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元帥想打一仗,別人提醒他,沒敵人你打啥啊,這才恍然大悟

有很多書籍, 在給人們一種印象, 都說:彭德懷在第二次戰役結束後, 認識到志願軍面臨的巨大困難, 因此向毛澤東建議, 不要打過三八線, 部隊在“三八線以北數十裡休整”。 可是毛澤東認為“美英各國正要求我軍停止於三八線以北, 以利其整軍再戰。 因此我軍必須越過三八線。 如到三八線以北即停止, 將給政治上以很大的不利。 ”

隨後, 彭德懷認為速勝有害, 又給毛澤東發報, 說“速勝盲目樂觀情緒也在各方面生漲”, 建議“我軍目前仍應採取穩進”。 毛澤東回電雖然同意了彭德懷的敵情的估計, 認為“必須作長期打算。 ”但是還是強調:“美英正在利用三八線在人們中存在的舊印象進行其政治宣傳, 並企圖誘我停戰。 故我軍此時越三八線再打一仗然後休整是必要的。 ”

給人什麼印象呢?彭德懷發現了問題, 但毛澤東認為會對政治上不利, 要求彭德懷必須越過三八線。

於是軍事服從於政治, 彭德懷執行了命令, 發起了第三次戰役。

實際上, 這種說法問題非常大。

真實的情況是要根據戰場形勢一起來看的。

當彭德懷提出:部隊在“三八線以北數十裡休整”時, 前面還有一段話。 電報原文是這樣的:

毛主席並高崗同志:

下一戰役十六、七號開進完畢, 十八、九號可開始攻擊, 估計月底可結束。 如能殲滅偽一、六兩個師、美二十四師、騎一殲或給以殲滅性打擊, 我即將越過三八線, 相機取得漢城。 如上述敵人不能消滅, 或給以殲滅性打擊時, 即能越過三八線或取得漢城亦不宜做過遠南進。 因過遠南進驅退敵人到大邱、大田一帶, 增加以後作戰困難。 故擬在三八線以北數十裡停止, 讓敵占三八線, 以便明年再戰殲滅敵主力。

彭德懷

一九五零年十二月八日

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 這個時候彭德懷提出進行第三次戰役想打擊的敵人是三八線以北之敵。 因為那個時候, 敵軍還在向三八線撤退中, 敵之大部都在三八線以北。 所以彭德懷的意思是,

打了之後看情況, 情況好再過三八線。

毛澤東並沒有就這個計畫馬上給彭德懷回電, 而是給彭德懷發報, 告訴他一個絕密消息。

彭高宋:

(一)密悉, 美國陸軍參謀長柯林斯奉命到日本和朝鮮前線, 和麥克亞瑟、沃克及其他美軍高級將領會商之後, 認為聯合國及美國和軍隊在朝鮮的態勢已無希望,

柯林斯認為, 在目前朝鮮人民軍及中國志願軍進攻的速度和範圍的條件之下, 由於美軍在人力及裝備上遭受了極大的損失以及士氣的極端低落, 美軍不能組織長期的防禦。 柯林斯已將上述情況及其意見向美國聯合參謀部作了報告。 從柯林斯上述報告中證明, 他已給予麥克亞瑟以適當的指示, 命他準備船隻, 並集結軍隊於一定的港口, 以便進行撤退等情, 從外國通訊社的報導來看, 漢城正在準備撤退。 上述情況是否正確, 大概不要很久就可證明, 至遲我十三兵團到達開城等處迫近漢城時, 可以證明。 為了不使部隊鬆氣, 上述情況不要下達。

(二)麥克亞瑟已集中大批船隻及艦隊於鹹興以南的興南港, 並公開宣佈第十兵團(阿爾蒙德少將所部)就要從該港撤退。元山之敵昨十日業已從海上撤退。據合眾社十日電稱,陸戰師等部被圍軍隊,昨十日有二百餘輛卡軍由陸一師長史密茲少將率領,沖出包圍,進抵興南港。似此,黃草嶺地區被圍之敵各部現已沒有戰場上統一指揮的官長了。許多通訊報導,中國軍隊打得極為英勇,美軍處境很慘,損失很大。

