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油潑面、臊子面、漿水面、疙瘩面、涼皮……陝西人吃面沒怕過誰

丨端一碗陝西面, 吼一聲嫽咋咧丨

- 風物君語 -

上次風物君寫過山西的面

立馬就有吃貨來留言

為什麼不寫陝西?

這一回

風物君就帶大家看看陝西面

在陝西吃面

最難的就是選擇

陝西到底有多少種面?

誰也說不清

那麼陝西面花樣為什麼那麼多?

哪種又最好吃呢?

不要急, 也不要饞

且聽風物君慢慢道來

吃面, 這個對大多數人來說, 再隨意不過的事, 在陝西卻近乎一種儀式。 陝西鄉黨回家後一定要咥上一碗面, 過生日一定要咥上一碗面, 招待外地朋友一定要咥上一碗面。 陝西人實在又豪爽的性格, 與麵條是天生一對。 麵條雖然簡單, 但是管飽, 吃進肚裡最實在。 筋道的麵條, 火辣的油潑辣子, 不是爽利人, 吃不出個中滋味。

陝西是麵食者天堂, 可我們常說的陝西面, 其實更多的是關中地區的面。 在這裡, 你總能發現最適合自己的那一碗面。 想吃辣?油潑面。

想吃酸?漿水面。 想幹拌?西府削筋面。 想帶湯?楊淩蘸水面。 嫌麵條太長?麻食。 嫌麵條太普通?麟遊血條面。 沒吃夠想帶回家?掛麵瞭解一下唄。 就算世界上最挑剔的人來了, 老陝也有無數種方式堵住他的嘴。

作為吃面星人, 陝西人是如何做到如此花樣百出的呢?其實, 每一樣陝西面都是中國人生活哲學的結晶。

1

面從何處來

現在陝西人離不開的小麥, 其實是真正的“國際友人”。 小麥原生於西亞新月沃地, 大約4000年前經西域傳入中國。

小麥傳入中國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 都無法被中國人廣泛接受。 原因之一, 便是慣於粒食的老祖宗們, 覺得麥粒嚼起來實在是太費腮幫子了。 所以黍(黃米)、粟(小米)這些國貨長期霸佔餐桌。

▲ 以擀麵杖為尺, 刀劃成面。 這種做法稱為犁面, 是陝西最傳統的制面方式之一。

小麥在秦漢時期開始開疆拓土。 彼時的陝西, 是中國的中心, 那麼多人吃飯可是天大的事。 董仲舒曾向漢武帝建議“有水災郡種宿麥”, 以滿足口糧的需求。 同時, 石磨又送上神助攻。 磨成粉的小麥, 不僅口感遠勝小米、黃米, 還可以加水之後做成各種形狀。 人們開始樂於吃這種外國貨。

湯餅, 是麵條的曾用名。 漢朝宮廷裡就已有專門製作湯餅的“湯官”。 除了吃, 湯餅還有驗證顏值的作用。 魏文帝曹丕曾經懷疑, 何晏的面白如玉, 是在臉上塗了脂粉。

於是, 文帝傳何晏入宮, 賞賜一碗湯餅。 看著何晏吃得滿頭大汗, 面色由白轉紅再轉白, 他才相信何晏是真的膚白。

製作湯餅的方法很粗放, 直接用手揪一揪、扯一扯即可。 時至今日, 同樣的場景依舊在陝西人的廚房裡上演。 看過電視劇《白鹿原》的人, 都會對那一碗油潑面印象深刻。

▲ 油潑辣子,潑辣本辣。

捏住寬面片的兩端,手腕輕輕抖動,手臂緩緩張開,面片隨著身體的律動慢慢舒展開來,麻利地將之投入翻滾的面鍋裡,用不了幾分鐘,就可以撈到碗裡,一勺火紅的秦椒辣面,被熱油一激,一縷青煙伴著“滋啦”聲騰起,這是最具陝西氣息的人間煙火。

