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原來孩子是這樣“讀懂”國學經典的,大人真的是冤枉孩子了

6歲男孩對景吟詩, 媽媽自歎不如。

週五晚上, 我跟城禹去家附近的人民公園走走。

城禹看到天上月亮好大, 好圓, 好亮。 不自覺的吟起詩來了;

古朗月行

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 飛在白雲端。

仙人垂兩足, 桂樹作團團。

白兔搗藥成, 問言與誰餐。

我直接給愣住了。

要知道這首詩在2013年初我跟城禹一起正音跟讀過一次, 從來沒複習過, 沒想到居然今晚看到月亮, 城禹居然能對景給朗讀出來了。 。

於是, 我也不例外, 直接讀我小時候也讀過的詩詞, 是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追去, 又恐瓊樓玉宇。 。 。

標題我給忘了。

這還是我上小學的時候, 苦苦背誦的, (小時候也無緣經典。 )

哪像現在我跟城禹學習詩詞, 有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 背誦是很自然的事情。

而總結今晚的經歷, 也再讓我想起了《問答集》提到的關於讀經的錯誤思維, 原文如下:

我們讀經常常有什麼錯誤的習慣思維?怎麼糾正?

一、錯誤的習慣思維

(一)讀、用不分,覺得讀了不懂,故不讀;

(二)價值、價格不分,不看價值,只看價格;

(三)經、典不分,總是認為從《三字經》《弟子規》開始比較好,置最有價值的經典於不顧;

(四)自己的身份不分,認為自己是上帝,是消費者,沒有意識到自己是求學者,需要排空自己,好好學習;

二、解決方法

(一)先讀,管他懂不懂,讀了也許不懂,但不讀就永遠不懂;

(二)仔細瞭解,確定價值所在,沒有價值,再便宜也不要;有價值,而價格這樣便宜,則要更加珍惜;

(三)系統讀經,經、典同步;

(四)確定自己的角色,哪個更輕,哪個更重?

(五)確定自己的目的,儘量把精力用在主要目標上.

(2009-11-03)

不知道有多少家長因為自認為孩子太小了, 讀經讀不懂, 讓孩子白白錯失了讀經時機?

關於讀經時機, 在《易經》屯卦第三早告訴我們了,

君子以經綸, 十年乃字。

從胎教開始,就應該讀經,而且一讀,用十年.這樣的目標是什麼呢?

是"建侯",也就是幫助我們自己,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真正的大結構人才,他們可以成王成侯.

"宜建侯而不甯",不寧者,不要偷懶也!

好好地讀經,教育孩子是最偉大的事業,不要偷懶.剛剛出生的孩子是天造草昧,是最好教育的時候.

我們的聖賢,寫得清清楚楚的東西。 有幾個看的懂呢?

2.看到修路站牌的字, 城禹指著字朗讀。

在路邊, 看到了牌子, 城禹自己走過去停下來, 看了約有3分鐘, 手指著字, 嘴裡跟著讀出來。

這個動作大家看著很熟悉了, 平常在家裡我們就是手指著字, 眼睛看著手指, 嘴跟著音訊大聲讀。

簡單的事情重複做, 重複的事情堅持做, 成為生活習慣, 城禹在外面不管玩什麼, 只要看到與字有關的, 不管是什麼, 總不自覺地手指著, 並念出來。

就這樣我們堅持在家每天系統學習經典30分鐘, 這麼簡單的事情, 帶給城禹的變化不止是識字量提高了, 連識字能力也跟著增強, 對周圍的一切都好奇。

3.幼小銜接作業, 輕鬆完成, 城禹自學能力開始浮現。

從上周開始, 城禹開始學習中文拼音的每個字母。

第一次寫字母aoe的時候, 哭著說不會寫, 關於這個, 我在上周微信公眾號分享過。

讓我沒想到的是, 我用易經思維引導後, 城禹居然一發不可收拾。

幼稚園老師只教了aoeiuü,在家裡城禹不但會讀會寫了, 連同後面沒學過的字母, 也跟著看著玩, 畫著寫, 有模有樣的。

30分鐘的時間寫了7頁作業本。 。 。

比我小時候的自學能力都強。

我小時候13前若是有這系統學習方法讀經典, 至於當年學習那麼困難嘛?

