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夜讀|你若輸得起,才會贏得到

昨晚小編看到這篇時, 不知道為什麼哭了, 聽著我並不是那麼堅強, 然後調整自己!要有韌性, 不服輸!

摔倒了就站起來, 繼續走

十歲時參加學校運動會, 不擅長跑步的我最後一個跑過二百米的終點線, 還未下跑道便急迫地對人講, “我今天鞋子不舒服。 ”;十四歲時和小我四歲的表弟打牌, 表弟聰明伶俐又技高一籌, 我眼見他的牌順利出手只剩下薄薄的幾張, 我甩開一把爛牌, 污蔑表弟, “你耍賴!”;十八歲時因為一次月考成績不理想, 我撕碎卷子, 趴在桌子上痛哭, 哭到聲音嘶啞, 哭得驚動了半個班級, 甚至生出從教室窗戶跳下去“一了百了”的想法......

在那些年裡, 已經習慣旁人對我說, “這孩子好強, 以後一定有出息。 ”卻在後來的日子裡感觸到, “要強”是強者的共性, 但“輸不起”絕對是弱者的心態。

最怕和一種人打交道。 他們問我這樣的問題, “我恨死現在這份工作了,

一直想換個營生, 但是會不會到頭來還不如現在過得好呀?”他們也說, “我好想出國, 做夢都想, 但是我家境不富裕, 你說我萬一找不到工作, 沒辦法養活自己怎麼辦?”他們也說, “和戀人在一起有些日子了, 兩個人相處一般, 不是特別滿意, 你說我應該分手去找個更好的人嗎, 但萬一我找不到怎麼辦呀?”

諸如此類瞻前顧後的問題, 即便用力去回答, 很久之後依舊會看到這樣的情形:大多數人五年之後的生活沒有絲毫變化, 做恨死了的工作, 和不愛的人結婚, 詩和遠方都成了別人的了。

到頭來才幡然醒悟, 人生哪有那麼多需要擔憂的“萬一”, 每一道坎原來都有能跨過去的力氣。 如果當初直面內心, 辭掉工作, 奔向遠方, 去愛真正愛的人,

就算跌倒了也可以再爬起來繼續走, 現在的自己還會是這般疲憊嗎?

那是怕輸的從前, 卻給了你輸掉的今天。

我常說遠行是我的修煉, 朋友常問我, “此路收穫幾多?”其實, 還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成就, 路漫漫其修遠兮, 但敢輸是我最大的收穫。

我輸掉過工作, 輸掉了青春, 輸掉安穩, 輸掉愛情, 輸掉很多好想法、好機會還有十萬分的努力和期待, 一度把自己輸到社會的最底層, 輸到無人支援的境地, 輸回失敗者的狀態……

可即便在最糟糕的時候, 我也從未有過逃避、放棄抑或是終結人生的消極想法:工作丟了那就找一份更好的, 愛錯了就重新開始新的旅途, 寫的字無人看那就默默堅持, 創業失敗了那就重整旗鼓再次出征……

我不再是那個輸不起的小女孩, 我長大了, 並長出一些英雄的氣度, 在輸的狀態裡保留贏的信念, 大膽去嘗試人生, 輸就輸了, 那又有什麼關係, 只要心懷信念且堅持夠久, 我相信自己就能把輸掉的東西一點點贏回來。

從踏上遠行這條路起,

我也遇見很多同路人, 二十幾歲獨自去遠方闖蕩的年輕人, 客觀條件差別不大,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在踏上異鄉土地的那一刻, 一無所有, 且前途渺茫。

可我開始在遠行的人群中發現, 在同等條件下, 人與人的生活竟會產生巨大的差別。

一種人陷於困境停滯不前, 懷抱著“萬一”的憂慮緊緊不放, 而另一種人已經跳出了窘境, 正在致力於新的生活, 哪裡都能成為新生的福地。

如果去看一看兩種人的生活態度, 不難發現, 前一種人往往顧慮重重萬事謹慎, 他們瞻前顧後, 極其怕輸。 後一種人破釜沉舟勇敢灑脫, 敢輸敢贏, 摔倒也跌跤, 但偏偏馬上爬起, 再一身活力地迎上去。

從前常以為那些如今看起來生活平順事業有為的人一直走運。後來才發現很多人第一步就輸得極慘。

大衛·芬奇導演電影處女作《異形3》時連自己都無法接納成品,影片備受爭議且相當糟糕。李安在成為聲名顯赫的導演前,輸掉了自己七年的時光,那七年裡他碌碌無為,靠妻子一個人養家糊口。

最近讀余華的《兄弟》,感歎其中李光頭從一無所有到坐擁金山的故事,也未必不是真實人生的縮影。他的人生從貧窮中來,又幾度陷入一無所有的境地,人性中有不被稱道的無賴成份,可我最佩服他每一次失敗後卻能保持著“我會贏”的體面。“輸就輸了唄,老子再闖一次嘛。”我猜他就這樣想,他摔倒的次數最多,也數他活得最自在,最神氣,最瀟灑。

生活處處是哲學,愈來愈發覺,“萬一……”與“那又有什麼關係!”不僅是兩種心態,或許也會把你帶到兩種不同的人生。

年輕時最好的事是有夢想,最壞的事是有夢想但又極怕輸。

輸了又有什麼關係呢,摔倒了就站起來,繼續走,一直走到贏的那一刻。

從前常以為那些如今看起來生活平順事業有為的人一直走運。後來才發現很多人第一步就輸得極慘。

大衛·芬奇導演電影處女作《異形3》時連自己都無法接納成品,影片備受爭議且相當糟糕。李安在成為聲名顯赫的導演前,輸掉了自己七年的時光,那七年裡他碌碌無為,靠妻子一個人養家糊口。

最近讀余華的《兄弟》,感歎其中李光頭從一無所有到坐擁金山的故事,也未必不是真實人生的縮影。他的人生從貧窮中來,又幾度陷入一無所有的境地,人性中有不被稱道的無賴成份,可我最佩服他每一次失敗後卻能保持著“我會贏”的體面。“輸就輸了唄,老子再闖一次嘛。”我猜他就這樣想,他摔倒的次數最多,也數他活得最自在,最神氣,最瀟灑。

生活處處是哲學,愈來愈發覺,“萬一……”與“那又有什麼關係!”不僅是兩種心態,或許也會把你帶到兩種不同的人生。

年輕時最好的事是有夢想,最壞的事是有夢想但又極怕輸。

輸了又有什麼關係呢,摔倒了就站起來,繼續走,一直走到贏的那一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