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企業利用大資料“殺熟”,你有這些方法可以避免它

大數據殺熟, 新時代的“看人下菜碟”

越來越多的人在反思演算法帶來的負面效應。

滴滴、攜程、飛豬、京東、美團和淘票票都被捲入其中。

有人說在攜程上看到一家酒店, 用自己的帳號和別人的帳號顯示不同的價格;也有人說打開滴滴打車, iPhone 使用者會比 Android 使用者顯示出更高的預估車費;如果是級別更高的白金用戶, 行程升艙到專車後可能結算價格並沒有得到優惠;在購票網站買夜場電影票要 38 塊, 而在電影院櫃檯只要 15 塊。

大多數情況下它能説明企業平衡效率和收益, 最為典型的是民航業, 同樣是經濟艙, 趕時間、對價格不敏感的商務旅客在起飛前才買票, 價格昂貴;提前很久預定的旅行遊客, 卻可以低價買到同樣一班飛機、同一個艙位。 不管坐多少人飛機都得飛, 這樣的不平等讓更多人坐得起飛機, 而航空公司也可以獲得盡可能多的利潤。

還有日常生活常見的現象, 一瓶礦泉水在街邊商店只需要 2 塊錢, 但在景區景點可能會賣到 10 倍價格。

每個用戶都被打上無數個標籤, 你喜歡看什麼、買什麼、有多大的消費能力、你的好友都是誰……在掌握資料的科技公司眼中, 已經存在對你是精確“偏見”。

很多時候這樣的偏見讓人意識不到, 但確實會影響日常決策:

同一家酒店或機票, 同一時間很多人搜索, 價格可能會上漲;

經常不使用的帳號會一直收到優惠券, 頻繁預定的帳號反而優惠券很少;

這是一個世界性議題, 尤其在 Facebook 遭到資料洩露的醜聞之後, 人們開始反思曾經被視為改變人類生活、提供巨大便利的演算法和大資料, 現在是怎樣摧毀我們的。

上周, 每年一次討論未來話題的 TED 大會也表現出這種焦慮。

電腦科學家亞隆·蘭尼爾(Jaron Lanier)在演講中說, 當電腦變得越加聰明、演算法更加精准, 一切都是為了讓你看更多廣告而運作的時候, 一切似乎都亂套了, “我不稱他們為社交網路了, 我現在稱它們為’行為改造帝國’。 ”“這是一個全球的災難。 ”

他沒有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法, 在大資料改造人類行為上, 科技公司而不是他們的用戶掌握主導權。

而且令人沮喪的是, 一時半會這樣的大資料偏見不會好轉。 就像 Facebook 在面對國會的質詢後承諾整改, 但是它的廣告業務依然基於龐大的使用者資料分析。 花了那麼多預算招人做大資料、做人工智慧演算法的公司們, 會放棄用資料來提升賺錢的效率麼?

樂觀一點看,

我們還是有一些可以自己決定的空間。 今天的 Hack Your Life 就嘗試為你找到一些方法, 讓你在有限的範圍內可以儘量控制自己的隱私輸出。

先從控制流覽記錄開始吧。

第一步, 儘量在流覽中不留痕跡

比如在搜尋引擎輸入關鍵字, 流覽記錄就會被搜集記錄,

如果登錄了搜索網站的帳號體系, 手機號又被當成註冊的帳號, 這就是一次實名搜索。 之後搜索公司可以將你的資料賣給廣告行銷公司, 推送適合的廣告, 也可能向手機發送短信。

當然我們要承認這些資料帶來了很大便利, 淘寶首頁永遠有你近期打算買的東西、大眾點評會推薦附近評分最高的餐廳、在旅行網站買過的機票隔天就會推送目的之處的酒店和其他服務。

你無法阻止的是, 一旦開啟一個帳號應用就會開始搜集你的偏好資料, 特別是購物類的應用。 最極端的辦法是刪除整個帳戶, 我們針對清除帳號做過一次評測和攻略, 可以戳這裡複習。

在不需要的網站, 關掉 Cookie

Cookies 是網站為了辨別使用者身份, 儲存在使用者本地終端上的資料, 通常它記錄你經常訪問哪類網頁、停留多久、什麼時間訪問……這也沒什麼錯,但如果資訊被比如廣告商收集,你的興趣和口味就會被分析判斷。

Cookie 不是魔鬼,啟用 Cookie 可讓你流覽網頁更輕鬆,比如以前填寫過的各種資料、選擇的語言……都會被 Cookie 存儲,停用 Cookie 會讓你第二次訪問網頁時遇到很多麻煩。

停用並不麻煩,只需要關掉一些不需要登陸但又常用的網站比如搜尋引擎。這個步驟並不難,Chrome 也有詳細的說明。進入流覽器的設置頁面進入高級設置後,在隱私的內容設置裡關掉 Cookie 追蹤就可以了。如果嫌麻煩,你可以直接用 duckdockgo.com(需要訪問技巧)這個網站進行搜索,它在你搜索時,並不會記錄你的個人資訊。

