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城市漫步·社群在造|逛菜場:八零後買汏燒眼中的菜場與人情

2018年開春, 澎湃新聞城市漫步欄目邀請我帶領大家逛一逛烏魯木齊中路一帶的小菜場。

活動定在3月25號上午10點, 同一天我參加的另一個活動“山民小菜場”也是這個時間開場。 淩晨四點我便出門買菜備料, 預備了100多人份的餛飩餡料和湯頭, 連帶鍋碗瓢盆一併送到復興西路城市山民的後院, 託付給來市集幫忙的小夥伴們, 轉身拐到烏魯木齊中路與參加漫步的新朋友們會合。

大家庭式做菜, 從小菜場市集開始

先說“山民小菜場”, 它是一個民間自發組織的市集。 自去年九月份開始, 基本每月一次。 發起人郭亞珊,

六十年代生人, 來自臺灣, 專修藝術, 做過二十年廣告片導演, 十幾年前來上海安家, 在復興西路城市山民的後院定期辦起茶課堂, 將自己從都市高效腦力風暴運轉的前沿行業裡抽轉出來, 尋找有序安定的在地生活。

山民小菜場門口。 澎湃新聞記者 沈健文 圖(本文圖片在澎湃APP內點擊查看大圖)

“茶”作為一個探索味覺、親近內心的媒介, 引發郭亞珊對其它入口之物高敏銳度的關注, 以致逐年發現“上海吃飯有點問題”, 味精暈頭、濫油昏眼。 城市山民的創始人高平, 前媒體人, 近年來轉吃素, 自己開火, 解決吃飯問題, 兩人一拍即合, 聯繫了一圈她們熟知的放心人士, 在城市山民的後院裡, 操辦起了小菜場。

攤主們以七零後為多,

八零後為輔。 除了“酒釀阿姨”, 很少有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攤主。 沒有人拖著父母來幫忙。

在這個許多人還吃著父母燒的飯, 或者靠著外賣館子解決三餐的都市主流用餐大環境下, 這個市集讓我們看到了中青年的獨立與努力。 許多父母輩習以為常的吃食手藝, 經由年輕攤主的演繹, 就像過家家一樣, 戲劇性地重塑了這個時代稀缺的家庭氛圍。

如今, 我基本每次都參加, 成了常駐攤主, 料理能力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急劇提升。 為了保證輸出品質, 無論餛飩皮的製作還是餡料的處理, 我都提前反復演練試菜。 並且每次趕著時令翻花樣。

這樣的大家庭式做菜的體驗, 讓我不禁聯想到, 換做我的父母, 在這個年紀,

遇到這樣的場面, 應該隨時能上, 遊刃有餘。 五六十年代生人, 大多有相當的料理技能儲備, 可隨時應對大家庭的聚會, 這是常年一日三餐“買汏燒”, 以及逢年過節大聚餐實戰積累而成的經驗。

及至七零後八零後, 經濟發展的劇變創造了更豐富的就餐選擇, 也將人拋進經濟發展的各種機遇中。 城市化進程將很多人從原生城市帶往大都市, 急劇增長的的人口密度使大都市快速膨脹為負荷千萬人口的超級城市。 生活居住的配套發展無法及時銜接, 形成斷層。 城市生活面貌裡原有的圍合式家庭用餐方式逐漸瓦解, 城市建造的生力軍慢慢遠離廚房、菜場、鍋碗瓢盆。 生活的方方面面依賴越來越細化的合作與分工, 西方工業革命的成果不斷加劇現代主義功能的分割,

也潤滑著超級城市飛速運轉的齒輪, 眩暈和無序的副作用在邁向文明的道路上不斷顯現。

在實際吃飯這件事上, 健康問題接踵而至, 迫使許多人暫停、反思甚至清零, 這個時候, 人們又開始回味和回歸菜場廚房, 嚮往逛菜市場的生活樂趣。

山民小菜場市集, 大家一起吃我包的餛飩。 華燕 圖

我就是其中一員, 1982年, 踩著計劃生育列入基本國策的節點出生, 從小吃著父母輩和爺爺輩做的飯菜, 典型的大家庭伙食, 大學之前很少進飯店吃飯。 中學的時候, 我家旁邊建了靖江最大的菜市場。 但我事實上沒進去過幾回。 髒亂嘈雜、鬧哄哄的場面對我這個青春期的小孩沒有什麼吸引力, 大得讓我迷路的菜場進去一趟要轉好久才能出來, 像跑了一圈體育場。 更何況在那個年代, 學習對我們來說是最重要的事情, 只管吃現成的, 燒飯洗鍋這些事都不用管, 省下的時間可以花在語數外理化上, 沒有什麼比學好這些更重要。

因此, 廚房跟我基本絕緣, 那是大人的領地,我要是嘗試進去做個什麼,總被各種嫌棄,只覺得你礙手礙腳,耽誤大家的時間。“學會做飯能有什麼用”,家長將我們的前途和人生快樂寄託在不用提菜籃子的大學殿堂裡。然而,勞動的智慧是長期實踐的成果,一部分靠別人的經驗,一部分靠自己的摸索。缺了這些,大學畢業後即使能找到不錯的飯碗,卻買不了菜燒不了飯。

自己做菜,從搬到烏魯木齊中路開始

2005年我大學畢業來到上海,第一天下班,我沒有匆匆去填飽肚子,而是走進陌生的菜場,開始自己摸索著買菜做飯。

作為第一代獨生子女,雖說享受了父母的專愛,時代的發展也使一部分人脫離了生存的窘境,看似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貼著各種“高分低能”的標籤,但似乎對於買菜做飯料理生活沒有能力,沒有意願,也沒有興趣。這樣的“三無”產品大概是當時社會對於八零後的普遍認識。

