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印象|春風又綠五龍潭

作者 | 段曙光

春色正濃, 處處芳菲浸染。 清晨從夢中醒來, 抑制不住尋花賞柳的心情, 匆匆吃過早飯, 立馬去五龍潭公園赴春天之約。

從熙熙攘攘的共青團路走下臺階, 煦暖的晨光中, 高大牌坊上赫然五龍潭三個鎏金大字。 繞過色彩斑斕的五龍壁, 柳色浸染、泉水入詩、小橋回波, 潭畔春深的氣息撲面而來。

五龍潭是濟南四大泉群的主要泉眼之一, 以自然石駁岸, 與天鏡泉、官家池、賢清泉等古名泉, 構成群泉彙聚的五龍潭泉群, 而且水質冠絕泉城。 相傳, 這片久旱不枯、曾是大明湖一隅、伴著歲月流淌了不知多少年的寬闊水域, 貌似平靜, 卻潭深莫測, 隱藏著看不清的神秘。 元代, 人們在潭邊建五方龍神廟, 自此稱五龍潭, 每逢大旱,

祈雨必靈, 頗有靈性。

撩人的春風將潭畔渲染的格外溫暖, 穿梭于人群之中, 我完全不理會身邊嘈雜, 迷醉在多彩的春光裡。 澄澈如鏡的潭水中, 景物倒映, 小鴨遊弋, 錦鯉首尾相接, 簇擁著爭搶食物, 獨具特色的“龍潭觀魚”真是視覺的一大饗宴。 俗話說“園無石不雅, 家無石不安。 ”潭畔, 形態各異的山石疊加, 別有洞天,石隙間植著松柏、淩霄, 懸藤垂蔓, 自然石上刻著孔孚的詩“鞠一捧清泉, 洗一洗眼睛, 心也綠了!”“淵默亭”隱于柳綠花紅中, 丁香、貼梗海棠等花香馥鬱, 極力渲染著春天的活力。

最美人間四月天, 款款行於潭畔, 如同置身曼妙寫意的水墨畫中。 登上名士閣, 琉璃瓦覆頂的屋簷下, 小鳥唱著悠揚婉轉的歌, “潭西客爽”匾額, 讓人聯想蹁躚。 扶欄眺望, 萬物都在一片春光裡蘇醒, 帶來芳華, 也帶來希望, 那360度無遮無攔, 滿園春色關不住的景象, 令人流連忘返。

名士閣南, 潭西泉水由圓穴中泊泊湧出, 波光瀲灩, 在曲橋下注入五龍潭, 鞠一捧泉水, 擱在心裡品味一下, 心也靜了。 “得月亭”旁,

一株臭椿樹昂首向天, 樹蔭下泉水從石隙流出。 前人記載:乾隆年間, 學者桂馥集資建“潭西精舍”, 掘出一泉。 他大宴賓客, 為泉起名, 卻眾說紛紜, 他索性稱該泉“七十三泉”。 精舍建成, 泉水繞屋穿廊, 成為名噪一時的水景園。 如今精舍早已傾圮, 舊址上建的園中園, 被辟為“武中奇書法篆刻作品展覽館”, 館內備受文人雅士喜愛的書法作品, 都是大師妙筆上盛開的絢爛花朵。

展覽館前, 青泉呈現出不同韻致。 池內, 光影搖曳, 綠藻飄搖, 泉畔, 嫩葉微顫, 紫藤吐豔, 古樸清幽的遊廊中, 留下諸多文人騷客的詩篇墨寶, 透著一股詩風古韻。 幾位花甲老者圍著石桌對弈, 他們是來找消遣的, 自有一種愜意在心頭。

踱步到最犄角旮旯的西南角, 我的視線一下子被一塊石碑攫住了,由於年代久遠的緣故,它備受歲月摧殘的面容上,“古曆亭舊址”幾乎分辨不清。幾度風雨,幾經滄桑,可幸它安然挺立,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跡。

回馬泉畔,武中奇故居滿庭芬芳,容顏如昨,卻已物是人非。走進小樓,簡樸的傢俱佈置的很雅致,和主人氣質相符,讓人頓覺置身墨香四溢之中,也勾起我些許遐思。我在腦海中勾畫著“一代大師”鋪紙研磨,揮毫而就的情景,打心眼裡佩服。

走入紅柱黛瓦的風景走廊,猶如進入濃墨重彩的畫廊。遊廊旁,翠竹簇擁著玲瓏秀石,南天竹叢叢簇簇,紅綠相映,古溫泉唱著古老而深沉的歌,由暗道流入月牙泉。當年建園時,擴大古溫泉,上面建水廊、雙亭,將建築、山石、水和花木完美融合,構成旖旎的景觀。

舊時,曆城人張秀在此建漪園,院東灰磚青瓦石階二層小樓,作為早期中共山東省委舊址被載入史冊。風風雨雨數十載,小樓依舊笑東風。老屋舊物,記錄著崢嶸歲月的痕跡,記載著中國共產黨身處困境時那些久遠往事,也喚醒現代人的紅色記憶。

