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迪拜的中餐,如果放到中國是什麼水準?

文/毛一鳴

很多國內的人聽說我在迪拜, 經常會問我, "國外東西吃不慣把?", "是不是國外沒什麼好吃的?", "還是想念中國的飯菜吧?"……我一般會慣性地說"是", 但仔細想來, 其實還好, 畢竟這幾年迪拜的中餐突飛猛進, 在吃這個方面, 很多迪拜人已經沒有像過去那樣"思鄉"了。

當然咯, 任何國別美食或地方性美食, 出了土生土長的那個地界, 這"正宗"就要打一點折扣了。 大部分叫得出名字的原生美味, 無不是吸本地日月精華, 潤水土之澤, 以因地適宜的手藝闖出名堂的。 義大利菜就該去義大利吃、泰國菜就該去泰國吃、炸魚和薯條,

那也是英國的最好……而作為博大精深, 被廣泛人士譽為世界第一好吃中國料理, 更加順應這個道理。 什麼蘭州拉麵、重慶火鍋、廣式早茶, 無論遍佈多廣闊的世界, 當你去到這些美食原生的那個地界, 總會有所新的發現。

筆者心中美食榜排行第一的江南名菜醃都鮮,

出了江南的地界就幾乎吃不到了

我在迪拜寫了不少中餐廳美食的評論文章, 偶爾會有一些噴子跳出來說, 大意是"你這丫推薦的也能叫做菜?!", 我有時會反問"這菜到底哪兒膈應你~", 他說"比我老家的XXX差遠了~", 鬱悶得我頭上隱藏多年的三條黑線都滑下來了……

"這位兄台, 和國內比那就沒意思了蛤~"

迪拜的中餐再是突飛猛進, 也突不了這層原生壁壘, 也猛不過中國廚師們精彩絕倫的創造力, 就連中國人看個《舌尖上的中國》都有大半數是自己沒品嘗甚至聽說過的。 迪拜的中餐和中國的中餐, 這壓根就不是一個量級。 迪拜的華人頂多只能說是滿足了"口腹之欲", 離"口福之欲"其實還有一段距離。

這幾年回國機會比較多, 也走了不少地方, 作為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吃貨, 必然要趁此機會胡吃海塞, 多嘗試新鮮之物, 以探測中國餐飲的潮流和變化, 做一個與時俱進的吃貨。

而令我比較意外的是, 我感到迪拜的中餐相比國內的中餐好像並沒有輸太多。 甚至一度吃到我都有點兒懷念迪拜的中餐了 -- 這種想法真是又沒出息又口怕。

愛好腦內小分析正在中國街邊吃著花甲粉的我突然靈光一閃, 如果把迪拜的中餐廳放到國內, 大概會是個什麼個水準呢?

市場

國內的餐飲市場體量極大, 大到即便是我認為很爛的館子, 照樣有不少人吃, 照樣能活得好好的。 這在迪拜是比較難實現的, 不好吃的館子, 除非轉攻不懂行的老外,

否則大多會被淘汰。 因為迪拜的中餐市場, 尤其是面向華人的中餐市場, 真的太小了。 算上所有服務的人口, 估摸著只有20萬, 而基於迪拜的流動性, 應該不到20萬(算上遊客有超, 但不要和我提團餐好麼~)。

20萬是一個什麼體量?我國內家邊上有個大型居民區, 居民20萬。 所以迪拜的中餐廳放在國內, 也就是一個社區級的飯館。 那麼想想你國內社區門口都有些什麼館子吧 -- 蘭州拉麵?黃燜雞米飯?還是隔壁老王的燒烤?我敢說迪拜中餐廳的平均素質, 還是比這些油膩膩的館子要高一些的。

網圖。 真的有隔壁老王燒烤~這幅畫面是不是很像你家樓下的日常

即便迪拜的中餐廳價格上賣貴1倍甚至2倍, 也很難彌補體量上的差距。 在國際城開一個小館子的老闆曾經在杭州也開過類似的小館子, 和我說生意沒有國內好。

另一方面, 雖然迪拜中餐市場的人口基數是社區級的, 但迪拜的華人構成那可是國際級的!華人能在海外生活的, 雖說也有魚龍混雜, 但"高端"人口的比例確實比國內要大一些, 他們對食物的要求,可比你國內社區門前磕著瓜子的“朝陽群眾”要高得多。

