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勞動節過後,告訴你關於“勞動”的五個錯誤認識

關於“勞動”的五個錯誤認識

策劃:先知書店

文:酷哥丨編:千字君、白果

又到了五一勞動節。 儘管勞動節大有被“旅遊節”取代的架勢,

但仍有很多人說, “勞動最光榮”。

實際上, 勞動節本身卻是因反對“勞動”, 增加勞動者自由和權利而設---當然, 反對的是不合理的勞動制度。 1886年5月1日, 美國2萬多家企業的35萬名工人停工上街, 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 要求改善勞動條件, 實行八小時工作制。 為紀念這一偉大的工人運動、勞工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1889年, 5月1日被確定為國際勞動節。

事實上, 關於“勞動”, 以及和勞動直接相關的“財富”等看似淺顯的概念, 在我們的認知中, 卻存在根深蒂固的錯誤。 比如下麵這五個。

錯誤認識一

『 愛勞動是人類的天性 』

好吃懶做、好逸惡勞, 這兩個詞大概是批評一個人貪圖安逸享樂, 逃避勞動時最常用的詞了。 這裡預設了一個前提:“愛勞動是人類的天性”。

但事實是, 人類的絕大多數勞動, 都是被生活所迫。 如果吃穿不愁, 什麼都是現成的, 極少有人願意出力受累地勞動。

孟子說過“食色性也”, 承認人類天生追求安逸的願望, 才是尊重人性的善舉, 是實現幸福生活的前提。 “逸”和食色一樣, 是人的基本需要, 夏避暑, 冬避寒, 再加上避風雨、避災害、避勞累等, 活得舒適些不是罪過, 否則, 怎麼會有勞逸結合這個詞呢?明末清初的著名學者黃宗羲就說過, “好逸惡勞, 亦猶夫人之情也。 ”是說好逸惡勞是人之常情, 既是人之常情, 當然就是本性了。 愛勞動不是本性, 懶惰才是人的本性。 我的同事千字君說:人之初, 性本懶。

▴ 每一次技術進步, 都是為了讓人類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 更好地享受生活

人類的生活越來越幸福, 不是得益於勞動強度越來越大, 恰恰相反, 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人從勞動中解放出來。 今天人們追求的所謂“財富自由”, 其實質就是不用勞動、生活品質也不會下降(參閱陳志武著《財富的邏輯》)。

有句話說得好, “文明是懶人發明的。

”正是因為好“逸”的天性, 人類才發明了替代四肢的動力機械, 發明出替代大腦的智慧型機器人, “好逸惡勞”並不可恥, 反而是推動人類發展、享受更美好生活的強大動力。

錯誤認識二

『 企業家靠奸詐和剝削不勞而獲 』

“老闆或者商人, 很少參加勞動, 但卻賺錢最多, 因為他們奸詐, 剝削勞動者。 ”這一錯誤觀念從兩千年前的重農抑商時代延續至今。

表面看來, 企業家很少參與體力勞動, 沒有像農民一樣辛勤耕作, 也很少與工人一起煉鋼、造紙或者打磨傢俱, 甚至很多“腦力勞動”企業家也沒有參與, 比如, 圖紙設計、原材料的引進、商品的行銷計畫, 等等。 然而, 企業家真的是多餘的嗎?

當然不是。 事實上, 沒有企業家, 就不會有企業的建立,

“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連勞動的機會都沒有。 企業家的職責是, 發現市場需求, 並配置各種資源將市場需求的產品和服務生產出來。 或者說, 企業家的職責, 不是勞動, 而是“發現需求、並有效配置資源”。

何況, 倘若企業虧損或倒閉, 誰承受最大損失呢?當然是企業家。 企業家的冒險精神和智慧, 是多數人所不具備的, 企業家的高收入, 就是市場支付給他們的報酬。

▴ 企業家是冒險事業的經營者,是技術創新、財富創造的先驅,市場上所有的人都要搭他們的便車。——張wei迎

世界上唯一可以“不勞而獲”的只有貧窮,唯一可以無中生有的只有夢想。因為勞動不一定是“揮汗如雨”,也不一定就是“伏案疾書”,勞動創造是人類特有的文明行為,因此,我們關注的重點,應該是創造,而非勞動。

