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小姐姐推薦的雅天DC1,我會推薦給你們嗎

某一天, 我提起了我想買個耳機, 一位小姐姐推薦給我一款耳機, 叫什麼雅天?呃~這是什麼鬼, 沒聽說過這個牌子呀, 靠不靠譜的, 還是女孩紙推薦的, emmm~~

淘寶一看300塊錢差不多, 領券289元~還是可以接受的價位, 突然想, 要不我就買下來然後寫個測評吧~於是乎, 我問小姐姐能不能給我來幾張她的買家秀給我撐場面上上文章呀~她說OK~

好~拍下了~不久後, 耳機就送到了, 那我的測評, 或者應該叫體驗更加合適吧, 就開始了~想看小姐姐的繼續往下, 不要急~我偶爾穿插一下

小小的一個包裝盒, 外觀還是不錯的。 打開之後, 可以看到紅色的耳機就裝在裡面, 下半部分還用一個紙片罩著, 紙片上寫著型號DC1。 盒子裡還配送了另外一大一小, 兩組耳塞。

裡面是一個黑色塑膠的殼, 哇~說真的, 瞬間掉逼格, 雖然這塑膠殼的厚度也是挺厚的, 不是什麼劣質東西, 但是就是 = = emmm····很沒有檔次感,

用硬紙板說不定感覺會更好一些。

拿出來後, 會發現裡面除了耳機, 還有一個小盒子, 盒子裡裝了個小袋子, 用來給你裝耳機的, 手感還不錯, 上面的封口很特別呀, 是那種, 兩塊鐵片, 用力一按就會彎曲張開, 鬆手又會自己回夾起來的那種,

我也不知道叫什麼, 我覺得這種袋子用久了上面這個封口應該會壞掉, 不過暫時用著沒什麼問題

耳機就只有這個紅色一款, 你還別說, 腔體部分還挺沉的, 很有質感嘛~外觀方面就談不上別致, 比較普通, 辨識度也不是很高, 但是也不會不好看, 紅色也算比較搶眼,

嗯~中規中矩吧

好, 那開始介紹耳機吧

雅天耳機DC1是一款圈瓷雙單元入耳式耳機, 圈瓷耳機的陶瓷單元與高端動鐵單元一樣呈現高解析而細膩的高頻, 而成本只是動鐵的20%~30%。 腔體內用了13mm動圈+12mm陶瓷混合單元, 除負責中低頻的動圈外, 還有負具有強硬輕薄延展性良好等物理優勢的陶瓷振膜, 來負責高頻部分。 此外, 還因為採用覆蓋有陶瓷層的PIEZO振動板, 可如實反映音源信號振動, 高頻的精細與獨特的空氣感均可鮮明的呈現出來。

這款耳機線的頻響範圍有20Hz-40KHz, 超大的範圍, 已經覆蓋了人能聽到的所有頻率的聲音, 阻抗是32歐, 不需要多麼專業的前端就可以輕鬆推動, 靈敏度是102dB····

好好好···停停停~~

買這款耳機的應該是什麼人呢?這個價位是300塊錢左右的耳機, 那對於燒耳機的大佬們來說, 千元以下聽個響, 這種耳機線就不是很在意了吧~對於10塊錢耳機就夠聽的人~~emmm··他們可能也不會看這種文章~大概也就是普通吃瓜群眾, 想要提升一下生活品質, 買個稍微貴一點的耳機, 或者想入門燒一下耳機,以前用一兩百的,壞了要換個新的~再加點錢~

那就按大夥能聽得懂的人話來說說這個耳機~

首先,我個人認為,耳機最重要的第一點是什麼?不是什麼音質啊~用什麼高科技什麼的,第一要義肯定是要佩戴舒適。

一個耳機音質即使特別棒,但是戴著很不舒服,或者經常容易掉~那真的會讓人很煩,再優秀的表現也是沒辦法好好欣賞~是不是這個道理先~有些耳機戴起來真的是賊tm難受,特別是像我這種戴眼鏡的人,有些後掛的耳機還戴不住

因為整個腔體外部都是鐵的,前面開箱也說了,拿起來也是很有質感,摸起來涼涼的,而在後面的地方很明顯的有LR兩個標識,很清晰地能分清楚拿起來的是左邊的還是右邊的,就是字體吧~讓我感覺有點LOW~