你看,市場體量已經那麼小了,目標人群的嘴還挺叼,這可難倒一票廚房師傅啊。

根據我2017年的統計,全迪拜真正由華人所創辦的,烹飪傳統地道中餐(非老外的改良中餐)的,總數大概有70餘家,這個數量今年應該還在增長。迪拜的中餐已經從早期的"賣方市場"過渡到"買方市場"了。食客的選擇越來越多,對於餐廳的經營壓力也越來越大,如果不用心把食物做好吃,就很難有生意。

味道

我在國內感知到的中餐環境,我個人認為是退化的。即便餐廳越來越多,服務越來越好,花樣越來越繁複,但那只是商業面上反映出來的欣欣向榮,卻已經很難還原老底子的那種對美味本真的追求。餐廳經營者大多更多思考的是如何管理、如何提升效率、如何賺更多錢,對於味道本身似乎已經並沒有那麼在意了。汪曾祺筆下的《老味道》,可能只能在書中品味了。

草草杯盤共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 - 豐子愷

曾經的“老味道”或已一去不復返

商業齒輪的驅使讓中餐也開始學習西方的標準化。在國內的商業街上,我們看到的餐廳幾乎都是一個個連鎖或加盟品牌,多如繁星 -- 這種流水線般的模式已經盤踞著中國餐飲界的重要位置,甚至一個從未學習過廚藝的人都可以輕鬆地開上一家"開心花甲"。但也因此,我們的食物變得越來越沒有誠意,越來越食之無味。標準化的中餐,失掉了中餐的魂,雖可量產,但不好吃啊~

這樣的小型加盟餐廳在國內已經佔據主力位置

當然咯,在國內也有不少讓我內心放出"Wow"訊號的好餐廳,它們要不堅守高超繁複的烹飪工藝、就是堅守高成本輸出的優質食材,或者就是以極致的標準化呈上十年如一日的味道。這些餐廳才是許多海外華人心心念念的,頻繁用來與迪拜中餐廳做對比的。但可要知道,這些頂尖餐廳放在國內也是鳳毛麟角。

廣州的炳勝,令我驚豔無比。像這樣將味道與商業結合完美的中餐廳,每座城市總有一些但並不是常態。

而迪拜的中餐有著先天劣勢。作為伊斯蘭城市,99%的中餐廳無法使用豬肉,這基本就抹殺了中餐的小半壁江山了。而各種對新鮮度有較高要求的食材、難以通過海關檢疫的調味品和高昂的物流運輸成本等等限制條件,都對餐廳經營者和廚師團隊是巨大的考驗。

另一方面,則是迪拜開餐廳的經營成本。再小再破的館子,開店成本也得20-30萬迪拉姆(1迪拉姆≈1.75人民幣),何況市場體量就那麼一點點。同時工程審批,裝修,人力等等,無論經濟成本還是時間成本都比國內高得多。

但在食品安全方面,迪拜還是有所優勢的。基於政府的把控,迪拜的食品基本保真且無污染,中國蔬菜也有本地種植,可以輕易獲得。而穆斯林主食的肉類牛羊肉,不僅品質不錯,價格還比國內便宜。可以說迪拜的清真菜,烹飪出來的味道或許比國內大部分地區還要正宗還要好。

在迪拜吃到的蘭州拉麵,真的要比我在國內許多城市吃的要美味

我個人認為,迪拜的中餐廳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即便放到中國,應該也能拿個中等偏上的名次。

綜上,能在迪拜開起餐館且堅挺著的,都不容易,都是要具備不俗的品質才能穩坐江湖。這幾年迪拜的中餐競爭越來越激烈,廝殺越來越兇猛,而迪拜的中國人口倒沒有實質性的增長,在這麼不友好的大環境中,也迫使迪拜的中餐廳與時俱進。所以我們可以感受到迪拜的中餐相比過去正在變的越來越接近中國的原生味道,這是無數迪拜餐飲人努力的結果。