當沒有了迫于生存的理由,興趣便會一躍成為行為選擇的原動力和前提。而出於人生存的本能,每個人從出生就對吃充滿了探索興趣。只是興趣在溫飽不及的境遇裡,不能堂而皇之地登臺。

我們的父輩剛從饑餓的恐懼中逃離,這個恐懼迫使他們很多人將追求肉體生存視為首要正義,於大多數對饑餓沒有深切體驗和恐懼的八零後而言,很難將人生也統統丟進這一口鍋裡。相反,父輩的信念催生了我們這一代人強烈的精神饑餓感,且無法徹底拋棄對他們信念的依從,演化成了在夾縫裡的混沌掙扎。

這種掙扎裹挾的力量將許多八零後拋進各種新生思想和經濟模式不斷裂變的洪流中逐浪。加班生產各類標新立異的方案,通宵頭腦風暴,連軸轉地執行和轉化各路吸收、不斷改造的新概念。來不及等待,價值需要短時高效、立等可取的體現,饑餓地撲進一堆看不清營養價值的精神食糧裡,求得一點自我價值的短暫果腹。同時,不容喘息地捕食,迎合父輩信念的物質口糧,活出另他們感到安全穩妥體面且能滿足一點點自我存在價值的樣子,不辜負這個他們曾今想都不敢想的夢幻時代。

這種生存面貌,著眼到吃飯問題上,就發展成一日三餐基本外包,飯館、外賣、排擋、泡面、冷凍速食構成飲食日常,甚至三餐紊亂不全。在這個已大面積走出饑荒的幸福時代,一日三餐吃自己做的新鮮飯菜,對八零後卻奢侈得很。

所以,剛來上海的那幾年裡,我走進菜場的次數寥寥無幾,做飯的興趣還填不了精神肉體的雙重饑餓。不算加班,即使正常下班等公交,集聚的人流擠到一趟一趟上不了車,等到終於上了車到達住處,菜場早已關門,人也早就餓得饑不擇食。而就算人下班了,工作持續不停地以郵件資訊電話等不同方式延續至下班後的生活裡,疲憊的大腦也難以指揮烹飪工作。即使地鐵、的士日益發達,為路途節省了時間,也不過是給每日作戰追夢的身心騰出了一點喘息之機,離悠閒地邁進菜場依然是咫尺天涯。

在竭盡所能嘗試各種追求後,達成的、失敗的,以及因此而失去的,這種狀態形成了具有時間跨度、相對宏觀的意識圖像,提示著走出時代之間粘連不清的混沌區域,從夾縫裡擠脫出來。不依從過去的餓,不妄求未來的飽。從2011年搬來烏魯木齊中路的這幾年裡,我慢慢開始走進菜場,盡可能地自己料理伙食,從顛倒失衡的場域裡恢復。

菜場與人情

烏中菜場

剛開始買菜的時候,基本都在樓下國營的烏中菜場。烏魯木齊中路位於復興西路五原路中間這一小段,是方圓一公里內買菜吃飯的集中路段。

烏中菜場的前身是烏魯木齊中路與五原路交叉口,東至常熟路,西至永福路一帶的馬路菜場。舊時自築路起,這一代即以居民住宅為主。菜場的形成和需求是衛生防範統一管理邁向文明的表現。

處於前法租界的核心,無論上海開埠後的第一個百萬人口城市化進程時期,還是改革開放以後的千萬人口超級城市的發展期,這段路都吸引著不同國家不同階層的人不斷來此短住長居,形成了一個相容本地居民和世界居民的多元混雜地帶。不同身份職業、不同種族的人,在這條街道各自尋找與自己相交的場域。菜場的變遷不斷影響著他們的日常生活,由此而即的街區活力也始終在不斷更新中。

烏中菜場一共兩層樓,三十幾家商戶,在同一條路上搬遷過幾次。一樓賣魚蝦海鮮活禽,熟食米蛋,二樓中間攤位賣蔬菜,四周賣肉、豆製品、乾貨以及面皮。前幾年剛完成政府標準化菜場1.0版本的更新升級。

烏中菜場內的雞蛋攤。Brian 圖

居民普遍認為這裡的菜價偏高,我向菜場管理員瞭解了一下商戶的攤位成本,得知他們的攤位費最多八九百,少的兩三百,據說比延慶路菜場的攤位費要低得多。但這樣的低成本,並沒有換來顧客趨之若鶩的局面,反而成了熱鬧街區裡難得清靜的地方。好些賣家都開發了餐館配菜的服務,不以零售為生。有時候,他們也會給貨不夠賣的“牛油果阿姨”家補給貨品。

烏中菜場的老人很少,大多是中年人。我在一開始的幾年裡,都喜歡這種簡單快捷的方式。看不懂菜,問問阿姨哪個好,基本她說什麼信什麼。我從小脫離土地農作,向來只知道吃,卻不知菜是怎麼來的,長在地裡還是樹上,什麼時候長什麼。當賣菜阿姨熱情地跟我打招呼,主動說幫我從裡面拿更好的,幫我削皮的時候,信任瞬間建立,不問單價,也從不質疑結算價格,她也常常免掉幾毛錢。我甚至也不好意思去其他攤販那裡買菜,每家都差不多,何必挑來挑去,還枉顧了跟阿姨之間迅速建立的信任與情感。

後來跟同齡的朋友聊起來,貌似很多人都是這樣。基本不問單價,都認准最熱絡的阿姨買菜。還有一些朋友,沒我們那麼容易被俘獲,會看看菜場公示的價格,有點數,然後假裝老道地跟攤主講價,以防被宰,但也只是裝個樣子,並不真的算價錢。拿到公平秤上去稱的,都是老一輩人,看不到我們這代人的身影。

