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重磅!北京有戶籍無房家庭子女可在租住地入學!

一次8000人只能錄取60人的幼升小選拔, 一批“懂得核反應爐”“學微積分”的“牛娃簡歷”……

前幾天, 不少人的朋友圈都被這樣一場據傳是上海某知名學校“幼升小”的簡歷海選刷屏。 雖然後來校方澄清, 這些簡歷都是出自網友編造, 其實並不存在, 但這背後反映出的卻是不少父母實實在在的“教育焦慮”。

為了緩解年輕父母們的焦慮, 切實保障教育公平, 近年來, 不少城市都紛紛推出各種義務教育階段的入學劃片新規。 北京市教委昨天(25號)發佈了《2018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意見》, 其中, 關於“租房入學”“取消特長招生”等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新舉措,

就給不少家長吃下了“定心丸”。

新出臺的入學意見有哪些新亮點?

根據昨日印發的《關於2018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的意見》, 北京市首次在小學入學政策中規定, 北京市戶籍無房家庭, 長期在非戶籍所在區工作、居住,

符合在同一區連續單獨承租並實際居住3年以上且在住房租賃監管平臺登記備案、夫妻一方在該區合法穩定就業3年以上等條件的, 其適齡子女可在該區接受義務教育。

北京市今年的義務教育入學政策繼續堅持穩中求進、穩中求嚴。

“穩”體現在繼續堅持免試就近入學, 在入學年齡、入學方式等方面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

“進”體現在進一步完善入學規則, 釋放更多優質學位用於就近入學, 讓更多孩子公平享有優質教育機會。 “嚴”體現在進一步加大市級監管力度, 積極回應群眾反映集中問題, 精准治理違規行為。

嚴管校外培訓機構與中小學招生入學掛鉤行為

根據《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 將嚴肅查處校外培訓機構組織中小學生等級考試及競賽,

將培訓結果與中小學校招生入學掛鉤等行為。 嚴格落實教育部十項嚴禁和本市十五條禁令等有關義務教育入學紀律, 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通過組織考試、校外培訓班、各類競賽等方式選拔學生。 繼續要求各區使用北京市統一的義務教育入學服務平臺, 全程即時監控每一個學生入學流程。

北京市教委基教二處處長徐建姝:這項政策的目的就是按照教育部的統一部署, 強調跨部門協同, 推進校內外共同發力, 綜合治理培訓機構和中小學招生入學掛鉤的行為, 切實維護好入學秩序, 減輕中小學生的課外負擔。

穩妥實施本市戶籍無房家庭在租住地入學辦法

首次在小學入學政策中規定, 北京市戶籍無房家庭, 長期在非戶籍所在區工作、居住, 符合在同一區連續單獨承租並實際居住3年以上且在住房租賃監管平臺登記備案、夫妻一方在該區合法穩定就業3年以上等條件的, 其適齡子女可在該區接受義務教育。

具體辦法由各區政府結合實際情況制定。 部門聯動審核本市戶籍無房家庭、合法穩定就業、實際居住等入學資格條件。 依託北京市住房租賃監管平臺核驗本市戶籍無房家庭住房租賃登記備案資訊, 租賃資訊核驗自5月7日與入學資訊採集工作同步啟動。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副巡視員馮洪榮:這項政策的初衷是為有北京戶籍的無房年輕人提供更多選擇,

保障其子女就近入學。 下一步在各區制定的細則中會有更完善的規定, 防止有人利用政策進行投機行為。

穩妥推進單校劃片和多校劃片相結合入學方式

在去年積極探索基礎上, 今年北京市將繼續穩妥推進單校劃片和多校劃片相結合入學方式, 對房產、戶口具備條件且居住達到一定年限的老居民子女繼續實行原有單校劃片,不完全符合學校單校劃片入學的將實施多校劃片。由各區根據學位供給情況和戶籍、房產、居住年限等因素制定相應辦法。

優先保障殘疾兒童少年就近入學

落實黨的十九大辦好特殊教育精神和北京市特殊教育提升計畫,首次在入學檔中規定,優先保障符合條件的殘疾兒童少年就近入學。

2019年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

今年北京市初中特長生招生與去年保持穩定,各區招收特長生比例仍要嚴格控制在本區初中招生計畫4%以內。按照教育部“2020年前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的要求,北京市提出2019年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

北京市教委副巡視員馮洪榮表示,這都是擴大免試就近入學機會,促進教育公平的舉措。

進一步規範公辦學校寄宿招生

在持續規範基礎上,今年入學檔進一步明確要求城六區逐步降低公辦學校寄宿招生數量和招生比例,公開公示寄宿招生的招生範圍、招生名額、招生方式、錄取名單等資訊,到2020年寄宿招生將實行登記派位入學。

北京市教委副巡視員馮洪榮:我們對寄宿生的長遠考慮是,到2020年左右,凡是願意寄宿的學生,都可以登記,但是登完記以後,如果超出了招生人數,就直接用電腦搖號派位決定,不得用其他方式來決定。