月牙泉盛水時節才噴湧,它見證了東流水街的誕生、變遷與消亡。池中,山石堆疊,碧水反射著悠悠光澤,池北,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和鄧恩銘氣宇軒昂的雕像,矗立蒼勁青松中。佇於此,我仿佛看到共產主義者散發出耀眼光芒,那以天下為懷屹立不倒的精神,讓我的崇敬湧在胸襟之中。

伴隨四面八方湧來的人群信步北行,路上灑滿歡笑。抬頭轉身之間,草坪從嚴冬中蘇醒,嫩綠點點,金銀木得到春風細雨的滋潤,嫩芽尖尖,一團團冬青球、一簇簇灌木叢,翠瑩瑩透著生機,風姿卓群的紫葉李、榆葉梅,次第開放,棣棠、連翹,紫花海棠、碧桃,在陣陣暖風中欣然怒放,紅一簇黃一簇,可謂花開香溢滿園,花落芬芳滿地。

不用去遠方,有綠色春天就無處不在。翠竹、垂楊和樹梢吐綠的樸樹、楓楊,構成一道綠色屏障,將園外車流不息的噪音遮擋。兩條小溪合攏之處,微風輕漾,吹皺了一汪碧水。駐足雕欄玉砌的曲橋,聽涓涓流水唱歌,觀錦鯉成群結隊、吐著水泡追逐穿梭,心靈也變得淡泊寧靜。

東門入口處,過客不絕,五龍噴泉匠心別具,珠飛玉濺,晃了人們的眼眸。一陣香氣隨風飄來,顧盼間,紫荊、美人梅嬌羞粉嫩,綠瘦紅肥,西府海棠枝頭潔白素雅,樹下落英繽紛,晚櫻朵朵嬌豔,引來幾位女孩定格美好,人面櫻花相映紅;一尊創意十足的水瓶仙女塑像,隱於花團錦簇中,令人眼前一亮;踏著春風步點而來的音樂愛好者,傾情演奏薩克斯,悠揚的“草原夜色美”旋律,使人大飽耳福。

踏著輕盈的腳步循路走去,人在一邊,水在一邊。鬱鬱蔥蔥綠色中,飛簷翹角花脊、門窗精雕細刻的賢清榭,被賦予極為深厚的文化內涵;線條伶俐的“霖雨亭”,既點綴了風景,也成為遊人休息的好處所。

在我眼中,氣魄恢宏的“秦瓊祠”,是園內首屈一指的精美建築,每天都引來許多人參觀膜拜。在英才輩出的齊魯大地,秦瓊這個名字歷代傳誦,他與五龍潭的神秘傳說,在市井間多引為談資。正史記載,濟南人秦瓊年少成名、正氣浩然,隨唐太宗征戰,屢立戰功,官至左武衛大將軍,封胡國公。相傳,秦瓊顯赫後,在五龍潭側建府第,後人就地建祠為他樹碑立傳,讓這個叱吒風雲的人物佑護一方水土,秦瓊古宅碑迄今仍立於祠內。

懷揣虔誠走入“秦瓊祠”,寶鼎矗立,全園獨一株湖北海棠花滿枝頭,引來眾人一睹芳顏。大殿高懸“忠義千秋”“義薄雲天”“英鳳永存”橫匾,殿內供奉的秦瓊塑像,一副凜然正氣,眉宇間藏著幾分靈氣,兵器等陳設讓人仿佛走回時光隧道,油然而生懷古幽思。兩翼朱漆廊柱傲立,忠信、尚勇等字,遒勁秀麗,鎦金溢彩,可見這裡不只是人們憑弔瞻仰的地方,忠義之心也未因時代變遷而受冷落。我凝視滿目滄桑的石碑,像在眺望久遠的歷史。

走出“秦瓊祠”,沿阡陌小徑南行,葳蕤的薔薇爬滿棚架。泉水親水區裡,泉水的氣息彌漫每個角落,古樸典雅、佈局疏密有度的濂軒等亭台水榭面泉而立。這裡的時光慢悠悠的,清泉石上流,人在水上走,兒童在泉水觸手可及的石板上戲水,真是別有一番韻致。

五龍潭公園不大,卻凝聚了南北園林之精華,在姹紫嫣紅春滿園的好時光裡,行走於五彩紛呈顏色間,眼前融融春光,耳畔流水淙淙,心頭猶如品詩又仿佛賞畫,一圈逛下來,絕對讓你不負春光。

我的視線一下子被一塊石碑攫住了,由於年代久遠的緣故,它備受歲月摧殘的面容上,“古曆亭舊址”幾乎分辨不清。幾度風雨,幾經滄桑,可幸它安然挺立,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跡。

回馬泉畔,武中奇故居滿庭芬芳,容顏如昨,卻已物是人非。走進小樓,簡樸的傢俱佈置的很雅致,和主人氣質相符,讓人頓覺置身墨香四溢之中,也勾起我些許遐思。我在腦海中勾畫著“一代大師”鋪紙研磨,揮毫而就的情景,打心眼裡佩服。

