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城市奇遇——歷代帝王曾六度考慮遷都於此,差一點就沒了靖康之恥

河南的這個地方加鄧州市, 地處河南省西南部, 北依伏牛, 南連荊襄, 西納漢水, 東接宛洛, 有豫、鄂、陝“三省雄關”之稱。 鄧州市在夏商周的時候也曾經做了一個小諸侯國鄧國的千年國都, 但後來隨著鄧國的滅亡, 也失去了往日的輝煌。 在後來, 歷代統治者曾六度考慮遷都於此, 但很蛋疼的是每次這些大佬們只玩心跳, 就是不行動。 今天, 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歷史上這六次遷都的始末。

鄧州范仲淹石像

第一次北魏孝武帝時期考慮遷都于鄧州, 但有賤人反對而作罷。 西元533年, 高歡將入洛陽, 北魏孝武帝為了避開高歡, 接近荊州刺史賀拔勝, 考慮遷都鄧州穰城, 但散騎侍郎柳慶勸武帝遷都長安, 權衡利弊後, 孝武帝最終決定遷都長安。

唐太宗李世民

第二次唐高宗李淵為躲突厥欲遷都于鄧州, 但李世民極力勸阻而作罷。 西元624年秋, 突厥頡利和突利二可汗自寧夏固原侵入渭水以北, 唐朝大臣認為突厥之所以覬覦關中, 是因為關中太富饒, 建議遷都他處, 可選襄、鄧一帶。 唐高祖同意了大臣的建議, 但秦王李世民竭力勸阻, 最終未能成行。

朱溫

第三次唐末皇帝欲遷都于鄧州, 但朱溫等賤人的威脅而沒有實現。 西元896年, 唐朝左諫議大夫兼同平章事朱樸上書朝廷討論遷都襄、鄧之事。 朱樸認為:“國步多艱, 當遷都圖存, 襄、鄧之地, 實惟中原, 人心質良, 去秦咫尺, 而有上洛為之限, 永無夷狄侵軼之虞, 此建都之極選也。 ”據《新唐書》稱, 唐昭宗確曾有意遷都襄、鄧,

但考慮到依靠趙匡凝以自全, 且由於朱溫的牽制而未能實現。

靖康之恥

第四次金兵南侵, 大臣請求宋欽宗遷都於此, 但宋欽宗一直未答覆而沒有實現。 如果宋欽宗遷都於此, 可能就沒有了靖康之恥了。 西元1126年正月(宋欽宗靖康元年), 金國準備攻打開封。

北宋宰相白時中、李邦彥等謀劃奉皇帝之命出逃襄、鄧, 以避開金人的攻勢, 但遭留守李綱竭力阻止;十一月, 金兵再次進攻, 南道都總管張叔夜勸欽宗“暫詣襄、鄧, 以圖西據長安”, 但欽宗未給明確答覆。 第二年, 北宋滅亡。

花洲書院美景

第五次是在西元1127年, 金兵逼近應天府(今商丘市),宋高宗趙構欲遷都以避開金軍,尚書右僕射兼中書郎李綱等人主張遷都襄、鄧,說:“臣嘗言車駕巡幸之所,關中為上,襄鄧次之,建康為下,陛下縱未能行上策,猶當且適襄、鄧,以示不忘故都,以系天下之心。”但由於宰相黃潛善等人的極力反對,高宗最後採納了黃潛善等人的建議,最終移都臨安。

福勝寺塔

第六次是在西元1233年(金哀宗完顏守緒天興元年),蒙古軍圍攻金國都城開封,元帥豬兒主張遷都歸德(今河南商丘南),但丞相賽不和右司郎中白華等人主張入鄧州。第二年,哀宗先逃至歸德,又逃蔡州(今汝南縣),又一次計畫進入鄧州,卻在蔡州遭到宋、元聯軍的包圍而未能成行,最後帝亡國滅。

奔馬廣場

“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鄧州市在歷史上錯過了六次遷都于此的機會,可能是一個再次走向輝煌的機會,也可能會帶了一次災難,世事難料呀!總之,在古代中原地區為中華文化的發源地,但又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飽受戰火的破壞,可謂是一個輝煌與苦難並存的地方。時至今日,一切都是過往雲煙,希望它早日實現經濟的騰飛,人民生活富足。瞭解過去,追憶城市歷史的腳步,預見未來,創造明天!

金兵逼近應天府(今商丘市),宋高宗趙構欲遷都以避開金軍,尚書右僕射兼中書郎李綱等人主張遷都襄、鄧,說:“臣嘗言車駕巡幸之所,關中為上,襄鄧次之,建康為下,陛下縱未能行上策,猶當且適襄、鄧,以示不忘故都,以系天下之心。”但由於宰相黃潛善等人的極力反對,高宗最後採納了黃潛善等人的建議,最終移都臨安。

福勝寺塔

第六次是在西元1233年(金哀宗完顏守緒天興元年),蒙古軍圍攻金國都城開封,元帥豬兒主張遷都歸德(今河南商丘南),但丞相賽不和右司郎中白華等人主張入鄧州。第二年,哀宗先逃至歸德,又逃蔡州(今汝南縣),又一次計畫進入鄧州,卻在蔡州遭到宋、元聯軍的包圍而未能成行,最後帝亡國滅。

奔馬廣場

“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鄧州市在歷史上錯過了六次遷都于此的機會,可能是一個再次走向輝煌的機會,也可能會帶了一次災難,世事難料呀!總之,在古代中原地區為中華文化的發源地,但又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飽受戰火的破壞,可謂是一個輝煌與苦難並存的地方。時至今日,一切都是過往雲煙,希望它早日實現經濟的騰飛,人民生活富足。瞭解過去,追憶城市歷史的腳步,預見未來,創造明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