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滴滴被傳IPO提速背後:程維的十年計畫和吞併Uber風聲

滴滴被傳IPO提速之際, 該公司創始人程維拋出了一個龐大的擴張計畫。

4月24日, 在北京市舉辦的發佈會上, 滴滴出行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程維表示, 要用十年時間將滴滴打造成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臺。 程維還將這個宏大的計畫, 拆分為一系列“小目標”——服務全球20億使用者, 滿足消費者50%的出行需求, 推廣1000萬輛新能源共用汽車。

在程維口中, 實現上述目標的關鍵字是:全球化、全產業鏈化以及智慧交通和自動駕駛。

同一天, 滴滴宣佈和31家汽車產業鏈企業發起成立“洪流聯盟”, 滴滴開放流量導入、大資料、管道網路,

與車企在智慧駕駛技術研發與充換電設施推廣建設上加以合作, 並將聯合推出轉為“共用而生”的新能源汽車。

關於滴滴上市計畫提前, 有一個猜測是, 滴滴希望能更快獲得更多資金支持, 以阻擊甚至吞併它的競爭對手們。

不過, 滴滴方面未對上述說法置評。

滴滴出行總裁柳青(左一)圓桌對話五位元聯盟成員企業領導人: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徐留平(左二);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左三);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右三);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馮興亞(右二);北京車和家資訊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想(右一)

十年目標:成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臺

程維毫不掩飾野心, 4月24日的發佈會伊始, 他就提出了滴滴十年後的發展目標, 成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臺。

目前, 借助資本並購, 滴滴的國際化版圖已初具規模。

據澎湃新聞不完全統計, 滴滴海外擴張已經包含美國專車平臺 Lyft、東南亞的 Grab 、義大利的Taxify、以色列的Careem、印度的Ola,

以及巴西網約車 99Taxi等多家本土化的網約車公司。

此前, 在接受《財經》採訪時, 程維如是解釋自己的國際化邏輯:“有些市場比較開放, 我們就自己去做;有些市場很封閉, 同時當地合作夥伴是創造價值的, 那我們就合資, 通過投資把技術輸出給他們。 ”

提及Uber, 程維也毫不客氣地稱, 滴滴在多項技術上都優於Uber, 賬上資金也是Uber的三倍。 Uber現在內外交困, 他們正準備把線下的車隊業務賣掉, 而滴滴反而在積累線下能力。

這番“財大氣粗”的表態, 讓市場重燃滴滴收購Uber全球份額的想像。

今年3月, 美團CEO王興曾在在社交網路飯否上透露:孫正義正在促成滴滴與Uber全球範圍內的全面合併。

近日, 這一傳言有了新的動態。

4月25日,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 軟銀考慮將在打車服務上的現有投資專案(Uber、Grab、滴滴出行等)移交至願景基金名下, 以令相關專案能夠獲得願景基金的資源。

不僅是通過持股當地企業搶佔市場, 滴滴在去年也成立了國際事業部, 向當地輸出管理團隊。

這意味和滴滴不僅試圖搶佔市場, 更有意輸出模式。

4月24日, 程維直言, 不同于歐美一個家庭兩輛車的生活模式, 巴西、墨西哥、印度等地區的超級城市, 承擔不了每戶家庭購置私家車的需求。 因此, 中國模式——共用汽車加新能源的發展路徑將更有借鑒意義。

滴滴出行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程維

徐留平、王傳福、徐和誼等車企大佬為何聯手為滴滴月臺?

伴隨全球化市場格局的擴大, 作為運營商的滴滴開始溯流而上, 意圖借助定制化生產企業、佈局充電網路、車輛維修, 打通整個汽車產業鏈條, 而核心就是新能源汽車。

在程維看來, 網約車是新能源乘用車發展落地的最佳場景, 新能源網約車開起來比汽油車省錢。

據滴滴官方資料介紹, 該平臺上已經註冊有26萬輛純電動乘用車,佔據市場保有量的30%以上。滴滴平臺上已有26萬輛註冊電動汽車,2020年,滴滴計畫把這一數位提高到100萬輛。今年,滴滴的自有車隊將突破5萬輛車,可以實現純電動車運營的盈利。