開啟匿名流覽模式

主流的流覽器大多有匿名流覽模式,也叫隱身模式或者無痕流覽。Google 的 Chrome、蘋果的 Safari、還有 Firefox、Internet Explorer……

開啟隱身模式,流覽器不會記錄訪問過頁面上的資訊,包括流覽記錄、密碼、Cookie、緩存的圖片等等,用完就走不留痕跡。

當然也有相對不便利的地方,比如網頁上的自動填充,還有需要帳戶登錄的時候並不會自動登錄,要再次手動輸入一次帳號和密碼。

不過要想達到完全沒有偏好推薦的狀態,在使用購物應用的時候最好在匿名流覽模式下也不要登錄帳號,你可能會看到這個網站最原始的樣子。

關注手機獲取許可權

iOS 和 Android 都會在下載新應用時,提示隱私資料的設置。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是否要禁止它對你通訊錄、地理位置等資訊的抓取。

更多的時候,應用在第一次安裝打開時會彈窗提醒一些許可權獲取,這時候你可以謹慎一點,如果一個手電筒應用要求調用拍照或話筒,還要獲取你的地理位置和連絡人資訊?拒絕它!

iOS 系統更保守一些,在使用途中也會提示獲取許可權,比如麥克風一旦被開啟,螢幕頂端會做明顯的提示。

幾個匿名搜尋引擎

可以試試以下幾個匿名搜尋引擎。

Tor(The Onion Router,洋蔥路由)。Tor 流覽器可以讓用戶 IP 位址在世界各地間“跳躍”,由此避免被其他人追蹤到。不僅可以提供用戶端的匿名訪問,還可以提供伺服器的匿名,這樣服務端和用戶端互相都不知道對方的 IP。由此服務端無法記錄使用者使用資訊、用戶端不輸入真實個人資料,可以達成上網的完全匿名性。

DuckDuckGo。一個承諾完全不監控、不記錄使用者的搜索內容的網站,

WolframAlpha,它更像一個問答網站,當你輸入問題比如“北京到上海的距離”,直接彈出的不是一個個網頁連結而是問題結果。

評論誇得天花亂墜,要如何才知道這件商品究竟好不好?

出門不用帶錢包已經是常態了,衣食住行沒哪樣是不能用手機解決的。但相信有一個困擾是普遍的:我怎麼知道商品的評論是真是假?

所以總的來說,評論這件事很難判斷。邏輯上來說,你沒辦法知道一條“這東西真好,強烈推薦”是一句發自肺腑的顧客回饋還是機器製造的噪音。

從評論體系這件事說起。首先,購物的核心體驗是買到東西,如果這樣東西稱心如意,以個人經驗來說,在絕大部分情況下大概是沒什麼動力跑回去說誇獎的話的,評論這件事根本不是正常購物流程的一部分。

當然也有例外。把線上購物這件事對應到現實生活的購物中,會發現挑選、討價還價、付款這些環節是一樣的,但評論環節是獨立的。現實世界中離開一家商店之後是沒有評論這個環節的。當你真的發自肺腑需要將一件東西推薦給別人時,有效的動作是告訴他店鋪的地址或者網址。

評論的價值就在於“推薦”,只有一件東西的價值難以從外觀上來判斷時,才會天然的形成內容豐富的評論。你不會為了一件衣服寫上 500 字,但為了一本書或一部電影來說就很正常,因為後兩種消費中本身就含有個人的再創作。

但無論是 C2C 的淘寶還是 B2C 的京東,平臺都希望大家來評論,希望能夠影響到正在挑選的顧客,所有淘寶有店家的返現好評,京東有評論送京豆。但它們有一些不同。在 C2C 平臺上,賣同一件東西的商家都是競爭關係,好評論留下的客戶就是營業額;在以自營為主的 B2C 平臺上,評論的價值就要弱很多,因為無論你買哪一樣對平臺來說都是一樣的。

基於這些邏輯,我們有幾個小建議來從評論中獲得相對真實的資訊:

1. 不要看店鋪信譽,看銷量

在各種刷單商業模式下,C2C 平臺的“信譽”數值現在已經沒有參考價值了。

2. 看差評

差評基本上只有兩種來源,要麼是怒不可遏的消費者,要麼是不懷好意的競爭對手,而後一種情況其實並不多見,因為差評需要說的很具體,批量生產的差評這很容易拆穿。

無論是大眾點評、淘寶還是攜程,當差評區域出現針對某種特定事件的多個評論,可信度就相對高。比如某家餐廳不開發票只送飲料,某個店家發已拆封商品,某間酒店隔音很差等等。

