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筆與劍之歌——評《巨人的對決》

科學家們的恩怨, 一直讓人們津津樂道。 究其原因, 部分是因為反叛, 部分是因為好奇。 教科書裡的科學家們, 總是一副正襟危坐的模樣, 仿佛只要不苟言笑, 只要在實驗室裡反復搖晃試管, 突破與榮譽便會隨之而來。

但我們都知道, 生活並非如此。

不管選擇什麼職業, 人首先是一個人。 是人就會有自己的喜怒哀樂, 會對一些人表示欣賞, 也會厭惡某些同行。 牛頓和萊布尼茨都發明了微積分, 也都不願意把發明者榮譽拱手讓人;愛迪生打壓特斯拉, 是為了推廣直流電, 誰制定標準, 誰就掌握了財富;愛因斯坦反感海森堡的測不准學說,

更多的是世界觀之爭。 “上帝不擲骰子”, 言下之意, 現實世界不該有那麼多的不確定性。

而巴斯德和科赫的恩怨, 卻複雜得多。 他們之間不僅有個人分歧, 還有國家對立, 這種對立甚至延續到了他們身後。 恰如阿尼克·佩羅和馬克沁·施瓦茲在《巨人的對決》的序言中寫得那樣,

即使到了今天, 科赫對法國人來說, 仍然是一個陌生的名字, 德國人也不瞭解巴斯德在免疫學以外的工作。

這一切都始於1852年。 那一年, 路易·巴斯德為了進一步研究酒石酸, 去了德國。 眾多傑出的化學家與物理學家,

熱情地接待了他。 他們不僅對自己的工作毫無藏私, 而且在生活上, 對其非常照顧, 讓年輕的巴斯德受寵若驚, 甚至生出了“學德語”的想法。

然而, 正所謂“愛之深恨之切”, 朋友的背叛總是比仇敵的進攻更讓人耿耿於懷。 沒過多久, 普法戰爭爆發,

法國與普魯士徹底撕破臉皮。 戰爭的殘酷之處在於, 它是一視同仁的。 你擁有的多, 它就會多拿;你擁有的少, 它也不會心軟。 僅僅一個月後, 曾經為巴斯德授勳的拿破崙三世, 就於軍中被俘, 宣佈投降;而巴斯德和妻子一共有過五個孩子, 其中三個相繼夭折, 戰爭開始之後, 他又不得不送走自己唯一的兒子。

當普魯士的炮火襲擊了法國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以後, 巴斯德痛恨的, 已經不僅僅是德國, 還包括了德國人。

而這個時候, 科赫正在普魯士軍中。

和巴斯德不同, 科赫的每一步都走得十分艱辛。 當巴斯德因為葡萄酒保存技術(即巴氏滅菌法)名滿天下的時候, 科赫還是一個為生計掙扎的小醫生。 戰爭鍛煉了他, 也改變了他的生活軌跡。 普法戰爭以法國人的戰敗告終, 十九世紀的戰敗者自然要付出代價, 要割地、要賠償。 為了儘快實際掌握這些新得來的領土, 普魯士首相俾斯麥, 鼓勵醫生們遷居。 對於名不見經傳的科赫來說, 陌生的城市意味著新的機會——總比從那些老醫生們手裡搶病人容易得多。

在威爾斯泰因,科赫終於得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可以把自己的閒暇時間,用在自己感興趣的地方了,比如炭疽病。

炭疽病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疾病,因為患者(或患病動物)皮膚焦黑而得名。在科赫以前,曾經有學者指出,炭疽可能是一種傳染性疾病;甚至有一位學者,達威恩,幾乎觸摸到了成功的大門。達威恩發現,炭疽病患者的血液中,存在某些細小的顆粒;把患病動物的血液注入到健康動物體內,後者會患病;假如用過濾裝置將顆粒從血液中濾去,則不會有這樣的效果。因而,他推測,這些細小的顆粒,就是炭疽桿菌的罪魁禍首。

但是,達威恩的實驗不能解釋炭疽病的傳染性。血液中的顆粒,是如何從患者身上轉移到健康人身上的呢?

