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乒乓裝備:想拉球又頂又轉?這5款粘性套膠滿足你!

說起粘性套膠, 可能有球友會想起王勵勤的倒吸球絕技, 這招“反物理”絕學, 除了需要良好的手感控制以外, 還要膠皮有強烈的粘性才行。

粘與澀的選擇一直以來都是球友們談論的熱門話題, 而對於正手套膠來說, 中國球友們則更傾向於粘性套膠。 愛它, 就是因為它的粘性!粘性保證旋轉, 硬質海綿提供速度與支撐, 暴掄一板的威力簡直無與倫比。

粘性套膠普遍有以下優勢:

習慣:從剛開始練球起用的就是粘套, 這麼多年下來, 早已習慣粘套的手感與發力方式。

力量強:由於粘套大多都搭載硬質海綿, 支撐力強, 以至於越發力越狠, 發力條件下球的單板品質相較於澀套要高, 中遠台對拉也不虛。

弧線賊:由於膠面具有黏性, 能直接黏住球加轉摩擦, 旋轉強烈, 二跳弧線往下竄的厲害, 比澀套中規中矩的弧線更難防守。

敢上手:由於粘套製造弧線能力強,

搶拉半出檯球心裡更有數, 只要狠狠發力拉出弧線, 那就是穩穩上臺。

吃球時間長:膠皮表面黏性蓋膠層能讓球在膠皮上停滯的更久, 配合蹬腿轉腰能充分發上力, 這是澀套比較難做到的。

小球控制優秀:絕大多數粘套小力量下不虛彈, 不論是擺短還是劈長都很容易控制。

等等......

下面國球匯君就給大夥簡單介紹一下幾款廣受球友們好評的粘套吧~

紅雙喜NEO狂飆3

狂飆系列的鼎鼎大名相信你懂的不比國球匯君少, 這款幾乎壟斷了國人正手十幾年的膠皮真的沒啥好介紹的了, “硬+粘”, 最典型的國套, 威力極大, 上至國手下至草根幾乎人手N塊, 沒打過狂3真不好意思說自己打過乒乓球呢!

Neo狂飆3與普通狂飆3的區別在於:Neo在出廠的時候對海綿進行了預置膨脹, 並留有打底層且採用了真空包裝, 開封時依舊有美美的內能感。 另外, Neo普狂3由於常見厚度為2.15mm, 會比常見厚度為2.2mm的普狂3易打透, 沒有灌膠習慣的球友選擇Neo狂飆3更加合適哦~

紅雙喜NEO狂飆3套膠 ¥99 領3元券

天極系列

紅雙喜早在2006年, 針對馬琳與王皓的打法, 推出“天極”(Skyline)系列, 同樣定位為正手套膠。 雖然天極系列依然能歸屬到“狂系”手感之中, 但是與狂飆3的差別還是有不少的。

天極2在包裝上便有“控制+旋轉”的性能標籤, 天極2與紅雙喜其它粘套相比在同樣的度數下手感的硬度回饋是最硬的, 因為它的齒粒粗且短。 這樣設計的優勢在於不發力不太走球, 因此套膠在短球的控制力上相當靠譜, 如果發力足夠打透套膠, 天極2的出球弧線平而長, 單板殺傷力大, 適合喜歡一板過的直板選手、以及橫板暴力型選手。

更適合搭配一些硬木球板,馬琳用YEO搭配天極2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由於天極2硬度略高不易打透,然而硬木球板往往在表層便有較好的支撐效果,更容易打出套膠的後勁。

天極3包裝上的性能標籤是“控制+速度”,由於天極3的齒粒較長且呈一種“倒塔”型,因此天極3的手感是紅雙喜硬質粘套中最為柔和、並且最不依賴有機膠水的一款。

其實,天極3的手感是相對偏軟的,持球的效果比較強,在中小力量下沒有太多的滯後感,因此速度優勢比較明顯,最貼心的地方在於天極3不用板板發力,比較適合多板數的連續型選手。

天極3的搭配範圍比較廣,除了搭配軟五夾會稍顯肉之外,硬五夾、七夾、纖維搭配起來均有不錯的效果,馬龍在使用外置芳碳球板的時候,就曾長期使用天極3作為自己的正手套膠。

紅雙喜天極2、天極3 ¥109 領3元券

729-08

世界上第一塊粘性膠皮於1972年誕生在天津工業橡膠研究所,這就是為毛729要叫“729”。08是729在08年推出的針對無機膠水的產品,海綿彈性適中,整體比較容易打透,雖然力量沒有那麼變態,但是容錯高、好上臺,能連續不失誤才是硬道理啊!

