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橋”來瞧往」小鏡子大門道 車外後視鏡的前世今生

如果歷數汽車上最古老的功能性零部件, 你肯定能想到不少:大燈、安全帶、擋風玻璃等等, 畢竟不少人都曾為它們“著書立說”。 而有這麼一個部件, 使用頻次最高卻常常被我們忽略, 它就是——外後視鏡, 作為一片沒什麼存在感的小鏡子, 外後視鏡起源於一本《女人和汽車》, 穿越百年時間, 不斷提升“自我修養”, 只為保障我們的行車安全, 所以今天呢, 我們就來聊聊後視鏡的前世今生。

● 概念源於一位“女司機”

視線長時間離開前方有不小的安全隱患, 不過因為當時的車速慢, 相關的撞車、人身傷害事故並不多, 大家也都沒太在意。

雖然幫助哈羅恩奪得了冠軍, 但外後視鏡的首次亮相卻也不那麼完美, 哈羅恩在賽後表示:“那面鏡子搖晃得太厲害, 該死的, 我什麼也看不見。 ”不過此後, 車手們還是紛紛開始效仿哈羅恩, 外後視鏡在賽場中風靡起來。

而從賽場到民用, 這塊小鏡子又走了10年的時間。 1921年, 一位名叫埃爾默·伯傑(Elmer Berger)的發明家註冊了汽車後視鏡的專利, 並將其命名為“COP-SPOTTER”, 隨後在自己的公司進行了批量生產, 民用汽車外後視鏡這才算是正式誕生了。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 在1937年款大眾甲殼蟲身上仍然沒有外後視鏡的身影。 在當時, 後視鏡更多的是以功能性配件而非原廠配置的身份存在, 車主可以從後視鏡商人手裡買一個, 然後自己安裝在車上。 在當時人們眼中, 它的價值在女人身上體現的可能還要更多一些。

● “獨眼龍”和“大小眼”

隨著汽車速度越來越快以及機動車專用道路的發展, 外後視鏡才逐漸普及開來, 並且逐漸從可有可無的後裝“散件”轉變為汽車出廠時自帶的一項配置, 擁有了自己的“固定座位”。

20世紀後半葉,在歐系特別是德系車上,又出現了“大小耳”的設計,即兩側外後視鏡大小不一致,這種設計在2000年左右仍然在應用。

德國交通法明令禁止從右側超車,這不僅是說超車並線啊,而是右側車的車速就不能高於左側車,如果你在右側慢車道,左側車道的車突然減速了,這時即便你前方一輛車都沒有,也不想超車並線,那你也必須跟著減速,而不能超越左側車。設計受地域法規和文化的影響,這或許能解釋為什麼“大小耳”設計大多出現在德系車上。

其實直到今天,仔細觀察,很多車型左右後視鏡的鏡片大小其實都是略有區別的,只不過不那麼明顯罷了。

把外後視鏡安裝在車頭,好處是觀察的時候不用扭頭,用餘光就能掃到。缺點呢,一方面是可視範圍小,尤其是在倒車的時候,需要集中注意力使勁看。另外,在駕駛員根據身材調整座位後,也容易出現A柱遮擋後視鏡的情況,所以在後來,採用車頭後視鏡設計的車就越來越少了。

從Isdera的代表作Erator GTE以及Imperator 108i等車型身上都可以看到素以嚴謹著稱的德國人對他們眼中“有趣”的表達。不過,我還是要問:你們是不是對後視鏡有什麼誤解?

●外後視鏡的“自我修養”

說了外後視鏡的各種形態,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它的功能性。在百年的發展過程中,工程師在這片小小的鏡子上融入了不少想法,添加了很多實用的功能,這些功能還得分成兩大類來說。

◆ 鏡片上的門道

除了不同曲率減少盲區,利用藍色鏡片或黃色鏡片對光線的吸收,外後視鏡還能實現物理的防眩目效果。當然了,除了原廠配置,我們自己貼一張後視鏡防眩光貼膜也能達到很好的防眩目效果,性價比也高,特別在國內“遠光狗”橫行的情況下非常實用。

◆ 主動安全配置

除了鏡片上的這些門道,一些主動安全配置也加持在外後視鏡上,這裡挑幾個主流實用的聊聊。並線輔助燈可以說是其中最實用的功能之一了,日常行駛中,即便有雙曲率後視鏡加持,在車側也有一定盲區,存在安全隱患。

除了兩個減少盲區的配置,自動防眩目也是後視鏡上實用的功能,它是通過主動控制的方式減少後車燈光對駕駛員的影響,利用感測器即時監測後方光線強度,自動調整鏡面反射效果,使得夜晚後方車輛刺眼的燈光變暗,保證駕駛員視野,這個功能和物理防眩目相輔相成。

不管是在鏡片上做文章還是增加電子配置,外後視鏡的主要功能一直圍繞著減少盲區和防眩目兩個方向發展。

沙板鏡也是為了增加駕駛員視野,方便觀察車側後方特別是路面的情況,它並非是越野車的專利,只不過對越野來說,掌握路面情況更加重要。

● 尾聲:一百年了,外後視鏡也“老了”

