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全方位營養大會”如何引人入勝?

“全方位營養”與“系統動物營養”的契合

2001年, 動物營養專家Clifford Adams 博士提出全方位營養理論, 宣導用營養調節素與營養素的關係, 來解決這些問題。 譬如酶製劑、乳化劑解決能量蛋白利用、環境污染等問題, 益生菌和植物精油、酸化劑解決腸道健康、抗生素替代等問題, 黴菌毒素吸附劑、防黴劑、抗氧化劑解決飼料安全問題。

在地球的另一端, 著名動物營養學者盧德勳老師, 在多年前提出“系統動物營養學”理論, 並在理論基礎上培養了一大批系統動物營養學的“天下桃李”。

“全方位營養”與“系統動物營養”, 從整體思維的角度,

為動物營養學提出了新的維度。

如何用“全方位營養”, 解決飼料轉化率低、疾病發生率高、能量蛋白原料不穩定、抗生素濫用、糞汙氮磷排放過多等問題, 成為了本次“全方位營養大會”的初衷。

全球學者的共同思索

當具體解決方案成為行業的首要需求, 企業不再為單一技術感到疑慮時, 全方位營養解決方案就成為這個時代值得思索的問題。

著名動物營養專家南京農業大學朱偉雲教授說, 全方位營養的理論是值得肯定的, 這種思維方式, 讓飼料廠、養殖場不再為單一目標的設定而短視。 比如養殖過程中, 你不僅考慮到飼料日糧是否合適於畜禽;也要考慮該日糧帶來的氨氮排放, 是否與畜禽舍的設施設備匹配;畜禽糞便排放,

是否與糞便處理能力相一致;畜禽糞便處理能力, 是否反過來影響畜禽生產……這種全方位營養的理論的延伸, 也是值得關注的。

全方位營養理論創始人Clifford Adams博士所說, 在食物鏈的各個環節, 從飼料原料到食品, 全方位營養必然能改善動物的營養和生長並減輕應激。 畜牧生產水準的高低影響著社會的發展和環境的可持續性。 這就是一個具體的全方位營養理論的課題。

給你一個答案

當前中國的飼料生產、應用方面也存在諸多問題, 如產能過剩、生產方式落後、生產效率低下、環境污染嚴重、飼料利用率低、飼料安全等。 面對產能過剩, 我們呼籲高效、環境友好型的飼料生產;為了從源頭保障食品安全,

我們要研發無抗飼料及抗生素替代品;要提升飼料利用率, 我們需合理應用各種營養物質以獲得高效的動物生產。 所有這些, 都是2017全方位營養大會召開的意義所在。

畜牧生產水準的高低影響著社會的發展和環境的可持續性, 如何通過營養調節素與營養素改善動物健康並最終實現養殖業可持續發展?

在5月9日——10日召開的2017全方位營養大會上, 全球一線專家、學者、專業人士將就解決飼料轉化率低、疾病發生率高、能量蛋白原料不穩定、抗生素濫用、糞汙氮磷排放過多等問題進行積極探索和全方位的討論。

繁花似錦的五月, 讓我們相約上海, 共話全方位營養!

聯合主辦:比利時ANOZENE動物營養研究中心 美國建明工業

承辦單位:萊伽傳媒

大會時間:5月8日報到, 5月9-10日會議

大會地點:上海富悅大酒店

大會官網:國際畜牧網 www.guojixumu.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