嚴格加強民辦學校招生管理

落實教育部要求,入學檔明確規定,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納入屬地區教委統一管理。嚴格執行民辦中小學招生簡章、廣告備案制度,公開公示招生計畫、招生範圍、招生方式、收費標準等,以招收其審批機關所在區域內學生為主。

對於報名人數超過招生人數的民辦學校,各區在現有工作基礎上,可以引導學校採取電腦隨機派位元方式招生。各區要加大民辦學校學籍監管力度,不得招收不符合條件的學生在校就讀。北京市統一規定民辦學校招生要在5月26日至6月10日之間組織完成。

北京市教委基教二處處長徐建姝:今年統一規定,民辦學校的招生要在5月26日至6月10號之間組織完成。禁止民辦學校提前招生,其招生安排在公辦校特長生招生之後、大派位之前,與去年相比,縮短了民辦學校的招生時間,這樣也有利於緩解家長焦慮的心態。同時,沒有被民辦學校錄取的學生由公辦校兜底保障。

非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政策保持穩定

非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繼續堅持五證要求,即在京務工就業證明、在京實際住所居住證明、全家戶口名簿、北京市居住證(或有效期內居住登記卡)、戶籍地無監護條件證明。由各區政府結合實際制定五證審核實施細則,並建立五證聯合審核機制。

根據排程,5月1日,開通義務教育入學服務平臺入學政策宣傳門戶,家長們可以在平臺上瞭解最新入學政策;5月7日至5月31日,完成入學資訊集中採集工作;5月12日至5月23日,完成初中特長生招生工作;5月26日至6月10日,民辦學校組織、完成招生工作;6月16日至6月17日,小學審核入學相關材料;7月初,統一使用市級小升初派位元系統進行集中派位元;7月上旬,各小學和初中發放新生入學通知書。

專家解讀

新政會否引發“學區租房熱”?

在這一系列新舉措中,最引人關注的,要數“北京戶籍無房家庭在租住地入學”的新辦法。相比此前規定北京戶籍的無房戶必須要在戶籍所在地接受義務教育,新規放寬了對戶籍地的限制,規定本市戶籍的無房家庭,只要長期在非戶籍所在區工作、居住,符合在同一區連續單獨承租並實際居住3年以上且在住房租賃監管平臺登記備案、夫妻一方在該區合法穩定就業3年以上等條件的,適齡子女就可以在該區接受義務教育。

但這也就意味著,對於那些工作居住與戶籍所在地不在同一個區域的家庭,“買學區房”不再是讓孩子就近入學的唯一辦法。因此,人們難免會擔心:新政會不會導致“學區租房熱”的現象呢?

北京市教委副巡視員馮洪榮解釋說,經過統計,滿足政策的人群數量有限,不必有這樣的擔心。

北京市教委副巡視員馮洪榮:根據我們的統計可以得知,在有戶籍、無房、穩定居住三年、穩定工作三年等一系列的限制條件下,真正滿足條件的人數量有限,所以不會形成所謂的租房炒作。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根據目前北京大多數區域的入學順位元規定,“祖輩有房”和“集體戶口”的入學優先順序,要高於“區域內租房”的入學優先順序,這決定了上述兩類群體為子女入學而新租房的動力有限。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一種可能是孩子要上學,爺爺奶奶或者說姥姥姥爺有房產,但是父母可能沒有房產,這部分孩子在入學的順位上面,四老的房產相對而言更優質一些。另外一部分新北京人通過工作的辦法獲得了北京戶口。但這部分人群主要是分佈在朝陽海澱和東西城,而這四個區在過去政策中集體戶也是可以在本區入學的,所以這個政策對於租金市場來說,我覺得也構不成影響。

在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看來,若要實現完全意義上的“租售同權”,讓每一個租房居住的家庭都能真正享受到“就近入學”的福利和便利,還需要進一步擴大優質義務教育資源的供給,從根本上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這個政策實際上是為了進一步落實每一個戶籍人口在不同地方生活工作的一個平等的受教育權。真正要實現這個租售同權,很顯然就是要增加義務教育資源的供給,尤其是優質義務教育資源,縮小學校與學校之間辦學品質的差距。

內容來源:央廣新聞綜合新聞縱橫、人民日報用戶端、中國經濟網、央視財經整理 對房產、戶口具備條件且居住達到一定年限的老居民子女繼續實行原有單校劃片,不完全符合學校單校劃片入學的將實施多校劃片。由各區根據學位供給情況和戶籍、房產、居住年限等因素制定相應辦法。

優先保障殘疾兒童少年就近入學

落實黨的十九大辦好特殊教育精神和北京市特殊教育提升計畫,首次在入學檔中規定,優先保障符合條件的殘疾兒童少年就近入學。

2019年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

今年北京市初中特長生招生與去年保持穩定,各區招收特長生比例仍要嚴格控制在本區初中招生計畫4%以內。按照教育部“2020年前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的要求,北京市提出2019年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