如果從1911年算起,外後視鏡已經超過100歲了,雖然在大部分量產車上仍然保持著不可撼動的地位,但在如下餃子一般迅速出現的各種概念車上,我們也看到它的出現頻率越來越低。

能夠理解,一輛車的整體風阻係數大概在0.3左右,兩個外後視鏡就能占到0.01-0.03,你在高速上聽到的風噪,可能有一半來自於後視鏡,所以風阻係數也是外後視鏡造型設計要考慮的最重要因素,不信你可以在封閉場地/保障安全的情況下試試收起電折耳,聽聽風噪會不會小很多。另外,外後視鏡也容易受到雨雪天氣的影響。在更先進的技術面前,在全面電子化面前,外後視鏡或許也將把舞臺讓給“後輩”。

我們其實早已看慣了這種“更替”,我們送走了化油器、翻燈,也看著手刹、實體按鍵、機械儀錶甚至傳統燃料發動機漸行漸遠。罷了,在汽車的演變過程中,或許只有一件事亙古不變,那就是——軲轆它得是圓的,希望這句話未來不要被打臉吧。

加關注

微信號:daqiaodadui

擁有了自己的“固定座位”。

20世紀後半葉,在歐系特別是德系車上,又出現了“大小耳”的設計,即兩側外後視鏡大小不一致,這種設計在2000年左右仍然在應用。

德國交通法明令禁止從右側超車,這不僅是說超車並線啊,而是右側車的車速就不能高於左側車,如果你在右側慢車道,左側車道的車突然減速了,這時即便你前方一輛車都沒有,也不想超車並線,那你也必須跟著減速,而不能超越左側車。設計受地域法規和文化的影響,這或許能解釋為什麼“大小耳”設計大多出現在德系車上。

其實直到今天,仔細觀察,很多車型左右後視鏡的鏡片大小其實都是略有區別的,只不過不那麼明顯罷了。

把外後視鏡安裝在車頭,好處是觀察的時候不用扭頭,用餘光就能掃到。缺點呢,一方面是可視範圍小,尤其是在倒車的時候,需要集中注意力使勁看。另外,在駕駛員根據身材調整座位後,也容易出現A柱遮擋後視鏡的情況,所以在後來,採用車頭後視鏡設計的車就越來越少了。

從Isdera的代表作Erator GTE以及Imperator 108i等車型身上都可以看到素以嚴謹著稱的德國人對他們眼中“有趣”的表達。不過,我還是要問:你們是不是對後視鏡有什麼誤解?

●外後視鏡的“自我修養”

說了外後視鏡的各種形態,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它的功能性。在百年的發展過程中,工程師在這片小小的鏡子上融入了不少想法,添加了很多實用的功能,這些功能還得分成兩大類來說。

◆ 鏡片上的門道

除了不同曲率減少盲區,利用藍色鏡片或黃色鏡片對光線的吸收,外後視鏡還能實現物理的防眩目效果。當然了,除了原廠配置,我們自己貼一張後視鏡防眩光貼膜也能達到很好的防眩目效果,性價比也高,特別在國內“遠光狗”橫行的情況下非常實用。

◆ 主動安全配置

除了鏡片上的這些門道,一些主動安全配置也加持在外後視鏡上,這裡挑幾個主流實用的聊聊。並線輔助燈可以說是其中最實用的功能之一了,日常行駛中,即便有雙曲率後視鏡加持,在車側也有一定盲區,存在安全隱患。

除了兩個減少盲區的配置,自動防眩目也是後視鏡上實用的功能,它是通過主動控制的方式減少後車燈光對駕駛員的影響,利用感測器即時監測後方光線強度,自動調整鏡面反射效果,使得夜晚後方車輛刺眼的燈光變暗,保證駕駛員視野,這個功能和物理防眩目相輔相成。

不管是在鏡片上做文章還是增加電子配置,外後視鏡的主要功能一直圍繞著減少盲區和防眩目兩個方向發展。

沙板鏡也是為了增加駕駛員視野,方便觀察車側後方特別是路面的情況,它並非是越野車的專利,只不過對越野來說,掌握路面情況更加重要。

● 尾聲:一百年了,外後視鏡也“老了”

如果從1911年算起,外後視鏡已經超過100歲了,雖然在大部分量產車上仍然保持著不可撼動的地位,但在如下餃子一般迅速出現的各種概念車上,我們也看到它的出現頻率越來越低。

能夠理解,一輛車的整體風阻係數大概在0.3左右,兩個外後視鏡就能占到0.01-0.03,你在高速上聽到的風噪,可能有一半來自於後視鏡,所以風阻係數也是外後視鏡造型設計要考慮的最重要因素,不信你可以在封閉場地/保障安全的情況下試試收起電折耳,聽聽風噪會不會小很多。另外,外後視鏡也容易受到雨雪天氣的影響。在更先進的技術面前,在全面電子化面前,外後視鏡或許也將把舞臺讓給“後輩”。

我們其實早已看慣了這種“更替”,我們送走了化油器、翻燈,也看著手刹、實體按鍵、機械儀錶甚至傳統燃料發動機漸行漸遠。罷了,在汽車的演變過程中,或許只有一件事亙古不變,那就是——軲轆它得是圓的,希望這句話未來不要被打臉吧。

加關注

微信號:daqiaodadui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