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保密還得學周恩來和鄧穎超,晚年互相肚子裡還裝著很多話沒有說

“舉報間諜, 最多可獲獎勵50萬元!”前幾天, 《公民舉報間諜行為線索獎勵辦法》中的這條規定一經宣佈, 瞬間刷爆了“朋友圈”。

安而不忘危,

存而不忘亡, 治而不忘亂。 明天, 我們將迎來第二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北京市國家安全局在這個時候頒佈此項辦法, 無疑有鮮明的現實指向。 其意義更在於可以使每一位元公民充分認識自己承擔的義務, 從而自覺樹立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責任感, 積極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定義務和責任。

保守國家秘密:每個公民必須盡好的責任

■ 立日之人

1

“公民舉報間諜行為, 最高可獲得50萬元獎勵!”這是北京市國家安全局4月10日正式發佈實施的《公民舉報間諜行為線索獎勵辦法》中的一條規定。

間諜?情報?竊密?這些神秘的字眼, 很多人都覺得離自己很遠, 總感覺那是掌握國家機密人員的事情, 總認為那是諜戰電視劇、小說中的場景。

其實, 密戰就在你我身邊, 稍不留神自己就可能在無意間成為洩密者, 甚至被敵對勢力利用策反, 成為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

據介紹,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 對外交往明顯增多, 出入境人員逐年增加。 不少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和其他敵對勢力也借機加緊對我國進行政治滲透、分裂顛覆、情報竊密、勾連策反等破壞活動。 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和警覺。

2

2000多年前, 韓非子在《說難》中講到, “夫事以密成, 語以泄敗。 未必其身泄之也, 而語及所匿之事, 如此者身危。 ”這告誡我們, 做事因保密而成功, 說話因洩密而遭遇失敗。

在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 許多革命先烈為保守國家機密, 不畏嚴刑、堅貞不屈, 許多保密戰線的前輩隱藏自己的身份, 甚至沒有名字只有代號, 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都獻給了黨的事業。 上世紀60年代, 國家秘密組織一批頂尖科學家隱名埋姓研製“兩彈一星”。 為了搞好保密工作, 中央嚴格規定:上不告父母, 下不告妻兒。 “兩彈一星”的所有參與者牢牢遵守,

不該問的不問, 知道的也不說, 連他們的父母、妻兒都不知道他們究竟幹什麼去了, 有的甚至杳無音信。

再看看我們的保密模範伉儷——周恩來和鄧穎超。 他們無論是在信件中, 還是在家中, 從來不提紀律不許說的事情。 她說, “上海第三次武裝起義, 我還不知道是他參加領導的。 要離開武漢的時候, 在晚飯前後才告訴我, 他當晚就要動身去九江。 去幹啥, 要多久, 什麼也沒有講……後來還是看了國民黨的報紙, 才知道發生了南昌起義。 ”他們夫妻之間遵守的原則是, 不應該說的事, 不說;不應該問的事, 不問;不應該看的檔, 不看。 這個習慣和規則一直保持到最後。

周恩來患癌症後, 曾對鄧穎超說:“我肚子裡還裝著很多話沒有說。

”鄧穎超回答說:“我肚子裡也裝著很多話沒有說。 ”他們把許多沒有說的話始終埋藏在心底, 因為這是組織紀律的要求。 夫婦倆一輩子感情深厚, 但卻有著如此強大的保密信念!

相對而言, 在我們黨的歷史上, 因個別人洩密而造成同志被捕、組織被毀的事並非個別。 和平建設時期和改革開放時期, 保守秘密同樣十分重要。 在政治上, 國內外敵對勢力千方百計刺探情報;在軍事上, 一些西方軍事大國更是不擇手段地想摸清我們的底數和戰略意圖。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3

當今時代,國內外形勢風雲變幻,在高科技迅猛發展的新時期,竊密與反竊密、顛覆與反顛覆的鬥爭愈演愈烈,許多人只看到和平發展的一面,卻看不到竊密活動加劇且愈加隱蔽、複雜的一面。不少人國家安全意識淡薄,產生了和平麻痹的思想。

近年來,國家安全機關從偵破的大批間諜、竊密案件中發現,間諜通過發送招聘郵件、刊登兼職廣告、搭訕加好友等方式,以“高薪”為誘餌,大肆策反我境內人員,除了體制內人員,不少普通群眾也成了間諜情報機關滲透的目標。