在淘寶上,一個真實的差評是很“難得”的。絕大部分店家會選擇息事寧人,用退貨退款的方式減少差評的誕生。但如果你發現一件商品裡掛著一個差評,而且字數不少且和店家有幾次文字交鋒,那基本上說明買家經歷了難以忍受的購物體驗。

3. 排除“返現”好評

淘寶上的返現評論都是店家自己組織的,這很難識別。但比如大眾點評這樣的平臺上,出現抽獎贏得的評論可以說沒有任何信息量。比如“感謝抽到了霸王餐,這間店美味又大碗”。

4. 選擇信譽比較好的平臺

如果買書,你可以找你信任的媒體評論。目前翻譯版是主流,去美國亞馬遜或Goodreads 看原版評論也是好選擇。

社交網路,別只看熱門內容

而微信朋友圈全部基於熟人,它實際上加重了人群觀點的分離,並不適合做高效的資訊搜索,頂欄的搜索框可以顯示“一周熱門朋友圈”,以及熱門的公眾號文章,但實際上這也是基於你的朋友的喜好。這也會讓假消息證偽的週期會變慢一些,人們可能會陷入某種大眾情緒。想想你在長輩的朋友圈裡見過多少聳人聽聞的養生和健康謠言。

自己訂閱和管理新聞源

類似今日頭條的新聞應用有源源不斷的新聞文章,根據你之前的點擊行為和你的個人資料推薦內容,但實際上它剝奪了你的選擇權。

這也是加重資訊偏見的一部分,如果不想被餵食,你可以選擇自己主動在訂閱軟體中訂閱想看的資訊源。

有幾個應用可以考慮。比如 Digg 和 Feedly。把你認為可靠的新聞網站一個個添加進去,就可以在同一個資訊流中獲取最新刷出的資訊。

並且還可以對話題做分類,比如時事政治、商業新聞、娛樂新聞……自己定制一個新聞閱讀應用。

如果你不滿足于這種時效性不太強的郵件訂閱,還可以用 Google 自訂一份。在 Google News 裡搜索你感興趣領域的關鍵字,比如“共用單車”,它的頁面會出現大量相關新聞,在頁面的右下角會有一個“創建快訊”功能,利用這個功能你可以直接創建一個相關領域的 Newsletter。

怎樣快速辨別虛假的資訊?這裡有一些簡單的辦法和邏輯

假新聞也是演算法推薦的結果,也是 Facebook 面對的最大質疑之一。虛假新聞往往有聳人聽聞的標題,這讓它傳播的更廣更快。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毒雞湯、養生帖。

這是資訊傳播的必然,個性化的演算法又更加助推了這些吸引人、但實際上難辨真假甚至有害的資訊。

怎麼辨別虛假的資訊?

簡單的說,一篇有理有據令人信服的文章,應該有具體的時間地點和人物姓名,以及使用標準的引用來源。通過查證這個來源就可以迅速判斷真實性。反過來說,時間、地點、具體人物和引用來源只要缺一樣,資訊的可靠性就值得懷疑。當缺少兩樣或更多時,就大概率是雞湯或者毒雞湯了。

查找信源是最直接的辦法,但也有一些套路可以辨別假新聞。

在中文互聯網上,和民族主義有關的假新聞是最為猖獗,而且受眾廣泛的。舉例來說,4 月 15 日美軍因使用化學武器空襲敘利亞軍事目標之後,中文社交網路上流傳了一張所謂“敘利亞駐聯合國代表賈法裡低頭枯坐,弱國無外交”的照片。這張照片所配的文字迎合了某種情緒,但僅以事實來說,這張照片和配文是附會的。

如何分辨?

以賈法裡這張照片為例,首先使用 Google 圖片搜索之後,英文結果中絕大部分已經被中文社交網路的結果污染了,仔細分辨能發現,有一條來自 Twitter 的結果顯示照片發佈時間是 4 月 11 日。

使用賈法裡的英文名 Bashar al-Jaafari 在 Twitter 搜索,可以發現這張照片被大量引用,但因為解析度不高所以 Google 似乎沒辦法很好的識別,但最早的發佈時期是 4 月 9 日。也就是說,賈法裡這張照片至少和 15 日的空襲沒任何關係。

隨便選了一個 Twitter 帖子,就是 15 日之前發的“穿越帖”

類似的例子有很多,有相當一部分謠言是這個模式,“開頭一張圖,結局全靠編”。在圖片清晰度較高的情況下,Google 搜索可以有效的找到資訊源頭,至少可以驗證一些基本的事實。

有時候,即使是內容完全是事實,它也並不是全部真相。

舉例來說,“努力可以帶來成功”這句話是事實,但如果繼續推導出“只要努力就會成功”顯然就不對了,這種推導落入了“倖存者偏差”,只有努力且成功的人會被關注,而失敗者的存在則被無視了。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那有什麼大饑荒,我家老人說從沒餓過肚子”,“同性戀地位可高了,我認識的一對戀人收到很多祝福”,“我家親戚用這個偏方治好了疑難雜症,你試試肯定有效”等等,這些例子都是類似的。

