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讓普拉多不再霸道,性能讓漢蘭達銳界望塵莫及,2.0T不輸任何對手

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越野, 而在越野人的心中, 恐怕只有豐田普拉多、三菱帕傑羅、JEEP牧馬人, 這三款SUV才能被稱之為真正的硬派越野車。 但讓人意外的是, 憑藉著福特撼路者的優異表現, 又為喜愛越野的人帶來了更多的選擇。 一路走來, 硬派越野SUV的江湖格局也在逐漸發生著巨變, 撼路者在用實力證實自己。

撼路者的外觀帶有濃重的美系車特性, 有著美系皮卡那樣的狂野和粗暴氣質。

雖說前臉已經被車主改裝成福特猛禽樣式的中網, 但還是抵擋不住骨子裡透露出野性。 (原廠中網見小圖)

撼路者作為一款硬派越野車, 為了提升通過性, 因此採用了短前懸和短後懸的設計。 最終獲得了接近30度的接近角和25度的離去角。 由於採用非承載式車身,

整體車身高度達到了1837mm, 車輛最小離地間隙達到了227mm, 比市面上絕大部分號稱中大型城市SUV的離地間隙都要高。 離地間隙高有較多好處, 一方面是讓發動機進氣口變得更高, 增加涉水深度(撼路者涉水深度800mm), 還有一個好處就是, 非承載式車身帶來的高坐姿可以直接俯視路上其他車輛, 行駛視線好了, 更有利於觀察前方路況。 車身尺寸方面:撼路者的長寬高分別為4892/1862/1837mm軸距為:2850mm。

撼路者的內飾與外觀相同, 依舊保持了標準的美式風格。 造型簡約周正的內飾沒有太多花銷之處, 中控臺上方採用大量軟性材質覆蓋和縫線工藝提升整體質感。 (但下方的硬塑膠整體質感不是很強, 如果說以皮卡的尺度來衡量它的話, 那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了, 但話說回來如果以30萬左右的SUV來說, 確實有點差強人意的, 希望以後廠家在內飾做工用料方面做些改進)。 方向盤由皮革包裹, 握感也是飽滿粗壯, 同時密集的多功能按鍵也顯示著其全面的功能性, 而醒目的8英寸中控屏以及第三代SYNC系統將承擔起撼路者在智慧科技時代的人性化需求。

儀錶盤清晰度很高, 顏色搭配也很舒服。 中間速度表為物理指標, 左右兩側帶有4寸彩色螢幕用來顯示各種行車資訊, 例如羅盤度數、轉速、駕駛輔助模式以及娛樂資訊等內容。

四輻式多功能方向盤大小適中,左側是定速巡航調節,右側是藍牙電話與音響控制調節。方向盤低速行駛回饋力度輕盈,而高速時則沉穩很多。雖說方向盤指向性跟轎車比還是有差距的,但路感比普拉多、帕傑羅要好很多,起碼車身回應速度還是跟得上節奏的。

8寸的觸摸顯示幕,介面清晰度很高,反應也更流暢,並且該系統內置福特sync3人機交互系統,並支援AppLink和Apple CarPlay連接的功能。

螢幕下方為常見的空調和音響控制區,sync3系統的強大之處在于集成了全部的空調和多媒體控制按鍵,不過實體按鍵操作的便利性是觸摸按鍵所無法比擬的,撼路者並未缺失實體按鍵,更容易令人接受。

第二排座椅採用三座設計,支持4:6比例放倒和前後移動,坐墊質地柔軟,縱向長度令人滿意,腿部支撐不錯。圖為第二排座椅移至最前位置展示。

硬派一些的SUV往往都會冷落後排乘客,但撼路者卻配備了電源介面和獨立空調,力圖在全家出遊時讓誰也不抱怨。

後備箱空間巨大,當後排座椅全部放倒後,後備箱最大儲物空間能達到2010升,躺個人完全沒有問題,實用性沒的說。不僅如此還帶有12V電源與電動後備箱功能。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意車輛是否有全景天窗,畢竟假期開車到野外遊玩,有全景天窗在行進途中能讓車內乘客欣賞到車外的風景。明亮的車內氛圍,心情也自然豁然開朗了。而普拉多從16款到18款,全系都沒有全景天窗,對於這個價位的車型來說確實有點不夠厚道了。