2000年,李某某來到廣東沿海某市打工。2011年5月的一天晚上,李某正在加班,突然,電腦QQ上彈出一個陌生的QQ號請求加為好友。在金錢的誘惑下,李某某開始與這位好友“飛哥”在網上幹起了出賣國家秘密的勾當。經查,從2011年開始至2013年1月,李某某先後為“飛哥”及其同事訂閱了39種115本內部期刊,報送了2000多張軍事照片和大量軍事資訊,經專業部門鑒定,這些軍事照片和資訊含軍事秘密多份。據掌握,“飛哥”是境外間諜情報機構人員,長期從事對大陸的情報竊密活動。

實際上,除了有條件接觸國家秘密的公職人員、退伍軍人、軍工企業工作人員、國防科研單位人員、留學生等群體,普通的軍事發燒友、軍事基地周邊居民,都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被如此利用,成為境外間諜情報機關搜集各類情報的工具。此外,許多軍事機場、基地、港口、營房,乃至國家重點科研和軍工單位周邊的飯店、賓館、遊樂場所等,也可能是間諜情報機關及其代理人活動的一個掩護。

4月11日,合肥市包河區人武部工作人員在給華山路小學學生們講解《國家安全法》相關知識。郭晨 攝

4

保密,人人有責。《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53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第3條規定:一切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國家秘密的義務。

這就是說,保守國家秘密,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國家利益高於一切,保密責任重於泰山。黨、國家和軍隊的秘密直接關係到黨和國家的利益、軍隊戰鬥力的狀況和行動。如果不嚴格保守,後果可想而知。對軍人來說,保密就是保勝利、保戰鬥力。而對普通民眾來說,保密就是在保護我們的國土和家人的生命安全。

許多血淋淋的教訓告訴我們:誰不重視嚴守秘密,誰就會受到失密和竊密的無情懲罰!誰不保守黨的秘密和國家機密,誰就會成為黨和國家的罪人,甚至成為民族的叛徒!

保密無小事。毛主席曾說:“保守機密,慎之又慎,九分半不行,九分九也不行,非十分不可。”不管是軍人,還是普通大眾,都要繃緊安全保密這根弦,決不能做有損國家安全的事情。

時時處處想著保密,始終以“劍懸頭頂”、如履薄冰的危機感,把安全保密這根弦繃得緊而又緊、工作抓得實而又實。畢竟,陷阱就在眼前、間諜就在身邊、洩密就在瞬間!

公民舉報間諜行為的3種途徑

1、撥打國家安全機關“12339”舉報電話舉報。

2、通過信件向國家安全機關舉報(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前門東大街9號,郵編:100740)。

3、直接到國家安全機關舉報(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前門東大街9號)。

這10種“疏忽”或許讓你成為間諜幫兇

1、電話交流涉及涉密資訊

一旦你在與他人的電話交談中出現涉密資訊,比如部隊的番號、近期行動計畫等,間諜的網路竊聽設備就可能會把你的通話內容自動記錄下來。因此,作為軍人,任何時候都不得隨意討論部隊番號、編制、裝備和戰備訓練任務等情況,同時要教育家人主動增強保密意識。

2、在網上透露軍人身份

進入資訊時代,上網已成為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之需。但在網上如果透露自己的軍人身份,主動介紹在部隊的經歷和崗位,很可能會招來間諜的“關注”。

3、辦理購物消費卡遇到陷阱

在商場辦理購物消費卡,要防止填寫個人資訊時暴露軍人身份、單位電話等,這也很可能被間諜盯上。

4、連wifi可能被植入病毒

雖說wifi無處不在,去哪都得先把無線網路連上。但別有用心之人,正好利用人們這一習慣,在你連接wifi時順便植入病毒,竊取你的手機通訊錄、照片以及其他重要資訊等。所以連接公共wifi需謹慎,手機中請不要保存涉密資訊。

5、網購位址不慎洩密

當前,網路購物已越來越被官兵所青睞。但在填寫收件人地址時得慎之又慎,尤其是在外出駐訓、演習時,你填寫的位址資訊有暴露部隊駐防資訊的風險,更不能直接留下部隊番號。

6、曬照片可能被人利用

7、填寫調查問卷暴露身份

外出時,會經常碰到一群小年輕熱情滿滿地找人填寫調查問卷,他們還會與你親切交談。這時,你可千萬別放鬆戒備,在填寫資訊時暴露軍人身份、部隊番號和個人崗位等。

8、參加重要會議時帶手機

已有越來越多的資訊顯示,一部處於關閉狀態的手機,沒有響鈴,螢幕上也沒有任何開機顯示,只要裝有電池,也可能被悄悄啟動通話裝置,成為一部“竊聽器”。所以參加重要會議,尤其是涉及兵力部署、演習等會議時,千萬不要把手機帶入會場。

9、逛論壇可能“被釣魚”

有些國外情報人員故意將錯誤資料放在論壇裡,等待官兵跟帖“闢謠”。殊不知,這其實是他們的一種“釣魚”手段,故意引誘你上鉤,利用你的正義感獲取涉密資訊。如果你不慎中招,那真是太“冤”了。

10、營區內開定位可能“被標記”

國外如何開展國家安全教育?