還有一種情況和倖存者偏差類似,都和概率相關,但是看起來似乎相反。比如有公眾號發佈文章,說統計了很多打疫苗之後有嚴重副作用的幼兒,呼籲家長不要給小孩子注射疫苗。類似的新聞也類似倖存者偏差,只是反過來了,忽視了倖存者的存在。

科學是嚴謹且可以證偽的。看到言之鑿鑿的新聞,尤其是和科學相關時,用倖存者偏差的邏輯就可以做有效的初步判斷。

旅行是重災區,尤其是國際機票

旅行可能是最容易受到大資料偏見影響的消費,這其中有太多資訊不對等——機票價格怎麼變動、當地的交通開銷、景點的費用等等都要抽絲剝繭一樣自己查。

用一個匿名流覽器看價格,以及利用比價工具

理論上來說機票的定價波動主要來自航空公司,但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線上代理平臺可以利用大資料做一定空間內的價格調整。如果同一個行程同時有很多人搜索,價格自然會水漲船高,兩次搜索前後差個一小時,價格也可能差別巨大。

匿名流覽器可以盡可能消除大資料價殺熟的可能性,更進一步的話,連帳號都不要登錄,這樣你可能會看到最原始的價格顯示。

機票價格波動的原因太多,航空公司一直在微調價格,預測起來非常難。

有一些工具可以幫到你。預定國際機票的話可以試試 KAYAK 和 FareCompare,他們從其他平臺抓取到票價的變化,然後給出一個參考,告訴你某個明確的時間段內什麼時間是出手的時機。

愛飛狗旅行是一個微信小程式,它用一年時間收集了 350 億機票價格,提供的服務是航班的歷史資料對比,然後給出未來一段時間機票變化的預測軌跡。

訂閱某個航班,確定出行日期,它會通過歷史價格軌跡告訴你提前幾天買到最低價的可能性最大。不過目前它所覆蓋的航班數量還比較少。

不過價格預測工具註定不會變成大平臺,僅僅只能當做參考。假如真的有一個能準確預測價格波動的大平臺,航空公司也會因此再次動態調整價格,那麼所謂的預測也就失去了意義。

自己掌握目的地資訊,有些海外服務更瞭解本地市場

比如預定接送機的車輛,國內的旅行網站經過了層層代理,價格可能遠遠高於你自己尋找的本機服務。

旅行網站的資訊並不完全可靠,訂酒店之前,不如先看看官網的價格,景點的資訊和門票也是一樣的道理。

更多的時候,自己用本土的海外服務還更方便。

Uber 國際版。Uber 中國被滴滴出行吞併後,Uber 推出了一個新的中文版 Uber 應用,不能在大陸使用,但可以在海外 Uber 運營的地方用來打車。

Yelp。美國的大眾點評,在歐美國家有較好的覆蓋,用來查找餐廳、查看餐廳評分、人均價格的利器。Yelp 官網也定期分享一些更新的進展和使用小技巧。比如 Yelp 每週會有當地的週報,告訴你有哪些新鮮的地方上榜,還有專門的“新增商家”欄目。

如果你去日本,tabelog 是日本版的大眾點評,對各個城市的瞭解要比大眾點評海外版好很多,支持中文。

TripAdvisor。這是一個更適合查看景點和當地資訊的應用,特別是酒店評分,可以看到全球各地入住者的評價,相對來說比較客觀。

Google Trips。Google 推出的行程管理應用,特點在於它充分利用了 Google 本身的資源和資訊優勢,通過自動抓取你通過Gmail 郵箱訂閱的酒店、飛機、火車等資訊,自動分類,為你自動生成推薦的行程;此外,它會根據其他旅行者的歷史記錄,為你智慧推薦值得一去的景點、餐廳等。

還想看更多的旅行建議,這裡有一份 TED 大會演講者提供的建議匯總(https://blog.ted.com/40-vacation-travel-tips-from-ted-staffers/)。

刪掉購物應用,只在電腦下單不但省錢也能減少對你的追蹤

這似乎是一個惡性循環,演算法推薦給你合適的內容或者商品,你就無法自拔不斷流覽,繼而演算法會抓取更多的個人細資訊,越來越懂你的喜好。

抖音和淘寶可能讓你花費了越來越多的時間沉迷其中,浪費了大量時間,還有金錢。

好好控制使用手機的時間吧,這需要你的自製力。

我們曾經探討過為什麼你會在雙十一熱衷於買買買,儘管有些商品並不能帶來實質性的優惠。購物和美食一樣可以啟動大腦分泌多巴胺,這種物質可以緩解內心的負面情緒,讓我們陷入越買越上癮的迴圈中。

