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史學家說,僰人早已滅絕!近年卻發現僰人後裔,數萬人姓“何”

一提到僰人, 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 在我國西南地區, 這個驍勇善戰的民族, 從西周到明朝, 2500多年的時間之中, 僰人一直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在著名的“牧野之戰”中, 立下過赫赫戰功, 並被封為“僰侯”, 並且當時在西南一帶, 也就是現在四川宜賓的位置, 建立了以僰人群居的國度。

但是史學家卻斷言說:僰人已經滅絕。 如果不是這個證據的話, 中華民族可能就要變成57個了。

在滾滾歷史長河之中, 雲貴川三地的僰人不斷的發展壯大, 成為西南一帶, 少數民族的領袖, 此時的官方組織早已經對他們虎視眈眈, 特別是僰人的性格, 不屈不撓、視死如歸, 但是不受管束的性格也讓官方機構憂心忡忡, 歷朝歷代以來, 僰人都成為了他們的眼中釘, 卻又無可奈何。

後來明朝開國以後, 僰人的權利就被受到了限制和束縛, 萬曆年間, 僰人的酋長制度被廢除, 取而代之的是漢臣。 僰人的情緒非常不滿;後來明憲宗時期, 汪浩等人被派遣去招撫僰人, 但是汪浩卻斬殺270多個僰人寨主, 此時的僰人已經做好了反抗朝廷的準備。

雖然僰人起義反抗, 卻敵不過朝廷的血洗和全面清剿, 僰人的首領戰死, 大多數人也被屠殺, 由此, 僰人銷聲匿跡, 只留下了出名的“懸棺墓葬”。 史書上再無僰人的活動記錄, 歷史學家由此斷言, 僰人在地球上消失了。

但是卻有傳言說僰人的後裔, 在宜賓被發現, 並且都改了姓氏。

在宜賓珙縣洛表鎮, 有句民謠的大概意思就是說, 當地姓遊的是彝族, 苗族姓範, 當地的何家岩與麻塘壩形成的一條河溝稱作“後山”, 而“掛岩子”是對於懸棺的俗稱, 意思就是說後山姓何的, 都是僰人的後代。

那中國百家姓那麼多, 為何偏偏姓“何”?

僰人兩次改姓, 最先祖先叫做哈十三雄, 第一次就是將這個“哈”改為了“阿”, 所以最先他們的將領被尊稱為“阿大王”, 可能因為讀音相近;第二次改姓就是將“阿”改為了“何”, 原因自然就是為了躲過那種滅族之災, 不敢再姓“阿”, 只有顛倒部首偏旁, 字取了一個相近的字, 而在這個地方, 上萬人姓何。

與此同時, 在雲南的丘北縣, 差不多兩千的“彝族人”, 與僰人有很多相似之處,這些人是僰人的後裔已經被學術界所認定。

當然也有人質疑,當年的斬殺基本上斷了僰人的生路,但是可能就因為他們所生活的地區地勢險要,也會有部分僰人生存下來,但是卻再也不敢暴露自己的真實身份,被迫融入了漢族、苗族等民族群體之中。

與僰人有很多相似之處,這些人是僰人的後裔已經被學術界所認定。

當然也有人質疑,當年的斬殺基本上斷了僰人的生路,但是可能就因為他們所生活的地區地勢險要,也會有部分僰人生存下來,但是卻再也不敢暴露自己的真實身份,被迫融入了漢族、苗族等民族群體之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