1、美國

專門制定了《國家安全法》《普通軍訓與兵役法》《國家安全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為國家安全教育提供了組織、人力、物力保障。

2、俄羅斯

通過法律規定,20至70歲的公民,均需接受法定的國防教育,同時還規定,16歲至60歲的男性和16歲至55歲的女性,均需接受民防義務訓練,對大中學校的學生,則根據《憲法》把國家安全教育和訓練列為正式課程,並把軍訓成績記入學分。

3、英國

從2011年開始所有中小學,日常全面實行“綠十字互聯網安全守則”教育,以提升學生的網路分辨能力和抗誘惑力,暑期則組織參觀軍營等夏令營活動,以引起中學生對國家安全保衛工作的興趣,增強學生的防患意識,吸引青年學生參軍。

4、德國

學校沒有專門開設國防教育課程,但會定期邀請德軍派人到校介紹國家安全情況,與學生討論有關問題。

5、瑞士

在各地普遍成立軍官與士兵協會、公民協會、射擊協會等官方或半官方的國家安全教育機構,同時,編發《民防手冊》,從小孩到老人都人手一冊,做到人人皆知。

6、日本

日本是一個島國,且多發地震,各地常以資源匱乏、防禦困難等因素為背景,組織防災抗災教育和能源緊張演練活動,培養國民的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

7、以色列

行軍教育是以色列國家安全教育的特色之一。公民從小學開始,學校就組織“用腳去認識以色列”的活動,通過這種融合歷史傳統的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形式不斷增強民族凝聚力。

作者:立日之人 等

編輯:毛志文

值班:錢宗陽

編審:曲延濤

3

當今時代,國內外形勢風雲變幻,在高科技迅猛發展的新時期,竊密與反竊密、顛覆與反顛覆的鬥爭愈演愈烈,許多人只看到和平發展的一面,卻看不到竊密活動加劇且愈加隱蔽、複雜的一面。不少人國家安全意識淡薄,產生了和平麻痹的思想。

近年來,國家安全機關從偵破的大批間諜、竊密案件中發現,間諜通過發送招聘郵件、刊登兼職廣告、搭訕加好友等方式,以“高薪”為誘餌,大肆策反我境內人員,除了體制內人員,不少普通群眾也成了間諜情報機關滲透的目標。

2000年,李某某來到廣東沿海某市打工。2011年5月的一天晚上,李某正在加班,突然,電腦QQ上彈出一個陌生的QQ號請求加為好友。在金錢的誘惑下,李某某開始與這位好友“飛哥”在網上幹起了出賣國家秘密的勾當。經查,從2011年開始至2013年1月,李某某先後為“飛哥”及其同事訂閱了39種115本內部期刊,報送了2000多張軍事照片和大量軍事資訊,經專業部門鑒定,這些軍事照片和資訊含軍事秘密多份。據掌握,“飛哥”是境外間諜情報機構人員,長期從事對大陸的情報竊密活動。

實際上,除了有條件接觸國家秘密的公職人員、退伍軍人、軍工企業工作人員、國防科研單位人員、留學生等群體,普通的軍事發燒友、軍事基地周邊居民,都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被如此利用,成為境外間諜情報機關搜集各類情報的工具。此外,許多軍事機場、基地、港口、營房,乃至國家重點科研和軍工單位周邊的飯店、賓館、遊樂場所等,也可能是間諜情報機關及其代理人活動的一個掩護。

4月11日,合肥市包河區人武部工作人員在給華山路小學學生們講解《國家安全法》相關知識。郭晨 攝

4

保密,人人有責。《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53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第3條規定:一切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國家秘密的義務。

這就是說,保守國家秘密,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國家利益高於一切,保密責任重於泰山。黨、國家和軍隊的秘密直接關係到黨和國家的利益、軍隊戰鬥力的狀況和行動。如果不嚴格保守,後果可想而知。對軍人來說,保密就是保勝利、保戰鬥力。而對普通民眾來說,保密就是在保護我們的國土和家人的生命安全。

許多血淋淋的教訓告訴我們:誰不重視嚴守秘密,誰就會受到失密和竊密的無情懲罰!誰不保守黨的秘密和國家機密,誰就會成為黨和國家的罪人,甚至成為民族的叛徒!