錯誤認識三

『 “投機取巧”地賺錢不道德 』

市場中,很多人不親自參與生產,僅僅依靠資本運作就能賺取高額利潤。這種看起來空手套利的“投機取巧”,被很多人看作不道德的“無本生意”。其實,這是對金融的誤解。

有錢但不會投資,只能叫守財,有能力,無資本卻只能無奈。資本天生逐利,在一個健康的金融市場中,錢會流向有企業家精神和企業家才能的人手中,他們會用這些錢創造出更多的財富。

可見,智力才是最高的成本。經濟學家滕泰將它稱作“軟價值”。軟價值是一個新的概念,但並不是新的領域,事實上,不僅卓越的投資眼光,一個代碼、一種比特幣、一部好萊塢大片,一場思想盛宴,都是軟價值。

傳統時代,我們的財富觀更多是一種“物質財富觀”,與之對應的是硬價值——即我們只看重那些由勞動創造出來的,看得見、摸得著的財富,而忽略了軟價值,那些靠智慧,而非簡單勞動創造的財富。

▴ 點擊圖片瞭解“投機取巧”的創富哲學(先知書店限量親筆簽名版)

錯誤認識四

『 勞動創造了人類文明 』

“勞動創造人”的理論,至今快七十年了,大家都認為理所當然。其實這是錯的。所有的動物都要勞動---它們為了存活必須覓食,這就是勞動。有些動物為了獲取食物甚至要流血、拼命。但從古到今,沒見過哪只猴子或老虎變成人。

是什麼讓人成為人的?不是勞動,是理性。人的勞動是需要思索和強制的理性行為,勞動之前先要想活該怎麼幹,怎麼才能少出力、多出活,各種步驟都要預先考慮好。勞動不僅需要理性,還需要經驗,有些勞動看著比較簡單,但那也是人類長時間積累出來的。用什麼積累出來的?理性。

尤瓦爾·赫拉利說,人類懂得分工合作,懂得建立規則。為了實現更高效的交換,人類創造了貨幣符號。為了維持長治久安的公正規則,人類創造了政府。

這種強大的虛構能力(理性),是其他動物都不具備的。動物的勞動都是直截了當而簡單的動作,不會考慮方法步驟,只是完全的本性行為。正因為不存在理性,一隻猴子哪怕辛苦勞動億萬年,也不可能變成人!

▴ 尤瓦爾·赫拉裡:聰明絕頂的人類理性創造人類文明,千字君推薦法國年鑒學派代表人物布羅代爾《文明史》

錯誤認識五

『 貧窮是因為不夠勤勞 』

勤勞致富,這句話幾乎已經成為公理了,但卻經不起推敲。絕大多數苦守這個理念的普通老百姓,雞鳴即起,日落方歸,卻極少有掙出體面家業的。同時我們更應該看到,已經擁有財務自由的一些人,其勞動量同他人相比,也並未有所增加。

這裡的關鍵就在於,勞動創造出來的也很有可能是垃圾,比如一個不懂做飯的人,會把很多好食材弄得無法下嚥。按照勞動創造財富的理論,既然人人都可以勞動,每個人的財富就應該是均等的,歷史上農民起義“均貧富”就是這麼提出來的。但現實中我們知道,均貧富並不創造新的財富,只是分配別人已有的財富而已。

創造財富靠的是人的智慧,而人和人的智慧是有差異,因此,財富有多有少是正常的。

比如,某人發現了一座鐵礦,然後招募大量工人進行採掘,他無需親自勞動就可以發家致富,因為在他發現這座鐵礦之前,它們被認為是一堆普通的石頭而已。他是用什麼發現的呢?是他的知識或者經驗,我們統稱為智慧。

幾千年來“勞動創造財富”的觀念根深蒂固,這恰中皇帝的下懷。“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這是儒家思想對皇權統治的一大貢獻,因為只有沒命的勞作,才會免去思考的時間,而一個人失去了思考能力,唯一的念想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溫飽夢想。

再延伸一步,這也是皇權時代,為何重農抑商,為何將讀書人鎖在書齋裡的緣故。

最後,必須鄭重說明下,這篇短文僅僅是從邏輯常識出發的一個個事實,比如,好逸惡勞是人的天性、勤勞未必能夠致富,智慧才能創造財富,等等,但這裡絕不是提倡讀者朋友好逸惡勞,還請朋友們不要就此做無謂的爭辯。

▴ 企業家是冒險事業的經營者,是技術創新、財富創造的先驅,市場上所有的人都要搭他們的便車。——張wei迎

世界上唯一可以“不勞而獲”的只有貧窮,唯一可以無中生有的只有夢想。因為勞動不一定是“揮汗如雨”,也不一定就是“伏案疾書”,勞動創造是人類特有的文明行為,因此,我們關注的重點,應該是創造,而非勞動。

