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如果這做陵墓被挖開,其中的財寶超過500噸,但是難度卻非常之大

歷史上有一個堪稱最強防禦的皇帝陵墓, 曾經遭遇過刀鋒利劍的冷兵器攻擊, 也被近代出現的火槍射擊過, 甚至, 被更強大的大炮轟炸過, 卻依然屹立一千三百多年沒有被摧毀。 在這段歷史中, 留名的盜墓賊就有十七個人, 卻沒有被真正盜掘過, 它就是中國唯一女帝武則天的陵寢——乾陵。

一般來說, 歷史上只要是皇帝的陵墓都會被盜墓賊所惦記的, 因為有太多的珍寶。 當漢武帝的茂陵, 唐太宗的昭陵都被洗劫一空的時候, 為什麼唯獨這位女帝王的陵墓就可以逃過一劫兩劫, 甚至, 很多少次劫難呢?這就要從乾陵開始建造的時候說起來了。

這座陵墓建造在梁山上, 位於陝西省乾縣城, 距離西安古城七十六公里遠, 西元六百八十四年開始修建, 經歷二十三年的風雨才堪堪竣工。 《唐會要》記載, 唐德宗貞元十四年(798年), 乾陵修葺時曾造屋378間。

梁山有兩座山峰,

南部第二峰比較低, 兩座峰高低不同東西相稱, 民間戲稱做“乳頭山”。 如果, 沿著陵寢從東面向西面看, 梁山就像是一位女性趟臥在地面上, 北部峰為頭部, 南面則為胸部, 人們認為這是武則天作為女性的一些象徵。

在唐朝, 風水先生袁天罡跟李淳風曾經測算“乾為天為陽, 坤為地為陰, 陰陽交合, 乃生萬物。 ”此處如果建造墓穴對女性是比較有好處的, 所以, 一代女帝王就選中梁山當做她和唐高宗的墓地, 希望以此作為百年之後的安眠之地。 這座陵墓在修建的時候, 正是大唐盛世, 國力強盛。 所以, 此陵園建造奢侈規模不小, 其內部更是精美絕倫, 稱作是“歷史上皇帝陵寢之最”。

秦漢以後, 皇帝、皇后多不合葬, 而乾陵夫妻“二聖”合葬墓獨樹一幟。 其實, 武則天和唐高宗的陵寢, 是在昭陵的基礎上逐漸發展並且完善的。 陵園根據唐朝的長安城的規模格局建設, 分為外郭城、宮城和皇城, 最長的南北方向主要軸線就有四點九公里。

根據考古工作者的測量計算, 這座陵墓中至少有五百噸的金銀珠寶。

進入陵墓, 有四個石洞, 並且這些洞裡都裝有唐朝強盛時期最珍貴的佳品。 金剛牆後面, 差不多一百米長的過道旁邊, 也有各種各樣的金銀珠寶和祭祀器皿。

在民間, 還有關於乾陵的猜測傳說, 至尊寶物《蘭亭序》就在此處陪帝王沉睡了千年。 可以說, 陵寢的寶物數量和品質在整個歷史上堪稱一絕。 而武則天更是才氣橫溢的一代尤物, 可流傳至今的《全唐詩》中, 只收了她很少一部分詩作。 武則天那麼多失傳佳作哪裡去了呢?是否就葬在陵中?