我用的耳機線雖然不算很多,但是這確實是我佩戴能使用比較長時間的一款,其實我都是能不用耳機線就不用耳機線的,大部分耳機線我戴了沒多久就覺得耳朵難受,但是這個DC1我感覺還是挺舒服的,真的,能讓我戴著聽一小時的耳機線還是很難得的

好,佩戴舒適方面算是合格了,那我們來看看它的聽覺外的其他方面,盒子上說,這條耳機線不但防止纏繞,還能有效防止聽筒效應~

為了確認是不是騙人的,我多次胡亂把耳機線塞進袋子裡,會纏繞嗎?會,當然會,但是概率不高,也比較容易解開~如上面那圖那樣子,大部分情況是那樣子,還是可以接受,是吧~那聽診器效應呢?會,也還有,只是稍微有點減弱,估計能有個20%的削弱吧~

這就是還沒感受音質前的基本情況吧~大家看看如何,我覺得還挺OJBK~並沒有什麼能值得特別吐槽的點~我可以肯定的兩個點,就這東西拿到手確實可以感覺有質感,存放可以明顯感覺比普通耳機線更不容易纏繞,戴著也舒服,就醬紫

好啦~音質以外的大部分情況都說完了,接下來應該說一說大家還是比較關心的音質了

這個耳機線我買了一段時間了,從到貨聽到現在,我也不敢很快地就寫測評,沒聽多久就下定論,嘰裡呱啦地就說一堆胡話。差不多三個星期吧,我對這個耳機也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我給大夥形容一下音質到底怎麼樣。

首先得說一下我使用的前端,有普通的辦公桌上型電腦,高級的遊戲桌上型電腦,普通的筆記本,還要我的手機,一個華為mate10,這樣的設備也比較符合這個耳機價位使用者的情況,應該不會有人專門花千元買了個不錯的MP3,然後才買條300左右的耳機線吧,這樣就不是很科學了~

然後說一下我的聽歌習慣,畢竟每個人聽的風格不一樣,感受也會不一樣~大家也可以做個參考

我個人比較喜歡聽輕音樂、純音樂之類的,反正基本上就沒有人聲的,從電音到交響樂、從8bit到爵士各種各樣都有聽,而且比較喜歡聽日式的編曲,即使有人聲的,基本上也都是日本動漫的歌曲~嗯,這就是我聽歌的基本情況。所以在試聽過程中,我基本上也是聽這些東西,因為這些我感受會更加清晰一些~

這個耳機聽起來,各種音樂我都聽了,我的感覺是這樣,聲音的層次比較清楚,聲音的遠近的感覺,還有聲音位置,也就是左右聲道給人的感覺,也是很清晰的。低音渾圓,發散,就是你能感受到低音的存在,但是不是那種非常有力度的東西,不會轟頭。高音並沒有感覺到什麼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是這個耳機的廣告裡說高音很牛逼,我確實是沒怎麼能感受出來。

臨場感不是很強,可能你會覺得,這是不是和前面說的層次分明有點矛盾啊~還真不是,確確實實能感受到各種樂器清晰的存在,也能感受到遠近關係,左右聲道,但是就是沒有很強的臨場感。

呃~好吧~雖然很玄學,但是我已經很盡力地描述它了~我能給一個詞形容下它,就是 舒服~ 低音不炸鍋,高音不刺耳,各聲部都清晰,你要說它沒什麼特色也可以,你要說它各項都發揮得很好也完全沒問題。

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當然不是

沒有對比耳機也聽不出個啥玩意··為了能聽出差別,我拿出來這些原價幾十塊,一百多~兩百多的耳機~統統只要···呸呸呸·~說串了~用這些耳機來對比一下差距

不對比不知道,差距還是挺明顯的~相較於低價位的耳機,提升是可以明顯感受到的,完全不用玄學,可以說給你聽一下你馬上就可以判斷哪個耳機應該是這個DC1~

原來它的高音不是沒什麼特別的地方,它的高音清晰,棱角分明,我只能用這個形容詞了,感覺就高音經過對比,可以明顯聽得清楚了很多細節,即使沒仔細去聽,也能聽出來有很大不同