除了烏中菜場,還有幾個私人的獨立門面和超市,以及路邊一字排開的蟹行可以買菜。烏中菜場早七點至晚七點,迪亞天天早八點到晚八點,私人小門面基本五六點開,十一二點關。

前幾年,迪亞天天把賣菜的區域承包給一家崇明菜商,價格實惠,菜品齊全。早上一開門老人就擠成一片,現場小哥帶著小蜜蜂擴音器稱斤報價,介紹小菜,很有耐心。有時候同一個老人一個問題連續問好上幾遍,小哥夫婦也都能語氣平靜,一趟趟回應。通道擠得都走不過去了,哪怕被夾得光火,老人們也無所謂,每個菜都拿起來看看,互相認不認識都能聊上問兩句。結帳區一直要排長龍到九十點鐘,很少有年輕人夾雜其中。

馬路邊賣菜的門面,有一家很小,兩夫妻經營。跟烏中菜場熱情的阿姨不同,他們不太熱絡。我的好幾個朋友都覺得這裡沒有人情味,除非下班晚,菜場超市都關門了,不得已才會到他家拎一點小菜。他們菜價不低,但營業時間長,地理位置十分方便,內部陳設簡陋,蔬果雞蛋糧油都有,門口有時會放一些配好量簡單包裝的小菜水果,來買菜的大多是上班族。

“牛油果阿姨”

隔了幾家就是紅峰副食品商店,一個同樣簡陋卻遠近聞名的食材鋪子。據弄堂裡的華僑阿姨回憶,2000年頭上,她從美國回來,驚訝地發現,“這裡竟然有CHERRY(車厘子)賣,當時上海幾乎看不到這麼新潮的水果,只有美國才有。”他們據說還是上海第一波引進牛油果的商家,門口曾掛著一塊對推廣墨西哥牛油果作出傑出貢獻的獎狀,因此被大家取了個花名叫”牛油果阿姨“。

在這個二十來平的店鋪裡,密密麻麻層層疊疊彙集了世界各地的食材。每天這裡都擠滿了外國人,也有許多喜歡西式料理的中國人混雜其中。一位每次特地從虹橋趕來買菜的義大利老先生說,在這裡可以找到日常食用的90%以上的義大利食材。中餐食材他們也配一些,還經常會賣稀有品種,比如一般菜場都沒有的黃瓜秧、新鮮的蟲草花,西餐裡的朝鮮洋薊、白蘆筍。

在這段街道上,除了夜間的燒烤店,這家商店是最晚打烊的,基本都要過十一點。去年我在上海過年,發現他們只休息了四天,年三十打烊,年初四就開門了,其他日子都是從早忙到晚。這個姐弟兩家共同經營的商鋪,一直都是自己在店收銀上貨,兩個收銀口,一家守一邊,一邊收錢一邊招呼客人。

外國人一邊遛娃一邊在“牛油果阿姨”店裡選購食材。盧袁炯 視頻截幀

時不時會有一些顧客送來自製的果醬之類的小禮物,也會跟他們分享新做的菜式,他們又會把這些竅門或有趣的做法再分享給其他客人。還有外國客人專門為他們創作了漫畫“AVOCADO LADY”送給他們,被掛在店門口像塊招牌,每天打烊收進去,開門就掛出來。

有些固定來買菜的外國顧客,甚至把這裡當成了會朋友的場所,乘著買菜的空檔,在門口馬路邊一起抽支煙聊會天,隨手打開一瓶店裡買的啤酒或飲料。還經常聽到顧客在門口三五成群地聊天,大聲說話,大笑,甚至尖叫。人們經常是因為買菜而在這裡偶遇。跨越大半個地球在一個小菜場相遇的感覺確實會讓人尖叫。然而在這裡,這似乎並不稀奇。

這麼一家賣食材的商戶,在滿足日常民生的同時,創造了一個難得的自然交往的社交場所。食物的類別和品質聚集了相似的人,合理的價格鞏固了日常的粘性。這種人際之間的交織,自然、親切、不帶修飾,豐富了街道的多樣性,這裡的客人也給街道注入了應有的活力。

但這個以為社區創造便利給自己謀求財富的模式,代價卻是犧牲了一大家子人的共同生活。我住在這裡七八年,從沒見過他們的孩子,除了過年三天,從不離開,每天都全體在崗。他們的孩子誰照顧,他們賺的錢又用在哪裡?他們面向的是追求生活品質的人,自己卻把生活放在最不重要的位置,讓工作佔據了全部的生活。我經常看到,牛油果阿姨在她收銀的位置吃一碗光面,一邊收銀,一邊隨手鏟一些就近的核桃杏仁芝麻,拌在面裡吃,問她這樣能好吃嗎?她說有營養就行。

隱蔽的菜店

除了這些街邊目所能及的賣菜場所,弄堂裡還藏著幾家隱蔽的散戶。知道他們的多是老居民。有一家在同興裡弄堂的山東菜販,一個人租了一間門朝過道的房子,門口堆滿了菜,室內相當簡陋陳舊,稀稀拉拉擺放了一些蔬菜。裡面有個很小的閣樓,他晚上就睡在上面。

隱蔽在社區弄堂裡的菜店。華燕 圖

這條弄堂裡有很多年事已高的老人。不同於對其他佔用公共場地或非法經營的店鋪動輒投訴,住在裡面的居民很支持這個菜販在這裡賣菜,因為方便了大家。腿腳不靈光的老年人,用不著去兩層樓的烏中菜場爬上爬下。這裡家門口隨時可以買到菜,哪怕半夜裡想要吃個什麼菜,敲敲門就行,而且價錢比外面的烏中菜場實惠很多。這裡已持續經營好幾年了。這個老闆收錢的時候也不太計較,一些零頭零腦,能送則送,能免則免,大家相安無事。