▲ 周至飥飥面。圖/視覺中國

在陝西周至,有一種面堪稱麵條界活化石——飥飥面。這種面的特別之處在於面劑要經水浸泡,再揪成類似餃子皮的形狀。這與1500年前的《齊民要術》裡,“挼如大指許,二寸一斷,著水盆中浸”的餺飥制法相差無幾。周至以外,揪面片也是最家常的麵食之一。小說《平凡的世界》裡,金波見到突然出現的摯友少平,用來款待他的,就是“端回大半臉盆手揪白麵片,裡面還泡五六個荷包蛋”。面就是這樣滲透在陝西人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裡。

2

安土重遷,造就了陝西面的多樣性

▲ 麥收季節的關中平原。圖/視覺中國

安土重遷,是中國人骨子裡的基因。農業社會,地就是命。人必須守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踏實耕種,不到萬不得已不能離開。這種思維慣性,是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地生活薰陶下形成的。生活在歷史最悠久的農業區,陝西人的血脈裡一直流淌著這種文化。

如果說漢唐時的關中還帶著點首都人民的傲嬌浮誇,那麼明清兩朝幾百年的穩定生活則令關中人更顯保守。至今,陝西八大怪裡還有“姑娘不對外”的說法。是啊,在關中人眼中,哪裡還有比這八百里秦川更親切的地方呢?

▲ 航拍麥收時的秦川大地。圖/視覺中國

對這片土地的熱愛,也促成了陝西人對面的執著。民國元老于右任是陝西三原人,在南京擔任監察院長的他,平日裡少不了應酬。有一次,于右任應約赴宴,主人家自然免不了叮囑廚師,要投其所好、精心準備。廚師當然不敢怠慢,為他特意上了一碗麵條。結果于右任吃了之後直問有沒有粗一點的?廚師只好給他下了一碗比筷子還粗的麵條。于右任這下吃得十分高興,卻引得廚師直罵他是鄉巴佬。生性豁達的于右任,在吃面這件事上,也會鑽牛角尖。

▲ 電視劇《白鹿原》中的吃面場景。就是這又寬又長,筋道可口的麵條,才最對陝西人的胃口。

陝西人對家鄉土地、家鄉味的熱愛,造就了獨特的關中文化。陝西人脾氣執拗,每個小地方都堅持自己的嗜好,最後的結果就是十裡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這種特點,反映在食俗上,就是面的多樣口味。

臊子面,最讓陝西人欲罷不能的面之一,也最能體現陝西面的多種多樣。臊子原本指的是切碎的肉,但是在陝西,肉丁炒的澆頭統稱為臊子。受到最多人追捧的臊子面,當屬西府臊子面。吃面在關中西府人眼裡絲毫馬虎不得,面要薄、筋、光,湯要煎、稀、汪,吃起來得酸、辣、香。九九歸一,恪守這九字訣,才能吃到一碗純粹的西府臊子面。

▲ 一口香,精緻版臊子面,湯色紅亮,配菜五彩斑斕。關中大漢怕是要吃三十碗才能飽。圖/視覺中國

在關中西府,臊子面是個大家族。除了最為外地人所知的岐山臊子面,鳳翔、扶風等地的臊子面都不甘示弱。扶風臊子面不帶辣,鳳翔臊子面倒是和岐山類似,可是在鳳翔,東鄉和西鄉還有不同,東鄉攬臊子(炒制臊子)要用油,西鄉則不用。吃臊子面最講究的還是一口香,大碗公寬湯,面卻只有一口,麵條飽蘸湯汁,香濃馥鬱,一口入魂。不過吃這面忌諱貪多,必須量力而行,如人吃面,饑飽自知。

▲ biangbiang面,世界上名字最複雜的面。

名副其實的臊子面之外,biangbiang面也能算作臊子面。這種名字極其複雜的面,以褲帶面為基礎,加上臊子、炒蔬菜、番茄雞蛋鹵,以油潑辣子收尾點睛。比起單純的油潑面、臊子面,biangbiang面的口味要博愛得多,也更能被陝西以外的人接受。