低音和我一開始的評價一樣,是一種比較舒服的低音,及時是我說的舒服的低音,感覺也會比低價位的要厚重一些,可能是我聽音箱聽久了,聽耳機就感覺聲音太輕薄了。總之,整體感覺確確實實要比一兩百的耳機線要好,幾十塊的差距就辣麼大辣麼大了~

拿到耳機,除了我自己聽,我也拿給其他人聽,接下來我來說一下他們的評價

▲一個用398元森海塞爾耳機的老同事:覺得這個耳機低音好,比他現在用的那個森海塞爾好,但是感覺高音清晰度沒出來,高保真比較差。

▲一個用著2000多索尼頭蓋式耳機的同事:覺得這個耳機價格應該是100多左右,沒有那位老同事的森海塞爾好。

▲一個沒什麼耳機的同事:女聲比較淡,聲音不純淨。

▲另外一個沒什麼耳機的女同事:感覺沒自己手機原配的耳機好,聲音不純淨。

▲再一個女同事:感覺低音轟腦。

▲另外兩個沒什麼感覺的女同事:好,挺好的,也不是很懂,聽不出什麼。

-------------------------------------------------我是分割線-------------------------------------------------------

你們可以看到,真的是各花入各眼,每個人對這款耳機的評價的不太一樣,我覺得完全不轟頭的低音,有人會覺得轟頭,有人覺得要比400塊錢的耳機好,有人又覺得才值100多塊錢~

但是,但是,但是~我可以肯定一點,比起那些100元左右耳機,強很多,這個我可以打包票~

因為手頭上沒有小米的耳機線,我專門去了一趟小米之家,那裡有很多小米的耳機線可以試聽,我對他們耳機線也並不是很瞭解,不過這樣也好,這和我盲測沒什麼區別,在試聽多款耳機線後,我選擇了一款我覺得音質比較好的,和DC1進行了對比,來來回回我聽了好幾回~差別不是很大~有不同嗎?有是有,但是只是略微有一點,可以忽略~仔細地去研究,你才能感受到DC1似乎更細膩一點,小米會厚一點~

問了一下小哥那個耳機的價格,是299元的,查了一下是小米降噪耳機~雙動圈什麼什麼的~

不知道那個小哥在那看我試聽了那麼久,對比來對比去的最後還沒買,會不會打死我~

好~那麼就要說到最後我要說的一個問題了,那就是有人會問到的煲耳機的問題~在他們耳機的介紹裡面有說到煲耳機讓它音質提升,包括我的同事有的也會說,這耳機應該煲完會好很多

但是,實在是抱歉,我是沒辦法告訴你們到低有沒有效果,畢竟我沒買兩條,一條有在聽一條沒有~煲耳機它也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是說時間一到,突然,它的聲音就完全變樣了,我也不可能記得最一開始它的音質是什麼樣子的~

所以,我的以上的一切聽感感受來自於正在煲的過程中,我也沒辦法告訴你們是不是會變好,我只能告訴大夥,它一開始就挺好的~

最後就總結一下吧,一家之言,我覺得這耳機很OJBK,我再次要說,聽感就是很舒服,包括佩戴包括音質,就是覺得舒服。

我覺得是值得推薦的,如果你是打算從100多的耳機換成稍微再貴一點的耳機,買,沒錯的,不包含任何玄學成分的,你絕對可以感受到音質的大幅提升。

還有什麼更加適合買這款耳機的人呢,不想隨大流,比較喜歡挑一些小牌子,但是品質又過硬的,拿出來,哇,什麼牌子,都沒見過,但是一聽,音質還不俗,那可以,買。

好了,就醬紫吧,再送上小姐姐照片收尾,謝謝閱讀~

或者想入門燒一下耳機,以前用一兩百的,壞了要換個新的~再加點錢~

那就按大夥能聽得懂的人話來說說這個耳機~

首先,我個人認為,耳機最重要的第一點是什麼?不是什麼音質啊~用什麼高科技什麼的,第一要義肯定是要佩戴舒適。

一個耳機音質即使特別棒,但是戴著很不舒服,或者經常容易掉~那真的會讓人很煩,再優秀的表現也是沒辦法好好欣賞~是不是這個道理先~有些耳機戴起來真的是賊tm難受,特別是像我這種戴眼鏡的人,有些後掛的耳機還戴不住