買他菜的還有一部分是住在弄堂裡外來務工的人,他們大多不去街市上買,而是就地解決。

這個弄堂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建造的新式里弄,生活氣息濃厚。老街坊聚在弄堂裡大聲搓麻將、軋三胡,年紀很大的老人比劃著兩兩小聲交流,混著菜攤垃圾的味道,大家也習以為常。便利和便宜,在這樣的老齡化里弄裡,是更為緊要的。

弄堂菜店。盧袁炯 視頻截幀

新潮地標

附近東平路的GREEN AND SAFE也是我時而買菜的地方。他們家主打有機食材,還提供早餐午市和晚餐。我經常來這裡買米,除了品質好,還因為他們提供一款打米機,可以按需要選擇米的精度,我經常打三四檔程度的胚芽米煮粥喝。

經他們把控的品牌的確不錯。導購以擅長中英文的年輕人為主,只要示意,他們大多樂於介紹並分享一些自己的食用心得。帶皮蒸日本栗子小南瓜,就是這裡的小女生跟我強烈推薦的方法。烏中路一帶菜場超市都無法買到的純正番茄,這裡有,吃起來是小時候的味道。不過他們的菠菜就很沒有味道了,有機的價格,卻並沒有吃到該有的味道。倒是烏中菜場一個阿姨進的菠菜味道很正,賣相不靈,但吃口非常好。

這次漫步的最後一站是衡山和集美食圖書館,這裡是共用廚房的概念。主理人BRIAN提供一個理想的廚房和就餐空間,既會邀請不同的朋友來做菜,一起分享,也可以把這個廚房讓給你來支配,邀請你的朋友來分享自己做的菜,輔助你實現自給自足的共用聚會。這也是時下買汏燒的一個新趨勢。

選菜的故事

我在搬來烏魯木齊中路這七八年裡,從看不懂菜,盯著一家買,到慢慢摸索到一些挑菜的方法,這跟我慢慢回歸到生活裡,淡化了口味有很大關係。經過好幾年的調整,我才慢慢吃出菜本來的味道。如此,無論賣菜阿姨誇得多好,看著多樸素厚道,自己也能分辨一二。對不瞭解的菜,選擇不同的賣家嘗試,哪個品種好,比了就知道,不同的產地,不同上市的時間,本地的什麼時候才有,也知道個大概,再聽阿姨爺叔們介紹他們的菜,就心裡有數。菜是露天的還是大棚的,除了掌握時節,香不香也是依據。

有時候看一圈菜,跟攤販交流一圈,就像看了一出大戲,常常哭笑不得。

比如,為3月25日的活動準備香椿餡餛飩的原材料,我提前大半個月開始試菜,那會兒香椿還貴得很。先是烏中菜場的阿姨打包票說,她的香椿是南匯來的,本地香椿,比外面的好。永康路的阿姨卻說,他們家就是南匯的,家裡就有香椿樹,本地香椿發芽還要且等呢。前幾天轉到複中菜場,這個兩層樓面的大菜場,賣香椿的倒是挺多,逛一樓的時候,好多賣主說香椿是本地的,到了二樓就有阿姨教育說“所有說本地香椿的都是騙人的,上海根本沒有香椿!”說這話沒兩天,永康路阿姨說,正宗的南匯香椿來了。

永康路阿姨家。華燕 圖

在永康路阿姨家買菜,總有各種阿姨奶奶主動幫他們宣傳,說不用跑到老遠去吃農家樂,買她這裡的菜就是吃農家菜。阿姨的媽媽在南匯有幾畝地,有些菜據說是她的媽媽種的,還有一些是從其他老鄉那裡收來的,跟別的菜販進貨管道不一樣。我買了她的小韭菜,吃起來挺香。不足十個平方的門面,擠滿了各種老居民。還有許多餐廳來拿菜,夜裡兩點他們把菜運過來,七點前,好菜基本賣光,想買到她媽媽種的菜或者露天菜得趕早。

有一次,趕上執法部門檢查完剛走,一個上海阿姨情緒激動地為他們打抱不平,賣菜的小哥反過來使勁安撫阿姨。可見這麼小一個賣菜的鋪子,是多麼深入人心,和烏中菜場天壤之別。

我們在漫步過程中,在烏魯木齊中路沿街問到一些居民在哪裡買菜,大多都說不在這一帶買菜,尤其不會選擇烏中菜場,原因都是太貴。很多人寧可騎車去延慶路菜場,覺得那裡品種全價格合理。更有七十幾歲的阿姨騎電瓶車去萬航渡路的一個髒亂的腳都踏不進的菜場裡買菜。

烏中菜場內,居民手拿購物清單。盧袁炯 視頻截幀

未來的菜場

標準化菜場升級

今年,據說烏中菜場又要改了,具體時間還未確定。這次是政府實施標準化菜場2.0版的升級,將全面改為超市化管理,所有食材統一進貨,做到安全可追溯。現有的商戶將解散撤離。對這個可能的改變,我們也訪問了一些在烏中菜場買菜的市民,有些一直買菜的人覺得,傳統菜場有更豐富的選擇性,除了選菜,也有更多和人的交流。

