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五旬男子攀岩墜落 10多名消防戰士輪番抬下山

5 旬男子攀爬陡峭的山崖, 不幸發生意外, 從 5 米多高處墜落, 頭部、腰部撞到石頭, 無法動彈 …… 同行者立即報警並撥打 120 急救電話, 傷者所在的位置救護車上不去, 情況十分危急。 幸虧消防員及時趕到, 使用擔架將男子抬下山。

男子攀岩墜落摔傷

4 月 12 日中午 12 時許, 幾名登山愛好者到大黑山風景區仙人跳附近一處峭壁攀岩。 這處岩壁非常陡峭, 目測坡度在八十度左右, 當時, 這名 50 歲左右的男子沿著陡壁往上爬, 沒想到突然發生意外, 從 5 米多高的峭壁上掉了下來。

"地上全是石頭, 這人突然從高空掉了下來, 腦袋磕在石頭上,

出了很多血, 另外腰部也被撞到了, 無法動彈 …… "知情人說, 事故發生後, 同行者立即對傷者進行了簡單包紮, 同時撥打了報警電話和 120 急救電話。

12 時 51 分, 金州消防大隊金州一中隊接到報警後, 中隊迅速出動 3 台消防車, 拉載 17 名消防官兵趕赴現場實施救助。

翻山越嶺終找到傷者

在前往救援途中, 副中隊長王松帥立即和報警人取得聯繫, 得知傷者從 5 米多高的山崖跌落, 頭部撞到石頭出血, 腰部無法動彈。 王松帥與報警人溝通, 確定了傷者困在仙人跳附近的半山腰位置。

消防人員到達大黑山山腳後, 救援小組立即帶著救生繩和擔架等救援工具步行上山。 救援小組很快抵達仙人跳景區, 但從這裡抵達傷者被困的位置,

還有 100 多米的距離, 這段山路根本沒有路, 不但異常陡峭, 還滿是草木、碎石, 非常的危險, 一路上消防人員穿過荊棘的灌木叢, 開闢道路慢慢前行, 在經過長達 1 個小時的艱難尋找, 終於在陡峭的山崖邊找到了被困者。

10 多名消防員抬傷者下山

"傷者腰部疼痛,

不敢動彈, 我們擔心貿然施救可能會給他造成二次傷害, 只能等 120 急救人員進行檢查後才能施救。 "王松帥說, 醫務人員趕到後, 立即對這名男子進行了檢查。 隨後, 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 消防人員將男子抬上擔架, 用救生繩固定住他的腰和腳, 防止其從擔架上滑落。

由於這名男子體重較沉, 於是六名消防戰士上陣將其抬起, 隨後小心翼翼地抬著他下山。 但要將傷者順利抬到正常的登山路徑, 消防人員還得"不走尋常路", "這段路正常走都得格外小心, 別說抬著一個人了。 "王松帥說, 10 多名消防戰士輪番上陣, 抬著傷者深一腳淺一腳地慢慢下山, 最終成功將被困人抬至山下。 早已在此等待的 120 救護車立即將男子送到醫院進行救治。

今年有多人大黑山被困

作為距離城區較近的一座名山, 大黑山吸引了大量的戶外運動愛好者前去"野遊"。 業內人士介紹, 儘管大黑山不算高, 但很多地帶都屬於險路, 很多山崖坡度達七八十度, 幾近懸崖。 此外, 部分山體風化嚴重, 市民在野路攀爬時,

一旦腳下打滑, 可能就會摔傷。

1 月 14 日傍晚, 一位 60 歲左右的老人在大黑山裡迷路, 60 多人山上搜救一個多小時, 終於找到被困老人。

2 月 13 日中午時分, 一名 30 多歲的女子在攀登大黑山時突然暈倒, 消防員使用擔架將女子抬下山。

2 月 26 日上午, 大黑山猿人岩景區附近發生一起意外事故, 一群驢友自發組織攀爬大黑山時, 走上了一條未開發的"毛道", 爬山時突發落石意外, 一名女驢友被砸傷肋部和頭部, 大連消防及 120 急救人員攀山近千米, 用擔架固定女子後將其救下。

3 月 28 日 19 時左右, 三名到大黑山"探險"的學生, 被困在一處山崖邊, 消防人員連夜上山, 在荊棘叢生的山林間找了兩個多小時, 最終成功找到了被困學生 ……

記者從我市消防部門獲悉, 今年以來,大黑山風景區已經發生多起遊客走野路登山被困的意外事件。消防人員提醒市民:登山應量力而行,選擇已開發的道路。

半島晨報、海力網記者佟亮

今年以來,大黑山風景區已經發生多起遊客走野路登山被困的意外事件。消防人員提醒市民:登山應量力而行,選擇已開發的道路。

半島晨報、海力網記者佟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