比亞迪股份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稱,就像公車之于商用車一樣,滴滴的網約車一定會是乘用車電動化的先鋒部隊。

程維認為,未來將會出現專業的汽車運營商,整合用戶需求,定制化汽車的設計和生產,同時提供整套後市場服務。這類汽車運營商會支撐共用出行專業化的快速發展。

事實上,無論是福特、賓士、寶馬,還是吉利、長安、上汽,國內外的汽車企業都在直接佈局分時租賃在內的汽車共用服務,有的還乾脆喊出從整車製造轉型出行服務提供者的口號。在這背後是,整車判斷消費者從私人擁有轉向共用使用的消費理念變化。

為此,程維希望能夠和汽車全產業鏈共建汽車運營商平臺。

4月24日,滴滴成立“洪流聯盟”首批31家成員來自汽車製造、零配件製造、新能源、數位地圖、車聯網等領域,聯合行業協會和企業互相賦能,探討共用新能源汽車的設計和標準制定,聯合開發新一代為共用而設計的汽車,並推動大規模運營。

不過,從整場發佈會來看,滴滴並無意親自造車,而是將自己定義為共用汽車製造需求的提供方。

滴滴副總裁楊峻稱,滴滴目前內部有個代號為D1的專案,該項目試圖成為第一代專為智慧出行設計的交通工具,也就是首輛定制化生產的共用汽車。

楊峻稱,不同于為駕駛員設計的傳統汽車,共用汽車更考慮應用場景考慮實際需求,大空間、舒適性強、運營成本低等都將成為其新的設計生產標準。目前滴滴已擁有基於70萬使用者調研結論的資料。

整車廠有一種深深的焦慮——淪為汽車運營的代工廠,利潤被攤薄。

楊峻給整車廠吃了顆定心丸,稱共有別于新人用車,共用汽車將是新的增量市場;另一方面,車企從賣車給消費者的一錘子買賣,將轉變為按照消費者使用里程進行消費,“按照現階段3年30萬公里、5年60萬公里的汽車生命週期來看,這種新的商業模式下,收益將比一次性交易模式高一倍。”

不僅如此,洪流聯盟還將面向網約車、分時租賃、定制車、智慧駕駛、後市場服務開放。基於資源的開放,滴滴計畫提供三個合作方案:網約車租賃與運營服務開放平臺:分時租賃開放平臺;汽車售後市場開放平臺。

出席當天發佈會為其月臺的車企老闆“規格”很高: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徐留平;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馮興亞;北京車和家資訊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想,均上臺與滴滴出行總裁柳青展開對話。

徐和誼稱,滴滴的洪流聯盟請來了這麼多業內大碗,並不多見。在這背後,是傳統製造業在面臨新一輪工業革命下,積極擁抱互聯網和技術變革的體現。

王傳福表示,將新能源作為公司發展方向是對的,但我們不希望成為先烈,大家要一起在洪流中沖出去,實現汽車產業變革。

外媒:滴滴最快今年IPO,估值至少700億美元

滴滴未來十年的發展戰略與洪流聯盟,均並非首度提出。

去年,程維在接受採訪時,就指出滴滴是戰略驅動,不是機會驅動。“我們的戰略:一是國際化,構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的出行平臺;二是推動共用新能源汽車和配套的服務體系。未來人們不用再擁有汽車,滴滴將作為整個城市的汽車運營商。三是智慧交通和無人駕駛。從這個戰略來看,滴滴僅走了1%。”

而洪流聯盟,最早誕生於2015年。

不過,滴滴近來明顯提速了自己的發展戰略。

就在發願未來的同一天,市場上再度傳出滴滴擬IPO的消息。

4月24日,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消息稱,滴滴出行正在討論IPO事宜,融資規模可達數十億美元,最快於今年上市,上市地點尚未確定。知情人士稱,滴滴出行希望此次IPO估值至少要達到700億美元至800億美元。

如果滴滴出行能在今年年底之前IPO,則將領先于美國競爭對手Uber。據媒體報導,Uber也在準備IPO事宜,但公司CEO達拉·科斯羅薩西(Dara Khosrowshahi)稱,2019年之前IPO的可能性不大。

