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2歲的好奇寶寶究竟有多可怕?玩便便、掏馬桶、吃螞蚱……

很多人把2歲左右的孩子稱為“terrible two”(可怕的兩歲), 那麼, 2歲的孩子究竟有多“可怕”呢?

愛玩髒東西

最近網上有一位媽媽講述自家孩子在兩歲左右的表現, 由於太具有“共性”引來眾多網友圍觀。 這位媽媽說孩子洗澡, 爸爸去拿浴巾離開一下下, 回來時“他已經拉了兩坨粑粑用手搓著玩了”, 真是隔著螢幕都能感覺到爸爸媽媽見此場景有多奔潰。

愛“研究”馬桶

還有一位媽媽分享自家閨女一歲多的時候“喜歡把手放在馬桶裡面攪拌一下, 然後再放在嘴裡嘗嘗味道”, 孩子的這個特殊“喜好”讓爸爸媽媽壓根不敢開衛生間的門。

見到什麼吃什麼

看著這些“熊孩子”的表現, 其他爸爸媽媽也坐不住了, 紛紛站出來講述自家孩子那些“奇葩”的故事。 有從自己大便裡摳玉米吃的, 有讓媽媽幫忙找屁的, 還有吃螞蚱的……

談起孩子的這些表現, 網友表示“娃娃靜悄悄, 必定在作妖“, 這句話背後藏著父母們多少無奈與心酸啊!

不過也有網友指出孩子們這種行為是“慣出來的毛病”。

其實網友們分享出來的兩歲左右的孩子們那些帶著“搞怪”性質的行為並不能說就是壞事, 更不能因此就判定這個孩子將來會成為熊孩子。 每個孩子都對自己身邊的一切充滿了好奇心和探索欲, 尤其是兩歲左右的孩子缺乏對與錯的認知, 他們的這些行為全是發自內心的很純粹的好奇與探索而已。

2歲, 人生第一個叛逆期

2歲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第一個叛逆期, 這個時候的孩子表現出來就是一副好奇心氾濫的樣子, 這個時候的他們對身邊所有事情都很好奇, 都想動用自己的嘴、手、腳等去探索一番, 而孩子探索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帶有一定破壞性。

如果您的孩子正好處於”terrible two”時期, 並且也是一個“破壞王”, 那麼請爸爸媽媽們首先正確認識孩子的表現, 兩歲前寶寶的各種“破壞”行為並不是在“破壞”, 他們只是在用自己的方法認識世界。

好奇心是人類的天性,

人類正是因為好奇心才會去探索、認知事物, 因此好奇心也是促進一個人學會觀察、比較、分析和思考的源動力。 而且越來越多的教育專家提出在童年時期越具備好奇心、越有機會參與主動探索的孩子往往更具有創造力和想像力, 如何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才是父母們真正應該思考的問題。

父母可以試試這樣做:

1.首先應該根據孩子行為將一些容易被損壞或者傷害孩子的物件收納好, 給孩子營造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 讓他去自由探索;

2.當孩子犯錯的時候, 多關注孩子這麼做的原因和目的, 而不是一味的責備或限制;

3.給孩子創造探索的機會, 鼓勵孩子多探索、多嘗試;

4.不要用大人的思維束縛孩子, 鼓勵孩子大膽想像;

5.和孩子一起去探索, 在親子互動中起到一個正面的引導作用;

6.多觀察孩子、陪伴孩子, 並且在觀察、陪伴的過程中多換位思考理解並接納他們的行為;

7.不可以將孩子“搞破壞”時發生的“糗事”作為家長娛樂的談姿, 更不能嘲笑孩子的創造成果。

愛孩子就要保護孩子, 保護孩子不僅僅是保護他的人身安全, 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樣重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