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兒童預防接種日來了!給孩子打疫苗,有哪些常識必須瞭解?

4月25日是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 平時給孩子打疫苗需要瞭解哪些常識?有哪些禁忌?

一、關於疫苗, 很多家長分不清:一類疫苗、二類疫苗、計畫內疫苗、計畫外疫苗、自費疫苗、免費疫苗。

一類疫苗又稱計畫內疫苗, 是政府免費提供的疫苗。 我國免費接種的大概有十幾種:乙型肝炎、結核病、脊髓灰質炎、白喉、百日咳、破傷風、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乙型腦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甲型肝炎。

二類疫苗又稱計畫外疫苗, 是自費並且自願接種的疫苗。 比如:五聯疫苗、HIB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疫苗、輪狀病毒疫苗、流感疫苗等。 但這些在發達國家列入計畫內疫苗。

其中, 乙肝、甲肝、乙腦和脊灰疫苗同時屬於第一類和第二類疫苗, 家長可自行選擇。

二、減毒活疫苗和滅活疫苗哪個更安全?

1、減毒活疫苗:將病毒致病力減弱後利用這種弱病毒輕微感染人體而產生免疫力, 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水痘、輪狀病毒、乙腦、脊灰減毒活疫苗等疫苗。

2、滅活疫苗:將病毒大量繁殖後滅活及分解做成的疫苗, 比如甲肝滅活疫苗、乙腦滅活疫苗、流感裂解疫苗等。

經國家批准上市的疫苗, 不論是“減毒”還是“滅活”都是嚴格檢測、安全有效的, 家長、孩子不用擔心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若非要強行比較, 滅活疫苗比減毒疫苗安全係數略高一些, 畢竟“減毒”, 而不是“無毒”。

三、聯合疫苗可信嗎?

聯合疫苗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病原的抗原, 按特定比例混合製成的可以預防多種疾病的疫苗;也是疫苗的發展趨勢。 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使用聯合疫苗, 我們常用的聯合疫苗有3種。

國內常用的聯合疫苗:

百白破聯合疫苗: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

麻腮風聯合減毒活疫苗:預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

滅活脊髓灰質炎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桿菌聯合疫苗:預防脊髓灰質炎、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以及b型流感嗜血桿菌導致的疾病。

其中, 前兩個是一類疫苗, 後一個是二類疫苗,

五聯疫苗, 按照程式需要接種12次, 使用五聯疫苗只需接種4次, 降低了預防接種的不良反應, 家長也不用總是往返接種門診, 同時減少扎針之苦。

四、常見自費疫苗

1、B型流感嗜血桿菌混合疫苗(Hib疫苗)

B型流感嗜血桿菌一般通過空氣飛沫傳播, 引發的腦膜炎、肺炎。 推薦2月齡-5歲以下兒童儘早接種。

2、7價肺炎球菌疫苗、23價肺炎球菌疫苗

肺炎球菌肺炎, 通過呼吸道傳播;2歲以下的孩子是易感人群。

7價肺炎疫苗推薦接種人群為3月齡-5歲的孩子。

23價肺炎疫苗屬於多糖疫苗, 多糖疫苗不能刺激2歲以下嬰幼兒產生保護性抗體, 因此, 只能在2歲以上兒童人群接種。

3、流感疫苗

很多人認為沒有必要打流感疫苗。 流感和感冒不同, 它的症狀要比普通感冒嚴重多了,

再加上寶寶免疫力較低, 很容易被感染。 但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不同, 流感疫苗要根據流感病毒株的變化進行調整, 每年接種能夠預防當年流行毒株的流感疫苗, 才能更有效地預防流感。

每年9月份到來年1月份, 是我國流感疫苗的接種季節。 0-36月齡的寶寶建議接種兒童型, 3周歲以上的寶寶建議接種成人型。

4、輪狀病毒疫苗

輪狀病毒會導致寶寶嚴重腹瀉,並伴有嘔吐、發燒的症狀,且發病季節主要集中在秋冬季,不好照顧。

每年的10-12月是秋季腹瀉的高峰期,因此,2月齡-3歲的寶寶最好從8月份開始輪狀病毒疫苗接種。雖然不能100%保證疾病的發生,但是接種後若發生輪狀病毒,症狀會比沒有接種的輕,疾病帶來的危害會比較小。

五、關於疫苗接種家長必需知道的小常識

1、疫苗接種要按時

疫苗接種的總原則是:不提前接種,也避免推遲接種。

2、寶寶打過疫苗,就一定不會得相應的疾病了嗎?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疫苗能達到100%的保護率。接種過疫苗,身體會產生相應的抗體,也就是有了對某種疾病的抵抗力,再接觸到這種病原體,理論上講就不會患有這種病。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疫苗能達到100%的保護率。有些疫苗保護的時間長一些,如滅活甲肝疫苗可達20年的保護力,但有些疫苗接種後可能只保護3-5年,如肺炎多糖疫苗,HIB等。

