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王陽明的“三不朽”與“三嬗變”

《左傳》載曰:“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 雖久不廢, 此之謂不朽。 ”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是中國傳統士大夫追求的最高價值目標, 但古往今來, 能同時完成這三個目標的人寥寥無幾。 然而, 王陽明卻被後世認為是“三不朽”人物。 清代學者王士禎在《池北偶讀》中贊道:“王文成公為明第一流人物, 立德、立功、立言, 皆居絕頂。 ”這也是王陽明備受後人推崇的一個重要原因。 立德, 開創陽明心學;立功, 43天平定甯王叛亂;立言, 龍場悟道之後開館授徒, 最終留下39卷《王陽明全集》。

在儒學史上, 王陽明能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如此非常人物, 也必有非常之經歷。 王路平先生浸淫陽明思想研究30餘年, 他在《論王陽明悟道弘道的心路歷程》一文中指出, 立德是王陽明“三不朽”的關鍵所在, 立德如活水之源, 之後立功、立言是水到渠成之後的弘道。 而王陽明立德悟道的歷程, 王路平先生認為有一個“三嬗變”:始氾濫於詞章, 繼學朱子之書, 又出入於佛老, 最終龍場悟道而始入聖人之門。

王陽明出身于世代書香之家, 家學極為深厚, 父親王華35歲考中成化辛醜狀元, 任京師翰林院修撰, 後官至南京吏部尚書。 王陽明12歲時隨父寓京師就塾師。 在北京期間, 王陽明與傳統儒學弟子一樣“氾濫於詞章”,

又“搜取諸經子史讀之, 多至夜分”, 陽明在詞章方面的興趣, 一直到31歲才覺悟而中止。 他在京師時曾與文學“七才子”結社, 先與之唱和, 後即棄之。 他慨歎“焉能以有限精神為無用之虛文”, 認為詞章之學不能解決安身立命的精神生命問題。

王陽明17歲在南昌結婚期間, 曾與鐵柱宮的道士討論養生術, 並修煉導引術一個通宵。 陽明出入佛老, 尤其對道教的養生術感興趣, 是因為他在青少年時代就患上了肺病, 想借助佛老之術醫治肉體生命的病痛。 30歲時, 他曾在九華山無相、化城諸寺院與和尚談佛參禪。 31歲時他移居杭州西湖養病, 遍歷西湖的南屏、虎跑諸寺。 並在家鄉會稽山陽明洞築室修煉道教的導引術, 前後達一年之久。 但他發覺道、佛二教遁世修煉不但不可以治國平天下,

而且在啟發人們覺悟方面, 也不及孔孟儒家之道高明和切合中國實情。 經過長期冥思苦想後, 他終於與佛道二教決裂。

18歲, 朱熹學派後人婁一齋曾向他闡述朱子的格物窮理之法。 朱子認為一草一木都包含至理, 陽明在北京以父親官署中的竹子為物件, 試圖窮究竹子之理, 苦思達7日之久, 以至於大病。 27歲時, 再讀朱子之書, 結果仍感到朱子之心與理終判為二, 外物之理如何能促使自我達到聖人之境, 陽明不得其解, 遂再一次引發大病。 兩場大病後, 陽明對朱子之法產生了懷疑。 34歲時, 在京城與翰林院庶起士湛若水交往中, 湛若水的“自得”思想給陽明以啟示, 對他爾後龍場悟道提出“吾性自足”說有很大影響。

正德三年(1508), 37歲的陽明在龍場悟道, 這是他學術思想的一個分水嶺。 陽明抵達龍場, 當即面對環境艱險、居無定所、生活無著、疾病纏身和本地官吏迫害這五大苦難, 這五大苦難的折磨超過了一般人所能忍受的限度;在龍場這種出生入死的臨界境況下, 長期困擾陽明心中的生命精神歸宿問題再次空前大爆發。 德國存在哲學大師雅斯貝爾斯認為, 大病、生死是人實存的“臨界境況”或“邊緣處境”, 它能促使人突然覺悟, 發現日常世俗生活的虛幻和無聊, 大病、死亡迫使人們重新檢視生命存在的本真價值, 尋找人生的終極意義。 陽明設想:“聖人處此, 更有何道?”於是他拋開一切得失榮辱、生死之念,

開始靜坐沉思, 以求靜一, 他終日默坐“玩易窩”中, 冥思苦想, 反復誦讀《周易》, 終於悟出“心即理”之道。

這就是震驚中外的“龍場悟道”。 龍場悟道後, 王陽明自覺得失榮辱、生死之念皆已超脫。 接著他以自己的體悟印證於五經, 無不契合。 之後便提出了“知行合一”之說, 並奠定“致良知”的理論基礎, 進而形成完整而系統的心學理論體系。 王陽明“龍場悟道”的高光常為後世重視, 但正如王路平先生所敏銳指出的“三嬗變”是陽明心學的學術成長過程, 而“龍場悟道”則是這一嬗變過程的輝煌結果;這一判斷與黃宗羲所言“(王陽明)其學凡三變而始得其門”完全契合。

責編:賈志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