▲ biang字的寫法有專門的口訣

相比之下,三原疙瘩面簡直能稱為“站在世界中心呼喚愛”了。一份疙瘩面上桌,大碗裡三個盤如姑娘髮髻般的麵條疙瘩,搭配分裝三個小碗裡的辣子、臊子和酸湯,一面三吃,風情萬種。

▲ 三原疙瘩面。辣椒臊子幹拌、酸湯麵、酸湯臊子面,一面三吃,滿足吃面人的所有想像。圖/視覺中國

3

吃面,是對季節的尊重

▲ 陝西涼皮。去暑的良方。

中國人最崇尚自然,講究因時制宜,因地制宜。

唐朝,關中地區人口爆炸,為了嗷嗷待哺的幾百萬張嘴,朝廷開始大力推進小麥和粟的輪種。秋季種冬小麥,夏季收穫,之後播種粟,秋末收穫。這種充分利用農時的兩年三熟制,協助小麥向關中主食霸主的寶座又進了一步。

這種對於季節的極致掌握,也體現在吃面的習慣上。夏季冬小麥收穫,新麥散發著讓人難以拒絕的香氣,這是吃面的最佳時間。夏天的高溫讓人萎靡,這時,吃一碗涼麵,既能填飽肚子,又能解暑。

▲ 現在在陝西頗受歡迎的菠菜面,與唐朝人喜愛的槐葉冷淘異曲同工。

據《唐六典·光祿寺》記載,大唐宮廷內,“冬月則加造湯餅及黍臛,夏月加冷淘、粉粥”。冷淘是涼麵的雛形,當時最受人歡迎的是槐葉冷淘,也就是用槐葉汁和麵製成的麵條。杜甫更是專門寫詩稱讚槐葉冷淘“經齒冷於雪,勸人投此珠”。

▲ 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裡街頭售賣的涼皮。

陝西人的夏天少不了涼皮。

清涼酸辣的涼皮,既解暑,又開胃。前人對面的瞭解,在涼皮上展現地淋漓盡致。和好的麵團在水裡洗,洗掉的澱粉即是涼皮的原料,而瘦身後的麵團,便是麵筋了。澱粉糊攤平蒸熟,麵筋或蒸或煮,再根據自己的喜好調味。原本爽滑筋道的麵條,被一分為二,沒有任何割裂感,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豐富的層次。

▲ 漢中漿水面。

如果想讓更加偏愛米飯的陝南人加入麵條黨,漿水面應該是最好的“誘餌”。漿水面在西北各省都很常見,酸辣清爽的口感,最適合炎熱的夏天。製作漿水面,肯定少不了漿水,這漿水實際上是蔬菜(芥菜、芹菜、雪裡蕻皆可)加麵湯和酵母發酵而成的酸水。中國人最擅長利用發酵來製作美食。時間催化帶來的乳酸,能夠很好地引發食欲。在食材匱乏的古代,尤其是在酷熱的盛夏,這種酸味是不可多得的調劑。

4

陝西人,早已打通吃面的任督二脈

中國人對古法、傳統的尊崇,近乎於偏執,認為經驗是成敗的關鍵。吃面這種日常活動,自然也充滿了生活的經驗。面好吃,和麵麻煩,如何延長麵條保質期,省去這種麻煩,陝西人早有心得。

在陝西,人們深知水是讓麵粉七十二變的不二法門。每一個熟練的陝西主婦,都深諳制面之道,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尷尬,絕不會出現在她們的廚房裡。在她們的經驗裡,控制水分,就是延長麵條保質期的秘訣。

▲ 合陽踅面。預先製成的麵條,只需經熱水汆燙,再調味即可食用,堪稱最早的速食麵。

去除麵條水分的最佳方法便是借助火的力量。調好的麵糊在鏊子裡烙成煎餅狀,再切製成面,這樣做出的麵條,即使在夏天,也可以保持數日不壞。陝西的禮泉烙面與合陽踅面所用的麵條,都是如此製成。幹制的麵條,只需要加熱水澆燙,再調上佐料即可,是不是聽起來很熟悉?這不就是最早的速食麵嘛。