科赫在研究中發現,炭疽桿菌可以產生一種更加細小的物質,這些物質不僅可以引起炭疽病,而且耐高溫、耐乾燥,即使擱置許久,毒力也不會減弱。

這就物質,就是我們今天說的芽孢。

芽孢的發現,解釋了炭疽病的傳染性。消息傳到巴斯德耳朵裡,巴斯德卻十分不滿。因為,第一個發現芽孢的,是他本人。他在研究蠶軟化病的時候,就已經注意到芽孢的存在。

為了反擊科赫,巴斯德設法找到了漏洞——科赫的實驗,都是用血液進行的,換句話說,科赫沒辦法證明,到底是患者的血液有問題,還是血液中的炭疽桿菌,引起了炭疽病。為此,巴斯德進行了後續實驗,用尿液培養炭疽桿菌,最終證實,炭疽桿菌才是炭疽病的元兇。

科赫是委屈的,作為偏遠地區的小醫生,他很可能沒有讀過巴斯德的研究,但他絕對不願意把發現炭疽桿菌的榮譽讓給對方。此外,可能是人生經歷不同,巴斯德傾向於定量,發現炭疽桿菌之後沒多久,他就試著製作毒力較弱的菌株、製作炭疽病疫苗;而科赫傾向於定性,一種微生物對應一種疾病,他不相信微生物的毒力會減弱,因而,視炭疽病疫苗為騙局。

這是二人第一次交手。

十九世紀的關鍵字,是筆與劍。一方面,在諸多學者的努力下,自然科學取得了極大的進步;另一方面,民族主義高漲,獨立與統一、殖民與反殖民之間的戰爭,從未中斷。每一個學者,都難以完全擺脫。

1883年,埃及爆發了霍亂病情。巴斯德向政府指出,探究霍亂的原因和治療方法,關乎法國的榮譽;德國人也抱著相同的心思,只是更加爽快,直接派出了以科赫為首的考察隊。巴斯德後來發明了狂犬病疫苗,德國政府就鼓吹科赫的結核菌素療法;巴斯德學生開闢了細胞免疫學說,科赫的手下便針鋒相對,認為體液免疫才是關鍵。

爭議與分歧,幾乎出現在任何問題上,但是縱覽全書,《巨人的對決》還有另一種聲音,那就是二人的共同之處。

他們都是工作狂,都尊重事實,都極其看重榮譽。當巴斯德的弟子,蒂利埃,不幸死于霍亂時,科赫原本可以不聞不問、安心工作,畢竟,德國與法國仍然處於對立狀態;他也可以借機批評巴斯德的霍亂預防辦法,報先前的一箭之仇。然而,他沒有。恰恰相反,他不但親自抬棺,而且用月桂編織了兩個花環,把它們釘在了棺槨上。

月桂,屬於光榮的人。

當然,最大的相同之處,是貢獻。在他們之前,微生物學不過是博物學的一個小分支,是茶餘飯後的談資。巴斯德發明了巴氏消毒法、闡明了避免細菌感染的原則,製作了人類歷史上第一種有效的疫苗;科赫也不遑多讓。除了發現炭疽桿菌、找到霍亂真凶、因為肺結核研究獲得諾貝爾獎以外,他還發明了顯微照相技術、提出了判斷傳染病病原體的方法(科赫法則),改進了細菌培養技術,而他發明的劃線法,至今仍在為微生物學者們服務。

時光荏苒,如今的微生物學已經變成了一個獨立的學科,巴斯德和科赫的某些爭議,看來不值一提。他們的共同之處,卻永遠也不會被遺忘。這也是全書的隱藏主題。

——尊重事實的人,終將贏得尊重。

作者:趙言昌

本文為蝌蚪五線譜原創,版權歸蝌蚪五線譜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申請轉載授權或合作請發送郵件至editor@kedo.gov.cn。

在威爾斯泰因,科赫終於得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可以把自己的閒暇時間,用在自己感興趣的地方了,比如炭疽病。

炭疽病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疾病,因為患者(或患病動物)皮膚焦黑而得名。在科赫以前,曾經有學者指出,炭疽可能是一種傳染性疾病;甚至有一位學者,達威恩,幾乎觸摸到了成功的大門。達威恩發現,炭疽病患者的血液中,存在某些細小的顆粒;把患病動物的血液注入到健康動物體內,後者會患病;假如用過濾裝置將顆粒從血液中濾去,則不會有這樣的效果。因而,他推測,這些細小的顆粒,就是炭疽桿菌的罪魁禍首。

但是,達威恩的實驗不能解釋炭疽病的傳染性。血液中的顆粒,是如何從患者身上轉移到健康人身上的呢?

