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福州人民:什麼首都,老子不屑當

1934年1月上、中旬, 延平、古田、福州先後被蔣軍佔領, 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和十九路軍總部分別遷往漳州和泉州。 21日, 在蔣介石分化瓦解和優勢兵力的攻擊下, 泉州、漳州相繼失守, 李濟深、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逃往香港, 第十九路軍的番號被取消, 軍隊被蔣介石改編, “閩變”終告失敗。

聲勢浩大的“閩變”才剛剛拉開帷幕,

沒來得及華麗麗地跳完一支舞,

就響起了謝幕曲,

真可謂燦如煙火。

“燦”可以,

“如煙火”般短暫就不開心了。

那麼,

為什麼“中華共和國”的存在會短若煙火呢?

我們不愛戰爭, “請”你們出去

福州素來就有山高皇帝遠之自覺,

加之最早所至居民以戰亂難民為大多數, 於是對於戰爭本能排斥, 他們對於安居樂業的渴求早已深入骨髓。

“閩變”在這片土地上掀起了風風雨雨, 而這些, 實非福州人民所希望。

1933年12月下旬,

蔣軍開始向閩北進攻。

毛邦初, 現在你是空軍指揮官了, 快去福州那邊炸一炸, 嚇嚇十九路軍那群兔崽子!

連續幾天的轟炸,

福州傷數百人, 毀壞許多房屋,

人心驚惶, 百姓哭天搶地,

全城秩序大亂, 商店關門。

居民紛紛逃到南台、倉山一帶。

汽車、馬車、貨車、人力車全被雇作搬家工具,

徹夜搬運不停。

趕緊搬去倉山, 那裡有洋人, 老蔣的飛機不敢飛來轟炸

我家產辣麼多, 就不搬了, 大不了早上跑路, 晚上回來咯

福州人民可謂飽受煎熬,

對於這場革命無比排斥。

除了蔣軍的襲擊,

革命軍也在福州頻頻調動軍隊,

影響正常生活秩序。

福州地方紳士看不下去了

這樣下去福州怕是要完蛋啊

我們不能讓福州如此糜爛下去

得給政府點壓力看看啊

1934年1月地方紳士派代表向政府當局呼籲

請不要在近郊作戰, 不然老子和你們翻臉!!!

不要就不要咯!

這一逐客令鏗鏘有力, 當局表示贊同。

後福州坊間又傳說十九路軍將據城作戰,

人心恐慌。

挖槽, 你們想保中華共和國, 我們不想啊!

大家趕緊組個飯局, 商量商量對策

飯局上,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

大家都拿點錢出來, 我們搞個“治安維特會”吧, 讓薩鎮冰做會長, 維護咱們大福州的治安

好好好

福州紳商各界聚會籌集開拔費,

讓十九路軍顧全地方, 不要背城作戰。

十九路軍在蔣軍的逼迫

以及福州人民的懇求下

逐步撤退。

在撤退過程中仍然遭到狂轟濫炸,

炸死炸傷許多官兵。

不喜戰爭的“治安維持會”薩鎮冰

以海軍老前輩和“治安維持會”會長身份出面斡旋,

要海軍派船協助十九路軍渡江。

給我薩鎮冰一個面子, 把十九路軍安全送過江去, 一來可以避免生靈塗炭, 二來也能多個軍隊對付日本鬼子。

薩老說的是!

1月15日, 海軍陸戰隊一部進入福州,

但城區仍有一部分革命軍,

人心未穩。

薩鎮冰以“治安維持會”名義發出佈告

禁止造謠生事, 請福州全體市民共維大局

同時又以該會名義印製一大批寫有“十九路軍今古無雙”的標語,

分貼城內各交通要道,

表示對十九路軍的崇敬和送別之意。

經過薩鎮冰從中斡旋,

蔡廷鍇才於下午率革命軍最後一批隊伍出城。

就這樣, 在福州當地人民的努力下,

十九路軍被有尊嚴地“請”出了福州。

作為中華共和國首都的福州寧願選擇安居樂業,

也不要所謂的首都頭銜。

“閩變”失敗是因為福州人民?