北京市教委副巡視員馮洪榮表示,這都是擴大免試就近入學機會,促進教育公平的舉措。

進一步規範公辦學校寄宿招生

在持續規範基礎上,今年入學檔進一步明確要求城六區逐步降低公辦學校寄宿招生數量和招生比例,公開公示寄宿招生的招生範圍、招生名額、招生方式、錄取名單等資訊,到2020年寄宿招生將實行登記派位入學。

北京市教委副巡視員馮洪榮:我們對寄宿生的長遠考慮是,到2020年左右,凡是願意寄宿的學生,都可以登記,但是登完記以後,如果超出了招生人數,就直接用電腦搖號派位決定,不得用其他方式來決定。

嚴格加強民辦學校招生管理

落實教育部要求,入學檔明確規定,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納入屬地區教委統一管理。嚴格執行民辦中小學招生簡章、廣告備案制度,公開公示招生計畫、招生範圍、招生方式、收費標準等,以招收其審批機關所在區域內學生為主。

對於報名人數超過招生人數的民辦學校,各區在現有工作基礎上,可以引導學校採取電腦隨機派位元方式招生。各區要加大民辦學校學籍監管力度,不得招收不符合條件的學生在校就讀。北京市統一規定民辦學校招生要在5月26日至6月10日之間組織完成。

北京市教委基教二處處長徐建姝:今年統一規定,民辦學校的招生要在5月26日至6月10號之間組織完成。禁止民辦學校提前招生,其招生安排在公辦校特長生招生之後、大派位之前,與去年相比,縮短了民辦學校的招生時間,這樣也有利於緩解家長焦慮的心態。同時,沒有被民辦學校錄取的學生由公辦校兜底保障。

非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政策保持穩定

非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繼續堅持五證要求,即在京務工就業證明、在京實際住所居住證明、全家戶口名簿、北京市居住證(或有效期內居住登記卡)、戶籍地無監護條件證明。由各區政府結合實際制定五證審核實施細則,並建立五證聯合審核機制。

根據排程,5月1日,開通義務教育入學服務平臺入學政策宣傳門戶,家長們可以在平臺上瞭解最新入學政策;5月7日至5月31日,完成入學資訊集中採集工作;5月12日至5月23日,完成初中特長生招生工作;5月26日至6月10日,民辦學校組織、完成招生工作;6月16日至6月17日,小學審核入學相關材料;7月初,統一使用市級小升初派位元系統進行集中派位元;7月上旬,各小學和初中發放新生入學通知書。

專家解讀

新政會否引發“學區租房熱”?

在這一系列新舉措中,最引人關注的,要數“北京戶籍無房家庭在租住地入學”的新辦法。相比此前規定北京戶籍的無房戶必須要在戶籍所在地接受義務教育,新規放寬了對戶籍地的限制,規定本市戶籍的無房家庭,只要長期在非戶籍所在區工作、居住,符合在同一區連續單獨承租並實際居住3年以上且在住房租賃監管平臺登記備案、夫妻一方在該區合法穩定就業3年以上等條件的,適齡子女就可以在該區接受義務教育。

但這也就意味著,對於那些工作居住與戶籍所在地不在同一個區域的家庭,“買學區房”不再是讓孩子就近入學的唯一辦法。因此,人們難免會擔心:新政會不會導致“學區租房熱”的現象呢?

北京市教委副巡視員馮洪榮解釋說,經過統計,滿足政策的人群數量有限,不必有這樣的擔心。

北京市教委副巡視員馮洪榮:根據我們的統計可以得知,在有戶籍、無房、穩定居住三年、穩定工作三年等一系列的限制條件下,真正滿足條件的人數量有限,所以不會形成所謂的租房炒作。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根據目前北京大多數區域的入學順位元規定,“祖輩有房”和“集體戶口”的入學優先順序,要高於“區域內租房”的入學優先順序,這決定了上述兩類群體為子女入學而新租房的動力有限。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一種可能是孩子要上學,爺爺奶奶或者說姥姥姥爺有房產,但是父母可能沒有房產,這部分孩子在入學的順位上面,四老的房產相對而言更優質一些。另外一部分新北京人通過工作的辦法獲得了北京戶口。但這部分人群主要是分佈在朝陽海澱和東西城,而這四個區在過去政策中集體戶也是可以在本區入學的,所以這個政策對於租金市場來說,我覺得也構不成影響。

在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看來,若要實現完全意義上的“租售同權”,讓每一個租房居住的家庭都能真正享受到“就近入學”的福利和便利,還需要進一步擴大優質義務教育資源的供給,從根本上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這個政策實際上是為了進一步落實每一個戶籍人口在不同地方生活工作的一個平等的受教育權。真正要實現這個租售同權,很顯然就是要增加義務教育資源的供給,尤其是優質義務教育資源,縮小學校與學校之間辦學品質的差距。

內容來源:央廣新聞綜合新聞縱橫、人民日報用戶端、中國經濟網、央視財經整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