因為整個腔體外部都是鐵的,前面開箱也說了,拿起來也是很有質感,摸起來涼涼的,而在後面的地方很明顯的有LR兩個標識,很清晰地能分清楚拿起來的是左邊的還是右邊的,就是字體吧~讓我感覺有點LOW~

我用的耳機線雖然不算很多,但是這確實是我佩戴能使用比較長時間的一款,其實我都是能不用耳機線就不用耳機線的,大部分耳機線我戴了沒多久就覺得耳朵難受,但是這個DC1我感覺還是挺舒服的,真的,能讓我戴著聽一小時的耳機線還是很難得的

好,佩戴舒適方面算是合格了,那我們來看看它的聽覺外的其他方面,盒子上說,這條耳機線不但防止纏繞,還能有效防止聽筒效應~

為了確認是不是騙人的,我多次胡亂把耳機線塞進袋子裡,會纏繞嗎?會,當然會,但是概率不高,也比較容易解開~如上面那圖那樣子,大部分情況是那樣子,還是可以接受,是吧~那聽診器效應呢?會,也還有,只是稍微有點減弱,估計能有個20%的削弱吧~

這就是還沒感受音質前的基本情況吧~大家看看如何,我覺得還挺OJBK~並沒有什麼能值得特別吐槽的點~我可以肯定的兩個點,就這東西拿到手確實可以感覺有質感,存放可以明顯感覺比普通耳機線更不容易纏繞,戴著也舒服,就醬紫

好啦~音質以外的大部分情況都說完了,接下來應該說一說大家還是比較關心的音質了

這個耳機線我買了一段時間了,從到貨聽到現在,我也不敢很快地就寫測評,沒聽多久就下定論,嘰裡呱啦地就說一堆胡話。差不多三個星期吧,我對這個耳機也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我給大夥形容一下音質到底怎麼樣。

首先得說一下我使用的前端,有普通的辦公桌上型電腦,高級的遊戲桌上型電腦,普通的筆記本,還要我的手機,一個華為mate10,這樣的設備也比較符合這個耳機價位使用者的情況,應該不會有人專門花千元買了個不錯的MP3,然後才買條300左右的耳機線吧,這樣就不是很科學了~

然後說一下我的聽歌習慣,畢竟每個人聽的風格不一樣,感受也會不一樣~大家也可以做個參考

我個人比較喜歡聽輕音樂、純音樂之類的,反正基本上就沒有人聲的,從電音到交響樂、從8bit到爵士各種各樣都有聽,而且比較喜歡聽日式的編曲,即使有人聲的,基本上也都是日本動漫的歌曲~嗯,這就是我聽歌的基本情況。所以在試聽過程中,我基本上也是聽這些東西,因為這些我感受會更加清晰一些~

這個耳機聽起來,各種音樂我都聽了,我的感覺是這樣,聲音的層次比較清楚,聲音的遠近的感覺,還有聲音位置,也就是左右聲道給人的感覺,也是很清晰的。低音渾圓,發散,就是你能感受到低音的存在,但是不是那種非常有力度的東西,不會轟頭。高音並沒有感覺到什麼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是這個耳機的廣告裡說高音很牛逼,我確實是沒怎麼能感受出來。

臨場感不是很強,可能你會覺得,這是不是和前面說的層次分明有點矛盾啊~還真不是,確確實實能感受到各種樂器清晰的存在,也能感受到遠近關係,左右聲道,但是就是沒有很強的臨場感。

呃~好吧~雖然很玄學,但是我已經很盡力地描述它了~我能給一個詞形容下它,就是 舒服~ 低音不炸鍋,高音不刺耳,各聲部都清晰,你要說它沒什麼特色也可以,你要說它各項都發揮得很好也完全沒問題。