錯誤認識三

『 “投機取巧”地賺錢不道德 』

市場中,很多人不親自參與生產,僅僅依靠資本運作就能賺取高額利潤。這種看起來空手套利的“投機取巧”,被很多人看作不道德的“無本生意”。其實,這是對金融的誤解。

有錢但不會投資,只能叫守財,有能力,無資本卻只能無奈。資本天生逐利,在一個健康的金融市場中,錢會流向有企業家精神和企業家才能的人手中,他們會用這些錢創造出更多的財富。

可見,智力才是最高的成本。經濟學家滕泰將它稱作“軟價值”。軟價值是一個新的概念,但並不是新的領域,事實上,不僅卓越的投資眼光,一個代碼、一種比特幣、一部好萊塢大片,一場思想盛宴,都是軟價值。

傳統時代,我們的財富觀更多是一種“物質財富觀”,與之對應的是硬價值——即我們只看重那些由勞動創造出來的,看得見、摸得著的財富,而忽略了軟價值,那些靠智慧,而非簡單勞動創造的財富。

▴ 點擊圖片瞭解“投機取巧”的創富哲學(先知書店限量親筆簽名版)

錯誤認識四

『 勞動創造了人類文明 』

“勞動創造人”的理論,至今快七十年了,大家都認為理所當然。其實這是錯的。所有的動物都要勞動---它們為了存活必須覓食,這就是勞動。有些動物為了獲取食物甚至要流血、拼命。但從古到今,沒見過哪只猴子或老虎變成人。

是什麼讓人成為人的?不是勞動,是理性。人的勞動是需要思索和強制的理性行為,勞動之前先要想活該怎麼幹,怎麼才能少出力、多出活,各種步驟都要預先考慮好。勞動不僅需要理性,還需要經驗,有些勞動看著比較簡單,但那也是人類長時間積累出來的。用什麼積累出來的?理性。

尤瓦爾·赫拉利說,人類懂得分工合作,懂得建立規則。為了實現更高效的交換,人類創造了貨幣符號。為了維持長治久安的公正規則,人類創造了政府。

這種強大的虛構能力(理性),是其他動物都不具備的。動物的勞動都是直截了當而簡單的動作,不會考慮方法步驟,只是完全的本性行為。正因為不存在理性,一隻猴子哪怕辛苦勞動億萬年,也不可能變成人!

▴ 尤瓦爾·赫拉裡:聰明絕頂的人類理性創造人類文明,千字君推薦法國年鑒學派代表人物布羅代爾《文明史》

錯誤認識五

『 貧窮是因為不夠勤勞 』

勤勞致富,這句話幾乎已經成為公理了,但卻經不起推敲。絕大多數苦守這個理念的普通老百姓,雞鳴即起,日落方歸,卻極少有掙出體面家業的。同時我們更應該看到,已經擁有財務自由的一些人,其勞動量同他人相比,也並未有所增加。

這裡的關鍵就在於,勞動創造出來的也很有可能是垃圾,比如一個不懂做飯的人,會把很多好食材弄得無法下嚥。按照勞動創造財富的理論,既然人人都可以勞動,每個人的財富就應該是均等的,歷史上農民起義“均貧富”就是這麼提出來的。但現實中我們知道,均貧富並不創造新的財富,只是分配別人已有的財富而已。

創造財富靠的是人的智慧,而人和人的智慧是有差異,因此,財富有多有少是正常的。

比如,某人發現了一座鐵礦,然後招募大量工人進行採掘,他無需親自勞動就可以發家致富,因為在他發現這座鐵礦之前,它們被認為是一堆普通的石頭而已。他是用什麼發現的呢?是他的知識或者經驗,我們統稱為智慧。

幾千年來“勞動創造財富”的觀念根深蒂固,這恰中皇帝的下懷。“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這是儒家思想對皇權統治的一大貢獻,因為只有沒命的勞作,才會免去思考的時間,而一個人失去了思考能力,唯一的念想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溫飽夢想。

再延伸一步,這也是皇權時代,為何重農抑商,為何將讀書人鎖在書齋裡的緣故。

最後,必須鄭重說明下,這篇短文僅僅是從邏輯常識出發的一個個事實,比如,好逸惡勞是人的天性、勤勞未必能夠致富,智慧才能創造財富,等等,但這裡絕不是提倡讀者朋友好逸惡勞,還請朋友們不要就此做無謂的爭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