有些老人家在這裡買了二十幾年菜,賣菜的商戶有的也賣了二十幾年,轉轉菜場打打招呼,是生活裡的小樂子。一句“爺叔,今朝買啥”,立刻活絡了氣氛,每天買菜是難事,經常會不知道買什麼,問問老闆今天燒什麼,就有了想法。賣菜的阿姨一看你犯難,馬上就會報上各種菜名。問到商戶對菜場可能改建超市的看法和今後的去向,大多表示還是自己原有的模式更好,他們都是當天進貨當天賣,超市的菜要經過包裝,新鮮度沒法跟他們比。他們原先就是種菜的,更擅長挑選菜。有的也許以後改為專送飯店,有的就打算回老家重新置業了。

如今年輕一代有了更多買菜方式。網路配送發展神速,在家就能買到各種菜,但往往也有量的要求,基本要靠冰箱儲存,活潑潑的新鮮蔬菜跟冰箱菜比,還是有吸引力的。而在家“一人食”的吃飯模式,讓很多年輕人既享受孤獨美食,又愈加希望跟別人分享自己的獨立成果。一個既能滿足交流分享,又能採集到新鮮食材的市場還是很有需求的。

差異與共處

如今的烏魯木齊中路,除了賣菜的商戶,一家家蟹行也更替著經營義大利霜淇淋、果汁等新快消餐飲。舊時的雜貨南北貨店逐漸被各國餐飲小吃、咖啡館、設計店替代。店主們無論在食物的表現還是空間的設計上,都極力表達著自己的個性,一躍成為新晉網紅街,備受年輕人的追捧,使老街區展現更具有時代活力的面貌。

只有早晨才賣煎餅的“吳記百貨店”。盧袁炯 視頻截幀

七八年前,我把家安在這條街道。去年,我又在這條街道上開了一個集設計藝術生活於一體的實驗性在地空間,紮根在這裡,不斷被日益更新的活力帶動,也以自身的活力影響著這條街區,不斷與之互動。從前以居民的身份和這些商戶交往,如今以商戶和居民的雙重身份,與這條街上的烏中菜場阿姨、牛油果阿姨、房東阿姨、雜貨店爺叔、老克勒爺叔、照相館李哥、藝術家、設計師、廣告人、城市規劃師等等,進行著各種更深入彼此的往來,體會著不同人時代下的生存境遇,以最可能近的距離觀察,試圖以此探索極端差異的條件下不同關係的建立和自處方式。

回到生活裡,回到街道,補給能量,散發活力,從“菜籃子裡看形勢”,到重新提起菜籃子。籃子衍生發展出了很多新的形式,每個人拎的都不同,菜場也可以有很多種可能性,把菜送進不同的籃子裡。

那是大人的領地,我要是嘗試進去做個什麼,總被各種嫌棄,只覺得你礙手礙腳,耽誤大家的時間。“學會做飯能有什麼用”,家長將我們的前途和人生快樂寄託在不用提菜籃子的大學殿堂裡。然而,勞動的智慧是長期實踐的成果,一部分靠別人的經驗,一部分靠自己的摸索。缺了這些,大學畢業後即使能找到不錯的飯碗,卻買不了菜燒不了飯。

自己做菜,從搬到烏魯木齊中路開始

2005年我大學畢業來到上海,第一天下班,我沒有匆匆去填飽肚子,而是走進陌生的菜場,開始自己摸索著買菜做飯。

作為第一代獨生子女,雖說享受了父母的專愛,時代的發展也使一部分人脫離了生存的窘境,看似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貼著各種“高分低能”的標籤,但似乎對於買菜做飯料理生活沒有能力,沒有意願,也沒有興趣。這樣的“三無”產品大概是當時社會對於八零後的普遍認識。

當沒有了迫于生存的理由,興趣便會一躍成為行為選擇的原動力和前提。而出於人生存的本能,每個人從出生就對吃充滿了探索興趣。只是興趣在溫飽不及的境遇裡,不能堂而皇之地登臺。

我們的父輩剛從饑餓的恐懼中逃離,這個恐懼迫使他們很多人將追求肉體生存視為首要正義,於大多數對饑餓沒有深切體驗和恐懼的八零後而言,很難將人生也統統丟進這一口鍋裡。相反,父輩的信念催生了我們這一代人強烈的精神饑餓感,且無法徹底拋棄對他們信念的依從,演化成了在夾縫裡的混沌掙扎。

這種掙扎裹挾的力量將許多八零後拋進各種新生思想和經濟模式不斷裂變的洪流中逐浪。加班生產各類標新立異的方案,通宵頭腦風暴,連軸轉地執行和轉化各路吸收、不斷改造的新概念。來不及等待,價值需要短時高效、立等可取的體現,饑餓地撲進一堆看不清營養價值的精神食糧裡,求得一點自我價值的短暫果腹。同時,不容喘息地捕食,迎合父輩信念的物質口糧,活出另他們感到安全穩妥體面且能滿足一點點自我存在價值的樣子,不辜負這個他們曾今想都不敢想的夢幻時代。

這種生存面貌,著眼到吃飯問題上,就發展成一日三餐基本外包,飯館、外賣、排擋、泡面、冷凍速食構成飲食日常,甚至三餐紊亂不全。在這個已大面積走出饑荒的幸福時代,一日三餐吃自己做的新鮮飯菜,對八零後卻奢侈得很。

所以,剛來上海的那幾年裡,我走進菜場的次數寥寥無幾,做飯的興趣還填不了精神肉體的雙重饑餓。不算加班,即使正常下班等公交,集聚的人流擠到一趟一趟上不了車,等到終於上了車到達住處,菜場早已關門,人也早就餓得饑不擇食。而就算人下班了,工作持續不停地以郵件資訊電話等不同方式延續至下班後的生活裡,疲憊的大腦也難以指揮烹飪工作。即使地鐵、的士日益發達,為路途節省了時間,也不過是給每日作戰追夢的身心騰出了一點喘息之機,離悠閒地邁進菜場依然是咫尺天涯。

