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陳志元:帶領貧困戶“創”出一片新天地

“我村的地大部分是台鹼地, 不適合種蘋果樹。 我5畝地原來種的都是玉米, 年年被野豬和羊鹿子糟蹋, 也賣不上價錢, 所以今年就全部改種了雙季槐。 5畝地一共種了550棵樹, 錢都是志元娃墊資的。 ”4月20日, 洛川縣舊縣鎮桐堤村雙季槐種植基地, 貧困戶袁桂玲對記者如是說。

袁桂玲口中的志元娃便是洛川縣紅果金槐農業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陳志元。 記者見到他時, 他正和父親、合作社社員及貧困戶們在雙季槐樹間裡撒著苜蓿籽。

“雙季槐樹間套種苜蓿, 不僅有利於提高土壤有機質, 還增加了一項收入, 附近的廣豐養羊場都是從寧夏買苜蓿, 現在家門口就可以買到。 今年形勢不好, 倒春寒影響蘋果產業, 還好有雙季槐和苜蓿。 就像這種3年樹齡的, 一畝賣上2000元, 光這塊50畝地就能賣10萬元。 ”陳志元講到。

一直以來, 有個問題困擾著陳志元, 就是不適合栽種蘋果樹的台鹼地、四荒地、溝地,

除了種玉米, 還能種什麼?

2015年初, 他在網上無意中看到山西省稷山縣上廉村大規模栽植雙季槐的新聞。 看完新聞, 他立馬上網查看關於雙季槐的介紹。 他瞭解到雙季槐是國槐中以生產槐米為主的優良品種, 以每年可以採摘兩次槐米而得名,

喜陽、抗旱、耐瘠薄, 對土壤要求不高。 同時, 槐米有涼血止血, 清肝瀉火, 預防中風, 涼抗炎, 祛痰、止咳、抗病毒等作用。

當得知洛川縣同山西省稷山縣屬同一緯度, 地形氣候和洛川基本一致, 是雙季槐的天然適生區後, 他便驅車前去稷山縣考察。 半個月後他回到洛川, 決定引進雙季槐項目, 做槐米產業。

“每畝栽植110棵, 七年生豐產每棵槐樹可採摘5公斤幹槐米, 畝產550公斤。 按市場價每公斤最低16元計算, 畝產值可達8800元, 除去肥料、農藥等投資, 每畝淨產值可達7700元。 ”陳志元一邊給記者講著, 一邊在本子上計算著。

近年來, 陳志元採取自己栽植加盟、出讓空閒土地加盟、簽訂勞務合同加盟等多種合作方式, 大面積示範栽植雙季槐,

帶動了越來越多的農戶, 特別是貧困戶, 目前已有十餘戶加盟合作, 種植面積一百多畝。

王秋生是村上的貧困戶, 雖家裡種了15畝果園, 但10畝是幼園, 剩下的5畝園子是老果園, 產不出量, 賣不上價錢。 為此, 陳志元以比市場價高40%的勞動報酬將其雇傭到自己的雙季槐基地幹農活。

而像袁桂玲這種擁有符合生長雙季槐土地的貧困戶, 陳志元每棵苗子補助1.5元。

“我跟著志元去山西考察了幾次, 覺得這個項目能行, 當時回來, 我就種了15畝, 還和合作社簽了協議, 即使賣不了, 合作社會按照最低10元/斤的價格進行收購, 所以也不用擔心銷路, 給我們社員吃了一顆定心丸。 ”社員陳志軍笑眯眯地說道。

今年4月上旬,延安市富縣、安塞區有關部門及洛川縣永鄉鎮北賀蘇村相關人員先後前來考察,諮詢雙季槐的生長習性及槐米的市場前景。

談起陳志元,該村村書記劉小平也不禁豎起大拇指,“年輕人看的遠,對村上的發展起到帶頭作用,能利用沙荒,溝卯等地,帶動群眾發展第二產業,來個雙保險,將來規模起來了,發展前景會更好!”

“過幾天準備再種20畝藥材黃精,後面還會繼續擴大雙季槐栽植面積,發展林下產業,形成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格局,做大做強槐米產業,為農民增收,特別是為貧困戶‘創’出一片新天地。”談起未來,陳志元滿懷信心地說道。

通訊員:馮妮娜

今年4月上旬,延安市富縣、安塞區有關部門及洛川縣永鄉鎮北賀蘇村相關人員先後前來考察,諮詢雙季槐的生長習性及槐米的市場前景。

談起陳志元,該村村書記劉小平也不禁豎起大拇指,“年輕人看的遠,對村上的發展起到帶頭作用,能利用沙荒,溝卯等地,帶動群眾發展第二產業,來個雙保險,將來規模起來了,發展前景會更好!”

“過幾天準備再種20畝藥材黃精,後面還會繼續擴大雙季槐栽植面積,發展林下產業,形成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格局,做大做強槐米產業,為農民增收,特別是為貧困戶‘創’出一片新天地。”談起未來,陳志元滿懷信心地說道。

通訊員:馮妮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