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如何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你做到以下幾點了嗎!

情商, 是一種情緒智力, 主要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和耐受挫折方面的綜合品質。

著名心理學家, 情商研究專家張怡筠認為:情緒是本能, 情商是能力。

雖然一個孩子情商的高低, 在某種程度上會受先天遺傳的影響, 但後天的培養和成長經驗更為重要。 情緒是天生的, 情商是我們幫孩子養成的。

不同年齡段情商啟蒙

孩子的情緒表達, 往往是他們內心情緒體驗的直接反應。 餓了就哭, 吃飽了很愉快就笑、看不見媽媽會害怕……6月齡以前的寶寶雖然會哭、會笑、會害怕, 但是他們並不明白自己正在經歷什麼情緒。

一個小小的咿呀學語的嬰兒, 看似與“情商”這個詞相距甚遠, 實際上, 在孩子三個月左右, 就已經有能力並且喜歡和父母面對面交流了。 因此, 這是培養孩子情商的好時機。

2~3歲, 孩子重要的情商力包括抗分離焦慮、學會情緒認知、克服怯生以及好習慣意識;少用命令式的口氣, 多用選擇的句式, 這會讓孩子享受擁有自主權的快樂, 同時也會將問題的重心轉移, 他們會更愉快地接受建議。

3~4歲, 自信、獨立和共情很重要, 因為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 3歲開始將進入自我能力和自信培養的關鍵期, 在這個階段培養孩子的自信, 會事半功倍;

4~5歲, 憤怒管理、自控力和抗挫力是關鍵, 否則孩子學習上和人際關係上容易一塌糊塗;因此,

對這段時期的孩子來說, 調節情緒的能力、規範自己的行為是至關重要的。 而這些都離不開對友誼的栽培。

5~6歲, 人際關係是重點, 衝突解決、合作以及樂觀很重要, 對幼小銜接也很有助益……

家長對孩子的情商培養很重要

人的一生中要接受三方面教育,

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 而其中, 家庭教育是人生接受教育最早的一個方面, 同時也是影響時間最長的一種教育形式, 在年輕一代的成長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 所以父母更應該注意家庭教育的培養。

高情商的基礎是真性情, 小大人般的處事圓滑或者小心翼翼看眼色行事這樣的高情商我寧願不要。 真性情的基礎則是充滿愛的環境, 在愛的環繞下, 孩子是被完全接納的, 他可以放心地做自己。

研究發現, 情商低的父母, 往往是這樣的:

自己情緒不穩定, 忽陰忽晴, “老子今天高興!”;

忽視孩子的情緒, “有什麼好哭的?再哭不要你了”;

有任何親子衝突時, 總是採用壓制的手段, “我說不行就不行”;

過於焦慮, 總有很多無謂的擔憂, “不會還手, 看你以後被欺負怎麼辦”;

習慣性的消極悲觀;

以打罵為唯一的管教武器。 簡單總結一下, 就是缺少“共情”的能力。 共情能夠消除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疏離感。

最佳的共情表達方式是接納的與客觀的同情:我看見你的真實脆弱, 我滿足你的情感需求。

試圖忽視孩子的負面情緒, 希望他們的情緒過去, 這種做法效果並不好。 事實上, 情緒的抒解需靠父母協助孩子澄清情緒、瞭解情緒, 才不致使情緒擴大或惡化。 孩子的情緒需要父母注意他們的身體語言, 如臉部表情和姿勢。 別忘了, 孩子也會觀察父母的身體語言。 一旦父母以一種輕鬆但專注、不帶質問注的態度和語氣和孩子溝通時,

他們的反應也會不一樣。

教孩子釋放情緒

每個人都會生氣。 生氣了怎麼辦?做什麼?

有的小朋友生氣, 會摔東西會嚎啕大哭;有的會默不作聲憋出內傷;有的吃一頓好的天下太平;有的會直接告訴對方, “我生氣了, 爸爸/媽媽, 抱!”……

釋放情緒的方式的確有很多種, 但有三個基本原則便是:

不傷害他人,不傷害自己,不損壞財物。

有的小朋友搶玩具不成,一氣之下,會踩踏玩具,甚至推倒對方,如果家長默許,孩子便會認為這是一種情緒宣洩的方式,那麼,孩子便不能學會合理釋放情緒,也可能對日後的社交帶來不良影響。

當孩子感到悲傷難過,或遇到挫折時,允許孩子合理釋放情緒,並給予安撫。

引導孩子把憤怒講出來,也可以讓他想像自己氣到冒煙。

當父母看到孩子流淚,可用同理心來反應:“你覺得很傷心,是不是?”這不僅讓孩子瞭解,而且學到描述情緒的字眼。研究顯示,一個人如能以適當的言語形容情緒,可以幫助自己在神經系統上得到寬心或鎮靜的效果。

讓孩子瞭解自己的情緒不是問題,偏差的行為才是問題,這是幫助孩子成長和進步的關鍵。與孩子一起討論問題的正確解決,這個過程也至關重要。父母也可以鼓勵孩子培養健康的興趣和嗜好,來幫助他們排解壓力,例如帶孩子一起體育鍛煉,畫畫、唱歌等。像這些設計得當,適合孩子的放鬆技巧,早早學會,對他們未來的抗壓能力就會有所幫助。

