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姜杭,如畫般清新靜美的太極水鄉

姜杭村位於昆山市張浦鎮西南側, 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商秧湖畔, 姜杭村環薑裡潭而建, 形如太極, 村中道路彎曲似迷宮, 整個村貌猶如一幅八卦圖, 商秧湖與薑裡潭猶如日月潭一般, 交相輝映, 神韻靈動, 姜裡潭邊坐落著一座擁有800多年歷史的東嶽廟, 素有“太極水村”、“水鄉道教聖地”之稱。 村內還保留著鳳凰墩、響鈴橋、老廟義渡等歷史遺存……姜杭村獨特的村容村貌、濃厚的道家文化、古老的人文歷史與新農村建設融為一體, 綻放著耀眼的光芒。

春光明媚, 駕車來到昆山張浦的姜杭村, 下車入村口, 1350平方米大小的“太極八卦”廣場就在眼前, 廣場中央是一個巨大無比的陰陽八卦圖。 陰陽魚中的“陽魚”是一汪清水, 其意深焉, 氣勢非凡。

美麗的姜杭村, 被譽為中國太極水村, 有著獨特的自然風貌以及深厚的道教文化資源:水中有島, 島上有村, 村莊形如八卦, 風景如畫。

走進姜杭村, 遠離了城市的喧囂, 耳中再也沒有煩人的雜訊, “靜”是給我的第一感覺。 別說是見不到汽車, 就連助動車、自行車也很少有, 安靜得猶如來到世外桃源。

這裡聞不到尾氣, 只有清香, 偶爾還能聽到鳥語。 我們拂著春風, 沿著鄉間蜿蜒小道, 只見粉牆黛瓦的宅院依水而建, 路旁宅前桃紅栁綠, 鴨群嬉戲, 令我們目不睱接, 一派水鄉風光直讓人心曠神怡。

一路向前走,

“淨”是姜杭村給我的第二個印象。 村裡無論是小路、水蕩, 還是宅前屋後, 看不見髒亂雜物, 家家門口都有一隻彩色垃圾筒, 旁側決無有垃圾袋堆放。 如此乾淨的鄉村徹底改變了“農村總比城鎮髒亂差”的舊觀念。 尤其是家家敞開門戶, 沒有都市里的防盜門窗, 給人一種安寧的感覺。

風鈴橋原名福安橋,始建於何時已難以考證,明清間重修過。只要有活物經過此橋,橋上的石板會發出風鈴般美妙的聲音,因此又名風鈴橋。現在我們看見的是後來建的橋。

“水秀水美”這是姜杭村給人最強烈的視覺感。曲曲彎彎,我們跨過響鈴橋,一大片開闊水面映入眼簾,清澈的潭水宛如少女一般清純。放眼望去,水連水,水中有島,島上有村,一幅水鄉景色令人賞心悅目。

這裡是江南水鄉的“宏村”,這裡是吳中福地的“桃花源”。姜杭村莊形如八卦,風景如畫,朋友們都在說來這裡養老絕對是上乘之地,保鮮的空氣品質,仙水般的水質養分,尤其這裡沒有煩惱,沒有浮躁,讓你領略到的是淳樸的民風與傳統的文明。來過姜杭村的人都會陶醉在這世外桃源的鄉土氣息之中。

薑裡村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深厚文化底蘊的古老村落,6000年的馬家浜文化遺址,八百年的“東嶽廟”,和眾多的傳統風俗,構造了它的文化特色,歷史文化傳承和特色民俗文化豐富多彩,而且文化資源大都相融共生,文化產業發展條件得天獨厚。

姜裡是姜杭村的一個自然村,是良渚文化遺址。1976年出土新石器時代的石斧、石錛、石矛、石刀、犀角、野豬牙等40多件文物,說明在四五千年前,薑裡已有人類居住,從事農耕漁獵活動。

生活在商末周初的薑子牙,又名姜尚,道號飛熊,是封神之神,人們尊稱為姜太公。“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之說流傳很廣。志載:“姜裡是姜太公避紂東海濱處、後人因名其地.”故有了今天的薑裡村名。

民宅吉祥物:磨片。

民宅吉祥物:磨片。

東嶽廟,姜杭村民們喜歡稱它為“老廟”,廟處原薑裡村西,為張華港、大直港、大慈港等9條江水的匯合口,稱為“九龍口”。據傳,東嶽廟始建于宋乾道九年(1173年),由道士翟守真所建。據說,廟內早年有碩大無花果樹一棵,有道士居住,設有主持,供奉東嶽大帝,名聲赫赫,為江南道教聖地之一。歷史上的東嶽廟幾經毀建,至民國初年,東嶽廟仍頗具規模,其占地1400余平方米,棟樑畫廊雕刻精美,氣宇軒昂,文革前後被全部毀壞。1998年12月,重建東嶽廟。09年8月,姜杭村投入50萬元,對其圍牆、山門等進行了修繕,如今的東嶽廟依然香火鼎盛。

薑裡潭(南潭)

風鈴橋原名福安橋,始建於何時已難以考證,明清間重修過。只要有活物經過此橋,橋上的石板會發出風鈴般美妙的聲音,因此又名風鈴橋。現在我們看見的是後來建的橋。

“水秀水美”這是姜杭村給人最強烈的視覺感。曲曲彎彎,我們跨過響鈴橋,一大片開闊水面映入眼簾,清澈的潭水宛如少女一般清純。放眼望去,水連水,水中有島,島上有村,一幅水鄉景色令人賞心悅目。

這裡是江南水鄉的“宏村”,這裡是吳中福地的“桃花源”。姜杭村莊形如八卦,風景如畫,朋友們都在說來這裡養老絕對是上乘之地,保鮮的空氣品質,仙水般的水質養分,尤其這裡沒有煩惱,沒有浮躁,讓你領略到的是淳樸的民風與傳統的文明。來過姜杭村的人都會陶醉在這世外桃源的鄉土氣息之中。

薑裡村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深厚文化底蘊的古老村落,6000年的馬家浜文化遺址,八百年的“東嶽廟”,和眾多的傳統風俗,構造了它的文化特色,歷史文化傳承和特色民俗文化豐富多彩,而且文化資源大都相融共生,文化產業發展條件得天獨厚。

姜裡是姜杭村的一個自然村,是良渚文化遺址。1976年出土新石器時代的石斧、石錛、石矛、石刀、犀角、野豬牙等40多件文物,說明在四五千年前,薑裡已有人類居住,從事農耕漁獵活動。

生活在商末周初的薑子牙,又名姜尚,道號飛熊,是封神之神,人們尊稱為姜太公。“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之說流傳很廣。志載:“姜裡是姜太公避紂東海濱處、後人因名其地.”故有了今天的薑裡村名。

民宅吉祥物:磨片。

民宅吉祥物:磨片。

東嶽廟,姜杭村民們喜歡稱它為“老廟”,廟處原薑裡村西,為張華港、大直港、大慈港等9條江水的匯合口,稱為“九龍口”。據傳,東嶽廟始建于宋乾道九年(1173年),由道士翟守真所建。據說,廟內早年有碩大無花果樹一棵,有道士居住,設有主持,供奉東嶽大帝,名聲赫赫,為江南道教聖地之一。歷史上的東嶽廟幾經毀建,至民國初年,東嶽廟仍頗具規模,其占地1400余平方米,棟樑畫廊雕刻精美,氣宇軒昂,文革前後被全部毀壞。1998年12月,重建東嶽廟。09年8月,姜杭村投入50萬元,對其圍牆、山門等進行了修繕,如今的東嶽廟依然香火鼎盛。

薑裡潭(南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