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是忽悠還是真心造車?3個維度深扒拜騰

有人調侃本屆北京車展就像一盤健康沙拉, 一大波電力滿滿的造車新勢力簡直眼花繚亂。

樂視、蔚來、小鵬、零跑、前途、新特、威馬、正道、雲度、奇點、愛馳、雲度……一隻手未必數得過來。

不同的理念、目標, 都號稱要變革、反覆運算、定義未來……

別說普通消費者, 就連圈內媒體都覺得頭疼, 想要個個搞明白, 絕對讓你三天三夜沉迷在知識的海洋中搞不贏。 更何況是在“互聯網造車”經歷了信用破產之後, 看待這些新品牌的眼光必定更加謹慎。

除了老闆跑路的, 和設計過於保守的(看上去傳統自主品牌電動車沒什麼區別), 剩下的品牌中, 蔚來和拜騰, 目前看來, 是站在了造車新勢力“鄙視鏈”的頂端。

“鄙視鏈”的依據是什麼?當然是團隊陣容、工廠及經銷管道建設, 以及產品本身。

蔚來在去年底亮相了ES8, 很多人都已經看過實車, 有了一番瞭解。 那麼, 拜騰憑什麼也讓小編虎軀一震呢?要從含金量超高的創始團隊聊起。

“市場行銷總監+工程師”的創始人組合

一個新品牌的成立, 創始人的背書一定是第一張名片。

對於拜騰品牌的認知, 就是從戴雷博士開始的。 外方車企高管已經司空見慣鮮, 但操著一口流利中文接受媒體採訪的還真不多。 這就是多年前, 在一次英菲尼迪發佈會上, 戴雷博士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

這位曾就讀于南京大學、娶了中國太太的德國漢子, 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通”。 尤其精通於豪華品牌的市場行銷、銷售、品牌管理方面。

拜騰總裁/聯合創始人:戴雷

當年, 英菲尼迪膾炙人口的“敢·愛”Slogan和《爸爸去哪兒》的成功植入, 至今都被奉為經典行銷案例。 在擔任英菲尼迪中國總經理之前, 他還曾擔任華晨寶馬行銷高級副總裁。

拜騰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畢福康

拜騰的兩位創始人都來自德國, 另一位則是被稱為寶馬i8之父的畢福康。 這位元機械工程學博士, 在寶馬集團服務超過20年, 在創立拜騰之前, 他是寶馬集團副總裁, 並且任期超過10年。 曾執掌底盤開發、動力總成系統研發及企業戰略等部門的高級管理職位。 在電動化出行領域可以說是全世界最知名的“理工男”之一。

除了兩位創始人,高層團隊中還有葉稟煥( Benoit JACOB),他和蔚來的Kris Tomasson和從FF離職的Richard Kim並稱為“寶馬三傑”。

拜騰設計副總裁:葉稟煥

葉稟煥畢業於歐洲藝術中心設計學院。1994年,他的汽車設計生涯從雷諾啟程,曾先後負責雷諾Spider 跑車、 Fiftie概念車、拉古娜2 Salon、Estate和達契亞Logan等多款車型的外觀設計。

加入拜騰之前,葉稟煥在寶馬集團擔任設計副總裁,主導了寶馬i系列車型的設計。沒錯,i8的科幻造型就是出自他之手。

此外,還有智慧汽車用戶體驗領域的叢浩仁,電力與電子系統、車聯網研發領域的賽瑞博、動力總成領域的安佩德……拜騰團隊中有故事的人物太多了,不一一贅述了。

一汽、百度、蘇寧 一大波神隊友已上線

由兩個德國人創立,看似是個“洋品牌”,但事實上,拜騰的投資方主要來自中國。最初由和諧汽車、富士康、騰訊三方出面,首次戰略融資10億元,其中,騰訊和富士康各占約30%,和諧汽車占了近40%。後來,富士康、騰訊陸續撤出,但和諧汽車仍一直加碼。

直到北京車展前夕才投來重磅炸彈:一汽集團完成了對拜騰進行B輪戰略投資的框架合作協定簽約。作為戰略投資者,一汽未來將與拜騰在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領域開展合作。

可能從此以後,那些吐槽拜騰PPT造車的聲音都要掂量一下“共和國長子”對於新能源積分的迫切渴望了。

一汽集團高層與拜騰創始人

除此之外,拜騰還宣佈了幾家重量級的國內合作夥伴。包括與百度在人工智慧車載系統領域合作;選擇寧德時代為電池供應商;與蘇寧在汽車新零售領域合作;與星星充電等企業在公共充電、家庭充電與私樁共用領域合作……