▲ 切制踅面。相傳,踅面為淮陰侯韓信統兵打仗時的軍糧,至今已有兩千餘年歷史。

比起烙面與踅面的偏安一隅,掛麵早就走進了千家萬戶的廚房。掛麵並不由陝西人壟斷,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陝西乾燥的氣候,為掛麵提供了最好的棲息地。製作手工掛麵,最重要的是對於天氣和麵條特性的感知,如果沒有幾十年經驗,絕難做到遊刃有餘。掛麵既容易儲藏,又便於攜帶,這對於當年出門在外的麵食黨們,是巨大的福音了。

▲ 圖為掛麵製作中劃面的步驟。圖/視覺中國

古人不會懂得麵筋蛋白、氧化這些充滿科學意味的名詞。他們只是在一次次的操作和失敗中,找到了最佳方法。經驗與傳承,是中國人生活哲學的核心,所謂秘訣,歸根結底是一輩一輩的口耳相傳。陝西面是這種薪火相傳的絕佳例證。對陝西人來說,最好吃的那碗面永遠是媽媽做的,因為那是姥姥教給媽媽的。

我知道,你們一定會說自己最愛的那碗面

說吧說吧,在留言區裡使勁說~看看誰說得最誘人~

文丨伊森

參考資料丨韓茂莉《中國歷史農業地理》

何炳棣《中國農業的本土起源》

王子輝《從餅出“三輔”說到面始于秦》

閻豔《古代“湯餅”及其文化意義》

朱平《民國范兒》

鄒逸麟《中國歷史地理概述》

趙旭東、王莎莎《食在方便—中國西北部關中地區一個村落麵食文化的變遷》

本文圖片源自視覺中國、網路

都會對那一碗油潑面印象深刻。

▲ 油潑辣子,潑辣本辣。

捏住寬面片的兩端,手腕輕輕抖動,手臂緩緩張開,面片隨著身體的律動慢慢舒展開來,麻利地將之投入翻滾的面鍋裡,用不了幾分鐘,就可以撈到碗裡,一勺火紅的秦椒辣面,被熱油一激,一縷青煙伴著“滋啦”聲騰起,這是最具陝西氣息的人間煙火。

▲ 周至飥飥面。圖/視覺中國

在陝西周至,有一種面堪稱麵條界活化石——飥飥面。這種面的特別之處在於面劑要經水浸泡,再揪成類似餃子皮的形狀。這與1500年前的《齊民要術》裡,“挼如大指許,二寸一斷,著水盆中浸”的餺飥制法相差無幾。周至以外,揪面片也是最家常的麵食之一。小說《平凡的世界》裡,金波見到突然出現的摯友少平,用來款待他的,就是“端回大半臉盆手揪白麵片,裡面還泡五六個荷包蛋”。面就是這樣滲透在陝西人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裡。

2

安土重遷,造就了陝西面的多樣性

▲ 麥收季節的關中平原。圖/視覺中國

安土重遷,是中國人骨子裡的基因。農業社會,地就是命。人必須守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踏實耕種,不到萬不得已不能離開。這種思維慣性,是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地生活薰陶下形成的。生活在歷史最悠久的農業區,陝西人的血脈裡一直流淌著這種文化。

如果說漢唐時的關中還帶著點首都人民的傲嬌浮誇,那麼明清兩朝幾百年的穩定生活則令關中人更顯保守。至今,陝西八大怪裡還有“姑娘不對外”的說法。是啊,在關中人眼中,哪裡還有比這八百里秦川更親切的地方呢?

