC突出, 但起碼有可談的賣點。 早前有人在國內拍到這台車的路試諜照, 說明國產進度已推到一定程度。 有點可惜的是, 中國版會取消無框車門和掀背尾門, 整台車瞬間平淡不少。

對於豐田、本田、大眾這類品牌, 把B級車造得波瀾不驚, 並沒任何問題, 畢竟口碑已經樹立。 可是標緻目前在中國存在感比較弱, 如果出一台相對四平八穩的車, 不容易把大家的眼光重新吸引回去。 這塊擊入水中的石子, 很難掀起波瀾。 從之前的消息來看, 這台508應該會在今年年內上市。 有時在北京車展亮相不一定是好事, 新車太多, 弄不好會被淹沒在資訊洪流當中。

日產天籟

日產近年有點尷尬, 新車大都沒有大眾、豐田等對手那樣引人注目, 例如勁客、西瑪、樓蘭等都沒進入一線主流。 銷量主要靠軒逸、奇駿、天籟等“老車”來支撐, 新技術也缺乏勁爆談資。 新天籟在海外剛亮相, 缺席北京車展屬於情理之內。 按照慣有節奏, 大概等一年才能完成國產, 如今亮相就為時尚早。 如此來看,

東風日產在很長一段時間裡, 會沒有重磅新車支撐。 日產這次在北京車展的主舞臺, 放著一台軒逸EV。 在限牌城市, 會有一定吸引力, 畢竟這個價位難選合資車。 只可惜對手也隨之而來, 就是卡羅拉/雷淩插電混動。

雷克薩斯UX & 凱迪拉克XT4

估計活躍在展館裡的汽車小編們, 都等著做雷克薩斯UX和凱迪拉克XT4的靜態對比,結果誰都沒有來。說實話,我覺得ABB做這類入門SUV沒有什麼誠意,ABB更多把這些入門車當成“套現”工具。例如寶馬X1,先不說前不前驅,後排座椅可謂是“半幅”。坐墊非常短,兩側也沒包裹全。至於賓士GLA,雙離合就不多說,底盤生硬顛簸。奧迪架子相對小,Q3剛出時還算有誠意,但去到如今,車廂等方面都沒有任何驚喜。

看到二線品牌來挑戰ABB,我是拍手歡迎的。它們好像事前相約好那樣,都在這個時間發佈小型SUV。儘管汽車小編做不了雷克薩斯UX和凱迪拉克XT4的對比,但依然不能閑著,北京車展來了富豪XC40和捷豹E-PACE。我覺得背後原因有兩個,首先是二線豪華品牌支撐力相對ABB弱,往上走不容易,進一步拓寬銷量無疑要往下沉,推出更入門的車型。其次是消費觀變化,近來中國買家對大車的渴望,逐漸回歸理性。身邊很多人買車,附帶條件有時反而是車別那麼大,用起來怕不方便。正如阿山在接下來的Let's購裡說,當自主品牌越做越大,海外品牌卻越做越小。

大眾新速騰

新速騰在北美已經推出,這次沒來北京車展,也算是意料之內。畢竟大眾在中國有著自己的節拍,一汽大眾更當務之急是發佈自己的SUV,新速騰有消息稱要等到2019年初。速騰一向是一汽大眾獨佔,但如今情況發生了微妙變化。就在這次車展,上汽大眾就發佈了朗逸Plus。朗逸Plus用了MQB模組化平臺,外觀和內飾煥然一新。

由於現有朗逸會繼續保留,朗逸Plus跳高一級後,跟新速騰可能會有較多重疊。正如我之前說過,如今中國特供車的水準,已非當年那麼湊合,達到甚至超越全球車型也時有發生。至少從鍵盤角度來看,新速騰在朗逸Plus面前,技術乃至設計,充其量只能打平手,沒有確切的勝算。

都等著做雷克薩斯UX和凱迪拉克XT4的靜態對比,結果誰都沒有來。說實話,我覺得ABB做這類入門SUV沒有什麼誠意,ABB更多把這些入門車當成“套現”工具。例如寶馬X1,先不說前不前驅,後排座椅可謂是“半幅”。坐墊非常短,兩側也沒包裹全。至於賓士GLA,雙離合就不多說,底盤生硬顛簸。奧迪架子相對小,Q3剛出時還算有誠意,但去到如今,車廂等方面都沒有任何驚喜。

看到二線品牌來挑戰ABB,我是拍手歡迎的。它們好像事前相約好那樣,都在這個時間發佈小型SUV。儘管汽車小編做不了雷克薩斯UX和凱迪拉克XT4的對比,但依然不能閑著,北京車展來了富豪XC40和捷豹E-PACE。我覺得背後原因有兩個,首先是二線豪華品牌支撐力相對ABB弱,往上走不容易,進一步拓寬銷量無疑要往下沉,推出更入門的車型。其次是消費觀變化,近來中國買家對大車的渴望,逐漸回歸理性。身邊很多人買車,附帶條件有時反而是車別那麼大,用起來怕不方便。正如阿山在接下來的Let's購裡說,當自主品牌越做越大,海外品牌卻越做越小。

大眾新速騰

新速騰在北美已經推出,這次沒來北京車展,也算是意料之內。畢竟大眾在中國有著自己的節拍,一汽大眾更當務之急是發佈自己的SUV,新速騰有消息稱要等到2019年初。速騰一向是一汽大眾獨佔,但如今情況發生了微妙變化。就在這次車展,上汽大眾就發佈了朗逸Plus。朗逸Plus用了MQB模組化平臺,外觀和內飾煥然一新。

由於現有朗逸會繼續保留,朗逸Plus跳高一級後,跟新速騰可能會有較多重疊。正如我之前說過,如今中國特供車的水準,已非當年那麼湊合,達到甚至超越全球車型也時有發生。至少從鍵盤角度來看,新速騰在朗逸Plus面前,技術乃至設計,充其量只能打平手,沒有確切的勝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