福州作為中華共和國的首都, 也傲嬌地參與將十九路軍“請”出了福州, 但是“閩變”失敗的鍋, 福州人民當然不能全背。

中華共和國之所以如此短命, 和以下諸多因素相關:

1

中國大一統思想根深蒂固

中國地形多山水, 按常理來講中國極易形成割據。 但由於中國歷來的大一統的思想根植頗深, 上至中央領導人, 下至普通民眾, 均奉行這一準則。 以至於即使形成一時的割據局面, 也必定會抱著擊敗其他軍閥, 統一天下, 以獲得名正言順的統治地位的想法。

中華共和國從成立的那一刻起, 就註定會統一天下, 或被統一。 而作為勢單力薄的中華共和國來說, 後者的可能性極大。 這就是福建事變失敗的歷史傳統原因。

2旗號變更,難引認同

李濟深周邊所形成的反蔣小集團,絕大部分是國民黨的老黨員,都曾追隨過孫中山,並以此為榮,只認國民黨的旗號。但是“閩變”,李濟深卻打出了“生產人民黨”的旗號,放棄孫中山三民主義,取下孫中山遺像,停止總理紀念周活動等。

就好比我們反蔣是因為蔣不好,而不是國民黨不好。

你換旗號,我們豈不是造反了?

得不到這些人的認同,很多人不僅沒有支持李濟深,甚至反戈一擊。

3內部黨派林立,分歧眾多

革命這種事最怕起內訌,外有敵軍窺視,內有惡犬需平,哪還有精力革命?

內訌包括不同派系的爭權奪利,也有臨時收編的地方實力派的離心傾向。

從個別例子中便可初見端倪:

蔡廷鍇就曾因淞滬抗戰民族英雄後,對老上司陳銘樞老是利用十九路軍的領袖地位進行活動,感到有些礙手礙腳,就以十九路軍還需要蔣介石供餉供械為由,請陳銘樞暫時出國。陳銘樞雖然不願意,但也不便拒絕,只好憤然到歐洲去。後眼看形勢越來越不利,才在蔣光鼐的勸說下同意讓陳銘樞回國。

包括在蔣介石決心使用武力來解決閩變問題的時候,陳、蔡、蔣三者仍舊分歧不斷。蔡、蔣主張主力撤往閩西南,背靠蘇區和紅軍,與敵人作持久的抵抗。陳則認為福州是人民革命政府的首都,不能放棄,應該死守福州,放棄閩北防線。最後蔡、蔣迫于大多數領導成員的壓力,順應了陳的錯誤提議。

諸如此類的內部矛盾積壓,分歧不斷,在這樣的情況下,國民黨特務的收買和分化瓦解就輕而易舉了,在國民黨特務的收買和分化瓦解下,19路軍的所有軍、師長都倒戈了。

4紅軍支援滯後

閩變爆發之前,陳銘樞等人提出了三個對策——

上策:廣東、廣西、福建大聯合反蔣;

中策:福建、廣西聯合廣東反蔣;

下策:聯合紅軍反蔣。

前兩個對策紛紛撲街,最後確定了聯合紅軍反蔣的戰略。但紅軍的友誼之手卻遲遲未能伸出。

閩變爆發後,蔣介石馬上在 12 月內調兵遣將,討伐陳銘樞等,並從“圍剿”紅軍和中央蘇區的北路軍中抽調了一部分兵力,進軍福建。

毛聞知後,竭力主張利用這一機會,以紅軍主力突進到以浙江為中心的蘇浙皖贛地區,將戰略防禦轉變為戰略進攻,威脅蔣軍重地,並可援助福建“人民革命政府”。但卻遭到黨中央領導層內的左傾分子阻撓,他們怕丟掉中央蘇軍,不敢實行毛澤東的主張,最終導致失敗。

5福州當地勢力反抗

1932年6月,十九路軍全軍被蔣介石調往福建。為了大展宏圖,十九路軍入閩第一刀就砍向民軍梟雄陳國輝,陳國輝是閩南著匪,擄人勒贖,殺人越貨,血債累累,民怨甚深。十九路軍削掉了福建民軍最兇惡的一股,敲響了福建民軍的喪鐘。但是與此同時,同樣被19路軍看不起並想加以消滅的盧興邦、張貞、劉和鼎、周志群等人人自危,相繼向蔣介石靠攏,以求自保。中華共和國無形中又增添了許多敵對力量,為之後的失敗埋下伏筆。

中華共和國:雖敗猶榮

中華共和國隨著“閩變”的失敗而劃下了句點。

就像孩子的小打小鬧,

未能改變中國歷史發展的軌跡,

卻也在福州這片土地上畫下濃重的一筆。

它不僅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提出提供了重要歷史依據,

也為促使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建立、

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提供了有益借鑒。

雖然,它“似煙火”般短暫,

但至少,“燦”得漂亮!