▲ 航拍麥收時的秦川大地。圖/視覺中國

對這片土地的熱愛,也促成了陝西人對面的執著。民國元老于右任是陝西三原人,在南京擔任監察院長的他,平日裡少不了應酬。有一次,于右任應約赴宴,主人家自然免不了叮囑廚師,要投其所好、精心準備。廚師當然不敢怠慢,為他特意上了一碗麵條。結果于右任吃了之後直問有沒有粗一點的?廚師只好給他下了一碗比筷子還粗的麵條。于右任這下吃得十分高興,卻引得廚師直罵他是鄉巴佬。生性豁達的于右任,在吃面這件事上,也會鑽牛角尖。

▲ 電視劇《白鹿原》中的吃面場景。就是這又寬又長,筋道可口的麵條,才最對陝西人的胃口。

陝西人對家鄉土地、家鄉味的熱愛,造就了獨特的關中文化。陝西人脾氣執拗,每個小地方都堅持自己的嗜好,最後的結果就是十裡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這種特點,反映在食俗上,就是面的多樣口味。

臊子面,最讓陝西人欲罷不能的面之一,也最能體現陝西面的多種多樣。臊子原本指的是切碎的肉,但是在陝西,肉丁炒的澆頭統稱為臊子。受到最多人追捧的臊子面,當屬西府臊子面。吃面在關中西府人眼裡絲毫馬虎不得,面要薄、筋、光,湯要煎、稀、汪,吃起來得酸、辣、香。九九歸一,恪守這九字訣,才能吃到一碗純粹的西府臊子面。

▲ 一口香,精緻版臊子面,湯色紅亮,配菜五彩斑斕。關中大漢怕是要吃三十碗才能飽。圖/視覺中國

在關中西府,臊子面是個大家族。除了最為外地人所知的岐山臊子面,鳳翔、扶風等地的臊子面都不甘示弱。扶風臊子面不帶辣,鳳翔臊子面倒是和岐山類似,可是在鳳翔,東鄉和西鄉還有不同,東鄉攬臊子(炒制臊子)要用油,西鄉則不用。吃臊子面最講究的還是一口香,大碗公寬湯,面卻只有一口,麵條飽蘸湯汁,香濃馥鬱,一口入魂。不過吃這面忌諱貪多,必須量力而行,如人吃面,饑飽自知。

▲ biangbiang面,世界上名字最複雜的面。

名副其實的臊子面之外,biangbiang面也能算作臊子面。這種名字極其複雜的面,以褲帶面為基礎,加上臊子、炒蔬菜、番茄雞蛋鹵,以油潑辣子收尾點睛。比起單純的油潑面、臊子面,biangbiang面的口味要博愛得多,也更能被陝西以外的人接受。

▲ biang字的寫法有專門的口訣

相比之下,三原疙瘩面簡直能稱為“站在世界中心呼喚愛”了。一份疙瘩面上桌,大碗裡三個盤如姑娘髮髻般的麵條疙瘩,搭配分裝三個小碗裡的辣子、臊子和酸湯,一面三吃,風情萬種。

▲ 三原疙瘩面。辣椒臊子幹拌、酸湯麵、酸湯臊子面,一面三吃,滿足吃面人的所有想像。圖/視覺中國

3

吃面,是對季節的尊重

▲ 陝西涼皮。去暑的良方。

中國人最崇尚自然,講究因時制宜,因地制宜。

唐朝,關中地區人口爆炸,為了嗷嗷待哺的幾百萬張嘴,朝廷開始大力推進小麥和粟的輪種。秋季種冬小麥,夏季收穫,之後播種粟,秋末收穫。這種充分利用農時的兩年三熟制,協助小麥向關中主食霸主的寶座又進了一步。

這種對於季節的極致掌握,也體現在吃面的習慣上。夏季冬小麥收穫,新麥散發著讓人難以拒絕的香氣,這是吃面的最佳時間。夏天的高溫讓人萎靡,這時,吃一碗涼麵,既能填飽肚子,又能解暑。

▲ 現在在陝西頗受歡迎的菠菜面,與唐朝人喜愛的槐葉冷淘異曲同工。

據《唐六典·光祿寺》記載,大唐宮廷內,“冬月則加造湯餅及黍臛,夏月加冷淘、粉粥”。冷淘是涼麵的雛形,當時最受人歡迎的是槐葉冷淘,也就是用槐葉汁和麵製成的麵條。杜甫更是專門寫詩稱讚槐葉冷淘“經齒冷於雪,勸人投此珠”。