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當然不是

沒有對比耳機也聽不出個啥玩意··為了能聽出差別,我拿出來這些原價幾十塊,一百多~兩百多的耳機~統統只要···呸呸呸·~說串了~用這些耳機來對比一下差距

不對比不知道,差距還是挺明顯的~相較於低價位的耳機,提升是可以明顯感受到的,完全不用玄學,可以說給你聽一下你馬上就可以判斷哪個耳機應該是這個DC1~

原來它的高音不是沒什麼特別的地方,它的高音清晰,棱角分明,我只能用這個形容詞了,感覺就高音經過對比,可以明顯聽得清楚了很多細節,即使沒仔細去聽,也能聽出來有很大不同

低音和我一開始的評價一樣,是一種比較舒服的低音,及時是我說的舒服的低音,感覺也會比低價位的要厚重一些,可能是我聽音箱聽久了,聽耳機就感覺聲音太輕薄了。總之,整體感覺確確實實要比一兩百的耳機線要好,幾十塊的差距就辣麼大辣麼大了~

拿到耳機,除了我自己聽,我也拿給其他人聽,接下來我來說一下他們的評價

▲一個用398元森海塞爾耳機的老同事:覺得這個耳機低音好,比他現在用的那個森海塞爾好,但是感覺高音清晰度沒出來,高保真比較差。

▲一個用著2000多索尼頭蓋式耳機的同事:覺得這個耳機價格應該是100多左右,沒有那位老同事的森海塞爾好。

▲一個沒什麼耳機的同事:女聲比較淡,聲音不純淨。

▲另外一個沒什麼耳機的女同事:感覺沒自己手機原配的耳機好,聲音不純淨。

▲再一個女同事:感覺低音轟腦。

▲另外兩個沒什麼感覺的女同事:好,挺好的,也不是很懂,聽不出什麼。

-------------------------------------------------我是分割線-------------------------------------------------------

你們可以看到,真的是各花入各眼,每個人對這款耳機的評價的不太一樣,我覺得完全不轟頭的低音,有人會覺得轟頭,有人覺得要比400塊錢的耳機好,有人又覺得才值100多塊錢~

但是,但是,但是~我可以肯定一點,比起那些100元左右耳機,強很多,這個我可以打包票~

因為手頭上沒有小米的耳機線,我專門去了一趟小米之家,那裡有很多小米的耳機線可以試聽,我對他們耳機線也並不是很瞭解,不過這樣也好,這和我盲測沒什麼區別,在試聽多款耳機線後,我選擇了一款我覺得音質比較好的,和DC1進行了對比,來來回回我聽了好幾回~差別不是很大~有不同嗎?有是有,但是只是略微有一點,可以忽略~仔細地去研究,你才能感受到DC1似乎更細膩一點,小米會厚一點~

問了一下小哥那個耳機的價格,是299元的,查了一下是小米降噪耳機~雙動圈什麼什麼的~

不知道那個小哥在那看我試聽了那麼久,對比來對比去的最後還沒買,會不會打死我~

好~那麼就要說到最後我要說的一個問題了,那就是有人會問到的煲耳機的問題~在他們耳機的介紹裡面有說到煲耳機讓它音質提升,包括我的同事有的也會說,這耳機應該煲完會好很多

但是,實在是抱歉,我是沒辦法告訴你們到低有沒有效果,畢竟我沒買兩條,一條有在聽一條沒有~煲耳機它也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是說時間一到,突然,它的聲音就完全變樣了,我也不可能記得最一開始它的音質是什麼樣子的~

所以,我的以上的一切聽感感受來自於正在煲的過程中,我也沒辦法告訴你們是不是會變好,我只能告訴大夥,它一開始就挺好的~

最後就總結一下吧,一家之言,我覺得這耳機很OJBK,我再次要說,聽感就是很舒服,包括佩戴包括音質,就是覺得舒服。

我覺得是值得推薦的,如果你是打算從100多的耳機換成稍微再貴一點的耳機,買,沒錯的,不包含任何玄學成分的,你絕對可以感受到音質的大幅提升。

還有什麼更加適合買這款耳機的人呢,不想隨大流,比較喜歡挑一些小牌子,但是品質又過硬的,拿出來,哇,什麼牌子,都沒見過,但是一聽,音質還不俗,那可以,買。

好了,就醬紫吧,再送上小姐姐照片收尾,謝謝閱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