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的畫裡,藏著什麼秘密 畫中淺色的笑臉、灰色的小孩甚至一團亂麻的線條,都訴……

畫中淺色的笑臉、灰色的小孩甚至一團亂麻的線條, 都訴說著孩子的心事

上週六開始,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精神衛生中心新開設了一個專科門診——兒童青少年心理專科門診, 去諮詢的家長不少。

雖然很多人抱著“小孩子什麼都不懂, 怎麼會有心理問題”的想法, 但是在和一些與孩子打交道的人看來, 卻並非如此。

當了29年幼稚園老師, 又當了4年幼稚園園長, 整整33年, 李茗都在跟2—6歲的孩子打交道。 她喜歡早晨站在幼稚園門口看著孩子們一個個跑進來, 他們有的會笑著說園長好, 有調皮些的會跑過來拉一下她的衣服又跑開,

有的沖過來拍她一下又笑嘻嘻地逃走……

這是杭州一所普通幼稚園的普通早晨, 你大概不會發現那些在一起玩鬧的孩子們中間, 一個與另一個有什麼不同。 而李茗的興趣就是發現這些不同, 發現孩子身上潛藏的各種情緒和心理問題, 然後進行疏導——通過畫畫的方式。

除了幼稚園老師之外, 她還是一名國家繪畫分析師, 善於通過繪畫解讀兒童心理。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語言表達正在發展期, 他可能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 但他的畫會告訴你, 他當下正處於怎樣的狀態。 ”李茗說, 她幾乎沒碰到過不愛畫畫的孩子。

顏色很淺的笑, 畫著孩子受傷的心

空閒的時候, 李茗喜歡看幼稚園教室牆上的兒童畫,

她習慣由此揣摩孩子們最近一段時間的心理狀態。

“有一天我發現了這幅畫(圖①)。 ”那是一幅線條簡單的圖畫, 身體部分有些支離破碎, 但大致還能看得出來畫的是個紮著辮子的小女孩。 除了用色偏暗, 對一個幼稚園小孩子來講, 這繪畫作品就是孩子當下的狀態。

“你沒發現她畫了一張笑臉嗎?”經李茗這麼一提醒, 才發現原本以為沒有畫五官的圓臉蛋上其實用很淺很淺的粉色畫著一張大大的笑臉。 而李茗覺得這幅畫比較特別, 與眾不同, 尤其是這張笑臉。 畫上的所有線條都用粗重的黑色來勾勒, 而最直接用來傳達情緒的笑臉卻是用了極細、極淺的顏色, 一不小心就會被忽略。 李茗猜測畫這幅圖畫的孩子在情緒表達方面可能比較單一或者親子關係淡漠。

“這對幼稚園年齡段的孩子是個比較嚴重的情況, 因為這個年紀的孩子一般情緒表達都非常直接, 高興就笑, 不高興就哭。 ”

通過班主任, 李茗見到了畫這幅畫的小姑娘, 可一開始她並沒有看出問題在哪。 “孩子笑嘻嘻的, 話不多。 ”

畫上的笑臉旁邊有一個顯得比頭還大的不規則圖形, 一開始我們都沒明白是什麼。 “她告訴我這是蝴蝶結。 畫得那麼大, 又在比較居中的位置, 說明這個東西對她很重要。 孩子說這是她收到的禮物。 ”當天的談話似乎並沒有發現問題, 但李茗還是叮囑老師, 要多關注這個孩子, 她自己也開始暗中觀察。

這一觀察就觀察出了問題。 “有一次她的手被玩具夾住了,

夾得還有點嚴重, 她站著沒有任何聲音, 我和班主任非常著急, 我抱著她, 班主任把玩具拆下, 發現她的手指有點傷到, 換一個孩子肯定哭得稀裡嘩啦, 可她還是在笑, 一直笑著看老師給她擦藥。 我突然覺得, 跟她畫的那張笑臉很像。 ”李茗說, 這讓她意識到, 孩子對外界的應激情緒反應出了問題, “她不知道如何應對外界刺激, 笑成了她唯一的表達。 ”

後來老師做家訪, 李茗才知道, 小女孩父母離異, 父親工作忙, 她長時間跟奶奶做伴, 被教育說哭鬧的孩子不招人喜歡, 時間長了, 就不哭不鬧了。

“2—6歲的孩子正是自我表達形成的時候, 他們每一個都有自己的表達方式, 不要覺得他們不聽話、不懂禮貌, 事實上, 有時候孩子跟你對著幹只是他尋找‘我是誰’的一種方式。

