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家教|馬伊琍一篇微博道出家長的焦慮,10w+點贊的背後是育兒路上的迷茫和堅持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童立方(ID:itonglifang)

有關孩子到底要不要陪睡, 如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的問題, 評論裡也是各抒己見沒有結論。

其實這個問題無論是新手媽媽還是育兒達人, 似乎都不能完滿地回答。 分床睡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陪睡可以讓孩子更有安全感。 當獨立vs安全感, 家長也說不上哪個更重要, 而馬伊琍選擇的是順其自然, 優先孩子的感受, 拋棄育兒書上的理論知識,

自己摸索。

分床睡需不需要重視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 學會“斷舍離”是很重要的, 而和家長分開睡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步。 在國外, 很多家庭從孩子剛出生就會有意識地和孩子分床睡。

而在中國也有不少家庭開始這樣做, 但大部分的中國家長還是喜歡抱著孩子一起睡, 認為需要珍惜這沒幾年的可以和孩子膩在一起的時間。

其實分床/分房睡還是很需要家長重視的, 因為這樣不僅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和性別意識, 也有利於雙方的身心健康。 孩子同家長一起睡不利於新鮮空氣的吸入, 而同睡也會讓家長們神經更緊繃, 無法保證睡眠品質。

如果孩子因為家長的壓制導致呼吸不暢或者夫妻二人因為哄睡等問題發生爭吵都是我們不願看到的。 因此分床/分房睡還是很有必要的。

而一般專家認為科學的分床睡年齡在3歲左右, 當然分床睡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在3-10歲之間完成分房睡就可以。

3-6歲是孩子的“俄狄浦斯期”(戀父或戀母時期), 也是孩子性別意識開始覺醒的時期,

因此3歲開始分床/分房睡, 能很好地幫孩子度過這段時期。

分床睡的分寸感怎麼拿捏

分床睡既然如此重要, 我們應該怎麼做呢?不少家長的分床睡過程都像一場戰爭一樣, 每天晚上和自己的孩子“過招”一百遍才能哄好。

一說睡覺,

寶寶就開始鬧, 從“不要”開始到大哭結束第一場, 好不容易哄不哭了要睡了又開始“我要媽媽”, 抱著寶寶入睡以後打算悄無聲息的回房?不可能的!他們又會突然在你撒手的時候睜開眼睛, 然後繼續哭鬧……

這樣下去當然誰都受不了......

我們應該怎麼掌握這場“分離”的分寸感呢?

1. 先從簡單的分床睡開始,讓孩子逐漸適應沒有父母在身邊的睡眠。

2. 在分房睡之前先慢慢告知孩子,適當放出一些優點,比如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床、可以和最愛的玩具一起睡等等,增加孩子的期待感。

3. 讓孩子適應睡前流程,比如刷牙→讀書→上廁所→睡覺,並且儘量和孩子在ta的房間進行這些活動,讓他們在房間裡感到溫暖,減少害怕情緒。

4. 循序漸進,可以先建立需要獨自入睡的時間,比如一周的一三五要自己睡,並逐漸增加這個時間,讓寶寶慢慢適應。

5. 如果無論如何孩子都要一起睡,也要照顧ta的情緒,可在孩子熟睡後抱回ta的小床。

陪睡≠安全感建立

很多家長遲遲不願讓自己的孩子分床睡,一部分原因是覺得陪睡可以增加陪伴孩子的時間,增加孩子的安全感。陪睡確實可以緩解孩子的焦慮情緒,但這並不等同于可以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安全感的建立裡應該在於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小細節。

嗯哼的家庭關係最近不斷被大家提起,認為杜江和霍思燕為嗯哼打造了一個非常健康的成長環境。

其實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也主要在家庭關係、父母的回應和陪伴品質、互動的方式等。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不需要家長陪著自己做某事,而是希望家長真的想和他們一起做某事。孩子在玩玩具,父母在邊上玩手機/看電視,這絕說不上是陪伴。

因此早出晚歸,幾乎很少和孩子互動的家長,指望著通過陪睡來增加陪伴品質,甚至建立孩子安全感是遠遠不夠的。

杜江在《爸爸去哪兒》裡即使睡眼惺忪時,面對嗯哼“爸爸你愛我嗎?”的問題依舊很堅定的說“我超級超級愛你”。

而杜江和霍思燕也經常在各種場合“秀恩愛”,是一對經常表達愛意的夫妻。充滿愛的家庭環境讓嗯哼也成為了一個暖心的小天使。

不去敷衍孩子的提問,認真的回答他的每一個“愛我嗎”和“為什麼”,讓孩子知道自己是被重視的。一家人不吝嗇表達愛的能力,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值得被愛的。這些才能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如果太糾結

用晚安繪本找到平衡點

說了這麼多,親愛的家長有理清一點點思路嗎?其實,像馬伊琍一樣選擇順其自然未嘗不是個好辦法。

有時候,育兒問題說到底都是家長的焦慮,而解決焦慮最好的辦法就是放下它。當你不再揪著一個問題茶飯不思的琢磨的時候,也許就是答案出現的時候。

但除了隨遇而安,我們還能做一些什麼事情,既能保證陪伴品質又能解決孩子的睡眠問題呢?我認為晚安繪本是不錯的選擇。

和孩子一起讀繪本,不僅可以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也是高品質親子陪伴的最佳選擇。和孩子一起讀書,通過故事彼此交流。

還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的小遊戲或角色扮演提高樂趣,讓這段讀書的時間成為孩子和你之間溫馨的時間。

