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繪就改革藍圖 厚植制度優勢

湖南日報記者 孫敏堅

人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 實現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的著力建設經濟強省、科教強省、文化強省、生態強省、開放強省, 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的宏偉目標, 需要越來越多的人才貢獻智慧與才能。

日前, 中共湖南省委印發的《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會等人才管理服務類社會組織, 另一方面要採取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等引導措施, 支援有條件的社會組織承接人才培養、評價、流動、激勵等公共服務事項。

“這些市場導向明顯的措施, 對建立政府人才管理部門與公共機構、民間組織、私營單位等社會組織緊密合作的人才治理模式,

形成政府與市場主體、社會組織等有序分工、協調合作、良性互動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具有重要作用。 ”該負責人說。

克服唯學歷、唯職稱、唯論文等傾向, 建立多元化人才評價機制

人才評價是人才發展的風向標, 好的評價制度, 能激發人才成長發展的活力, 促進人才發展, 而偏頗的人才評價, 對人才的健康成長會造成較大的危害。 該負責人指出, 近些年我省人才評價制度特別是職稱制度改革力度較大, 某些環節甚至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但總體來講, 人才評價上還沒有完全體現分類施策的要求, 對各類人才往往“一把尺子量到底”, 針對性和專業性不強;行政權力對人才評價干預過多,

“評人的不用人, 用人的不參評”等等。

針對此類問題, 《意見》提出, 制定人才分類評價指導意見, 注重憑能力、實績和貢獻評價人才, 克服唯學歷、唯職稱、唯論文等傾向;積極引入協力廠商機構參與人才評價, 建立多元化人才評價機制。

職稱評審是人才評價的核心內容。 據介紹, 目前社會對職稱評審關注度居高不下, 職稱制度不科學是重要原因。 《意見》對此設計了一系列改革舉措。 比如, 提出根據職業特點和發展需要, 分類設置各系列(專業)職稱申報條件和評價標準, 避免簡單地以論文、課題、著作論英雄;針對一些包括海外人才在內的高端人才在被引進後為職稱晉升攢資歷、熬年頭現象,

《意見》提出探索海外引進人才、高層次創新型和急需緊缺人才職稱直接認定辦法, 突破資歷條件和職稱職數的限制, 為這些人才開闢一條憑專業能力快速晉升的“綠色通道”, 保護他們回(來)湘創新創業的積極性;針對職稱評審與人才使用脫節, “用的評不上, 評的用不上”等問題, 《意見》提出發揮用人主體在職稱評審中的主導作用, 在合理界定職稱評審許可權的基礎上, 保障用人單位職稱評審權和聘用權。

此外, 針對人才考核評價中“勤翻蓋子”的問題, 《意見》還提出要合理確定基礎研究科研人員和青年科研人員的評價週期, 按照科研創新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辦事。

突出充分激發各類人才創新創業活力

水不激不躍,

人不激不奮。 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一個直接目的, 就是激發各類人才的創新創業活力。 《意見》充分體現了這一取向, 激勵人才創新創業是《意見》的一個顯著特徵。

“在人才使用激勵上, 當前的政策設計與人才期望還有相當的差距。 ”該負責人舉例說, 其中, 科技成果轉化管道不暢、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不合理;科技人員兼職兼薪、離崗在崗創新創業政策滯後;受事業單位工資總額和績效工資總額限制, 科技人員收入“天花板”現象比較普遍, 總體水準不高, “平均主義”仍然存在;科研經費管理制度不適應科研創新活動的規律和特點, 經費支出困難, 科研工作和智力勞動難以獲得相應回報;智慧財產權保護不夠,

維權成本偏高等等。

《意見》集中回應了科技人員的關切, 以建立充分體現人才創新創造價值的收入分配制度為重點, 設計了一系列富於創新性和操作性的舉措, 以系統的政策、制度體系保障和增強科技人員的獲得感。 同時, 《意見》還提出支援行業領軍企業、高校與科研院所、創投機構、行業組織等建設高水準眾創空間和農村“星創天地”, 為各類人才創新創業創造條件, 提供服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