也奇怪了, 初中高中學習的詩詞, 現在一點印象都沒有。

而這些也再次證明了小孩子記憶力非常好,

孩子學習各年齡段的特點:

1、黃金期:0-3歲,

完全吸收階段, 自主吸收接收到的任何消息。

2、白銀期:3-6歲,

80%吸收階段, 可朔性強, 只要家長努力, 孩子很容易上軌。

3、銅鐵期:6-9歲,

60%吸收階段, 有一定的叛逆性格, 需要家長格外用心, 仍然可以上軌。

4、朽木期:9-13歲,

40%吸收階段, 有較強的思考能力, 不一定能夠聽從家長的話, 需要多做工作, 從理論上說服他們, 家長用自己的熱情感染他們, 慢慢引導上軌。

5、腐紙期:13-, 這是成人學習階段, 有自己的主見, 如果能夠認識到了, 就會去行動。 不能簡單地要求他們學習經典, 通過一定的環境手段影響他們, 改變他們。

6、稀泥型:性格叛逆的孩子, 或反對讀經典的成年人, 他們屬於稀泥型, 扶不上牆。 要警惕教育出稀泥型的孩子, 防微杜漸, 從小實施正確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0-3歲是最佳年齡(黃金時期);

如果錯過了0-3歲,請不要錯過4-6歲;

如果錯過了4-6歲,那麼請一定不要錯過7-13歲;

如果13歲也錯過了,請趕緊行動,當下讀經,也還來得及。

看到城禹學習這麼輕鬆,慶倖當年(2012年底)自己的果斷選擇,孩子的成長不會因為任何事情而停止,說白了與家長的認識到位有關,當然更多的是緣分來了,有沒有抓住並且行且珍惜。

想起來了育心家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話: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動而不括,是以出而不獲。語成器而動者也。”《周易-繫辭下》

學習經典也是,先堅持學著,學著學著,時機到了,孩子自然能享受到從小學習經典給自己學習,生活,工作帶來的好處,家長也不例外。

我就是一個,與孩子一起學習,自己的學問也跟著來了。

看我原創日記可以知道了。

正如老子在《道德經》所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4.關於學習經典的內容選擇非常重要,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如果你想讓孩子成為優秀的人,就用最優秀的、最有智慧的經典給孩子學習吧;

如果你想讓孩子成為簡單的、聽話的木頭人,就讓他學習聽話的《弟子規》吧.

中國自古以來,只聽說讀《易經》成才的,

從來沒有聽說過讀《弟子規》能成才的.

誰能告訴我,歷史上有哪一個偉大人物,是學習過《弟子規》的?

而學習過《易經》的優秀傑出人物,大家能找到嗎?

《易經》,為什麼叫"易"經?

如果這麼難,為什麼還叫"易經"?

5.而經典的順序是非常有講究的.

我們非常清楚,兒童學經典,沒有難易之分,

那為什麼不從我們成人認為最難的經典開始呢?

讓孩子一步達到最高峰,接著學其他經典,就會"一覽眾山小".

而有些家長總是擔心孩子不懂,非要從最簡單的經典開始學,

等於一開始就讓孩子在山腳,隨著年齡的增加,慢慢去讀更難的經典,

就像爬山一樣,會越爬越難.

這是從道理的層面,我們可以進行思考的問題.

實際的情況,我們也提出來讓大家思考.

我們先讀《易經》一兩年時間,再讀《弟子規》,這是一種方案;

或者我們先讀《弟子規》一兩年時間,再讀《易經》,這是另一種方案.

