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誰讓海島變“糞池”?保護海島,中國這種做法值得點贊!

溜溜達達看世界, 不慌不忙走天涯。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海島危機。 最近一段時間菲律賓長灘島因污染嚴重被迫關島整頓的消息刷爆了旅遊圈, 人群多到爆、海灘上被藻類淹沒讓下海游泳都成為了難事、數以百計的船徹夜不停地產生噪音等等, 長灘島這個人間天堂, 變成了一個災難。

原本美麗的長灘島

當海島游成為了遊客旅遊的必備選擇的時候, 遊客“享受美景的同時卻又在破壞美景”似乎成為了一個無法解決的矛盾。 對於當地居民來說, 蜂擁而入旅遊團帶來的是金錢, 付出的卻是自然環境被破壞的代價。 類似長灘島這樣的海島危機出現, 蜂擁而至的旅遊團可以說是原罪。 不僅僅是長灘島, 最近幾年但凡大熱的海島, 都陸續出現了這樣的危機。

飽受污染困擾的長灘島

泰國皮皮島, 每年接客140萬, 中日韓三國遊客蜂擁而至, 珊瑚礁被船錨和潛水夫摧毀, 海水被摩托艇污染和未經處理的廢物傾倒大幅度污染。

墨西哥科蘇梅爾的天堂島, 是全世界遊輪第二受歡迎的目的地, 每年遊客產生80000噸的垃圾。

印尼的巴厘島自然不必說, 自從在中國大熱之後, 蜂擁而至的遊客讓這裡的自然環境以指數級的速度被破壞。 遊客的增多, 讓缺乏污染處理設施和自淨能力的旅遊熱門地迅速積累起了數量驚人的垃圾廢物。

比如珠穆朗瑪峰, 光是人類糞便, 每年就有10000公斤。 大熱的海島, 將會遠遠超過這一數字, 所以, 說某些海島被遊客變成了“糞池”, 絲毫不為過。

海島危機的出現, 當地政府似乎並沒有特別好的辦法, 似乎只能通過“關閉”方式來讓生態慢慢恢復。 2016年10月16日泰國宣佈無限期關閉Tachai島。 這個島曾是無數海島控心儀的地方之一。海島危機,除了看得見的生活垃圾以外,一些“看不見”的危機也在愈演愈烈。

2010年,馬來西亞當局曾關閉了12個潛水區3個月,原因是大量的潛水愛好者有破壞珊瑚的行為。根據媒體報導,每年大約30萬潛水客威脅珊瑚生存,其中7成的潛水愛好者有過破壞珊瑚的行為。“有意無意的觸碰、拍照、塗防曬霜潛水”等行為,已經嚴重破壞了海底的生態環境。

比污染和破壞更悲痛的是我們很多同胞都根本沒有絲毫環保的意識和舉動。靠關閉、宣傳,提高遊客意識,似乎沒有辦法在短期內解決遊客需求和自然生態平衡的難題。但是中國三沙市政府在南海的海島保護與旅遊上,卻找到了一條可行性的路徑。

三沙市分佈著200多個島、礁、沙灘和暗洲,海洋風光堪比馬爾地夫。但是三沙市政府在開發海島上,卻提出了獨特的發展理念——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

比如西沙群島,政府嚴格控制遊客數量,使之與島內能夠承載的遊客數量相匹配。至今為止到訪西沙群島的遊客總共僅有16000人。還有更重要的一點,西沙群島只對國人開放!另外去三沙旅遊,每一位遊客收到“海島安全出行提示”的小冊子,將“除了腳印,什麼也不留下;除了照片,什麼也不帶走”宣傳深入到遊客的身心當中。

除此之外,媒體、旅遊達人在宣傳中也應該樹立“保護意識”,諸如“爆款海島”這樣的概念應慎重提及,因為蜂擁而至的遊客,給海島帶來的不僅僅是好處。

這個島曾是無數海島控心儀的地方之一。海島危機,除了看得見的生活垃圾以外,一些“看不見”的危機也在愈演愈烈。

2010年,馬來西亞當局曾關閉了12個潛水區3個月,原因是大量的潛水愛好者有破壞珊瑚的行為。根據媒體報導,每年大約30萬潛水客威脅珊瑚生存,其中7成的潛水愛好者有過破壞珊瑚的行為。“有意無意的觸碰、拍照、塗防曬霜潛水”等行為,已經嚴重破壞了海底的生態環境。

比污染和破壞更悲痛的是我們很多同胞都根本沒有絲毫環保的意識和舉動。靠關閉、宣傳,提高遊客意識,似乎沒有辦法在短期內解決遊客需求和自然生態平衡的難題。但是中國三沙市政府在南海的海島保護與旅遊上,卻找到了一條可行性的路徑。

三沙市分佈著200多個島、礁、沙灘和暗洲,海洋風光堪比馬爾地夫。但是三沙市政府在開發海島上,卻提出了獨特的發展理念——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

比如西沙群島,政府嚴格控制遊客數量,使之與島內能夠承載的遊客數量相匹配。至今為止到訪西沙群島的遊客總共僅有16000人。還有更重要的一點,西沙群島只對國人開放!另外去三沙旅遊,每一位遊客收到“海島安全出行提示”的小冊子,將“除了腳印,什麼也不留下;除了照片,什麼也不帶走”宣傳深入到遊客的身心當中。

除此之外,媒體、旅遊達人在宣傳中也應該樹立“保護意識”,諸如“爆款海島”這樣的概念應慎重提及,因為蜂擁而至的遊客,給海島帶來的不僅僅是好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