保密無小事。毛主席曾說:“保守機密,慎之又慎,九分半不行,九分九也不行,非十分不可。”不管是軍人,還是普通大眾,都要繃緊安全保密這根弦,決不能做有損國家安全的事情。

時時處處想著保密,始終以“劍懸頭頂”、如履薄冰的危機感,把安全保密這根弦繃得緊而又緊、工作抓得實而又實。畢竟,陷阱就在眼前、間諜就在身邊、洩密就在瞬間!

公民舉報間諜行為的3種途徑

1、撥打國家安全機關“12339”舉報電話舉報。

2、通過信件向國家安全機關舉報(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前門東大街9號,郵編:100740)。

3、直接到國家安全機關舉報(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前門東大街9號)。

這10種“疏忽”或許讓你成為間諜幫兇

1、電話交流涉及涉密資訊

一旦你在與他人的電話交談中出現涉密資訊,比如部隊的番號、近期行動計畫等,間諜的網路竊聽設備就可能會把你的通話內容自動記錄下來。因此,作為軍人,任何時候都不得隨意討論部隊番號、編制、裝備和戰備訓練任務等情況,同時要教育家人主動增強保密意識。

2、在網上透露軍人身份

進入資訊時代,上網已成為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之需。但在網上如果透露自己的軍人身份,主動介紹在部隊的經歷和崗位,很可能會招來間諜的“關注”。

3、辦理購物消費卡遇到陷阱

在商場辦理購物消費卡,要防止填寫個人資訊時暴露軍人身份、單位電話等,這也很可能被間諜盯上。

4、連wifi可能被植入病毒

雖說wifi無處不在,去哪都得先把無線網路連上。但別有用心之人,正好利用人們這一習慣,在你連接wifi時順便植入病毒,竊取你的手機通訊錄、照片以及其他重要資訊等。所以連接公共wifi需謹慎,手機中請不要保存涉密資訊。

5、網購位址不慎洩密

當前,網路購物已越來越被官兵所青睞。但在填寫收件人地址時得慎之又慎,尤其是在外出駐訓、演習時,你填寫的位址資訊有暴露部隊駐防資訊的風險,更不能直接留下部隊番號。

6、曬照片可能被人利用

7、填寫調查問卷暴露身份

外出時,會經常碰到一群小年輕熱情滿滿地找人填寫調查問卷,他們還會與你親切交談。這時,你可千萬別放鬆戒備,在填寫資訊時暴露軍人身份、部隊番號和個人崗位等。

8、參加重要會議時帶手機

已有越來越多的資訊顯示,一部處於關閉狀態的手機,沒有響鈴,螢幕上也沒有任何開機顯示,只要裝有電池,也可能被悄悄啟動通話裝置,成為一部“竊聽器”。所以參加重要會議,尤其是涉及兵力部署、演習等會議時,千萬不要把手機帶入會場。

9、逛論壇可能“被釣魚”

有些國外情報人員故意將錯誤資料放在論壇裡,等待官兵跟帖“闢謠”。殊不知,這其實是他們的一種“釣魚”手段,故意引誘你上鉤,利用你的正義感獲取涉密資訊。如果你不慎中招,那真是太“冤”了。

10、營區內開定位可能“被標記”

國外如何開展國家安全教育?

1、美國

專門制定了《國家安全法》《普通軍訓與兵役法》《國家安全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為國家安全教育提供了組織、人力、物力保障。

2、俄羅斯

通過法律規定,20至70歲的公民,均需接受法定的國防教育,同時還規定,16歲至60歲的男性和16歲至55歲的女性,均需接受民防義務訓練,對大中學校的學生,則根據《憲法》把國家安全教育和訓練列為正式課程,並把軍訓成績記入學分。

3、英國

從2011年開始所有中小學,日常全面實行“綠十字互聯網安全守則”教育,以提升學生的網路分辨能力和抗誘惑力,暑期則組織參觀軍營等夏令營活動,以引起中學生對國家安全保衛工作的興趣,增強學生的防患意識,吸引青年學生參軍。

4、德國

學校沒有專門開設國防教育課程,但會定期邀請德軍派人到校介紹國家安全情況,與學生討論有關問題。

5、瑞士

在各地普遍成立軍官與士兵協會、公民協會、射擊協會等官方或半官方的國家安全教育機構,同時,編發《民防手冊》,從小孩到老人都人手一冊,做到人人皆知。

6、日本

日本是一個島國,且多發地震,各地常以資源匱乏、防禦困難等因素為背景,組織防災抗災教育和能源緊張演練活動,培養國民的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

7、以色列

行軍教育是以色列國家安全教育的特色之一。公民從小學開始,學校就組織“用腳去認識以色列”的活動,通過這種融合歷史傳統的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形式不斷增強民族凝聚力。

作者:立日之人 等

編輯:毛志文

值班:錢宗陽

編審:曲延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