澎湃新聞記者向滴滴出行相關人士核實,對方未予置評。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消息人士觀點稱,包括美團打車在內,新入局者的挑戰,或是催化滴滴提速IPO的一大動因。

美團打車在南京試水一年後,迅速在國內七座城市鋪開,其借助高額補貼打開市場的手段,重演了昔日網約車大戰中各位玩家的發家史;另一方面,易到在獲得韜蘊資本、中信注資後捲土重來,直接提出不收取司機提成,依靠廣告、娛樂、大資料盈利,更換了商業模式。這讓市場開始懷疑網約車乘客和司機的用戶的“忠誠度”,思考行業龍頭的壁壘究竟有多深。

道鐘斯VentureSource資料顯示,截至去年12月,滴滴出行已融資200多億美元,凸顯了打車服務是一項多麼“燒錢”的業務。

不過,目前來看,滴滴或許給出了自己的破局之法:網約車合規化、專車化。

今年3月,中信證券-滴滴資產取得上交所無異議函,儲架發行額度100億元,成為國內交通出行領域的供應鏈金融資產支持證券。

彼時,恰逢美團打車增速佈局、滴滴外賣即將上線之際,外界一度認為這些彈藥將被用於補貼大戰。不過,有消息人士對澎湃新聞稱,此次融資將被用於完善滴滴的出行生態,比如新能源共用汽車與智慧駕駛技術。

這意味,滴滴或許並無意重演補貼市場爭奪戰,但卻有意提速了產業鏈佈局。另一方面,也能借助自產車輛,從“快車”轉向“專車”,深度綁定網約車司機。

在程維公開演講的邏輯鏈條裡,他始終認為私人用車需求,會被網約車、共用汽車需求覆蓋。那麼,會選擇滴滴定制化共用新能源網約車的車主,必然從“玩票”的私家車主,逐步轉身為職業司機。

該平臺上已經註冊有26萬輛純電動乘用車,佔據市場保有量的30%以上。滴滴平臺上已有26萬輛註冊電動汽車,2020年,滴滴計畫把這一數位提高到100萬輛。今年,滴滴的自有車隊將突破5萬輛車,可以實現純電動車運營的盈利。

比亞迪股份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稱,就像公車之于商用車一樣,滴滴的網約車一定會是乘用車電動化的先鋒部隊。

程維認為,未來將會出現專業的汽車運營商,整合用戶需求,定制化汽車的設計和生產,同時提供整套後市場服務。這類汽車運營商會支撐共用出行專業化的快速發展。

事實上,無論是福特、賓士、寶馬,還是吉利、長安、上汽,國內外的汽車企業都在直接佈局分時租賃在內的汽車共用服務,有的還乾脆喊出從整車製造轉型出行服務提供者的口號。在這背後是,整車判斷消費者從私人擁有轉向共用使用的消費理念變化。

為此,程維希望能夠和汽車全產業鏈共建汽車運營商平臺。

4月24日,滴滴成立“洪流聯盟”首批31家成員來自汽車製造、零配件製造、新能源、數位地圖、車聯網等領域,聯合行業協會和企業互相賦能,探討共用新能源汽車的設計和標準制定,聯合開發新一代為共用而設計的汽車,並推動大規模運營。

不過,從整場發佈會來看,滴滴並無意親自造車,而是將自己定義為共用汽車製造需求的提供方。

滴滴副總裁楊峻稱,滴滴目前內部有個代號為D1的專案,該項目試圖成為第一代專為智慧出行設計的交通工具,也就是首輛定制化生產的共用汽車。

楊峻稱,不同于為駕駛員設計的傳統汽車,共用汽車更考慮應用場景考慮實際需求,大空間、舒適性強、運營成本低等都將成為其新的設計生產標準。目前滴滴已擁有基於70萬使用者調研結論的資料。

整車廠有一種深深的焦慮——淪為汽車運營的代工廠,利潤被攤薄。

楊峻給整車廠吃了顆定心丸,稱共有別于新人用車,共用汽車將是新的增量市場;另一方面,車企從賣車給消費者的一錘子買賣,將轉變為按照消費者使用里程進行消費,“按照現階段3年30萬公里、5年60萬公里的汽車生命週期來看,這種新的商業模式下,收益將比一次性交易模式高一倍。”