▲ 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裡街頭售賣的涼皮。

陝西人的夏天少不了涼皮。

清涼酸辣的涼皮,既解暑,又開胃。前人對面的瞭解,在涼皮上展現地淋漓盡致。和好的麵團在水裡洗,洗掉的澱粉即是涼皮的原料,而瘦身後的麵團,便是麵筋了。澱粉糊攤平蒸熟,麵筋或蒸或煮,再根據自己的喜好調味。原本爽滑筋道的麵條,被一分為二,沒有任何割裂感,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豐富的層次。

▲ 漢中漿水面。

如果想讓更加偏愛米飯的陝南人加入麵條黨,漿水面應該是最好的“誘餌”。漿水面在西北各省都很常見,酸辣清爽的口感,最適合炎熱的夏天。製作漿水面,肯定少不了漿水,這漿水實際上是蔬菜(芥菜、芹菜、雪裡蕻皆可)加麵湯和酵母發酵而成的酸水。中國人最擅長利用發酵來製作美食。時間催化帶來的乳酸,能夠很好地引發食欲。在食材匱乏的古代,尤其是在酷熱的盛夏,這種酸味是不可多得的調劑。

4

陝西人,早已打通吃面的任督二脈

中國人對古法、傳統的尊崇,近乎於偏執,認為經驗是成敗的關鍵。吃面這種日常活動,自然也充滿了生活的經驗。面好吃,和麵麻煩,如何延長麵條保質期,省去這種麻煩,陝西人早有心得。

在陝西,人們深知水是讓麵粉七十二變的不二法門。每一個熟練的陝西主婦,都深諳制面之道,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尷尬,絕不會出現在她們的廚房裡。在她們的經驗裡,控制水分,就是延長麵條保質期的秘訣。

▲ 合陽踅面。預先製成的麵條,只需經熱水汆燙,再調味即可食用,堪稱最早的速食麵。

去除麵條水分的最佳方法便是借助火的力量。調好的麵糊在鏊子裡烙成煎餅狀,再切製成面,這樣做出的麵條,即使在夏天,也可以保持數日不壞。陝西的禮泉烙面與合陽踅面所用的麵條,都是如此製成。幹制的麵條,只需要加熱水澆燙,再調上佐料即可,是不是聽起來很熟悉?這不就是最早的速食麵嘛。

▲ 切制踅面。相傳,踅面為淮陰侯韓信統兵打仗時的軍糧,至今已有兩千餘年歷史。

比起烙面與踅面的偏安一隅,掛麵早就走進了千家萬戶的廚房。掛麵並不由陝西人壟斷,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陝西乾燥的氣候,為掛麵提供了最好的棲息地。製作手工掛麵,最重要的是對於天氣和麵條特性的感知,如果沒有幾十年經驗,絕難做到遊刃有餘。掛麵既容易儲藏,又便於攜帶,這對於當年出門在外的麵食黨們,是巨大的福音了。

▲ 圖為掛麵製作中劃面的步驟。圖/視覺中國

古人不會懂得麵筋蛋白、氧化這些充滿科學意味的名詞。他們只是在一次次的操作和失敗中,找到了最佳方法。經驗與傳承,是中國人生活哲學的核心,所謂秘訣,歸根結底是一輩一輩的口耳相傳。陝西面是這種薪火相傳的絕佳例證。對陝西人來說,最好吃的那碗面永遠是媽媽做的,因為那是姥姥教給媽媽的。

我知道,你們一定會說自己最愛的那碗面

說吧說吧,在留言區裡使勁說~看看誰說得最誘人~

文丨伊森

參考資料丨韓茂莉《中國歷史農業地理》

何炳棣《中國農業的本土起源》

王子輝《從餅出“三輔”說到面始于秦》

閻豔《古代“湯餅”及其文化意義》

朱平《民國范兒》

鄒逸麟《中國歷史地理概述》

趙旭東、王莎莎《食在方便—中國西北部關中地區一個村落麵食文化的變遷》

本文圖片源自視覺中國、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