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6歲女童撐傘跳樓?結果慘不忍睹

前幾天

網上的一則新聞讓蜀黍心驚不已

蕪湖一個年僅6歲的小女孩

竟從13樓縱身跳下!

孩子掉落在6樓門面房的陽臺上

鄰居發現後趕緊撥打了報警電話

小女孩被120救護車送往醫院

算是撿回了一條命

原以為這孩子是被虐待或想不開

才尋了短見, 沒想到

這緣由竟荒唐得讓人生氣

小姑娘在跳下的時候, 手撐一把小花傘

竟因為受動畫片的影響, 要模仿其中的情節

而這種事, 並不是第一次發生。

2017年3月, 烏魯木齊就有一位5歲女童學著動畫片的樣子, 撐傘從11樓“飛”下, 摔成重傷。

時隔一年, 沒想到悲劇竟再次上演。

總覺得離自己孩子很遠, 可是一旦發生, 就是整個家庭的災難。

實在令人痛心!

模仿動畫片, 害了多少孩子

孩子看動畫片後模仿“作惡”的事件頻頻發生, 令我們防不勝防。

8歲男孩模仿動畫片綁架並火燒同伴

2013年4月, 連雲港一名8歲男孩, 模仿動畫片情節做“綁架烤羊”遊戲。

把兩個小夥伴綁在樹上點火, 造成嚴重燒傷, 其中5歲的弟弟燒傷面達到全身的80%。

2歲半男孩模仿動畫片砍傷自己

2014年3月, 宿遷一個兩歲半的男孩, 模仿動畫片裡的人物, 用斧頭砍傷了自己的中指和無名指。

10歲女孩模仿動畫片拿電鋸鋸妹妹

2016年3月, 10歲的姐姐翻出了一把電鋸,「模仿動畫片使用電鋸的樣子,在妹妹臉上鋸了過去」。

妹妹被送到醫院的時候,鼻子和右臉都是被鋸開的……

4歲男孩模仿動畫片放火

2017年4月,安徽一個4歲小男孩,模仿動畫片裡噴火的場景,在屋子裡燒了火,屋子被燒得幾乎面目全非。

悲劇如此密集地上演

向每一位家長敲響了警鐘

為何孩子會頻頻中招

心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實驗:

實驗中的兩組孩子被隨機分配到兩間屋子裡,一組觀看有暴力打鬥的電視節目,另一組觀看的是溫和的電視節目。

結果,觀看過暴力打鬥的孩子裡,開始出現撕扯玩偶、互相打鬥的行為。

而另一組孩子則基本沒有出現這樣的行為。

3-10歲孩子的心智發展並不健全。

孩子們並不能很好地區分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也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意味著什麼。

如果長期觀看某類卡通節目,他就會去不自覺地模仿節目中的情節。

- 看到動畫裡做危險動作卻安然無恙時,會忽視危險,認為自己也可以做到;

- 看到動畫片裡暴力行為卻表現開心時,就認為攻擊就是正常的社交行為;

- 長期觀看帶有血腥情節的動畫,就可能做出殘忍的事情。

對於孩子而言,分辨能力不足,但模仿卻是他們的天性。

好的動畫片是孩子童年的美好回憶,也是孩子認識世界的視窗。

但壞的動畫片卻是把孩子引入罪惡深淵的劊子手。

專家觀點

中國社科院童小君教授說:

這類視頻,就是針對孩子的資訊暴力,會影響孩子的認知和行為。

孩子就會把他看到的以為是現實的,以為是正確的。

觀看這些暴力、血腥的錯誤情節時,孩子會處於恐懼和焦慮的情緒中。

而這會極大地影響孩子的神經發育,阻礙孩子學習的注意力、人際交往的能力。

如果長期觀看,這對孩子們的身心傷害是不可逆的。

而這類視頻傳播起來特別快,因此,傷害的孩子不計其數。

今年初,在央視的一次採訪中,面對鏡頭,孩子們說出了自己看動畫片學會的語言,令我們不得不提高警惕。

此前,有關部門就開展過針對暴恐動畫的集中整治,多家網站因涉暴被查處。

央視也曾報導:國家已經勒令各大平臺加強兒童節目的審查。

然而,這件事並沒有那麼簡單。

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的教授曹小卉一針見血地指出:

網站在乎的不外是增加點擊量,背後隱藏的是巨大的經濟利益。

在互聯網時代,流量就意味著金錢和利益。

而邪典動畫可以為平臺、上傳者增加點擊量,於是,不良動畫背後的人,就像打遊擊一樣:等這一波銷聲匿跡,換個馬甲、id再次上傳,繼續荼毒辨識能力較低的兒童。

無論是對於孩子也好,家長也好,社會也好,挑戰都一直在持續。

保護孩子

把孩子完全與動畫隔離,已經不現實。

我們的孩子本身就生於互聯網時代。據報導,我國18歲以下的線民數量有1.7億人,一線城市的孩子平均每天要花3.5小時上網。

所以,孩子們不可避免地會受到互聯網的影響。只有優秀的動畫片,才會帶給孩子們正面的引導。

面對互聯網的大環境,我們又該怎樣為孩子們爭取一片綠色的動畫空間呢?

篩選與重視

央視曾對一些父母做過隨機採訪:

有沒有對孩子看的動畫片進行「限制」?

但答案卻是這樣的:

是我們不愛孩子嗎?

絕對不是。

只是因為,我們還並不完全清楚和敏感,到底什麼事情可能會傷害我們的孩子?