避免一些常規性和習慣性的犯錯

一,嚇唬孩子。比如孩子不睡覺騙他有大灰狼會把他吃掉,不好好吃飯員警會把他抓走等等。這些都是家長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編造謊言,還自以為是善意的謊言,實際上造成諸多不良後果。可以在這時給予共情,問孩子為什麼不想睡覺或者不吃飯,然後告訴他,他的小夥伴或者玩具們都準備休息了,休息了才會有更好的精力一起玩。

二,只說不做。孩子不肯收拾玩具時,有的家長就會說你要是不收我就沒收明天不能玩了,可是第二天又當作沒有這回事發生。那麼你在孩子心中就沒有了權威,孩子也會一而再再而三挑戰你。

三,和家裡其他人唱反調。家裡人沒有統一戰線,一人給吃零食一人不給吃,都會讓孩子產生混亂,如果當著孩子面爭吵,對孩子成長過程更不好。

四,自己前後矛盾。心情好時就給孩子玩手機看電視,心情不好就不給看。這都是因為沒有定下規則,只有定了規則,遵照執行,才會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

五,誘惑作為獎勵。孩子不吃飯時拿零食誘惑吃完後就給零食,從根本上看不利於吃飯習慣的養成。

六,犯錯受到體罰。孩子打人就打孩子,這也是大多數家長的做法,孩子打人往往是因為他還不懂得如何與他人相處,家長應該耐心教導他正確與人溝通相處的方式。

七,喜歡作比較。嘴裡總是出現別人家的孩子怎樣怎樣,這對孩子一點好處都沒有,相反會增加他的妒忌之心,仇恨之心。

八,控制不好自己情緒。孩子激怒自己時很容易被情緒牽著走,應該離開現場,讓自己平靜下來,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有助於孩子自控力的培養。

蒙氏教育交流進修請關注“蒙特梭利大會在上海”官方公眾號。

但有三個基本原則便是:

不傷害他人,不傷害自己,不損壞財物。

有的小朋友搶玩具不成,一氣之下,會踩踏玩具,甚至推倒對方,如果家長默許,孩子便會認為這是一種情緒宣洩的方式,那麼,孩子便不能學會合理釋放情緒,也可能對日後的社交帶來不良影響。

當孩子感到悲傷難過,或遇到挫折時,允許孩子合理釋放情緒,並給予安撫。

引導孩子把憤怒講出來,也可以讓他想像自己氣到冒煙。

當父母看到孩子流淚,可用同理心來反應:“你覺得很傷心,是不是?”這不僅讓孩子瞭解,而且學到描述情緒的字眼。研究顯示,一個人如能以適當的言語形容情緒,可以幫助自己在神經系統上得到寬心或鎮靜的效果。

讓孩子瞭解自己的情緒不是問題,偏差的行為才是問題,這是幫助孩子成長和進步的關鍵。與孩子一起討論問題的正確解決,這個過程也至關重要。父母也可以鼓勵孩子培養健康的興趣和嗜好,來幫助他們排解壓力,例如帶孩子一起體育鍛煉,畫畫、唱歌等。像這些設計得當,適合孩子的放鬆技巧,早早學會,對他們未來的抗壓能力就會有所幫助。

避免一些常規性和習慣性的犯錯

一,嚇唬孩子。比如孩子不睡覺騙他有大灰狼會把他吃掉,不好好吃飯員警會把他抓走等等。這些都是家長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編造謊言,還自以為是善意的謊言,實際上造成諸多不良後果。可以在這時給予共情,問孩子為什麼不想睡覺或者不吃飯,然後告訴他,他的小夥伴或者玩具們都準備休息了,休息了才會有更好的精力一起玩。

二,只說不做。孩子不肯收拾玩具時,有的家長就會說你要是不收我就沒收明天不能玩了,可是第二天又當作沒有這回事發生。那麼你在孩子心中就沒有了權威,孩子也會一而再再而三挑戰你。

三,和家裡其他人唱反調。家裡人沒有統一戰線,一人給吃零食一人不給吃,都會讓孩子產生混亂,如果當著孩子面爭吵,對孩子成長過程更不好。

四,自己前後矛盾。心情好時就給孩子玩手機看電視,心情不好就不給看。這都是因為沒有定下規則,只有定了規則,遵照執行,才會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

五,誘惑作為獎勵。孩子不吃飯時拿零食誘惑吃完後就給零食,從根本上看不利於吃飯習慣的養成。

六,犯錯受到體罰。孩子打人就打孩子,這也是大多數家長的做法,孩子打人往往是因為他還不懂得如何與他人相處,家長應該耐心教導他正確與人溝通相處的方式。

七,喜歡作比較。嘴裡總是出現別人家的孩子怎樣怎樣,這對孩子一點好處都沒有,相反會增加他的妒忌之心,仇恨之心。

八,控制不好自己情緒。孩子激怒自己時很容易被情緒牽著走,應該離開現場,讓自己平靜下來,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有助於孩子自控力的培養。

蒙氏教育交流進修請關注“蒙特梭利大會在上海”官方公眾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