在竭盡所能嘗試各種追求後,達成的、失敗的,以及因此而失去的,這種狀態形成了具有時間跨度、相對宏觀的意識圖像,提示著走出時代之間粘連不清的混沌區域,從夾縫裡擠脫出來。不依從過去的餓,不妄求未來的飽。從2011年搬來烏魯木齊中路的這幾年裡,我慢慢開始走進菜場,盡可能地自己料理伙食,從顛倒失衡的場域裡恢復。

菜場與人情

烏中菜場

剛開始買菜的時候,基本都在樓下國營的烏中菜場。烏魯木齊中路位於復興西路五原路中間這一小段,是方圓一公里內買菜吃飯的集中路段。

烏中菜場的前身是烏魯木齊中路與五原路交叉口,東至常熟路,西至永福路一帶的馬路菜場。舊時自築路起,這一代即以居民住宅為主。菜場的形成和需求是衛生防範統一管理邁向文明的表現。

處於前法租界的核心,無論上海開埠後的第一個百萬人口城市化進程時期,還是改革開放以後的千萬人口超級城市的發展期,這段路都吸引著不同國家不同階層的人不斷來此短住長居,形成了一個相容本地居民和世界居民的多元混雜地帶。不同身份職業、不同種族的人,在這條街道各自尋找與自己相交的場域。菜場的變遷不斷影響著他們的日常生活,由此而即的街區活力也始終在不斷更新中。

烏中菜場一共兩層樓,三十幾家商戶,在同一條路上搬遷過幾次。一樓賣魚蝦海鮮活禽,熟食米蛋,二樓中間攤位賣蔬菜,四周賣肉、豆製品、乾貨以及面皮。前幾年剛完成政府標準化菜場1.0版本的更新升級。

烏中菜場內的雞蛋攤。Brian 圖

居民普遍認為這裡的菜價偏高,我向菜場管理員瞭解了一下商戶的攤位成本,得知他們的攤位費最多八九百,少的兩三百,據說比延慶路菜場的攤位費要低得多。但這樣的低成本,並沒有換來顧客趨之若鶩的局面,反而成了熱鬧街區裡難得清靜的地方。好些賣家都開發了餐館配菜的服務,不以零售為生。有時候,他們也會給貨不夠賣的“牛油果阿姨”家補給貨品。

烏中菜場的老人很少,大多是中年人。我在一開始的幾年裡,都喜歡這種簡單快捷的方式。看不懂菜,問問阿姨哪個好,基本她說什麼信什麼。我從小脫離土地農作,向來只知道吃,卻不知菜是怎麼來的,長在地裡還是樹上,什麼時候長什麼。當賣菜阿姨熱情地跟我打招呼,主動說幫我從裡面拿更好的,幫我削皮的時候,信任瞬間建立,不問單價,也從不質疑結算價格,她也常常免掉幾毛錢。我甚至也不好意思去其他攤販那裡買菜,每家都差不多,何必挑來挑去,還枉顧了跟阿姨之間迅速建立的信任與情感。

後來跟同齡的朋友聊起來,貌似很多人都是這樣。基本不問單價,都認准最熱絡的阿姨買菜。還有一些朋友,沒我們那麼容易被俘獲,會看看菜場公示的價格,有點數,然後假裝老道地跟攤主講價,以防被宰,但也只是裝個樣子,並不真的算價錢。拿到公平秤上去稱的,都是老一輩人,看不到我們這代人的身影。

除了烏中菜場,還有幾個私人的獨立門面和超市,以及路邊一字排開的蟹行可以買菜。烏中菜場早七點至晚七點,迪亞天天早八點到晚八點,私人小門面基本五六點開,十一二點關。

前幾年,迪亞天天把賣菜的區域承包給一家崇明菜商,價格實惠,菜品齊全。早上一開門老人就擠成一片,現場小哥帶著小蜜蜂擴音器稱斤報價,介紹小菜,很有耐心。有時候同一個老人一個問題連續問好上幾遍,小哥夫婦也都能語氣平靜,一趟趟回應。通道擠得都走不過去了,哪怕被夾得光火,老人們也無所謂,每個菜都拿起來看看,互相認不認識都能聊上問兩句。結帳區一直要排長龍到九十點鐘,很少有年輕人夾雜其中。

馬路邊賣菜的門面,有一家很小,兩夫妻經營。跟烏中菜場熱情的阿姨不同,他們不太熱絡。我的好幾個朋友都覺得這裡沒有人情味,除非下班晚,菜場超市都關門了,不得已才會到他家拎一點小菜。他們菜價不低,但營業時間長,地理位置十分方便,內部陳設簡陋,蔬果雞蛋糧油都有,門口有時會放一些配好量簡單包裝的小菜水果,來買菜的大多是上班族。

“牛油果阿姨”

隔了幾家就是紅峰副食品商店,一個同樣簡陋卻遠近聞名的食材鋪子。據弄堂裡的華僑阿姨回憶,2000年頭上,她從美國回來,驚訝地發現,“這裡竟然有CHERRY(車厘子)賣,當時上海幾乎看不到這麼新潮的水果,只有美國才有。”他們據說還是上海第一波引進牛油果的商家,門口曾掛著一塊對推廣墨西哥牛油果作出傑出貢獻的獎狀,因此被大家取了個花名叫”牛油果阿姨“。

在這個二十來平的店鋪裡,密密麻麻層層疊疊彙集了世界各地的食材。每天這裡都擠滿了外國人,也有許多喜歡西式料理的中國人混雜其中。一位每次特地從虹橋趕來買菜的義大利老先生說,在這裡可以找到日常食用的90%以上的義大利食材。中餐食材他們也配一些,還經常會賣稀有品種,比如一般菜場都沒有的黃瓜秧、新鮮的蟲草花,西餐裡的朝鮮洋薊、白蘆筍。