希望讀者們給迪拜中餐多一些包容和理解,祝願迪拜的中餐可以越走越遠。

他們對食物的要求,可比你國內社區門前磕著瓜子的“朝陽群眾”要高得多。

你看,市場體量已經那麼小了,目標人群的嘴還挺叼,這可難倒一票廚房師傅啊。

根據我2017年的統計,全迪拜真正由華人所創辦的,烹飪傳統地道中餐(非老外的改良中餐)的,總數大概有70餘家,這個數量今年應該還在增長。迪拜的中餐已經從早期的"賣方市場"過渡到"買方市場"了。食客的選擇越來越多,對於餐廳的經營壓力也越來越大,如果不用心把食物做好吃,就很難有生意。

味道

我在國內感知到的中餐環境,我個人認為是退化的。即便餐廳越來越多,服務越來越好,花樣越來越繁複,但那只是商業面上反映出來的欣欣向榮,卻已經很難還原老底子的那種對美味本真的追求。餐廳經營者大多更多思考的是如何管理、如何提升效率、如何賺更多錢,對於味道本身似乎已經並沒有那麼在意了。汪曾祺筆下的《老味道》,可能只能在書中品味了。

草草杯盤共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 - 豐子愷

曾經的“老味道”或已一去不復返

商業齒輪的驅使讓中餐也開始學習西方的標準化。在國內的商業街上,我們看到的餐廳幾乎都是一個個連鎖或加盟品牌,多如繁星 -- 這種流水線般的模式已經盤踞著中國餐飲界的重要位置,甚至一個從未學習過廚藝的人都可以輕鬆地開上一家"開心花甲"。但也因此,我們的食物變得越來越沒有誠意,越來越食之無味。標準化的中餐,失掉了中餐的魂,雖可量產,但不好吃啊~

這樣的小型加盟餐廳在國內已經佔據主力位置

當然咯,在國內也有不少讓我內心放出"Wow"訊號的好餐廳,它們要不堅守高超繁複的烹飪工藝、就是堅守高成本輸出的優質食材,或者就是以極致的標準化呈上十年如一日的味道。這些餐廳才是許多海外華人心心念念的,頻繁用來與迪拜中餐廳做對比的。但可要知道,這些頂尖餐廳放在國內也是鳳毛麟角。

廣州的炳勝,令我驚豔無比。像這樣將味道與商業結合完美的中餐廳,每座城市總有一些但並不是常態。

而迪拜的中餐有著先天劣勢。作為伊斯蘭城市,99%的中餐廳無法使用豬肉,這基本就抹殺了中餐的小半壁江山了。而各種對新鮮度有較高要求的食材、難以通過海關檢疫的調味品和高昂的物流運輸成本等等限制條件,都對餐廳經營者和廚師團隊是巨大的考驗。

另一方面,則是迪拜開餐廳的經營成本。再小再破的館子,開店成本也得20-30萬迪拉姆(1迪拉姆≈1.75人民幣),何況市場體量就那麼一點點。同時工程審批,裝修,人力等等,無論經濟成本還是時間成本都比國內高得多。

但在食品安全方面,迪拜還是有所優勢的。基於政府的把控,迪拜的食品基本保真且無污染,中國蔬菜也有本地種植,可以輕易獲得。而穆斯林主食的肉類牛羊肉,不僅品質不錯,價格還比國內便宜。可以說迪拜的清真菜,烹飪出來的味道或許比國內大部分地區還要正宗還要好。

在迪拜吃到的蘭州拉麵,真的要比我在國內許多城市吃的要美味

我個人認為,迪拜的中餐廳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即便放到中國,應該也能拿個中等偏上的名次。

綜上,能在迪拜開起餐館且堅挺著的,都不容易,都是要具備不俗的品質才能穩坐江湖。這幾年迪拜的中餐競爭越來越激烈,廝殺越來越兇猛,而迪拜的中國人口倒沒有實質性的增長,在這麼不友好的大環境中,也迫使迪拜的中餐廳與時俱進。所以我們可以感受到迪拜的中餐相比過去正在變的越來越接近中國的原生味道,這是無數迪拜餐飲人努力的結果。

希望讀者們給迪拜中餐多一些包容和理解,祝願迪拜的中餐可以越走越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