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有一種“隱形家暴”,和拳打腳踢一樣可怕!

在商場裡, 一位媽媽正在對孩子歇斯底里:

“我跟你說了多少遍?不能買就是不能買!你哭也沒用!”

在家中, 一位媽媽正在對孩子大吼大叫:

“我說了不要去動那個杯子!你偏要動!灑了吧?怎麼我說什麼你都不聽呢?”

考試結果公佈後, 一位媽媽正對孩子疾言厲色:

“你看你, 考這麼點分, 你也不嫌丟人?你看誰誰, 人家怎麼就能考一百?笨死你算了!”

面對孩子的錯誤, 憤怒, 乃至暴怒, 是許多家長再普通不過的反應。

以至於有的家長這樣說:

“如果不罵他狠一點, 他是不會長教訓的。 小孩子就應該嚴著教。 ”

但不知你有沒有發現,

當孩子年齡稍大一些後, 孩子再也不願意任憑家長的呵斥了, 而是開始了“抵抗”——比如, 就像《做內心強大的自己——歪歪兔逆商教育系列圖畫書》中的歪歪兔一樣, 捂起耳朵, 跺著腳說:“不聽!我不聽!”

等到他再大一點, 可能就會以一副“滾刀肉”的態度,

白著眼睛、背著手, 厭煩地看著你, 心裡想:

“說完了沒有?煩死人了!”

可是, 明明你說的那些都是對的啊!逛商場不能想買啥買啥, 水灑手上會燙傷, 考場上的一分之差, 真的可能決定孩子的命運啊!

但孩子卻是這樣的想法, 說不聽, 又打不醒——你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離你越來越遠, 走向另外的命運, 你卻無能為力。

從一開始, 這是怎樣發生的呢?

曾經和家長親密無間的孩子, 為什麼距離會越來越遠呢?

好吧, 讓我們回到孩子第一次犯錯誤的那個瞬間。

如果我們能換位思考, 孩子此時的心情是什麼呢?

當他滿心歡喜地在房間裡探索來探索去時, 一回頭, 卻看見媽媽的臉板著, 眉皺著——他會想什麼呢?

“糟糕!媽媽不高興了!”

“我哪裡做得不對?”

“我好像闖禍了!”

孩子並不知道自己哪裡做得不對, 只能根據媽媽的表情回饋來知道, 這件事做得對或者不對。

此時, 孩子需要的, 是媽媽平靜地告訴TA, 這件事應該怎樣做才正確, 或者, 為什麼是不對的。

那如果此時家長沒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反而用“疾風暴雨”的態度來對待孩子, 孩子會怎麼想呢?

他要麼會想:“媽媽不喜歡我了, 我真是太差勁了!我應該趕緊消失, 不能給媽媽添麻煩。 ”

他要麼會想:“憑什麼是我不好?明明是你不對!寶寶就是要玩, 就是要耍!”

後一種情緒, 與其說是淘氣或叛逆, 不如說是自我保護——保護自己那顆小小的自尊心。

畢竟, 如果連自尊都沒有了, 孩子可能就會陷入徹底的自我否定, 陽光和快樂, 恐怕從此漸行漸遠了。

還有一些家長, 在暴怒之下, 很喜歡給孩子“貼標籤”、“扣帽子”。

比如“臭孩子”、“淘氣”、“不聽話”。

這些標籤, 其實是在幫助孩子進行“自我認知”——孩子根據這些標籤, 會覺得“我就是個臭孩子啊”, “我就是淘氣啊”, “我就是不聽話啊”。

如果我改的像別人家孩子一樣好, 那我還是我嗎?

於是, 孩子就逐漸地長成標籤裡的那個樣子, “臭孩子”、“淘氣”、“不聽話”。

這當然也與我們的期待“背道而馳”。

所以, 正是我們自己的情緒, 正在把孩子越推越遠。

正如那句話所說的, “孩子最不可愛的時候, 正是最需要愛的時候。 ”當孩子犯錯誤時, 請相信, 他們的內心也是惶恐不安的。 所以, 在此時, 請先控制住自己的憤怒情緒。

你可以在他害怕的時候, 摸摸他的頭, 告訴他沒關係,

別害怕。

你可以在他委屈的時候, 抱抱他, 然後聽聽他是怎麼想的。

你可以在他抵觸抗拒時, 蹲下來, 看著他的眼睛, 平靜地告訴他:這樣做不可以。

你還可以給他講一個小故事, 就像《做內心強大的自己——歪歪兔逆商教育系列圖畫書》中說的那樣, 如果聽不進去別人的正確意見, 可是會像歪歪兔一樣, 變得一隻耳朵大, 一隻耳朵小哦!

但請千萬別吼他、打他,更不要撂下一句狠話後離他而去。

請陪在他身邊。

時間一長,你將發現,雖然孩子還可能在探索中經歷種種的挫折、錯誤、困難,但他的內心正在變得越來越強大,越來越無所畏懼。

但請千萬別吼他、打他,更不要撂下一句狠話後離他而去。

請陪在他身邊。

時間一長,你將發現,雖然孩子還可能在探索中經歷種種的挫折、錯誤、困難,但他的內心正在變得越來越強大,越來越無所畏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