只要按照免疫程式接種疫苗,絕大多數寶寶可獲得保護。對於個別寶寶接種疫苗後,再次患相應疾病的情況只是個例。接種疫苗後即使感染了相應疾病,也能減輕症狀,降低疾病的嚴重程度。

3、接種疫苗後,可能會發生預防接種不良反應

對於一般預防接種反應或正常預防接種反應,接種疫苗後會出現輕微反應,不會造成組織器官的損害。這類反應表現為局部或全身反應,適當休息、多喂白開水,防止繼發其他疾病就可以了,一般都無嚴重後果。對於較重的全身反應,如高熱、頭痛等,如腋下體溫超過38.5°C,可適當給予退燒藥。接種後個別寶寶出現較重的反應,父母也不必驚慌,及時醫院就診。

寶寶接種前,需要做什麼準備工作?

臨近接種的時間,提前幾天觀察孩子的情況,接種前向醫生說明孩子的身體狀況。接種前最好先給孩子洗澡,換上柔軟容易脫的衣服,便於露出家中部位,同時不至於摩擦針眼的皮膚。

接種疫苗前應保證孩子的飲食和正常睡眠,避免空腹和疲勞時接種。

3、如果孩子生病了,痊癒後多久才能接種疫苗?

一般感冒、發燒、痊癒3-5天,孩子精神、食欲恢復正常就可以接種,但特殊疾病要區別對待。幼兒急疹的寶寶,要在初疹3周以後再接種疫苗。如果孩子有腎臟疾病或皮膚過敏,暫停接種疫苗。患有高熱驚厥、癲癇或其他神經系統的孩子,即使痊癒後,接種流腦疫苗、乙腦疫苗、百白破疫苗都應該慎重或視為禁忌症。接種前,建議諮詢醫生,孩子是否適合接種該疫苗。

4、輪狀病毒疫苗

輪狀病毒會導致寶寶嚴重腹瀉,並伴有嘔吐、發燒的症狀,且發病季節主要集中在秋冬季,不好照顧。

每年的10-12月是秋季腹瀉的高峰期,因此,2月齡-3歲的寶寶最好從8月份開始輪狀病毒疫苗接種。雖然不能100%保證疾病的發生,但是接種後若發生輪狀病毒,症狀會比沒有接種的輕,疾病帶來的危害會比較小。

五、關於疫苗接種家長必需知道的小常識

1、疫苗接種要按時

疫苗接種的總原則是:不提前接種,也避免推遲接種。

2、寶寶打過疫苗,就一定不會得相應的疾病了嗎?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疫苗能達到100%的保護率。接種過疫苗,身體會產生相應的抗體,也就是有了對某種疾病的抵抗力,再接觸到這種病原體,理論上講就不會患有這種病。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疫苗能達到100%的保護率。有些疫苗保護的時間長一些,如滅活甲肝疫苗可達20年的保護力,但有些疫苗接種後可能只保護3-5年,如肺炎多糖疫苗,HIB等。

只要按照免疫程式接種疫苗,絕大多數寶寶可獲得保護。對於個別寶寶接種疫苗後,再次患相應疾病的情況只是個例。接種疫苗後即使感染了相應疾病,也能減輕症狀,降低疾病的嚴重程度。

3、接種疫苗後,可能會發生預防接種不良反應

對於一般預防接種反應或正常預防接種反應,接種疫苗後會出現輕微反應,不會造成組織器官的損害。這類反應表現為局部或全身反應,適當休息、多喂白開水,防止繼發其他疾病就可以了,一般都無嚴重後果。對於較重的全身反應,如高熱、頭痛等,如腋下體溫超過38.5°C,可適當給予退燒藥。接種後個別寶寶出現較重的反應,父母也不必驚慌,及時醫院就診。

寶寶接種前,需要做什麼準備工作?

臨近接種的時間,提前幾天觀察孩子的情況,接種前向醫生說明孩子的身體狀況。接種前最好先給孩子洗澡,換上柔軟容易脫的衣服,便於露出家中部位,同時不至於摩擦針眼的皮膚。

接種疫苗前應保證孩子的飲食和正常睡眠,避免空腹和疲勞時接種。

3、如果孩子生病了,痊癒後多久才能接種疫苗?

一般感冒、發燒、痊癒3-5天,孩子精神、食欲恢復正常就可以接種,但特殊疾病要區別對待。幼兒急疹的寶寶,要在初疹3周以後再接種疫苗。如果孩子有腎臟疾病或皮膚過敏,暫停接種疫苗。患有高熱驚厥、癲癇或其他神經系統的孩子,即使痊癒後,接種流腦疫苗、乙腦疫苗、百白破疫苗都應該慎重或視為禁忌症。接種前,建議諮詢醫生,孩子是否適合接種該疫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