”李茗說, 她曾經陪一個不願講話的孩子畫畫, 花了將近兩個月時間孩子終於願意跟她打招呼了, 而他打招呼的方式就是拍一下她的手。

“畫畫表達的是孩子對世界的反應、對情感的判斷, 所以不要去評判孩子的作品。 ”李茗說, 她其實很反對過早地對孩子進行美術技能教育, 畫畫是孩子與世界建立連接的一個管道, 像不像不重要。 “如果你非要誇, 那麼不要說‘畫得真像’, 你可以說‘哇!你畫得真好’, 但我比較建議家長多做引導式的對話, 比如問問他畫的是什麼, 能說一說嗎?孩子是很願意有家長陪伴的, 這樣的對話對疏導孩子的負面情緒很有用。 ”

孩子的問題, 大多與孩子本身無關

陪著畫畫是李茗與孩子溝通的途徑,從孩子的畫作裡她能看出很多他們語言無法表達或不願表達的東西。“孩子的問題,很多時候與孩子本身無關。”說著,李茗又拿出一幅畫(圖②)。

一看畫的主題就是“一家人”,畫面上是爸爸、媽媽和一個小小的“我”。一開始引起我注意的是畫上的表情,非常生動,很明顯能看得出來爸爸、媽媽都不太高興,表情誇張。“對一個5歲的孩子來說,他畫得非常細緻,圓圓的眼睛,還非常仔細地畫了耳朵。一般這個年紀的孩子畫人像都不太會畫耳朵,這說明他非常在意別人說的話,非常想得到肯定和表揚。”李茗解釋說,雖然整幅畫看起來色彩鮮豔,但鮮豔的顏色都用在了父母身上,畫上的孩子卻是一團小小的灰色位於畫面的左側,“畫上主要筆觸都用來描繪父母了,可見孩子覺得自己並不重要。而且他非常會察言觀色,所以父母的表情畫得很生動。”原本四五歲的孩子剛剛意識到“我”是什麼,會更關注自我,在表達上也更在意“自我”,這也是為什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往往表現出很強的獨佔欲。“但這個孩子用畫告訴我,他覺得自己不重要。在生活中這樣的孩子也會表現得比較敏感,缺乏安全感,或許還會跟父母對著幹以博取關注。”

事後,班主任去家訪,發現這個家庭的夫妻關係確實非常緊張,而孩子只是如實把他所感受到的用圖畫表達了出來。“2—6歲的孩子,他的情緒表達模式正在建立之中,最明顯的一點就是你如何對他,他就會如何對別人。”李茗有時覺得很無力,她發現了問題,但並不是所有家長都有這方面的意識。“我希望更多人能用繪畫來瞭解孩子,瞭解繪畫背後隱藏的秘密。畫畫是一種很簡單有效的方式,我希望有更多老師、家長,多少能學一點繪畫心理,哪怕不懂也沒關係,陪伴本身也是一種情感溝通。”她說,孩子是天然的畫者,也是天然的表達者。

據《錢江晚報》

陪著畫畫是李茗與孩子溝通的途徑,從孩子的畫作裡她能看出很多他們語言無法表達或不願表達的東西。“孩子的問題,很多時候與孩子本身無關。”說著,李茗又拿出一幅畫(圖②)。

一看畫的主題就是“一家人”,畫面上是爸爸、媽媽和一個小小的“我”。一開始引起我注意的是畫上的表情,非常生動,很明顯能看得出來爸爸、媽媽都不太高興,表情誇張。“對一個5歲的孩子來說,他畫得非常細緻,圓圓的眼睛,還非常仔細地畫了耳朵。一般這個年紀的孩子畫人像都不太會畫耳朵,這說明他非常在意別人說的話,非常想得到肯定和表揚。”李茗解釋說,雖然整幅畫看起來色彩鮮豔,但鮮豔的顏色都用在了父母身上,畫上的孩子卻是一團小小的灰色位於畫面的左側,“畫上主要筆觸都用來描繪父母了,可見孩子覺得自己並不重要。而且他非常會察言觀色,所以父母的表情畫得很生動。”原本四五歲的孩子剛剛意識到“我”是什麼,會更關注自我,在表達上也更在意“自我”,這也是為什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往往表現出很強的獨佔欲。“但這個孩子用畫告訴我,他覺得自己不重要。在生活中這樣的孩子也會表現得比較敏感,缺乏安全感,或許還會跟父母對著幹以博取關注。”

事後,班主任去家訪,發現這個家庭的夫妻關係確實非常緊張,而孩子只是如實把他所感受到的用圖畫表達了出來。“2—6歲的孩子,他的情緒表達模式正在建立之中,最明顯的一點就是你如何對他,他就會如何對別人。”李茗有時覺得很無力,她發現了問題,但並不是所有家長都有這方面的意識。“我希望更多人能用繪畫來瞭解孩子,瞭解繪畫背後隱藏的秘密。畫畫是一種很簡單有效的方式,我希望有更多老師、家長,多少能學一點繪畫心理,哪怕不懂也沒關係,陪伴本身也是一種情感溝通。”她說,孩子是天然的畫者,也是天然的表達者。

據《錢江晚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