關於怎麼降低自己的購物欲理性消費,請戳這份指南。

購物應用誘惑太多,用網買東西吧

大資料在助長不合理的消費欲望,你可以從源頭上做一點控制。

購物應用的誘惑太多了,每一個角落都在刺激你的消費。淘寶還有邊看邊買的直播,一不小心就種草了很多根本用不著沒買過的東西。在這一點上,年輕人可能和看電視購物買東西的長輩們沒有任何差別。

如果用實體線下購物做類比的話,用網頁購物就像去逛商場,而花樣繁多的購物應用更像 711 這樣的便利店——它更加觸手可得,消費決策的門檻也就更低了。

好好記帳,搞清需求

在消費的控制上,可以試試下面兩個記應用。記帳本身不是一個快樂的事,每一筆都手動輸入的話是個負擔。電子支付的普及,選擇記帳應用的首要條件是能夠自動導入。

網易有錢,截圖記帳,不用輸入帳戶資訊。如果信任它,登陸支付寶帳號,或者網銀帳號,直接導入帳單。

把所有的收入開支管道統一起來,也方便你搞清楚自己的開支去向。

另一個是每年要付 350 元的 YNAB,它的特點是節省時間,以及設置預算上的便利。它在設計時考慮了你不一定是每天記帳,當你連續記錄新帳目時,每一筆開支的時間預設和上一筆記錄相同。這樣當你記錄週一的 7 筆賬的時候,就不需要調 7 次時間。

怎麼做手機和電腦的使用時間管理?

關於電腦和手機使用的時間管理,你可以試一下工作狂喜歡的工具 RescueTime 。目前它支援 Windows、Mac、Android,暫時不能裝在 iOS 設備上。

安裝了應用,它就會默默記錄你都幹了什麼,讓你知道每一天、每個月自己時間的多少花在了哪些任務上面。最為核心的一個數字是“有效率的比例”,記錄了使用工作相關應用、網站的時間,它們佔據總時間的多少比重。

這有助於你審視自己浪費掉的時間都去了哪裡。

通常它記錄你經常訪問哪類網頁、停留多久、什麼時間訪問……這也沒什麼錯,但如果資訊被比如廣告商收集,你的興趣和口味就會被分析判斷。

Cookie 不是魔鬼,啟用 Cookie 可讓你流覽網頁更輕鬆,比如以前填寫過的各種資料、選擇的語言……都會被 Cookie 存儲,停用 Cookie 會讓你第二次訪問網頁時遇到很多麻煩。

停用並不麻煩,只需要關掉一些不需要登陸但又常用的網站比如搜尋引擎。這個步驟並不難,Chrome 也有詳細的說明。進入流覽器的設置頁面進入高級設置後,在隱私的內容設置裡關掉 Cookie 追蹤就可以了。如果嫌麻煩,你可以直接用 duckdockgo.com(需要訪問技巧)這個網站進行搜索,它在你搜索時,並不會記錄你的個人資訊。

開啟匿名流覽模式

主流的流覽器大多有匿名流覽模式,也叫隱身模式或者無痕流覽。Google 的 Chrome、蘋果的 Safari、還有 Firefox、Internet Explorer……

開啟隱身模式,流覽器不會記錄訪問過頁面上的資訊,包括流覽記錄、密碼、Cookie、緩存的圖片等等,用完就走不留痕跡。

當然也有相對不便利的地方,比如網頁上的自動填充,還有需要帳戶登錄的時候並不會自動登錄,要再次手動輸入一次帳號和密碼。

不過要想達到完全沒有偏好推薦的狀態,在使用購物應用的時候最好在匿名流覽模式下也不要登錄帳號,你可能會看到這個網站最原始的樣子。

關注手機獲取許可權

iOS 和 Android 都會在下載新應用時,提示隱私資料的設置。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是否要禁止它對你通訊錄、地理位置等資訊的抓取。

更多的時候,應用在第一次安裝打開時會彈窗提醒一些許可權獲取,這時候你可以謹慎一點,如果一個手電筒應用要求調用拍照或話筒,還要獲取你的地理位置和連絡人資訊?拒絕它!

iOS 系統更保守一些,在使用途中也會提示獲取許可權,比如麥克風一旦被開啟,螢幕頂端會做明顯的提示。

幾個匿名搜尋引擎

可以試試以下幾個匿名搜尋引擎。

Tor(The Onion Router,洋蔥路由)。Tor 流覽器可以讓用戶 IP 位址在世界各地間“跳躍”,由此避免被其他人追蹤到。不僅可以提供用戶端的匿名訪問,還可以提供伺服器的匿名,這樣服務端和用戶端互相都不知道對方的 IP。由此服務端無法記錄使用者使用資訊、用戶端不輸入真實個人資料,可以達成上網的完全匿名性。

DuckDuckGo。一個承諾完全不監控、不記錄使用者的搜索內容的網站,

WolframAlpha,它更像一個問答網站,當你輸入問題比如“北京到上海的距離”,直接彈出的不是一個個網頁連結而是問題結果。

評論誇得天花亂墜,要如何才知道這件商品究竟好不好?