而晚安繪本的優點就是可以有很好的哄睡功能,解決孩子睡前的焦慮問題。

說到晚安繪本,大家一定不陌生被譽為“晚安繪本之母”的南茜·塔富裡,她的故事來自大自然,充滿了童年特有的陽光和天真。

故事也都是有關親情最溫暖的語言。比如《媽媽的熊寶寶》裡緊緊擁抱的熊媽媽和熊寶寶,《不一樣的小寶寶》裡反復出現的“你是最特別的,我們很愛你”等等都是親子互動時能讓孩子有安全感的話語和動作。

南茜是個非常柔軟的人,從她的繪本也可以看出她希望給孩子帶來一個純潔的世界。畫中的角色永遠有著明亮無邪的眼睛,就像初出人世的嬰兒一般。眼中的星河也讓孩子和家長都自願身陷在這場“夢”裡。

正如馬伊琍所說,家長們急什麼呀,孩子的童年本就轉瞬即逝,我們能陪伴的時間,他們能依賴我們的時間本就不多。

他們終將成為一個獨立的人,也許分床睡只是這個過程裡很小的一步,但這一步讓我們和孩子都知道了應該珍惜的時光有多短暫難得。

來源 | 童立方(微信號:itonglifang)

排版編輯 | 中國網教育頻道

本公眾號轉載的文章,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文章版權及插圖屬於原作者。如果分享內容在版權上存在爭議,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

小編推薦

1. 先從簡單的分床睡開始,讓孩子逐漸適應沒有父母在身邊的睡眠。

2. 在分房睡之前先慢慢告知孩子,適當放出一些優點,比如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床、可以和最愛的玩具一起睡等等,增加孩子的期待感。

3. 讓孩子適應睡前流程,比如刷牙→讀書→上廁所→睡覺,並且儘量和孩子在ta的房間進行這些活動,讓他們在房間裡感到溫暖,減少害怕情緒。

4. 循序漸進,可以先建立需要獨自入睡的時間,比如一周的一三五要自己睡,並逐漸增加這個時間,讓寶寶慢慢適應。

5. 如果無論如何孩子都要一起睡,也要照顧ta的情緒,可在孩子熟睡後抱回ta的小床。

陪睡≠安全感建立

很多家長遲遲不願讓自己的孩子分床睡,一部分原因是覺得陪睡可以增加陪伴孩子的時間,增加孩子的安全感。陪睡確實可以緩解孩子的焦慮情緒,但這並不等同于可以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安全感的建立裡應該在於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小細節。

嗯哼的家庭關係最近不斷被大家提起,認為杜江和霍思燕為嗯哼打造了一個非常健康的成長環境。

其實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也主要在家庭關係、父母的回應和陪伴品質、互動的方式等。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不需要家長陪著自己做某事,而是希望家長真的想和他們一起做某事。孩子在玩玩具,父母在邊上玩手機/看電視,這絕說不上是陪伴。

因此早出晚歸,幾乎很少和孩子互動的家長,指望著通過陪睡來增加陪伴品質,甚至建立孩子安全感是遠遠不夠的。

杜江在《爸爸去哪兒》裡即使睡眼惺忪時,面對嗯哼“爸爸你愛我嗎?”的問題依舊很堅定的說“我超級超級愛你”。

而杜江和霍思燕也經常在各種場合“秀恩愛”,是一對經常表達愛意的夫妻。充滿愛的家庭環境讓嗯哼也成為了一個暖心的小天使。

不去敷衍孩子的提問,認真的回答他的每一個“愛我嗎”和“為什麼”,讓孩子知道自己是被重視的。一家人不吝嗇表達愛的能力,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值得被愛的。這些才能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如果太糾結

用晚安繪本找到平衡點

說了這麼多,親愛的家長有理清一點點思路嗎?其實,像馬伊琍一樣選擇順其自然未嘗不是個好辦法。

有時候,育兒問題說到底都是家長的焦慮,而解決焦慮最好的辦法就是放下它。當你不再揪著一個問題茶飯不思的琢磨的時候,也許就是答案出現的時候。

但除了隨遇而安,我們還能做一些什麼事情,既能保證陪伴品質又能解決孩子的睡眠問題呢?我認為晚安繪本是不錯的選擇。

和孩子一起讀繪本,不僅可以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也是高品質親子陪伴的最佳選擇。和孩子一起讀書,通過故事彼此交流。

還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的小遊戲或角色扮演提高樂趣,讓這段讀書的時間成為孩子和你之間溫馨的時間。

而晚安繪本的優點就是可以有很好的哄睡功能,解決孩子睡前的焦慮問題。

說到晚安繪本,大家一定不陌生被譽為“晚安繪本之母”的南茜·塔富裡,她的故事來自大自然,充滿了童年特有的陽光和天真。

故事也都是有關親情最溫暖的語言。比如《媽媽的熊寶寶》裡緊緊擁抱的熊媽媽和熊寶寶,《不一樣的小寶寶》裡反復出現的“你是最特別的,我們很愛你”等等都是親子互動時能讓孩子有安全感的話語和動作。

南茜是個非常柔軟的人,從她的繪本也可以看出她希望給孩子帶來一個純潔的世界。畫中的角色永遠有著明亮無邪的眼睛,就像初出人世的嬰兒一般。眼中的星河也讓孩子和家長都自願身陷在這場“夢”裡。

正如馬伊琍所說,家長們急什麼呀,孩子的童年本就轉瞬即逝,我們能陪伴的時間,他們能依賴我們的時間本就不多。

他們終將成為一個獨立的人,也許分床睡只是這個過程裡很小的一步,但這一步讓我們和孩子都知道了應該珍惜的時光有多短暫難得。

來源 | 童立方(微信號:itonglifang)

排版編輯 | 中國網教育頻道

本公眾號轉載的文章,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文章版權及插圖屬於原作者。如果分享內容在版權上存在爭議,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

小編推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