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老照片」16張照片定格高原盛開的格桑花——青海省地礦局

一省一地, 甚至一個國家, 礦產資源在其社會經濟的發展過程中, 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某些礦產資源的探明, 往往成為該地區發展某種工業的先導。 60年前, 青海省地礦局前身632隊首次在柴達木盆地發現儲油氣構造, 在盆地西部打出第一口噴油井, 為青海石油勘探開發提供了重要依據。 隨著青海省地礦局成立, 地礦人從五湖四海來到青海, 開啟了青海地質事業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發展歷程。

1952年, 修建青新公路的工人發現柴達木盆地裡有些石頭可以燃燒, 由此更加引起人們對柴達木石油的注意。 同年8月, 省財經委決定成立小型探礦隊, 一月之間在海西察汗烏蘇西南發現賀爾亨山、夏拉木蘇山兩處銅礦點, 當時樂觀計算兩礦純銅儲量100萬噸。

1954年, 燃料工業部國家石油總局組織並派出由6個地質分隊、1個重磁力隊、1個三角測量隊和1個手搖鑽井隊組成的柴達木石油地質大隊, 從盆地西部尕斯庫勒到剛察一帶進行地質詳查, 發現阿爾金山南麓山前褶皺帶13個第三系可能儲油構造, 這一年, 地質工作者在青海發現了硼砂礦、多金屬礦、煤礦等諸多礦產資源。

地質隊員在開山辟路

1955年, 西北地質局組織了643、671、672、673、677等地質普查隊分別在祁連山、小柴旦、同德縣, 都蘭縣、諾木洪等地區開展礦產普查, 發現一批鐵、鉻、多金屬、砂金、煤等礦產地。 除此之外, 還有數量龐大的儲油構造。

相繼發現大量富饒的礦產, 西北地質調查局將青海省劃為新中國找礦工作重點區域, 1955年, 國家成立了地質部西北地質局西寧辦事處。 1956年9月, 地質部批准成立青海省地質局籌備處。 1958年4月25日, 地質部西北地質局西寧辦事處 更名為青海省人民委員會地質局。 至此青海省地質局正式成立。

在野外探討勘探技術

1958 年至 1978年, 屬於艱苦創業、碩果累累階段。 這20年間, 青海地質局完成了 1:100萬 區域地質調查工作, 發現了大批礦產異常和找礦線索, 評價了柴達木加鹽資源、果洛德爾尼銅礦、銅峪溝、賽什塘銅礦等重要礦產地。 累累碩果的背後, 是青海地勘工作者不畏艱苦的堅持和執著。

人工搬運機台木及鑽機上山

爬高山臥雪地

在海拔6000米的高山上人工開鑿通道

“南昆侖,北祁連,山下瀚海八百里,八百里瀚海無人煙。”壯美的詩句描繪了青海的艱苦與荒涼。艱苦的條件並沒有影響青海地勘工作者的積極性,除了地勘找礦之外,還給當地的牧民們提供了不少幫助。

給藏區牧民看病

支援農業,平整土地

x

軍民共救遇險汽車

1979 年至 1999年,屬於改革創新、地質找礦再上新臺階的階段。在此期間,青海省地質局更名為青海省地質礦產局,1995 年更名為青海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這個階段,全域隊伍規模維持在 1萬多人,技術人員 、裝備的總量達到了新的高度,技術水準也有很大提高,在地質找礦方法上實現了新的突破,灘間山、五龍溝 、開荒北等獨立岩金礦都是在此期間發現並逐漸開發的。

2000年以來,青海地質礦產開發局積極承擔國家地質大調查專案,新一輪 1:25萬區調和 1:100 萬區域重力調查使青海地質工作和資源前景評價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與有實力的大公司、大集團開展合作勘察,縮短了找礦週期,一批礦產地較快投入開發和使用。除了與企業合作,青海地質礦產開發局還與多所高等院校達成合作,源源不斷的人才培養將成為地礦局新發展的強勁動力。

2011年青海省地礦局在柴達木盆地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虎頭崖地區發現大型銅鉛鋅礦多金屬礦。2014年青海省地礦局五勘院承擔的沱沱河地區多才瑪多金屬礦普查專案年度野外工作結束,並取得一批找礦成果,礦床規模進一步擴大,預計新增鉛鋅資源量100萬噸,多才瑪礦床鉛鋅資源量達600萬噸。