請問:這兩種做法有區別嗎?

這兩個人的收穫會不同嗎?

肯定是不一樣的.

就如爬山,如果一開始就把你抬到高山頂上,以後你慢慢下山,會很容易.

因為小孩子學習經典沒有難易之說,

所以一開始把他拉到"山頂"還是"山腳",對他來說是沒什麼區別的.

如果一開始讓他學《三字經》《弟子規》,背兒歌,以後越學越難,

等長到十幾歲,已經有了畏難情緒,再去學《易經》,相對來說就會很難.

這就是讀經次第的問題,道理說起來很簡單,大家自己去體悟,去決定,我們只是引導大家.

如果我們不認真地思考,人云亦云,就會走錯路了還不自知.

6.明天繼續週六大地遊學的日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0-3歲是最佳年齡(黃金時期);

如果錯過了0-3歲,請不要錯過4-6歲;

如果錯過了4-6歲,那麼請一定不要錯過7-13歲;

如果13歲也錯過了,請趕緊行動,當下讀經,也還來得及。

看到城禹學習這麼輕鬆,慶倖當年(2012年底)自己的果斷選擇,孩子的成長不會因為任何事情而停止,說白了與家長的認識到位有關,當然更多的是緣分來了,有沒有抓住並且行且珍惜。

想起來了育心家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話: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動而不括,是以出而不獲。語成器而動者也。”《周易-繫辭下》

學習經典也是,先堅持學著,學著學著,時機到了,孩子自然能享受到從小學習經典給自己學習,生活,工作帶來的好處,家長也不例外。

我就是一個,與孩子一起學習,自己的學問也跟著來了。

看我原創日記可以知道了。

正如老子在《道德經》所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4.關於學習經典的內容選擇非常重要,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如果你想讓孩子成為優秀的人,就用最優秀的、最有智慧的經典給孩子學習吧;

如果你想讓孩子成為簡單的、聽話的木頭人,就讓他學習聽話的《弟子規》吧.

中國自古以來,只聽說讀《易經》成才的,

從來沒有聽說過讀《弟子規》能成才的.

誰能告訴我,歷史上有哪一個偉大人物,是學習過《弟子規》的?

而學習過《易經》的優秀傑出人物,大家能找到嗎?

《易經》,為什麼叫"易"經?

如果這麼難,為什麼還叫"易經"?

5.而經典的順序是非常有講究的.

我們非常清楚,兒童學經典,沒有難易之分,

那為什麼不從我們成人認為最難的經典開始呢?

讓孩子一步達到最高峰,接著學其他經典,就會"一覽眾山小".

而有些家長總是擔心孩子不懂,非要從最簡單的經典開始學,

等於一開始就讓孩子在山腳,隨著年齡的增加,慢慢去讀更難的經典,

就像爬山一樣,會越爬越難.

這是從道理的層面,我們可以進行思考的問題.

實際的情況,我們也提出來讓大家思考.

我們先讀《易經》一兩年時間,再讀《弟子規》,這是一種方案;

或者我們先讀《弟子規》一兩年時間,再讀《易經》,這是另一種方案.

請問:這兩種做法有區別嗎?

這兩個人的收穫會不同嗎?

肯定是不一樣的.

就如爬山,如果一開始就把你抬到高山頂上,以後你慢慢下山,會很容易.

因為小孩子學習經典沒有難易之說,

所以一開始把他拉到"山頂"還是"山腳",對他來說是沒什麼區別的.

如果一開始讓他學《三字經》《弟子規》,背兒歌,以後越學越難,

等長到十幾歲,已經有了畏難情緒,再去學《易經》,相對來說就會很難.

這就是讀經次第的問題,道理說起來很簡單,大家自己去體悟,去決定,我們只是引導大家.

如果我們不認真地思考,人云亦云,就會走錯路了還不自知.

6.明天繼續週六大地遊學的日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