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應對“氣荒” 我國第一座地下儲氣庫“守崗”43年

隨著采氣期的結束, 我國第一座地下儲氣庫——喇嘛甸儲氣庫開始停機檢修。 據瞭解, 截至4月23日, 喇嘛甸儲氣庫已安全平穩運行43年, 累計注氣18.90億立方米, 采氣21.28億立方米,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12萬噸、二氧化硫排放2萬噸、氮氧化物排放1.4萬噸, 僅減少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就相當於增加樹林10萬多畝。

“實踐證明, 喇嘛甸儲氣庫的建成投產, 確保了喇嘛甸油田油氣介面穩定, 減少了資源浪費, 為大慶及周邊地區用氣調峰、保持空氣品質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油田公司天然氣開發部相關工作負責人介紹說, “它不僅解決了大用氣戶檢修和多餘氣量放空而帶來的資源浪費,

避免了大氣污染, 緩解了油田季節性用氣不均衡的矛盾, 還通過注采氣調節油氣區壓差, 保持了油氣介面的穩定, 杜絕了油氣互竄等情況的發生。

天然氣冬季需求量大, 其他季節需求量小, 是基本市場規律, 如果產供儲運銷不能協同, 就會發生冬季“氣荒”、淡季“荒氣”的被動局面。 所謂地下儲氣庫, 就是將天然氣重新注入地下可以保存氣體的空間而形成的天然氣氣藏, 是集季節調峰、事故應急供氣、戰略儲備等功能於一身的能源基礎性設施。 天然氣產業大發展, 帶動了對儲氣庫的巨大需求, 地下儲氣庫已成為國家戰略儲備、安全平穩供氣的重要基礎設施, 對天然氣安全保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喇嘛甸儲氣庫是我國第一座地下儲氣庫。 1975年, 根據石油化工企業的發展需要, 為緩解工業用氣與民用氣季節性用氣量不均衡的矛盾, 減少夏季伴生氣放空而帶來的資源浪費, 確保油氣介面穩定, 喇嘛甸儲氣庫應運而生。 結合油氣區的動態變化和大慶地區用氣平衡狀況實際, 喇嘛甸儲氣庫於1998年進行擴建。 目前, 喇嘛甸儲氣庫共有注采氣井14口, 注氣壓縮機5台日調峰能力達100萬立方米, 年調峰能力約為1.0億立方米, 地面配套建設了注采管網及高壓氣體計量等設施。

據瞭解, 喇嘛甸儲氣庫自1975年建成後開始采氣, 並於1983年開始回注天然氣。 43年來, 喇嘛甸儲氣庫持續強化安全管理, 堅持定期開展設備檢修,

合理調控油氣區壓力系統, 保持油氣介面穩定, 並且以“先內部井再外部井, 先壓力低井再壓力高井”為注氣階段開井原則, 以“先內部井再外部井, 先壓力高井再壓力低井”為采氣階段開井原則, 進一步提高了運行效率。 在此基礎上, 他們按照相關標準要求, 及時開展注采井套管檢測工作, 探索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檢測評價方法, 確保了喇嘛甸儲氣庫運行的安全平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