走入紅柱黛瓦的風景走廊,猶如進入濃墨重彩的畫廊。遊廊旁,翠竹簇擁著玲瓏秀石,南天竹叢叢簇簇,紅綠相映,古溫泉唱著古老而深沉的歌,由暗道流入月牙泉。當年建園時,擴大古溫泉,上面建水廊、雙亭,將建築、山石、水和花木完美融合,構成旖旎的景觀。

舊時,曆城人張秀在此建漪園,院東灰磚青瓦石階二層小樓,作為早期中共山東省委舊址被載入史冊。風風雨雨數十載,小樓依舊笑東風。老屋舊物,記錄著崢嶸歲月的痕跡,記載著中國共產黨身處困境時那些久遠往事,也喚醒現代人的紅色記憶。

月牙泉盛水時節才噴湧,它見證了東流水街的誕生、變遷與消亡。池中,山石堆疊,碧水反射著悠悠光澤,池北,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和鄧恩銘氣宇軒昂的雕像,矗立蒼勁青松中。佇於此,我仿佛看到共產主義者散發出耀眼光芒,那以天下為懷屹立不倒的精神,讓我的崇敬湧在胸襟之中。

伴隨四面八方湧來的人群信步北行,路上灑滿歡笑。抬頭轉身之間,草坪從嚴冬中蘇醒,嫩綠點點,金銀木得到春風細雨的滋潤,嫩芽尖尖,一團團冬青球、一簇簇灌木叢,翠瑩瑩透著生機,風姿卓群的紫葉李、榆葉梅,次第開放,棣棠、連翹,紫花海棠、碧桃,在陣陣暖風中欣然怒放,紅一簇黃一簇,可謂花開香溢滿園,花落芬芳滿地。

不用去遠方,有綠色春天就無處不在。翠竹、垂楊和樹梢吐綠的樸樹、楓楊,構成一道綠色屏障,將園外車流不息的噪音遮擋。兩條小溪合攏之處,微風輕漾,吹皺了一汪碧水。駐足雕欄玉砌的曲橋,聽涓涓流水唱歌,觀錦鯉成群結隊、吐著水泡追逐穿梭,心靈也變得淡泊寧靜。

東門入口處,過客不絕,五龍噴泉匠心別具,珠飛玉濺,晃了人們的眼眸。一陣香氣隨風飄來,顧盼間,紫荊、美人梅嬌羞粉嫩,綠瘦紅肥,西府海棠枝頭潔白素雅,樹下落英繽紛,晚櫻朵朵嬌豔,引來幾位女孩定格美好,人面櫻花相映紅;一尊創意十足的水瓶仙女塑像,隱於花團錦簇中,令人眼前一亮;踏著春風步點而來的音樂愛好者,傾情演奏薩克斯,悠揚的“草原夜色美”旋律,使人大飽耳福。

踏著輕盈的腳步循路走去,人在一邊,水在一邊。鬱鬱蔥蔥綠色中,飛簷翹角花脊、門窗精雕細刻的賢清榭,被賦予極為深厚的文化內涵;線條伶俐的“霖雨亭”,既點綴了風景,也成為遊人休息的好處所。

在我眼中,氣魄恢宏的“秦瓊祠”,是園內首屈一指的精美建築,每天都引來許多人參觀膜拜。在英才輩出的齊魯大地,秦瓊這個名字歷代傳誦,他與五龍潭的神秘傳說,在市井間多引為談資。正史記載,濟南人秦瓊年少成名、正氣浩然,隨唐太宗征戰,屢立戰功,官至左武衛大將軍,封胡國公。相傳,秦瓊顯赫後,在五龍潭側建府第,後人就地建祠為他樹碑立傳,讓這個叱吒風雲的人物佑護一方水土,秦瓊古宅碑迄今仍立於祠內。

懷揣虔誠走入“秦瓊祠”,寶鼎矗立,全園獨一株湖北海棠花滿枝頭,引來眾人一睹芳顏。大殿高懸“忠義千秋”“義薄雲天”“英鳳永存”橫匾,殿內供奉的秦瓊塑像,一副凜然正氣,眉宇間藏著幾分靈氣,兵器等陳設讓人仿佛走回時光隧道,油然而生懷古幽思。兩翼朱漆廊柱傲立,忠信、尚勇等字,遒勁秀麗,鎦金溢彩,可見這裡不只是人們憑弔瞻仰的地方,忠義之心也未因時代變遷而受冷落。我凝視滿目滄桑的石碑,像在眺望久遠的歷史。

走出“秦瓊祠”,沿阡陌小徑南行,葳蕤的薔薇爬滿棚架。泉水親水區裡,泉水的氣息彌漫每個角落,古樸典雅、佈局疏密有度的濂軒等亭台水榭面泉而立。這裡的時光慢悠悠的,清泉石上流,人在水上走,兒童在泉水觸手可及的石板上戲水,真是別有一番韻致。

五龍潭公園不大,卻凝聚了南北園林之精華,在姹紫嫣紅春滿園的好時光裡,行走於五彩紛呈顏色間,眼前融融春光,耳畔流水淙淙,心頭猶如品詩又仿佛賞畫,一圈逛下來,絕對讓你不負春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