正如畢福康所說:拜騰是一個植根中國,佈局全球的品牌。中國是我們的家,也是我們全球業務的中心。因此,本土化戰略的加碼是大勢所趨。

製造方面,今年4月初,拜騰南京工廠試製車間已完工,樣車即將陸續從這裡下線,用於資質申請及各類測試。衝壓、焊接、塗裝、總裝四大工藝車間預計將於今年10月完工封頂,進行設備進駐。

同時,拜騰的銷售佈局也已經展開。今年第四季度,拜騰首家品牌店將在上海開業。

真正把未來帶到現在的設計

BYTON Concept一經亮相,驚豔四座。各大媒體對於這款車的外觀、內飾設計都有大篇幅詳細報導。(視頻演示傳送門)

總結幾點:

1、49英寸共用全面屏。不僅螢幕大,與之匹配的儀錶台、空調都採取了前所未見的佈局。

2、MPV的內部空間。得益于電動車的優勢,中控採取橫向佈局取代T型佈局,由此釋放出大量腿部空間,被認為是未來汽車設計的大趨勢。

拜騰概念車與葉稟煥在i3上的想法一致

3、可旋轉的前排座椅。拜騰認為在L3自動駕駛狀態下,前後排乘客可更多面對面交流,同時,前排座椅向後旋轉,可讓後排乘客獲得更開闊的視野(道路前方或大螢幕)。

4、智能表情前臉。電動車不需要進氣口,留出一大片空白如何設計?目前分兩派,要麼像蔚來ES8做出假進氣口,要麼像拜騰,巧妙利用這塊空白設計出“Smart Surfaces家族特徵”,交叉的燈光線條與車內座椅縫線、地板氛圍燈相呼應,確實是非常新穎的設計。

諸多細節都可以看出,有別於某些品牌的概念車,為奪人眼球設計得不著邊際,拜騰給出的作品是前衛並且符合發展趨勢的。官方聲稱,未來量產車將保留概念車超過80%的設計(大屏為標配)。

顯眼的感測器會成為未來汽車的象徵,如同標榜排氣管一樣

相比之下,早早投身FE賽事、在紐北刷圈的蔚來,雖然前期在拉高品牌調性上下了不少功夫,但最終的量產車設計卻十分保守,不免有些小失望(可能投資人認為偏中庸的設計能夠贏得更多目標消費群)。

並且你要知道,拜騰這款概念車預計 30萬元的起售價(如政策不變,補貼後約25萬元),在兼具價格競爭力的同時,帶給你的逼格完全不遜色於蔚來或特斯拉。

當然,質疑這些設計過於科幻的聲音也不少,很多人認為我們更喜歡接地氣、符合當下的產品。那麼在此又要拋出一個老梗:這個世界還需要一個全新的汽車品牌嗎?

如果造車新勢力給出了設計中庸的答案,那麼消費者何不選擇傳統車企提供的新能源車呢?

新興品牌在擺脫傳統體制束縛、供應商及董事會的壓制後,終於可以大刀闊斧地給出耳目一新的作品。同時,在專業團隊的背書下,這些設計能夠可靠地量產。單就顏值和前衛感而言,拜騰已在一眾新勢力中勝出。

不過擺在它面前的難題也不小,儘管高層陣容都是車圈老將,但消費者恐怕不會做“背景調查”,拜騰作為一家新公司,品牌認可度和知名度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另外,傳統車企慢慢覺醒,越來越多的主流品牌新能源產品已經推向市場,拜騰首款車型預計2019年底量產,某種程度上錯過了先發優勢。也許,在下一屆的北京車展上,我們就能看到各家新兵老將交出的答卷了。

除了兩位創始人,高層團隊中還有葉稟煥( Benoit JACOB),他和蔚來的Kris Tomasson和從FF離職的Richard Kim並稱為“寶馬三傑”。

拜騰設計副總裁:葉稟煥

葉稟煥畢業於歐洲藝術中心設計學院。1994年,他的汽車設計生涯從雷諾啟程,曾先後負責雷諾Spider 跑車、 Fiftie概念車、拉古娜2 Salon、Estate和達契亞Logan等多款車型的外觀設計。

加入拜騰之前,葉稟煥在寶馬集團擔任設計副總裁,主導了寶馬i系列車型的設計。沒錯,i8的科幻造型就是出自他之手。

此外,還有智慧汽車用戶體驗領域的叢浩仁,電力與電子系統、車聯網研發領域的賽瑞博、動力總成領域的安佩德……拜騰團隊中有故事的人物太多了,不一一贅述了。

一汽、百度、蘇寧 一大波神隊友已上線

由兩個德國人創立,看似是個“洋品牌”,但事實上,拜騰的投資方主要來自中國。最初由和諧汽車、富士康、騰訊三方出面,首次戰略融資10億元,其中,騰訊和富士康各占約30%,和諧汽車占了近40%。後來,富士康、騰訊陸續撤出,但和諧汽車仍一直加碼。

