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有童心的人過得不會太差

路邊的小朋友, 在放學回家的路上, 看到一隻小蟲子, 圍著蟲子開心的不亦樂乎。

小朋友大概4、5歲的樣子。 穿白色衣服的小男孩說:“小蟲子, 你別跑, 我和你做好朋友。 ”

小蟲子根本聽不懂, 小男孩的話。 跑的更快了。 小男孩也不著急回家, 追著小蟲子跑。

她的媽媽說:“小蟲子要回家了, 我們也回家吧!”

小男孩不依不饒:“不, 我要和它玩。 ”

她的媽媽無奈之下, 蹲下來, 陪著他一起觀察小蟲子。

小男孩眼裡閃爍著奇特的光芒。 這種欣喜, 大人體會不到。

在日復一日的忙碌生活中, 我們早已沒有了童心。 也許, 多和孩子待待,

會發現很多生活的樂趣。

瑞吉兒·卡森在《驚奇之心》中寫道:“看見、感受、驚奇的心才最重要。 ”

小孩身上的活力, 體現在他們對任何事物, 都保持著看見、感受、驚奇, 的過程。 因而, 孩子們內心深處對日常生活充滿好奇。 對生活憧憬。

看了《明天也是小春日和》, 一個83歲,

一個86歲的津端夫婦。 在36年前, 退休後, 搬到帶了200坪的菜園和三十坪的雜樹林, 旁邊有一棟小平房。

與大自然融為一起, 自己種菜、植樹、耕作, 生活平靜、安詳、溫馨。

津端英子說:“我們現在就像菜園裡的雜草, 生命力特別頑強。 ”

英子女士每天從早忙到晚, 只在三餐的時候休息。

她很享受這種自給自足的晚年生活, 內心深處對日常生活深感滿足。

有一次, 英子女士為客人烘培的威風蛋糕, 沒有蓬起來, 皺皺的。

她的老伴耍笑說:“這蛋糕皺的, 像英子一樣。 ”

夫妻兩人經常這樣互相揶揄。 有趣又深情。

津端英子說:“當你想把生活過的精細的時候,

它就會變成無數個細小的片段。 其實, 生活就是由每一天的瑣碎小事組成。 ”

盡心盡力, 認真生活, 你會發現人生變得更加美好。

鏗鏘在心裡就好, 不必每天劍拔弩張。 偶爾挖出內心的柔軟與好奇, 發現生活中的小確幸。

這些並不耀眼的細碎事兒, 恰似你日復一日, 最長情的陪伴。

圖: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