毛澤東

十二月十一日十時

這個電報是在美國陸軍參謀長柯林斯到朝鮮來瞭解部隊情況,回國彙報後不久,毛澤東就發給彭德懷的。

這說明第一點,我們在美國高層那邊有情報源,及時獲取了這條當時知悉範圍僅僅是美國高層的絕密消息。

第二點,這個電報其實是在告訴彭德懷,美軍準備撤退,你所構想的在三八線以北進行第三次戰役的計畫,已經無法成立了。

第三點,根據這條情報,我們應該乘美國有退縮之心的有利時機,再給“聯合國軍”一次有力打擊,幫助他們下定撤退的決心。

於是,為了讓彭德懷有一個思考的時間,在等了兩天后的12月13日,毛澤東正式回復了彭德懷12月8日關於在三八線北進行第三次戰役構想的電報。

彭,並告高:

十二月八日十八時電悉。(一)目前美英各國正要求我軍停止於三八線以北,以利其整軍再戰。因此,我軍必須越過三八線。如到三八線以北即停止將給政治上很大的不利。(二)此次南進,希望在開城南北地區,即離漢城不遠的一帶地區,尋殲幾部份敵人。然後看情形,如果敵人以很大力量固守漢城,則我軍主力可退至開城一線及其以北地區休整,準備攻擊漢城條件,而以幾個師迫近漢中流北岸活動,支援人民軍越過漢江殲擊偽軍。如果敵人放棄漢城,則我西線六個軍在平壤漢城間休整一時期。(三)明年一月中旬補充一大批新兵極為重要,請高抓緊準備……

毛澤東

十二月十三日

我們只要把電報原文拿出來一看,就可以知道,那些為了“政治正確”的書籍中描述的“彭德懷立即意識到自己原定的部隊冬季整訓計畫無法實施。原想在三八線以北打一仗,不論結果如何,部隊都要休整一段時間,以備明年春季作戰(潛臺詞是,因為毛澤東要求,所以沒法整訓了)”。以及有些書籍說的“這就意味著,在很短的時間內,志願軍將要投入新的戰役了。(潛臺詞也是,因為毛澤東要求,又要馬上打仗了)”

等等這些說法,其實根本就沒有事實依據。只要對照電報原文,非常清楚。

毛澤東和彭德懷在部隊需要休整補充這一點上,是完全一致的,都認為部隊在第三次戰役後必須休整。

彭德懷和毛澤東對於要進行第三次戰役這一點,也是完全一致的,並不存在逼著彭德懷越過三八線的說法。彭德懷是準備馬上進行第三次戰役的,請注意了!毛澤東只是向彭德懷指出,1、根據情報顯示和國際形勢,你想在三八線以北打,可實際上那邊根本沒敵人打。2、無論從軍事角度還是政治角度,我們應該越過三八線打,不能給美軍喘息之機,也是為了讓美國在政治上被動,為下一步談判創造條件。

其實,只要拿出電報原文,到底是怎麼回事,很是清晰。可是,有相當數量的知名學者專家,在這個問題上一律採取“截取史料”的辦法,將有些話去掉,然後句子進行拼接。這麼一拼接,就變成了“志願軍後勤跟不上,戰士很苦很疲勞,部隊急需休整補充。彭德懷向毛澤東提出了建議,說速勝有害,但毛澤東不同意,硬給毛澤東套個想速勝的帽子,說毛澤東逼著彭德懷打第三次戰役,於是軍事服從於政治,第三次戰役準備工作,就此開始”。就變成了這麼個所謂的“歷史真相”。這樣做的人,除了前述的沈志華,還有徐姓的將軍,王姓的作家等等,他們獲得資料的能力都強於我,我不相信他們無法看到這些早已公開的電文。另有一些學者作家在全文引用這些電文的同時,卻依然委婉、隱晦地描述彭德懷感受毛澤東壓力的心理細節,讓人更無法理解。

作者簡介:王正興

並公開宣佈第十兵團(阿爾蒙德少將所部)就要從該港撤退。元山之敵昨十日業已從海上撤退。據合眾社十日電稱,陸戰師等部被圍軍隊,昨十日有二百餘輛卡軍由陸一師長史密茲少將率領,沖出包圍,進抵興南港。似此,黃草嶺地區被圍之敵各部現已沒有戰場上統一指揮的官長了。許多通訊報導,中國軍隊打得極為英勇,美軍處境很慘,損失很大。