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我們都存著僥倖心理。可只要有1%的可能,這件事就不能被懈怠對待。

讓孩子一個人搜索動畫視頻,你永遠想像不到會有多少雙罪惡的手在深淵裡引誘著我們的孩子。

電視、網路從來不是照看孩子的「保姆」,只有父母的陪伴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年幼的孩子缺乏分辯是非的能力。為孩子選擇合適的動畫片,陪孩子一起觀看,和孩子討論動畫情節,才會更有利於孩子們的成長。

宣傳、擴散

對於動畫片的監管,我們真的需要更多的眼睛。

當我們發現這類視頻時,一定要第一時間舉報、擴散,讓更多的人提高警惕,也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抵制低俗內容的行動中去。

尤其當孩子是由老人在帶時,請盡可能地和老人普及這件事的危害。

動畫片是個清澈的世界,它應該是孩子們的最後一片淨土。

孩子是我們的希望,是我們拼盡生命去守護的人。

我們決不容許有人污染淨土

不允許有人污染孩子們

珍貴的童年!

編輯丨Sylvia

校對丨春春

素材來源丨新華網

2016年3月, 10歲的姐姐翻出了一把電鋸,「模仿動畫片使用電鋸的樣子,在妹妹臉上鋸了過去」。

妹妹被送到醫院的時候,鼻子和右臉都是被鋸開的……

4歲男孩模仿動畫片放火

2017年4月,安徽一個4歲小男孩,模仿動畫片裡噴火的場景,在屋子裡燒了火,屋子被燒得幾乎面目全非。

悲劇如此密集地上演

向每一位家長敲響了警鐘

為何孩子會頻頻中招

心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實驗:

實驗中的兩組孩子被隨機分配到兩間屋子裡,一組觀看有暴力打鬥的電視節目,另一組觀看的是溫和的電視節目。

結果,觀看過暴力打鬥的孩子裡,開始出現撕扯玩偶、互相打鬥的行為。

而另一組孩子則基本沒有出現這樣的行為。

3-10歲孩子的心智發展並不健全。

孩子們並不能很好地區分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也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意味著什麼。

如果長期觀看某類卡通節目,他就會去不自覺地模仿節目中的情節。

- 看到動畫裡做危險動作卻安然無恙時,會忽視危險,認為自己也可以做到;

- 看到動畫片裡暴力行為卻表現開心時,就認為攻擊就是正常的社交行為;

- 長期觀看帶有血腥情節的動畫,就可能做出殘忍的事情。

對於孩子而言,分辨能力不足,但模仿卻是他們的天性。

好的動畫片是孩子童年的美好回憶,也是孩子認識世界的視窗。

但壞的動畫片卻是把孩子引入罪惡深淵的劊子手。

專家觀點

中國社科院童小君教授說:

這類視頻,就是針對孩子的資訊暴力,會影響孩子的認知和行為。

孩子就會把他看到的以為是現實的,以為是正確的。

觀看這些暴力、血腥的錯誤情節時,孩子會處於恐懼和焦慮的情緒中。

而這會極大地影響孩子的神經發育,阻礙孩子學習的注意力、人際交往的能力。

如果長期觀看,這對孩子們的身心傷害是不可逆的。

而這類視頻傳播起來特別快,因此,傷害的孩子不計其數。

今年初,在央視的一次採訪中,面對鏡頭,孩子們說出了自己看動畫片學會的語言,令我們不得不提高警惕。

此前,有關部門就開展過針對暴恐動畫的集中整治,多家網站因涉暴被查處。

央視也曾報導:國家已經勒令各大平臺加強兒童節目的審查。

然而,這件事並沒有那麼簡單。

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的教授曹小卉一針見血地指出:

網站在乎的不外是增加點擊量,背後隱藏的是巨大的經濟利益。

在互聯網時代,流量就意味著金錢和利益。

而邪典動畫可以為平臺、上傳者增加點擊量,於是,不良動畫背後的人,就像打遊擊一樣:等這一波銷聲匿跡,換個馬甲、id再次上傳,繼續荼毒辨識能力較低的兒童。

無論是對於孩子也好,家長也好,社會也好,挑戰都一直在持續。

保護孩子

把孩子完全與動畫隔離,已經不現實。

我們的孩子本身就生於互聯網時代。據報導,我國18歲以下的線民數量有1.7億人,一線城市的孩子平均每天要花3.5小時上網。

所以,孩子們不可避免地會受到互聯網的影響。只有優秀的動畫片,才會帶給孩子們正面的引導。

面對互聯網的大環境,我們又該怎樣為孩子們爭取一片綠色的動畫空間呢?

篩選與重視

央視曾對一些父母做過隨機採訪:

有沒有對孩子看的動畫片進行「限制」?

但答案卻是這樣的:

是我們不愛孩子嗎?

絕對不是。

只是因為,我們還並不完全清楚和敏感,到底什麼事情可能會傷害我們的孩子?

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我們都存著僥倖心理。可只要有1%的可能,這件事就不能被懈怠對待。

讓孩子一個人搜索動畫視頻,你永遠想像不到會有多少雙罪惡的手在深淵裡引誘著我們的孩子。

電視、網路從來不是照看孩子的「保姆」,只有父母的陪伴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年幼的孩子缺乏分辯是非的能力。為孩子選擇合適的動畫片,陪孩子一起觀看,和孩子討論動畫情節,才會更有利於孩子們的成長。

宣傳、擴散

對於動畫片的監管,我們真的需要更多的眼睛。

當我們發現這類視頻時,一定要第一時間舉報、擴散,讓更多的人提高警惕,也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抵制低俗內容的行動中去。

尤其當孩子是由老人在帶時,請盡可能地和老人普及這件事的危害。

動畫片是個清澈的世界,它應該是孩子們的最後一片淨土。

孩子是我們的希望,是我們拼盡生命去守護的人。

我們決不容許有人污染淨土

不允許有人污染孩子們

珍貴的童年!

編輯丨Sylvia

校對丨春春

素材來源丨新華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