在這段街道上,除了夜間的燒烤店,這家商店是最晚打烊的,基本都要過十一點。去年我在上海過年,發現他們只休息了四天,年三十打烊,年初四就開門了,其他日子都是從早忙到晚。這個姐弟兩家共同經營的商鋪,一直都是自己在店收銀上貨,兩個收銀口,一家守一邊,一邊收錢一邊招呼客人。

外國人一邊遛娃一邊在“牛油果阿姨”店裡選購食材。盧袁炯 視頻截幀

時不時會有一些顧客送來自製的果醬之類的小禮物,也會跟他們分享新做的菜式,他們又會把這些竅門或有趣的做法再分享給其他客人。還有外國客人專門為他們創作了漫畫“AVOCADO LADY”送給他們,被掛在店門口像塊招牌,每天打烊收進去,開門就掛出來。

有些固定來買菜的外國顧客,甚至把這裡當成了會朋友的場所,乘著買菜的空檔,在門口馬路邊一起抽支煙聊會天,隨手打開一瓶店裡買的啤酒或飲料。還經常聽到顧客在門口三五成群地聊天,大聲說話,大笑,甚至尖叫。人們經常是因為買菜而在這裡偶遇。跨越大半個地球在一個小菜場相遇的感覺確實會讓人尖叫。然而在這裡,這似乎並不稀奇。

這麼一家賣食材的商戶,在滿足日常民生的同時,創造了一個難得的自然交往的社交場所。食物的類別和品質聚集了相似的人,合理的價格鞏固了日常的粘性。這種人際之間的交織,自然、親切、不帶修飾,豐富了街道的多樣性,這裡的客人也給街道注入了應有的活力。

但這個以為社區創造便利給自己謀求財富的模式,代價卻是犧牲了一大家子人的共同生活。我住在這裡七八年,從沒見過他們的孩子,除了過年三天,從不離開,每天都全體在崗。他們的孩子誰照顧,他們賺的錢又用在哪裡?他們面向的是追求生活品質的人,自己卻把生活放在最不重要的位置,讓工作佔據了全部的生活。我經常看到,牛油果阿姨在她收銀的位置吃一碗光面,一邊收銀,一邊隨手鏟一些就近的核桃杏仁芝麻,拌在面裡吃,問她這樣能好吃嗎?她說有營養就行。

隱蔽的菜店

除了這些街邊目所能及的賣菜場所,弄堂裡還藏著幾家隱蔽的散戶。知道他們的多是老居民。有一家在同興裡弄堂的山東菜販,一個人租了一間門朝過道的房子,門口堆滿了菜,室內相當簡陋陳舊,稀稀拉拉擺放了一些蔬菜。裡面有個很小的閣樓,他晚上就睡在上面。

隱蔽在社區弄堂裡的菜店。華燕 圖

這條弄堂裡有很多年事已高的老人。不同於對其他佔用公共場地或非法經營的店鋪動輒投訴,住在裡面的居民很支持這個菜販在這裡賣菜,因為方便了大家。腿腳不靈光的老年人,用不著去兩層樓的烏中菜場爬上爬下。這裡家門口隨時可以買到菜,哪怕半夜裡想要吃個什麼菜,敲敲門就行,而且價錢比外面的烏中菜場實惠很多。這裡已持續經營好幾年了。這個老闆收錢的時候也不太計較,一些零頭零腦,能送則送,能免則免,大家相安無事。

買他菜的還有一部分是住在弄堂裡外來務工的人,他們大多不去街市上買,而是就地解決。

這個弄堂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建造的新式里弄,生活氣息濃厚。老街坊聚在弄堂裡大聲搓麻將、軋三胡,年紀很大的老人比劃著兩兩小聲交流,混著菜攤垃圾的味道,大家也習以為常。便利和便宜,在這樣的老齡化里弄裡,是更為緊要的。

弄堂菜店。盧袁炯 視頻截幀

新潮地標

附近東平路的GREEN AND SAFE也是我時而買菜的地方。他們家主打有機食材,還提供早餐午市和晚餐。我經常來這裡買米,除了品質好,還因為他們提供一款打米機,可以按需要選擇米的精度,我經常打三四檔程度的胚芽米煮粥喝。

經他們把控的品牌的確不錯。導購以擅長中英文的年輕人為主,只要示意,他們大多樂於介紹並分享一些自己的食用心得。帶皮蒸日本栗子小南瓜,就是這裡的小女生跟我強烈推薦的方法。烏中路一帶菜場超市都無法買到的純正番茄,這裡有,吃起來是小時候的味道。不過他們的菠菜就很沒有味道了,有機的價格,卻並沒有吃到該有的味道。倒是烏中菜場一個阿姨進的菠菜味道很正,賣相不靈,但吃口非常好。

這次漫步的最後一站是衡山和集美食圖書館,這裡是共用廚房的概念。主理人BRIAN提供一個理想的廚房和就餐空間,既會邀請不同的朋友來做菜,一起分享,也可以把這個廚房讓給你來支配,邀請你的朋友來分享自己做的菜,輔助你實現自給自足的共用聚會。這也是時下買汏燒的一個新趨勢。

選菜的故事

我在搬來烏魯木齊中路這七八年裡,從看不懂菜,盯著一家買,到慢慢摸索到一些挑菜的方法,這跟我慢慢回歸到生活裡,淡化了口味有很大關係。經過好幾年的調整,我才慢慢吃出菜本來的味道。如此,無論賣菜阿姨誇得多好,看著多樸素厚道,自己也能分辨一二。對不瞭解的菜,選擇不同的賣家嘗試,哪個品種好,比了就知道,不同的產地,不同上市的時間,本地的什麼時候才有,也知道個大概,再聽阿姨爺叔們介紹他們的菜,就心裡有數。菜是露天的還是大棚的,除了掌握時節,香不香也是依據。