撼路者配備後橋電子差速鎖以及低速四驅模式。當你掛上低速四驅時扭矩可放大2.48倍,在爬坡或是需要脫困的時候能夠為車輛提供更大的牽引力。正因為有了這些功能,使得撼路者在越野能力方面具備了充足的底氣。

除了四驅結構、差速鎖等硬指標外,撼路者還配備了一套TMS路況即時管理系統,只需扭動中控臺上的旋鈕即可輕鬆應對車外不同的路況。這套系統提供標準/雪地、泥地、草地/沙地/山地模式,在不同的模式下車輛會調整相應的動力輸出策略。在雪地等低附著力路面下行駛,發動機會盡可能的維持較低的轉速以控制扭矩的輸出,防止車輪打滑。而在沙地模式下,油門更加靈敏,發動機轉速也處於中高轉區間,此時車輛可有著更好的動力輸出。與其它幾種模式不同,使用山地模式需要首先將驅動形式調整為低速四驅,這樣也保證了車輛在攀爬路段有著更為豐厚的扭矩輸出。這類“傻瓜式”的駕駛模式切換,可降低駕駛員的操作壓力,也能讓駕駛員更專注于觀察越野路況。

陡坡緩降、上坡協助工具可能會被越野老炮兒們嗤之以鼻,但對於經驗有限的新手來說則非常有用。我們在幾次穿越老掌溝實地越野中多次會遇到大角度坡起的情況,如果車輛配備上坡協助工具無疑會大大降低溜車帶給駕駛者的心理負擔,屬於不管新手/老炮兒,用過就會喜歡的那種。而且值得一說的,撼路者全系標配上坡輔助。四驅車型標配陡坡緩降,這兩個配置在普拉多上要到3.5L車型才會裝配,帕傑羅則全系沒有。

撼路者是全時四驅,因此前輪動力還是比較足的,不管任何時候至少有5%動力,撼路者屬於多片離合器,雖然不少人將多片離合器和托森做對比,但是我個人還是覺得多片離合器適用性更強,至少各種地形都能用,而且多片離合器如果壞了可以單獨換部件,托森只能整個換,並且費用也不是小數。四驅系統其實是決定一輛車越野能力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在這一部分2.7的普拉多已經完敗,選擇這兩輛車的消費者恰恰也是最注重越野能力的,所以豐田真的應該好好考慮一下自己的產品定位和佈局了。

撼路者有汽油版和柴油版車型可選,此次試駕的車型搭載一台2.0T渦輪增壓汽油發動機,發動機最大功率180kw(245Ps),最大扭矩360Nm,匹配的是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雖然這款發動機2.0T發動機採用了燃油直噴等技術,但一點也不挑食日常加注93(北京92)號汽油即可。而普拉多搭載一台2.7L自然吸氣發動機,發動機最大功率120Kw(163 Ps)最大扭矩246Nm,匹配的也是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但從發動機參數方面對比,你會發現兩台發動機參數相差巨大。在鋪裝道路上行駛時,撼路者的動力系統勢必佔據絕對上風,而在越野路面,雖然普拉多的低扭要稍大,但相較於脫困能力而言,福特撼路者配有先進的TMS路況即時管理系統,可以通過不同路況選擇不同駕駛模式,福特撼路者還有四輪LSD電子防滑系統,類比差速鎖的工作原理,通過ESP系統對打滑車輪實施制動,將動力分配到有附著力的車輪提高脫困能力。而中東普拉多沒有電子輔助系統能夠輔助,因此導致它脫困能力有限,越野能力稍遜一籌。