參考文獻:《海路的跋涉》

編輯:鄰家小本

這就是福建事變失敗的歷史傳統原因。

2旗號變更,難引認同

李濟深周邊所形成的反蔣小集團,絕大部分是國民黨的老黨員,都曾追隨過孫中山,並以此為榮,只認國民黨的旗號。但是“閩變”,李濟深卻打出了“生產人民黨”的旗號,放棄孫中山三民主義,取下孫中山遺像,停止總理紀念周活動等。

就好比我們反蔣是因為蔣不好,而不是國民黨不好。

你換旗號,我們豈不是造反了?

得不到這些人的認同,很多人不僅沒有支持李濟深,甚至反戈一擊。

3內部黨派林立,分歧眾多

革命這種事最怕起內訌,外有敵軍窺視,內有惡犬需平,哪還有精力革命?

內訌包括不同派系的爭權奪利,也有臨時收編的地方實力派的離心傾向。

從個別例子中便可初見端倪:

蔡廷鍇就曾因淞滬抗戰民族英雄後,對老上司陳銘樞老是利用十九路軍的領袖地位進行活動,感到有些礙手礙腳,就以十九路軍還需要蔣介石供餉供械為由,請陳銘樞暫時出國。陳銘樞雖然不願意,但也不便拒絕,只好憤然到歐洲去。後眼看形勢越來越不利,才在蔣光鼐的勸說下同意讓陳銘樞回國。

包括在蔣介石決心使用武力來解決閩變問題的時候,陳、蔡、蔣三者仍舊分歧不斷。蔡、蔣主張主力撤往閩西南,背靠蘇區和紅軍,與敵人作持久的抵抗。陳則認為福州是人民革命政府的首都,不能放棄,應該死守福州,放棄閩北防線。最後蔡、蔣迫于大多數領導成員的壓力,順應了陳的錯誤提議。

諸如此類的內部矛盾積壓,分歧不斷,在這樣的情況下,國民黨特務的收買和分化瓦解就輕而易舉了,在國民黨特務的收買和分化瓦解下,19路軍的所有軍、師長都倒戈了。

4紅軍支援滯後

閩變爆發之前,陳銘樞等人提出了三個對策——

上策:廣東、廣西、福建大聯合反蔣;

中策:福建、廣西聯合廣東反蔣;

下策:聯合紅軍反蔣。

前兩個對策紛紛撲街,最後確定了聯合紅軍反蔣的戰略。但紅軍的友誼之手卻遲遲未能伸出。

閩變爆發後,蔣介石馬上在 12 月內調兵遣將,討伐陳銘樞等,並從“圍剿”紅軍和中央蘇區的北路軍中抽調了一部分兵力,進軍福建。

毛聞知後,竭力主張利用這一機會,以紅軍主力突進到以浙江為中心的蘇浙皖贛地區,將戰略防禦轉變為戰略進攻,威脅蔣軍重地,並可援助福建“人民革命政府”。但卻遭到黨中央領導層內的左傾分子阻撓,他們怕丟掉中央蘇軍,不敢實行毛澤東的主張,最終導致失敗。

5福州當地勢力反抗

1932年6月,十九路軍全軍被蔣介石調往福建。為了大展宏圖,十九路軍入閩第一刀就砍向民軍梟雄陳國輝,陳國輝是閩南著匪,擄人勒贖,殺人越貨,血債累累,民怨甚深。十九路軍削掉了福建民軍最兇惡的一股,敲響了福建民軍的喪鐘。但是與此同時,同樣被19路軍看不起並想加以消滅的盧興邦、張貞、劉和鼎、周志群等人人自危,相繼向蔣介石靠攏,以求自保。中華共和國無形中又增添了許多敵對力量,為之後的失敗埋下伏筆。

中華共和國:雖敗猶榮

中華共和國隨著“閩變”的失敗而劃下了句點。

就像孩子的小打小鬧,

未能改變中國歷史發展的軌跡,

卻也在福州這片土地上畫下濃重的一筆。

它不僅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提出提供了重要歷史依據,

也為促使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建立、

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提供了有益借鑒。

雖然,它“似煙火”般短暫,

但至少,“燦”得漂亮!

參考文獻:《海路的跋涉》

編輯:鄰家小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