由於乾陵墓道完整, 且尚未發現新的盜洞, 許多專家認為乾陵是唐十八陵中惟一未被盜掘的陵墓。 多少年來, 一代帝王武則天葬入的乾陵就一直沒消停過。 最先進入乾陵的是唐朝末期的起義將軍黃巢, 這位將領帶領六十余萬軍隊進攻長安, 最開始是像強盜一樣掠奪錢財, 殺人放火。 一時間, 城內不得安寧, 民眾能躲則躲。

後來, 有手下告訴他, 乾陵的入口很可能在梁山西面, 他當時一陣興奮, 即刻調動四十萬大軍, 到梁山開始挖掘。但是,仍然沒有找到入口。最後,唐王召集了許多士兵開始反擊,此時此刻,黃巢才不甘心的走了。

雖然有軍隊協助,但是,這位黃巢將領十分愚蠢,他並不知道這座陵寢是坐北朝南,他中了計,挖錯了方向。

第二位是五代時期的溫韜,此人極其厲害,在想盜掘乾陵之前就已經挖過了許多座唐朝的皇陵,唯獨剩下一座乾陵。

他和黃巢一模一樣,帶著千軍萬馬在大白天興師動眾的挖掘皇陵。然而,每次上山就會雷霆大作,風雨交加,他們一撤走風雨就會立馬停止。

溫韜看到這種狀況一直不明白為什麼,但是,他知道這樣挖掘下去肯定沒好事,於是,不得不徹底撤離此地。此次乾陵就躲過了第二場被盜掘的危機。

要數最最危險的是第三次盜墓,在民國時候曾有國民黨將領孫連仲,他帶著一個裝備現代化武器的軍隊,妄圖用炸藥炸毀乾陵,用演習作為藉口,在山上安營紮寨。

後來,進軍陵寢使用炸藥炸開墓道前面的三個石條,炸完後正準備進入,突然從裡面冒出一陣濃煙,旋轉向上最後竟然形成了龍捲風,霎時間天地變色,一陣混亂,當時首當其衝的七名士兵吐血離開人世,剩下的人自然不敢往前走,都大叫著跑出來了。

因為這樣,乾陵躲過了最危險的一場劫難。

一九五八年,當地幾個農民放炮炸石,無意間炸出墓道口。一九六零年二月,陝西省成立了“乾陵發掘委員會”,經初步發掘確認被炸處是地宮墓道,並於四月三日開始發掘乾陵地宮墓道... ...

參考資料:

『《乾隆未解之謎》、《歷史上的乾陵多次被盜》』

到梁山開始挖掘。但是,仍然沒有找到入口。最後,唐王召集了許多士兵開始反擊,此時此刻,黃巢才不甘心的走了。

雖然有軍隊協助,但是,這位黃巢將領十分愚蠢,他並不知道這座陵寢是坐北朝南,他中了計,挖錯了方向。

第二位是五代時期的溫韜,此人極其厲害,在想盜掘乾陵之前就已經挖過了許多座唐朝的皇陵,唯獨剩下一座乾陵。

他和黃巢一模一樣,帶著千軍萬馬在大白天興師動眾的挖掘皇陵。然而,每次上山就會雷霆大作,風雨交加,他們一撤走風雨就會立馬停止。

溫韜看到這種狀況一直不明白為什麼,但是,他知道這樣挖掘下去肯定沒好事,於是,不得不徹底撤離此地。此次乾陵就躲過了第二場被盜掘的危機。

要數最最危險的是第三次盜墓,在民國時候曾有國民黨將領孫連仲,他帶著一個裝備現代化武器的軍隊,妄圖用炸藥炸毀乾陵,用演習作為藉口,在山上安營紮寨。

後來,進軍陵寢使用炸藥炸開墓道前面的三個石條,炸完後正準備進入,突然從裡面冒出一陣濃煙,旋轉向上最後竟然形成了龍捲風,霎時間天地變色,一陣混亂,當時首當其衝的七名士兵吐血離開人世,剩下的人自然不敢往前走,都大叫著跑出來了。

因為這樣,乾陵躲過了最危險的一場劫難。

一九五八年,當地幾個農民放炮炸石,無意間炸出墓道口。一九六零年二月,陝西省成立了“乾陵發掘委員會”,經初步發掘確認被炸處是地宮墓道,並於四月三日開始發掘乾陵地宮墓道... ...

參考資料:

『《乾隆未解之謎》、《歷史上的乾陵多次被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