不僅如此,洪流聯盟還將面向網約車、分時租賃、定制車、智慧駕駛、後市場服務開放。基於資源的開放,滴滴計畫提供三個合作方案:網約車租賃與運營服務開放平臺:分時租賃開放平臺;汽車售後市場開放平臺。

出席當天發佈會為其月臺的車企老闆“規格”很高: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徐留平;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馮興亞;北京車和家資訊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想,均上臺與滴滴出行總裁柳青展開對話。

徐和誼稱,滴滴的洪流聯盟請來了這麼多業內大碗,並不多見。在這背後,是傳統製造業在面臨新一輪工業革命下,積極擁抱互聯網和技術變革的體現。

王傳福表示,將新能源作為公司發展方向是對的,但我們不希望成為先烈,大家要一起在洪流中沖出去,實現汽車產業變革。

外媒:滴滴最快今年IPO,估值至少700億美元

滴滴未來十年的發展戰略與洪流聯盟,均並非首度提出。

去年,程維在接受採訪時,就指出滴滴是戰略驅動,不是機會驅動。“我們的戰略:一是國際化,構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的出行平臺;二是推動共用新能源汽車和配套的服務體系。未來人們不用再擁有汽車,滴滴將作為整個城市的汽車運營商。三是智慧交通和無人駕駛。從這個戰略來看,滴滴僅走了1%。”

而洪流聯盟,最早誕生於2015年。

不過,滴滴近來明顯提速了自己的發展戰略。

就在發願未來的同一天,市場上再度傳出滴滴擬IPO的消息。

4月24日,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消息稱,滴滴出行正在討論IPO事宜,融資規模可達數十億美元,最快於今年上市,上市地點尚未確定。知情人士稱,滴滴出行希望此次IPO估值至少要達到700億美元至800億美元。

如果滴滴出行能在今年年底之前IPO,則將領先于美國競爭對手Uber。據媒體報導,Uber也在準備IPO事宜,但公司CEO達拉·科斯羅薩西(Dara Khosrowshahi)稱,2019年之前IPO的可能性不大。

澎湃新聞記者向滴滴出行相關人士核實,對方未予置評。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消息人士觀點稱,包括美團打車在內,新入局者的挑戰,或是催化滴滴提速IPO的一大動因。

美團打車在南京試水一年後,迅速在國內七座城市鋪開,其借助高額補貼打開市場的手段,重演了昔日網約車大戰中各位玩家的發家史;另一方面,易到在獲得韜蘊資本、中信注資後捲土重來,直接提出不收取司機提成,依靠廣告、娛樂、大資料盈利,更換了商業模式。這讓市場開始懷疑網約車乘客和司機的用戶的“忠誠度”,思考行業龍頭的壁壘究竟有多深。

道鐘斯VentureSource資料顯示,截至去年12月,滴滴出行已融資200多億美元,凸顯了打車服務是一項多麼“燒錢”的業務。

不過,目前來看,滴滴或許給出了自己的破局之法:網約車合規化、專車化。

今年3月,中信證券-滴滴資產取得上交所無異議函,儲架發行額度100億元,成為國內交通出行領域的供應鏈金融資產支持證券。

彼時,恰逢美團打車增速佈局、滴滴外賣即將上線之際,外界一度認為這些彈藥將被用於補貼大戰。不過,有消息人士對澎湃新聞稱,此次融資將被用於完善滴滴的出行生態,比如新能源共用汽車與智慧駕駛技術。

這意味,滴滴或許並無意重演補貼市場爭奪戰,但卻有意提速了產業鏈佈局。另一方面,也能借助自產車輛,從“快車”轉向“專車”,深度綁定網約車司機。

在程維公開演講的邏輯鏈條裡,他始終認為私人用車需求,會被網約車、共用汽車需求覆蓋。那麼,會選擇滴滴定制化共用新能源網約車的車主,必然從“玩票”的私家車主,逐步轉身為職業司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