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再厲害的諸葛亮也光復不了漢室,其實也是必然的

諸葛亮在我國, 是智慧的化身, 在小說裡被評價道:臥龍鳳雛, 得一可得天下, 雖然劉備在諸葛亮的輔佐下建立蜀漢, 三分天下, 但是諸葛亮此後多次北伐未果, 最終病逝五丈原。 為何厲害的諸葛亮無法光復漢室呢?

從個人能力來講, 諸葛亮沒有任何問題, 但從性格來說, 諸葛亮並不是一個出色的管理者。 他的性格缺陷直接反映在他對蜀國的管理上, 蜀國最後的敗亡, 和他的管理之道有很深的原因。 為什麼這麼說呢?

諸葛亮是一個全能型人才, 外交、軍事、理政、治國, 諸葛亮樣樣拿手, 這看起來是諸葛亮的優點, 但這對於一把手來說, 未必就是優點。 諸葛亮太優秀了, 別人的意見他都聽不進去, 凡事他都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 所以, 諸葛亮在用人時, 只要與他的想法不同的人, 諸葛亮都不喜歡。

對於諸葛亮來說, 他只需要執行者, 不需要有頭腦的屬下。 比如魏延曾提出“子午穀奇謀”。 諸葛亮卻立即拒絕, 拒絕的理由是:“此非萬全之計也!”諸葛亮認為魏延的想法太過簡單了。 而事實上開說魏延這個計謀十分出色。 魏延提出這個方案, 是有充分的依據。 即使不成功也可以試試。 但是過於謹慎的諸葛亮卻拒絕了,

令人生疑。

諸葛亮 事必躬親的做事風格使得他:針對他能掌控的事情而言, 但是這種特點放在他不能掌控的事情上, 則變成了弱點。 諸葛亮第二次伐魏的失敗原因: 司馬懿早就料到諸葛亮欲效韓信暗渡陳倉之計, 而舉薦郝昭在陳倉道口築城把守,

城中只有三千守軍。 諸葛亮出兵之前, 竟然沒有做任何偵查, 直接出兵陳倉道, 到了跟前才發現魏軍已經築城把守, 無奈之下強攻陳倉城, “二十餘日, 無計可破”, 隨後魏軍後援趕到, 諸葛亮糧盡而退兵。

雖然《三國志》中評價諸葛亮:“然亮才, 於治戎為長, 奇謀為短, 理民之幹, 優於將略。 ” 說到諸葛亮治國“賞罰必信, 無惡不顯, 至於吏不容奸, 人懷自厲”, 其實並不儘然。 諸葛亮于治國理政缺乏長遠的目標和方案, 做事情有喜歡大包大攬, 這樣對蜀漢政權的長期發展十分不利。

諸葛亮的性格缺陷卻讓他自己“事無巨細”、“皆專之”。 沒有充分的信任和授權, 沒有建立良好的制度去管理國家, 僅憑一己之力想扭轉乾坤。 在這種人治之下, 只有辦事人員, 沒有才能之士, 國家發展所需的人才短缺, 不利於發展的因素太多, 蜀漢無法統一, 諸葛亮無法光復漢室也是必然的。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請關注“源稚生”。 本文系作者原創, 不盡之處請指正, 歡迎大家多多點贊和評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