出門不用帶錢包已經是常態了,衣食住行沒哪樣是不能用手機解決的。但相信有一個困擾是普遍的:我怎麼知道商品的評論是真是假?

所以總的來說,評論這件事很難判斷。邏輯上來說,你沒辦法知道一條“這東西真好,強烈推薦”是一句發自肺腑的顧客回饋還是機器製造的噪音。

從評論體系這件事說起。首先,購物的核心體驗是買到東西,如果這樣東西稱心如意,以個人經驗來說,在絕大部分情況下大概是沒什麼動力跑回去說誇獎的話的,評論這件事根本不是正常購物流程的一部分。

當然也有例外。把線上購物這件事對應到現實生活的購物中,會發現挑選、討價還價、付款這些環節是一樣的,但評論環節是獨立的。現實世界中離開一家商店之後是沒有評論這個環節的。當你真的發自肺腑需要將一件東西推薦給別人時,有效的動作是告訴他店鋪的地址或者網址。

評論的價值就在於“推薦”,只有一件東西的價值難以從外觀上來判斷時,才會天然的形成內容豐富的評論。你不會為了一件衣服寫上 500 字,但為了一本書或一部電影來說就很正常,因為後兩種消費中本身就含有個人的再創作。

但無論是 C2C 的淘寶還是 B2C 的京東,平臺都希望大家來評論,希望能夠影響到正在挑選的顧客,所有淘寶有店家的返現好評,京東有評論送京豆。但它們有一些不同。在 C2C 平臺上,賣同一件東西的商家都是競爭關係,好評論留下的客戶就是營業額;在以自營為主的 B2C 平臺上,評論的價值就要弱很多,因為無論你買哪一樣對平臺來說都是一樣的。

基於這些邏輯,我們有幾個小建議來從評論中獲得相對真實的資訊:

1. 不要看店鋪信譽,看銷量

在各種刷單商業模式下,C2C 平臺的“信譽”數值現在已經沒有參考價值了。

2. 看差評

差評基本上只有兩種來源,要麼是怒不可遏的消費者,要麼是不懷好意的競爭對手,而後一種情況其實並不多見,因為差評需要說的很具體,批量生產的差評這很容易拆穿。

無論是大眾點評、淘寶還是攜程,當差評區域出現針對某種特定事件的多個評論,可信度就相對高。比如某家餐廳不開發票只送飲料,某個店家發已拆封商品,某間酒店隔音很差等等。

在淘寶上,一個真實的差評是很“難得”的。絕大部分店家會選擇息事寧人,用退貨退款的方式減少差評的誕生。但如果你發現一件商品裡掛著一個差評,而且字數不少且和店家有幾次文字交鋒,那基本上說明買家經歷了難以忍受的購物體驗。

3. 排除“返現”好評

淘寶上的返現評論都是店家自己組織的,這很難識別。但比如大眾點評這樣的平臺上,出現抽獎贏得的評論可以說沒有任何信息量。比如“感謝抽到了霸王餐,這間店美味又大碗”。

4. 選擇信譽比較好的平臺

如果買書,你可以找你信任的媒體評論。目前翻譯版是主流,去美國亞馬遜或Goodreads 看原版評論也是好選擇。

社交網路,別只看熱門內容

而微信朋友圈全部基於熟人,它實際上加重了人群觀點的分離,並不適合做高效的資訊搜索,頂欄的搜索框可以顯示“一周熱門朋友圈”,以及熱門的公眾號文章,但實際上這也是基於你的朋友的喜好。這也會讓假消息證偽的週期會變慢一些,人們可能會陷入某種大眾情緒。想想你在長輩的朋友圈裡見過多少聳人聽聞的養生和健康謠言。

自己訂閱和管理新聞源

類似今日頭條的新聞應用有源源不斷的新聞文章,根據你之前的點擊行為和你的個人資料推薦內容,但實際上它剝奪了你的選擇權。

這也是加重資訊偏見的一部分,如果不想被餵食,你可以選擇自己主動在訂閱軟體中訂閱想看的資訊源。

有幾個應用可以考慮。比如 Digg 和 Feedly。把你認為可靠的新聞網站一個個添加進去,就可以在同一個資訊流中獲取最新刷出的資訊。

並且還可以對話題做分類,比如時事政治、商業新聞、娛樂新聞……自己定制一個新聞閱讀應用。

如果你不滿足于這種時效性不太強的郵件訂閱,還可以用 Google 自訂一份。在 Google News 裡搜索你感興趣領域的關鍵字,比如“共用單車”,它的頁面會出現大量相關新聞,在頁面的右下角會有一個“創建快訊”功能,利用這個功能你可以直接創建一個相關領域的 Newsletter。

怎樣快速辨別虛假的資訊?這裡有一些簡單的辦法和邏輯

假新聞也是演算法推薦的結果,也是 Facebook 面對的最大質疑之一。虛假新聞往往有聳人聽聞的標題,這讓它傳播的更廣更快。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毒雞湯、養生帖。

這是資訊傳播的必然,個性化的演算法又更加助推了這些吸引人、但實際上難辨真假甚至有害的資訊。

怎麼辨別虛假的資訊?