毛澤東

十二月十一日十時

這個電報是在美國陸軍參謀長柯林斯到朝鮮來瞭解部隊情況,回國彙報後不久,毛澤東就發給彭德懷的。

這說明第一點,我們在美國高層那邊有情報源,及時獲取了這條當時知悉範圍僅僅是美國高層的絕密消息。

第二點,這個電報其實是在告訴彭德懷,美軍準備撤退,你所構想的在三八線以北進行第三次戰役的計畫,已經無法成立了。

第三點,根據這條情報,我們應該乘美國有退縮之心的有利時機,再給“聯合國軍”一次有力打擊,幫助他們下定撤退的決心。

於是,為了讓彭德懷有一個思考的時間,在等了兩天后的12月13日,毛澤東正式回復了彭德懷12月8日關於在三八線北進行第三次戰役構想的電報。

彭,並告高:

十二月八日十八時電悉。(一)目前美英各國正要求我軍停止於三八線以北,以利其整軍再戰。因此,我軍必須越過三八線。如到三八線以北即停止將給政治上很大的不利。(二)此次南進,希望在開城南北地區,即離漢城不遠的一帶地區,尋殲幾部份敵人。然後看情形,如果敵人以很大力量固守漢城,則我軍主力可退至開城一線及其以北地區休整,準備攻擊漢城條件,而以幾個師迫近漢中流北岸活動,支援人民軍越過漢江殲擊偽軍。如果敵人放棄漢城,則我西線六個軍在平壤漢城間休整一時期。(三)明年一月中旬補充一大批新兵極為重要,請高抓緊準備……

毛澤東

十二月十三日

我們只要把電報原文拿出來一看,就可以知道,那些為了“政治正確”的書籍中描述的“彭德懷立即意識到自己原定的部隊冬季整訓計畫無法實施。原想在三八線以北打一仗,不論結果如何,部隊都要休整一段時間,以備明年春季作戰(潛臺詞是,因為毛澤東要求,所以沒法整訓了)”。以及有些書籍說的“這就意味著,在很短的時間內,志願軍將要投入新的戰役了。(潛臺詞也是,因為毛澤東要求,又要馬上打仗了)”

等等這些說法,其實根本就沒有事實依據。只要對照電報原文,非常清楚。

毛澤東和彭德懷在部隊需要休整補充這一點上,是完全一致的,都認為部隊在第三次戰役後必須休整。

彭德懷和毛澤東對於要進行第三次戰役這一點,也是完全一致的,並不存在逼著彭德懷越過三八線的說法。彭德懷是準備馬上進行第三次戰役的,請注意了!毛澤東只是向彭德懷指出,1、根據情報顯示和國際形勢,你想在三八線以北打,可實際上那邊根本沒敵人打。2、無論從軍事角度還是政治角度,我們應該越過三八線打,不能給美軍喘息之機,也是為了讓美國在政治上被動,為下一步談判創造條件。

其實,只要拿出電報原文,到底是怎麼回事,很是清晰。可是,有相當數量的知名學者專家,在這個問題上一律採取“截取史料”的辦法,將有些話去掉,然後句子進行拼接。這麼一拼接,就變成了“志願軍後勤跟不上,戰士很苦很疲勞,部隊急需休整補充。彭德懷向毛澤東提出了建議,說速勝有害,但毛澤東不同意,硬給毛澤東套個想速勝的帽子,說毛澤東逼著彭德懷打第三次戰役,於是軍事服從於政治,第三次戰役準備工作,就此開始”。就變成了這麼個所謂的“歷史真相”。這樣做的人,除了前述的沈志華,還有徐姓的將軍,王姓的作家等等,他們獲得資料的能力都強於我,我不相信他們無法看到這些早已公開的電文。另有一些學者作家在全文引用這些電文的同時,卻依然委婉、隱晦地描述彭德懷感受毛澤東壓力的心理細節,讓人更無法理解。

作者簡介:王正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