鋪裝路面上,撼路者有幾個值得表揚的,隔音符合一貫的美系車,隔音效果非常出色,毫不誇張的說,無論是平整的高速公路,還是坑坑窪窪的爛路,關上車窗幾乎聽不到噪音,安靜程度甚至比轎車還要出色。然後就是懸架的減震效果,即便是通過減速帶等路面,懸架也能將震動全部吸收,只保留一點點很輕微的彈跳來告訴你路況如何。如果你認為撼路者的懸架屬於普拉多那種軟綿綿開著跟開船似的,那你就錯了。高速過彎除了重心轉移車身瞬間有個較為明顯的晃動外,車身很快就會穩定下來,這也是十分難得的。開著撼路者在高速並線比普拉多要來的信心十足。

總結:

作為硬派越野車市場上的黑馬,撼路者的實力絕不可以小覷。從對比中可以看到,撼路者在配置、動力、四驅系統上都已經全面超越2.7L普拉多。而且目前如果想買輛2.7L的普拉多的話,只能選擇平行進口車了。然而平行進口車的質保一直是個問題,無論普拉多麼的抗燥,耐用性有多麼的好,但無法質保的窘境確實是個頭疼的問題,如果你正在考慮這兩個車的話,我覺得你不妨嘗試撼路者。

四輻式多功能方向盤大小適中,左側是定速巡航調節,右側是藍牙電話與音響控制調節。方向盤低速行駛回饋力度輕盈,而高速時則沉穩很多。雖說方向盤指向性跟轎車比還是有差距的,但路感比普拉多、帕傑羅要好很多,起碼車身回應速度還是跟得上節奏的。

8寸的觸摸顯示幕,介面清晰度很高,反應也更流暢,並且該系統內置福特sync3人機交互系統,並支援AppLink和Apple CarPlay連接的功能。

螢幕下方為常見的空調和音響控制區,sync3系統的強大之處在于集成了全部的空調和多媒體控制按鍵,不過實體按鍵操作的便利性是觸摸按鍵所無法比擬的,撼路者並未缺失實體按鍵,更容易令人接受。

第二排座椅採用三座設計,支持4:6比例放倒和前後移動,坐墊質地柔軟,縱向長度令人滿意,腿部支撐不錯。圖為第二排座椅移至最前位置展示。

硬派一些的SUV往往都會冷落後排乘客,但撼路者卻配備了電源介面和獨立空調,力圖在全家出遊時讓誰也不抱怨。

後備箱空間巨大,當後排座椅全部放倒後,後備箱最大儲物空間能達到2010升,躺個人完全沒有問題,實用性沒的說。不僅如此還帶有12V電源與電動後備箱功能。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意車輛是否有全景天窗,畢竟假期開車到野外遊玩,有全景天窗在行進途中能讓車內乘客欣賞到車外的風景。明亮的車內氛圍,心情也自然豁然開朗了。而普拉多從16款到18款,全系都沒有全景天窗,對於這個價位的車型來說確實有點不夠厚道了。

撼路者配備後橋電子差速鎖以及低速四驅模式。當你掛上低速四驅時扭矩可放大2.48倍,在爬坡或是需要脫困的時候能夠為車輛提供更大的牽引力。正因為有了這些功能,使得撼路者在越野能力方面具備了充足的底氣。

除了四驅結構、差速鎖等硬指標外,撼路者還配備了一套TMS路況即時管理系統,只需扭動中控臺上的旋鈕即可輕鬆應對車外不同的路況。這套系統提供標準/雪地、泥地、草地/沙地/山地模式,在不同的模式下車輛會調整相應的動力輸出策略。在雪地等低附著力路面下行駛,發動機會盡可能的維持較低的轉速以控制扭矩的輸出,防止車輪打滑。而在沙地模式下,油門更加靈敏,發動機轉速也處於中高轉區間,此時車輛可有著更好的動力輸出。與其它幾種模式不同,使用山地模式需要首先將驅動形式調整為低速四驅,這樣也保證了車輛在攀爬路段有著更為豐厚的扭矩輸出。這類“傻瓜式”的駕駛模式切換,可降低駕駛員的操作壓力,也能讓駕駛員更專注于觀察越野路況。