簡單的說,一篇有理有據令人信服的文章,應該有具體的時間地點和人物姓名,以及使用標準的引用來源。通過查證這個來源就可以迅速判斷真實性。反過來說,時間、地點、具體人物和引用來源只要缺一樣,資訊的可靠性就值得懷疑。當缺少兩樣或更多時,就大概率是雞湯或者毒雞湯了。

查找信源是最直接的辦法,但也有一些套路可以辨別假新聞。

在中文互聯網上,和民族主義有關的假新聞是最為猖獗,而且受眾廣泛的。舉例來說,4 月 15 日美軍因使用化學武器空襲敘利亞軍事目標之後,中文社交網路上流傳了一張所謂“敘利亞駐聯合國代表賈法裡低頭枯坐,弱國無外交”的照片。這張照片所配的文字迎合了某種情緒,但僅以事實來說,這張照片和配文是附會的。

如何分辨?

以賈法裡這張照片為例,首先使用 Google 圖片搜索之後,英文結果中絕大部分已經被中文社交網路的結果污染了,仔細分辨能發現,有一條來自 Twitter 的結果顯示照片發佈時間是 4 月 11 日。

使用賈法裡的英文名 Bashar al-Jaafari 在 Twitter 搜索,可以發現這張照片被大量引用,但因為解析度不高所以 Google 似乎沒辦法很好的識別,但最早的發佈時期是 4 月 9 日。也就是說,賈法裡這張照片至少和 15 日的空襲沒任何關係。

隨便選了一個 Twitter 帖子,就是 15 日之前發的“穿越帖”

類似的例子有很多,有相當一部分謠言是這個模式,“開頭一張圖,結局全靠編”。在圖片清晰度較高的情況下,Google 搜索可以有效的找到資訊源頭,至少可以驗證一些基本的事實。

有時候,即使是內容完全是事實,它也並不是全部真相。

舉例來說,“努力可以帶來成功”這句話是事實,但如果繼續推導出“只要努力就會成功”顯然就不對了,這種推導落入了“倖存者偏差”,只有努力且成功的人會被關注,而失敗者的存在則被無視了。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那有什麼大饑荒,我家老人說從沒餓過肚子”,“同性戀地位可高了,我認識的一對戀人收到很多祝福”,“我家親戚用這個偏方治好了疑難雜症,你試試肯定有效”等等,這些例子都是類似的。

還有一種情況和倖存者偏差類似,都和概率相關,但是看起來似乎相反。比如有公眾號發佈文章,說統計了很多打疫苗之後有嚴重副作用的幼兒,呼籲家長不要給小孩子注射疫苗。類似的新聞也類似倖存者偏差,只是反過來了,忽視了倖存者的存在。

科學是嚴謹且可以證偽的。看到言之鑿鑿的新聞,尤其是和科學相關時,用倖存者偏差的邏輯就可以做有效的初步判斷。

旅行是重災區,尤其是國際機票

旅行可能是最容易受到大資料偏見影響的消費,這其中有太多資訊不對等——機票價格怎麼變動、當地的交通開銷、景點的費用等等都要抽絲剝繭一樣自己查。

用一個匿名流覽器看價格,以及利用比價工具

理論上來說機票的定價波動主要來自航空公司,但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線上代理平臺可以利用大資料做一定空間內的價格調整。如果同一個行程同時有很多人搜索,價格自然會水漲船高,兩次搜索前後差個一小時,價格也可能差別巨大。

匿名流覽器可以盡可能消除大資料價殺熟的可能性,更進一步的話,連帳號都不要登錄,這樣你可能會看到最原始的價格顯示。

機票價格波動的原因太多,航空公司一直在微調價格,預測起來非常難。

有一些工具可以幫到你。預定國際機票的話可以試試 KAYAK 和 FareCompare,他們從其他平臺抓取到票價的變化,然後給出一個參考,告訴你某個明確的時間段內什麼時間是出手的時機。