有時候看一圈菜,跟攤販交流一圈,就像看了一出大戲,常常哭笑不得。

比如,為3月25日的活動準備香椿餡餛飩的原材料,我提前大半個月開始試菜,那會兒香椿還貴得很。先是烏中菜場的阿姨打包票說,她的香椿是南匯來的,本地香椿,比外面的好。永康路的阿姨卻說,他們家就是南匯的,家裡就有香椿樹,本地香椿發芽還要且等呢。前幾天轉到複中菜場,這個兩層樓面的大菜場,賣香椿的倒是挺多,逛一樓的時候,好多賣主說香椿是本地的,到了二樓就有阿姨教育說“所有說本地香椿的都是騙人的,上海根本沒有香椿!”說這話沒兩天,永康路阿姨說,正宗的南匯香椿來了。

永康路阿姨家。華燕 圖

在永康路阿姨家買菜,總有各種阿姨奶奶主動幫他們宣傳,說不用跑到老遠去吃農家樂,買她這裡的菜就是吃農家菜。阿姨的媽媽在南匯有幾畝地,有些菜據說是她的媽媽種的,還有一些是從其他老鄉那裡收來的,跟別的菜販進貨管道不一樣。我買了她的小韭菜,吃起來挺香。不足十個平方的門面,擠滿了各種老居民。還有許多餐廳來拿菜,夜裡兩點他們把菜運過來,七點前,好菜基本賣光,想買到她媽媽種的菜或者露天菜得趕早。

有一次,趕上執法部門檢查完剛走,一個上海阿姨情緒激動地為他們打抱不平,賣菜的小哥反過來使勁安撫阿姨。可見這麼小一個賣菜的鋪子,是多麼深入人心,和烏中菜場天壤之別。

我們在漫步過程中,在烏魯木齊中路沿街問到一些居民在哪裡買菜,大多都說不在這一帶買菜,尤其不會選擇烏中菜場,原因都是太貴。很多人寧可騎車去延慶路菜場,覺得那裡品種全價格合理。更有七十幾歲的阿姨騎電瓶車去萬航渡路的一個髒亂的腳都踏不進的菜場裡買菜。

烏中菜場內,居民手拿購物清單。盧袁炯 視頻截幀

未來的菜場

標準化菜場升級

今年,據說烏中菜場又要改了,具體時間還未確定。這次是政府實施標準化菜場2.0版的升級,將全面改為超市化管理,所有食材統一進貨,做到安全可追溯。現有的商戶將解散撤離。對這個可能的改變,我們也訪問了一些在烏中菜場買菜的市民,有些一直買菜的人覺得,傳統菜場有更豐富的選擇性,除了選菜,也有更多和人的交流。

有些老人家在這裡買了二十幾年菜,賣菜的商戶有的也賣了二十幾年,轉轉菜場打打招呼,是生活裡的小樂子。一句“爺叔,今朝買啥”,立刻活絡了氣氛,每天買菜是難事,經常會不知道買什麼,問問老闆今天燒什麼,就有了想法。賣菜的阿姨一看你犯難,馬上就會報上各種菜名。問到商戶對菜場可能改建超市的看法和今後的去向,大多表示還是自己原有的模式更好,他們都是當天進貨當天賣,超市的菜要經過包裝,新鮮度沒法跟他們比。他們原先就是種菜的,更擅長挑選菜。有的也許以後改為專送飯店,有的就打算回老家重新置業了。

如今年輕一代有了更多買菜方式。網路配送發展神速,在家就能買到各種菜,但往往也有量的要求,基本要靠冰箱儲存,活潑潑的新鮮蔬菜跟冰箱菜比,還是有吸引力的。而在家“一人食”的吃飯模式,讓很多年輕人既享受孤獨美食,又愈加希望跟別人分享自己的獨立成果。一個既能滿足交流分享,又能採集到新鮮食材的市場還是很有需求的。

差異與共處

如今的烏魯木齊中路,除了賣菜的商戶,一家家蟹行也更替著經營義大利霜淇淋、果汁等新快消餐飲。舊時的雜貨南北貨店逐漸被各國餐飲小吃、咖啡館、設計店替代。店主們無論在食物的表現還是空間的設計上,都極力表達著自己的個性,一躍成為新晉網紅街,備受年輕人的追捧,使老街區展現更具有時代活力的面貌。

只有早晨才賣煎餅的“吳記百貨店”。盧袁炯 視頻截幀

七八年前,我把家安在這條街道。去年,我又在這條街道上開了一個集設計藝術生活於一體的實驗性在地空間,紮根在這裡,不斷被日益更新的活力帶動,也以自身的活力影響著這條街區,不斷與之互動。從前以居民的身份和這些商戶交往,如今以商戶和居民的雙重身份,與這條街上的烏中菜場阿姨、牛油果阿姨、房東阿姨、雜貨店爺叔、老克勒爺叔、照相館李哥、藝術家、設計師、廣告人、城市規劃師等等,進行著各種更深入彼此的往來,體會著不同人時代下的生存境遇,以最可能近的距離觀察,試圖以此探索極端差異的條件下不同關係的建立和自處方式。

回到生活裡,回到街道,補給能量,散發活力,從“菜籃子裡看形勢”,到重新提起菜籃子。籃子衍生發展出了很多新的形式,每個人拎的都不同,菜場也可以有很多種可能性,把菜送進不同的籃子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