直到北京車展前夕才投來重磅炸彈:一汽集團完成了對拜騰進行B輪戰略投資的框架合作協定簽約。作為戰略投資者,一汽未來將與拜騰在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領域開展合作。

可能從此以後,那些吐槽拜騰PPT造車的聲音都要掂量一下“共和國長子”對於新能源積分的迫切渴望了。

一汽集團高層與拜騰創始人

除此之外,拜騰還宣佈了幾家重量級的國內合作夥伴。包括與百度在人工智慧車載系統領域合作;選擇寧德時代為電池供應商;與蘇寧在汽車新零售領域合作;與星星充電等企業在公共充電、家庭充電與私樁共用領域合作……

正如畢福康所說:拜騰是一個植根中國,佈局全球的品牌。中國是我們的家,也是我們全球業務的中心。因此,本土化戰略的加碼是大勢所趨。

製造方面,今年4月初,拜騰南京工廠試製車間已完工,樣車即將陸續從這裡下線,用於資質申請及各類測試。衝壓、焊接、塗裝、總裝四大工藝車間預計將於今年10月完工封頂,進行設備進駐。

同時,拜騰的銷售佈局也已經展開。今年第四季度,拜騰首家品牌店將在上海開業。

真正把未來帶到現在的設計

BYTON Concept一經亮相,驚豔四座。各大媒體對於這款車的外觀、內飾設計都有大篇幅詳細報導。(視頻演示傳送門)

總結幾點:

1、49英寸共用全面屏。不僅螢幕大,與之匹配的儀錶台、空調都採取了前所未見的佈局。

2、MPV的內部空間。得益于電動車的優勢,中控採取橫向佈局取代T型佈局,由此釋放出大量腿部空間,被認為是未來汽車設計的大趨勢。

拜騰概念車與葉稟煥在i3上的想法一致

3、可旋轉的前排座椅。拜騰認為在L3自動駕駛狀態下,前後排乘客可更多面對面交流,同時,前排座椅向後旋轉,可讓後排乘客獲得更開闊的視野(道路前方或大螢幕)。

4、智能表情前臉。電動車不需要進氣口,留出一大片空白如何設計?目前分兩派,要麼像蔚來ES8做出假進氣口,要麼像拜騰,巧妙利用這塊空白設計出“Smart Surfaces家族特徵”,交叉的燈光線條與車內座椅縫線、地板氛圍燈相呼應,確實是非常新穎的設計。

諸多細節都可以看出,有別於某些品牌的概念車,為奪人眼球設計得不著邊際,拜騰給出的作品是前衛並且符合發展趨勢的。官方聲稱,未來量產車將保留概念車超過80%的設計(大屏為標配)。

顯眼的感測器會成為未來汽車的象徵,如同標榜排氣管一樣

相比之下,早早投身FE賽事、在紐北刷圈的蔚來,雖然前期在拉高品牌調性上下了不少功夫,但最終的量產車設計卻十分保守,不免有些小失望(可能投資人認為偏中庸的設計能夠贏得更多目標消費群)。

並且你要知道,拜騰這款概念車預計 30萬元的起售價(如政策不變,補貼後約25萬元),在兼具價格競爭力的同時,帶給你的逼格完全不遜色於蔚來或特斯拉。

當然,質疑這些設計過於科幻的聲音也不少,很多人認為我們更喜歡接地氣、符合當下的產品。那麼在此又要拋出一個老梗:這個世界還需要一個全新的汽車品牌嗎?

如果造車新勢力給出了設計中庸的答案,那麼消費者何不選擇傳統車企提供的新能源車呢?

新興品牌在擺脫傳統體制束縛、供應商及董事會的壓制後,終於可以大刀闊斧地給出耳目一新的作品。同時,在專業團隊的背書下,這些設計能夠可靠地量產。單就顏值和前衛感而言,拜騰已在一眾新勢力中勝出。

不過擺在它面前的難題也不小,儘管高層陣容都是車圈老將,但消費者恐怕不會做“背景調查”,拜騰作為一家新公司,品牌認可度和知名度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另外,傳統車企慢慢覺醒,越來越多的主流品牌新能源產品已經推向市場,拜騰首款車型預計2019年底量產,某種程度上錯過了先發優勢。也許,在下一屆的北京車展上,我們就能看到各家新兵老將交出的答卷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