愛飛狗旅行是一個微信小程式,它用一年時間收集了 350 億機票價格,提供的服務是航班的歷史資料對比,然後給出未來一段時間機票變化的預測軌跡。

訂閱某個航班,確定出行日期,它會通過歷史價格軌跡告訴你提前幾天買到最低價的可能性最大。不過目前它所覆蓋的航班數量還比較少。

不過價格預測工具註定不會變成大平臺,僅僅只能當做參考。假如真的有一個能準確預測價格波動的大平臺,航空公司也會因此再次動態調整價格,那麼所謂的預測也就失去了意義。

自己掌握目的地資訊,有些海外服務更瞭解本地市場

比如預定接送機的車輛,國內的旅行網站經過了層層代理,價格可能遠遠高於你自己尋找的本機服務。

旅行網站的資訊並不完全可靠,訂酒店之前,不如先看看官網的價格,景點的資訊和門票也是一樣的道理。

更多的時候,自己用本土的海外服務還更方便。

Uber 國際版。Uber 中國被滴滴出行吞併後,Uber 推出了一個新的中文版 Uber 應用,不能在大陸使用,但可以在海外 Uber 運營的地方用來打車。

Yelp。美國的大眾點評,在歐美國家有較好的覆蓋,用來查找餐廳、查看餐廳評分、人均價格的利器。Yelp 官網也定期分享一些更新的進展和使用小技巧。比如 Yelp 每週會有當地的週報,告訴你有哪些新鮮的地方上榜,還有專門的“新增商家”欄目。

如果你去日本,tabelog 是日本版的大眾點評,對各個城市的瞭解要比大眾點評海外版好很多,支持中文。

TripAdvisor。這是一個更適合查看景點和當地資訊的應用,特別是酒店評分,可以看到全球各地入住者的評價,相對來說比較客觀。

Google Trips。Google 推出的行程管理應用,特點在於它充分利用了 Google 本身的資源和資訊優勢,通過自動抓取你通過Gmail 郵箱訂閱的酒店、飛機、火車等資訊,自動分類,為你自動生成推薦的行程;此外,它會根據其他旅行者的歷史記錄,為你智慧推薦值得一去的景點、餐廳等。

還想看更多的旅行建議,這裡有一份 TED 大會演講者提供的建議匯總(https://blog.ted.com/40-vacation-travel-tips-from-ted-staffers/)。

刪掉購物應用,只在電腦下單不但省錢也能減少對你的追蹤

這似乎是一個惡性循環,演算法推薦給你合適的內容或者商品,你就無法自拔不斷流覽,繼而演算法會抓取更多的個人細資訊,越來越懂你的喜好。

抖音和淘寶可能讓你花費了越來越多的時間沉迷其中,浪費了大量時間,還有金錢。

好好控制使用手機的時間吧,這需要你的自製力。

我們曾經探討過為什麼你會在雙十一熱衷於買買買,儘管有些商品並不能帶來實質性的優惠。購物和美食一樣可以啟動大腦分泌多巴胺,這種物質可以緩解內心的負面情緒,讓我們陷入越買越上癮的迴圈中。

關於怎麼降低自己的購物欲理性消費,請戳這份指南。

購物應用誘惑太多,用網買東西吧

大資料在助長不合理的消費欲望,你可以從源頭上做一點控制。

購物應用的誘惑太多了,每一個角落都在刺激你的消費。淘寶還有邊看邊買的直播,一不小心就種草了很多根本用不著沒買過的東西。在這一點上,年輕人可能和看電視購物買東西的長輩們沒有任何差別。

如果用實體線下購物做類比的話,用網頁購物就像去逛商場,而花樣繁多的購物應用更像 711 這樣的便利店——它更加觸手可得,消費決策的門檻也就更低了。

好好記帳,搞清需求

在消費的控制上,可以試試下面兩個記應用。記帳本身不是一個快樂的事,每一筆都手動輸入的話是個負擔。電子支付的普及,選擇記帳應用的首要條件是能夠自動導入。

網易有錢,截圖記帳,不用輸入帳戶資訊。如果信任它,登陸支付寶帳號,或者網銀帳號,直接導入帳單。

把所有的收入開支管道統一起來,也方便你搞清楚自己的開支去向。

另一個是每年要付 350 元的 YNAB,它的特點是節省時間,以及設置預算上的便利。它在設計時考慮了你不一定是每天記帳,當你連續記錄新帳目時,每一筆開支的時間預設和上一筆記錄相同。這樣當你記錄週一的 7 筆賬的時候,就不需要調 7 次時間。

怎麼做手機和電腦的使用時間管理?

關於電腦和手機使用的時間管理,你可以試一下工作狂喜歡的工具 RescueTime 。目前它支援 Windows、Mac、Android,暫時不能裝在 iOS 設備上。

安裝了應用,它就會默默記錄你都幹了什麼,讓你知道每一天、每個月自己時間的多少花在了哪些任務上面。最為核心的一個數字是“有效率的比例”,記錄了使用工作相關應用、網站的時間,它們佔據總時間的多少比重。

這有助於你審視自己浪費掉的時間都去了哪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