雖說使用粘套的大多是中國球友,但粘套可不是只有國產的哦,類似挺拔K1系列、驕猛踏舞、優拉金探戈等等就是較為經典的粘性外套,雖說進口套膠涉足粘套領域時間不如國內廠商長,但國外廠商積累的內能技術也使得進口粘套別有一番風味。

挺拔K1系列

挺拔混動K1的設計理念,在於搭配“混合動力”,即粘+彈:高彈大孔徑的蛋糕海綿搭配超粘面膠,注意K1系列的粘性技術並非似國套的“蓋膠”技術,而是面膠自帶粘性,能夠有效延長套膠的使用壽命。

K1系列如今已經有三款產品,分別為K1、K1 Plus與最新款的K1 Pro。

挺拔K1系列 乒乓球套膠 ¥150 領3元券

K1底皮稍厚,齒粒粗壯,海綿的發泡孔徑適中,為了能夠支撐粘性的面膠,硬度中等偏上,更針對為中小力量的正手設計,偏向均衡穩定型。K1小球表現出色,面膠的粘性作用突出,較硬的海綿在小力量下也不容易發生形變,極易控制且手感精准。小動作提拉還是要比澀套來的敏感,提拉小弧圈的容錯率較高,盡可能的減少中等發力的失誤。

如果你覺得K1還是欠些爆發力,有些偏軟,那麼K1 Plus或許可以滿足你的要求:它在K1的基礎上增加了海綿的硬度,同時底皮齒粒也更為粗短,造就了更強大的底勁,如果說K1更針對中小力量的正手,那麼K1 Plus則可以滿足中大力量的正手需求。

K1 Pro則是挺拔“混動技術”的第三代,享有“國K1”之稱,性能自然是杠杠滴。

三代K1 Pro沒有選擇繼續加硬,在面膠以及海綿工藝上都有新的調整,面膠的韌性要明顯強於前兩代K1,海綿也使用了相當騷氣的紫色蛋糕海綿。工藝調整之後的K1 Pro在套膠的一體性上有了明顯的加強,發力檔位的切換的過渡感絲絲順滑,更多呈現出了一種“軟彈”效果。K1 Pro將中西合璧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既有國套般超敏銳的薄摩擦、亦有外套般強悍的噴射力。

更適合搭配一些硬木球板,馬琳用YEO搭配天極2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由於天極2硬度略高不易打透,然而硬木球板往往在表層便有較好的支撐效果,更容易打出套膠的後勁。

天極3包裝上的性能標籤是“控制+速度”,由於天極3的齒粒較長且呈一種“倒塔”型,因此天極3的手感是紅雙喜硬質粘套中最為柔和、並且最不依賴有機膠水的一款。

其實,天極3的手感是相對偏軟的,持球的效果比較強,在中小力量下沒有太多的滯後感,因此速度優勢比較明顯,最貼心的地方在於天極3不用板板發力,比較適合多板數的連續型選手。

天極3的搭配範圍比較廣,除了搭配軟五夾會稍顯肉之外,硬五夾、七夾、纖維搭配起來均有不錯的效果,馬龍在使用外置芳碳球板的時候,就曾長期使用天極3作為自己的正手套膠。

紅雙喜天極2、天極3 ¥109 領3元券

729-08

世界上第一塊粘性膠皮於1972年誕生在天津工業橡膠研究所,這就是為毛729要叫“729”。08是729在08年推出的針對無機膠水的產品,海綿彈性適中,整體比較容易打透,雖然力量沒有那麼變態,但是容錯高、好上臺,能連續不失誤才是硬道理啊!

雖說使用粘套的大多是中國球友,但粘套可不是只有國產的哦,類似挺拔K1系列、驕猛踏舞、優拉金探戈等等就是較為經典的粘性外套,雖說進口套膠涉足粘套領域時間不如國內廠商長,但國外廠商積累的內能技術也使得進口粘套別有一番風味。

挺拔K1系列

挺拔混動K1的設計理念,在於搭配“混合動力”,即粘+彈:高彈大孔徑的蛋糕海綿搭配超粘面膠,注意K1系列的粘性技術並非似國套的“蓋膠”技術,而是面膠自帶粘性,能夠有效延長套膠的使用壽命。

K1系列如今已經有三款產品,分別為K1、K1 Plus與最新款的K1 Pro。

挺拔K1系列 乒乓球套膠 ¥150 領3元券

K1底皮稍厚,齒粒粗壯,海綿的發泡孔徑適中,為了能夠支撐粘性的面膠,硬度中等偏上,更針對為中小力量的正手設計,偏向均衡穩定型。K1小球表現出色,面膠的粘性作用突出,較硬的海綿在小力量下也不容易發生形變,極易控制且手感精准。小動作提拉還是要比澀套來的敏感,提拉小弧圈的容錯率較高,盡可能的減少中等發力的失誤。

如果你覺得K1還是欠些爆發力,有些偏軟,那麼K1 Plus或許可以滿足你的要求:它在K1的基礎上增加了海綿的硬度,同時底皮齒粒也更為粗短,造就了更強大的底勁,如果說K1更針對中小力量的正手,那麼K1 Plus則可以滿足中大力量的正手需求。

K1 Pro則是挺拔“混動技術”的第三代,享有“國K1”之稱,性能自然是杠杠滴。

三代K1 Pro沒有選擇繼續加硬,在面膠以及海綿工藝上都有新的調整,面膠的韌性要明顯強於前兩代K1,海綿也使用了相當騷氣的紫色蛋糕海綿。工藝調整之後的K1 Pro在套膠的一體性上有了明顯的加強,發力檔位的切換的過渡感絲絲順滑,更多呈現出了一種“軟彈”效果。K1 Pro將中西合璧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既有國套般超敏銳的薄摩擦、亦有外套般強悍的噴射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