科赫在研究中發現,炭疽桿菌可以產生一種更加細小的物質,這些物質不僅可以引起炭疽病,而且耐高溫、耐乾燥,即使擱置許久,毒力也不會減弱。

這就物質,就是我們今天說的芽孢。

芽孢的發現,解釋了炭疽病的傳染性。消息傳到巴斯德耳朵裡,巴斯德卻十分不滿。因為,第一個發現芽孢的,是他本人。他在研究蠶軟化病的時候,就已經注意到芽孢的存在。

為了反擊科赫,巴斯德設法找到了漏洞——科赫的實驗,都是用血液進行的,換句話說,科赫沒辦法證明,到底是患者的血液有問題,還是血液中的炭疽桿菌,引起了炭疽病。為此,巴斯德進行了後續實驗,用尿液培養炭疽桿菌,最終證實,炭疽桿菌才是炭疽病的元兇。

科赫是委屈的,作為偏遠地區的小醫生,他很可能沒有讀過巴斯德的研究,但他絕對不願意把發現炭疽桿菌的榮譽讓給對方。此外,可能是人生經歷不同,巴斯德傾向於定量,發現炭疽桿菌之後沒多久,他就試著製作毒力較弱的菌株、製作炭疽病疫苗;而科赫傾向於定性,一種微生物對應一種疾病,他不相信微生物的毒力會減弱,因而,視炭疽病疫苗為騙局。

這是二人第一次交手。

十九世紀的關鍵字,是筆與劍。一方面,在諸多學者的努力下,自然科學取得了極大的進步;另一方面,民族主義高漲,獨立與統一、殖民與反殖民之間的戰爭,從未中斷。每一個學者,都難以完全擺脫。

1883年,埃及爆發了霍亂病情。巴斯德向政府指出,探究霍亂的原因和治療方法,關乎法國的榮譽;德國人也抱著相同的心思,只是更加爽快,直接派出了以科赫為首的考察隊。巴斯德後來發明了狂犬病疫苗,德國政府就鼓吹科赫的結核菌素療法;巴斯德學生開闢了細胞免疫學說,科赫的手下便針鋒相對,認為體液免疫才是關鍵。

爭議與分歧,幾乎出現在任何問題上,但是縱覽全書,《巨人的對決》還有另一種聲音,那就是二人的共同之處。

他們都是工作狂,都尊重事實,都極其看重榮譽。當巴斯德的弟子,蒂利埃,不幸死于霍亂時,科赫原本可以不聞不問、安心工作,畢竟,德國與法國仍然處於對立狀態;他也可以借機批評巴斯德的霍亂預防辦法,報先前的一箭之仇。然而,他沒有。恰恰相反,他不但親自抬棺,而且用月桂編織了兩個花環,把它們釘在了棺槨上。

月桂,屬於光榮的人。

當然,最大的相同之處,是貢獻。在他們之前,微生物學不過是博物學的一個小分支,是茶餘飯後的談資。巴斯德發明了巴氏消毒法、闡明了避免細菌感染的原則,製作了人類歷史上第一種有效的疫苗;科赫也不遑多讓。除了發現炭疽桿菌、找到霍亂真凶、因為肺結核研究獲得諾貝爾獎以外,他還發明了顯微照相技術、提出了判斷傳染病病原體的方法(科赫法則),改進了細菌培養技術,而他發明的劃線法,至今仍在為微生物學者們服務。

時光荏苒,如今的微生物學已經變成了一個獨立的學科,巴斯德和科赫的某些爭議,看來不值一提。他們的共同之處,卻永遠也不會被遺忘。這也是全書的隱藏主題。

——尊重事實的人,終將贏得尊重。

作者:趙言昌

本文為蝌蚪五線譜原創,版權歸蝌蚪五線譜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申請轉載授權或合作請發送郵件至editor@kedo.gov.cn。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