2017年青海省地礦局與四川省地礦局在成都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大地質服務領域加強合作,就積極融入一帶一路、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等國家重大戰略方面達成共識,並進一步完善了合作機制和聯繫協調機制,建立了高層定期會晤制度。此次合作是站在地質行業新的歷史起點上,以友誼為紐帶,相互支持、共克時艱的合作,是雙方優勢互補、資訊共用、互利雙贏的新起點,意義重大。

“近年來,青海加快地質工作轉型升級步伐,加速構建綠色地質發展新方式,全面實施綠色勘查開發,形成了一批適應青海高原特點的綠色勘查技術方法。實現了葉岩氣、幹熱岩、鉀鹽、銅鎳等清潔能源及戰略性礦產勘查重大突破,富硒土壤的發現也為振興青海地方農業發展、打造平安‘高原硒都’提供了條件。日趨先進的地質技術也廣泛服務於防災減災、環境品質調查、土壤污染修復治理、地質公園建設等綠色發展新需求。青海地質工作正由資源保障為主向資源、環境、民生並重的新時代地質工作轉變,展現出了青海地礦嶄新的生機和活力。”青海省地礦局局長王景雄說。

青海地礦局自成立至今已有60餘春秋,文字記錄下累累碩果,照片更多定格了艱苦奮鬥的畫面。輝煌也好,艱苦也罷,仔細去看這16張照片,開心自信的笑容一直掛在地勘工作者的臉上,60年來,未有改變。

人工搬運機台木及鑽機上山

爬高山臥雪地

在海拔6000米的高山上人工開鑿通道

“南昆侖,北祁連,山下瀚海八百里,八百里瀚海無人煙。”壯美的詩句描繪了青海的艱苦與荒涼。艱苦的條件並沒有影響青海地勘工作者的積極性,除了地勘找礦之外,還給當地的牧民們提供了不少幫助。

給藏區牧民看病

支援農業,平整土地

x

軍民共救遇險汽車

1979 年至 1999年,屬於改革創新、地質找礦再上新臺階的階段。在此期間,青海省地質局更名為青海省地質礦產局,1995 年更名為青海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這個階段,全域隊伍規模維持在 1萬多人,技術人員 、裝備的總量達到了新的高度,技術水準也有很大提高,在地質找礦方法上實現了新的突破,灘間山、五龍溝 、開荒北等獨立岩金礦都是在此期間發現並逐漸開發的。

2000年以來,青海地質礦產開發局積極承擔國家地質大調查專案,新一輪 1:25萬區調和 1:100 萬區域重力調查使青海地質工作和資源前景評價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與有實力的大公司、大集團開展合作勘察,縮短了找礦週期,一批礦產地較快投入開發和使用。除了與企業合作,青海地質礦產開發局還與多所高等院校達成合作,源源不斷的人才培養將成為地礦局新發展的強勁動力。

2011年青海省地礦局在柴達木盆地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虎頭崖地區發現大型銅鉛鋅礦多金屬礦。2014年青海省地礦局五勘院承擔的沱沱河地區多才瑪多金屬礦普查專案年度野外工作結束,並取得一批找礦成果,礦床規模進一步擴大,預計新增鉛鋅資源量100萬噸,多才瑪礦床鉛鋅資源量達600萬噸。

2017年青海省地礦局與四川省地礦局在成都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大地質服務領域加強合作,就積極融入一帶一路、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等國家重大戰略方面達成共識,並進一步完善了合作機制和聯繫協調機制,建立了高層定期會晤制度。此次合作是站在地質行業新的歷史起點上,以友誼為紐帶,相互支持、共克時艱的合作,是雙方優勢互補、資訊共用、互利雙贏的新起點,意義重大。

“近年來,青海加快地質工作轉型升級步伐,加速構建綠色地質發展新方式,全面實施綠色勘查開發,形成了一批適應青海高原特點的綠色勘查技術方法。實現了葉岩氣、幹熱岩、鉀鹽、銅鎳等清潔能源及戰略性礦產勘查重大突破,富硒土壤的發現也為振興青海地方農業發展、打造平安‘高原硒都’提供了條件。日趨先進的地質技術也廣泛服務於防災減災、環境品質調查、土壤污染修復治理、地質公園建設等綠色發展新需求。青海地質工作正由資源保障為主向資源、環境、民生並重的新時代地質工作轉變,展現出了青海地礦嶄新的生機和活力。”青海省地礦局局長王景雄說。

青海地礦局自成立至今已有60餘春秋,文字記錄下累累碩果,照片更多定格了艱苦奮鬥的畫面。輝煌也好,艱苦也罷,仔細去看這16張照片,開心自信的笑容一直掛在地勘工作者的臉上,60年來,未有改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