陡坡緩降、上坡協助工具可能會被越野老炮兒們嗤之以鼻,但對於經驗有限的新手來說則非常有用。我們在幾次穿越老掌溝實地越野中多次會遇到大角度坡起的情況,如果車輛配備上坡協助工具無疑會大大降低溜車帶給駕駛者的心理負擔,屬於不管新手/老炮兒,用過就會喜歡的那種。而且值得一說的,撼路者全系標配上坡輔助。四驅車型標配陡坡緩降,這兩個配置在普拉多上要到3.5L車型才會裝配,帕傑羅則全系沒有。

撼路者是全時四驅,因此前輪動力還是比較足的,不管任何時候至少有5%動力,撼路者屬於多片離合器,雖然不少人將多片離合器和托森做對比,但是我個人還是覺得多片離合器適用性更強,至少各種地形都能用,而且多片離合器如果壞了可以單獨換部件,托森只能整個換,並且費用也不是小數。四驅系統其實是決定一輛車越野能力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在這一部分2.7的普拉多已經完敗,選擇這兩輛車的消費者恰恰也是最注重越野能力的,所以豐田真的應該好好考慮一下自己的產品定位和佈局了。

撼路者有汽油版和柴油版車型可選,此次試駕的車型搭載一台2.0T渦輪增壓汽油發動機,發動機最大功率180kw(245Ps),最大扭矩360Nm,匹配的是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雖然這款發動機2.0T發動機採用了燃油直噴等技術,但一點也不挑食日常加注93(北京92)號汽油即可。而普拉多搭載一台2.7L自然吸氣發動機,發動機最大功率120Kw(163 Ps)最大扭矩246Nm,匹配的也是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但從發動機參數方面對比,你會發現兩台發動機參數相差巨大。在鋪裝道路上行駛時,撼路者的動力系統勢必佔據絕對上風,而在越野路面,雖然普拉多的低扭要稍大,但相較於脫困能力而言,福特撼路者配有先進的TMS路況即時管理系統,可以通過不同路況選擇不同駕駛模式,福特撼路者還有四輪LSD電子防滑系統,類比差速鎖的工作原理,通過ESP系統對打滑車輪實施制動,將動力分配到有附著力的車輪提高脫困能力。而中東普拉多沒有電子輔助系統能夠輔助,因此導致它脫困能力有限,越野能力稍遜一籌。

鋪裝路面上,撼路者有幾個值得表揚的,隔音符合一貫的美系車,隔音效果非常出色,毫不誇張的說,無論是平整的高速公路,還是坑坑窪窪的爛路,關上車窗幾乎聽不到噪音,安靜程度甚至比轎車還要出色。然後就是懸架的減震效果,即便是通過減速帶等路面,懸架也能將震動全部吸收,只保留一點點很輕微的彈跳來告訴你路況如何。如果你認為撼路者的懸架屬於普拉多那種軟綿綿開著跟開船似的,那你就錯了。高速過彎除了重心轉移車身瞬間有個較為明顯的晃動外,車身很快就會穩定下來,這也是十分難得的。開著撼路者在高速並線比普拉多要來的信心十足。

總結:

作為硬派越野車市場上的黑馬,撼路者的實力絕不可以小覷。從對比中可以看到,撼路者在配置、動力、四驅系統上都已經全面超越2.7L普拉多。而且目前如果想買輛2.7L的普拉多的話,只能選擇平行進口車了。然而平行進口車的質保一直是個問題,無論普拉多麼的抗燥,耐用性有多麼的好,但無法質保的窘境確實是個頭疼的問題,如果你正在考慮這兩個車的話,我覺得你不妨嘗試撼路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