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宋代烏蒙部的崛起與烏蒙王的冊封

★唐 靖

由於魏晉南朝長時期的戰亂, 原居於朱提的漢民、僰人紛紛向滇中、滇西遷徙, 曾經號稱“寧州冠冕”的朱提逐漸頹敗。 到了唐代,

曾經被中原移民擠壓生存空間而被迫“分佈山谷間”的彝族先祖——“仲牟由之裔”, 就慢慢成為烏蒙大地的真正主人。 西元794年, 袁滋冊封南詔, 沿舊五尺道一路行來, 途經今昭通市所屬的水富、鹽津、大關、昭陽、魯甸等區縣, 所看到的當地烏蠻居民形象, 便是“男則髮髻, 女則散發, 見人無禮節跪拜, 三譯四譯乃與華通”的場景。

民間傳說中的鹽津夷都山宋代烏蒙王阿杓疑塚

《新唐書·南蠻經》說:“烏蠻與南詔世婚姻, 其中分七部落, 一曰阿芋路, 居曲州, 靖州故地;二曰阿孟;三曰夔山;四曰暴蠻;五曰盧鹿蠻;六曰磨彌斂;七曰勿鄧。 土多牛馬, 無布帛, 男子髻髻, 女子披髮, 皆衣牛羊皮, 俗尚巫鬼, 無拜跪之節。 其語兩譯乃中國通, 大部落有大鬼主, 百家則置小鬼主。 ”再據《雲南志》(《蠻書》)所載各大部落的地域狀況, 阿芋路部落在今昭陽區境內;阿孟(阿猛)部落在今昭陽區、鎮雄至彝良一帶;夔山部在今彝良、昭通、威寧之間;盧鹿蠻部落在今巧家、會澤、東川一帶;暴蠻在今威寧至黔西、大方、織金一帶;磨彌斂部落在今宣威境內;勿鄧部落在今四川涼山一帶。

唐德宗貞元年間, 唐政府為了重新打通與南詔的聯繫, 在秦“五尺道”、漢晉“南夷道”基礎上, 再度修治了“石門道”。 石門道從戎州(宜賓)經鄧枕山、馬鞍渡、阿芋部、蒙夔山、夔山部、蒙夔嶺、曲州、魯望、界紅山、竹子嶺、磨彌斂等到拓東(昆明), 最後至南詔的大理。 實際上, 已經日薄西山的唐王朝並無能力打理經營, 這條交通沿線地區, 仍然是烏蠻各部的勢力範圍。 到了宋末, 上述諸部又演變為烏撒部、烏蒙部、芒部、阿頭部、易溪部、易娘部、阿晟部、閟畔部。

“烏蒙”之名, 出現于《宋史》仁宗之世。 烏蒙原為部落首領之名, 為唐代阿統的第十一世孫。 他兼併周圍一些小部落, 統治了今昭陽、魯甸、大關、鹽津、威寧西北等地。 《西南彝志》“敘烏蒙”記載:“你洛烏蒙家, 在德歹濮臥, ……得六祖庇佑, 榮祿有好根, 彌漫于天下, 治理的威榮, 如大樹參天, 中央和四方, 拓地盤很寬, 百姓和奴僕如鳥不離樹, 都沾了光彩。 ”“外人多傳說:‘你德歹濮臥, 修建起金城, 閃青紅光輝。 大小的宮室,

像武家式樣, 有篤慕福祿, 顯篤慕威榮, 像天宮那樣, 精美而壯麗’”;“掌權發號令, 如青鷹號叫, 如雷震山風, 女者張華蓋, 一呼百耳聞, 萬目同仰望, 恒管的德歹, 有如此威榮。 ”全文將烏蒙部在一定時期勢力的強大, 渲染得淋漓盡致, 今天的烏蒙山即因烏蒙部而得名。

另據《明一統志》記載:“唐時, 烏蠻仲牟由之裔曰阿統者, 始遷於此。 至十一世孫, 烏蒙強盛, 號烏蒙部。 宋時, 封阿杓為王。 ”阿杓封烏蒙王一事, 《明史·四川土司傳》《蜀中廣記》均有記載, 民國《昭通縣志稿》《鹽津縣誌》也曾轉抄備錄。 從這些文獻來看, 對阿杓封烏蒙王一事似乎沒有什麼歧義, 但關於阿杓的身世, 卻無史實可考;對阿杓是否為阿統、仲牟由的後人, 學界也存有疑問。

鹽津普洱夷都山, 舊志記為“夷渡山”,風物幽雅,人文薈萃,《鹽津縣誌》載:此地“相傳為夷人都城”。據傳阿杓于宋朝熙甯年間封烏蒙王,卒葬於夷都山的石馬埂,這裡至今保存有宋代烏蒙王阿杓墓(疑塚)。但據當地《羅氏家譜》載:“始祖羅公諱星,字杓,太府君自江西入籍平叛,以從征有功,遂封為烏蒙王。後卒,葬於座宅後邊,有墳塋鐫碑為記。”由此來看,“烏蒙王”阿杓原名羅星,是江西吉安人,宋代才入籍滇南為烏蒙帥。之所以封烏蒙王,是因為參加討瀘(州)夷有功。說明封為“烏蒙王”的阿杓,不過是一個“夷化”了的漢人!?真相究竟如何,歷史卻至今選擇了沉默!

舊志記為“夷渡山”,風物幽雅,人文薈萃,《鹽津縣誌》載:此地“相傳為夷人都城”。據傳阿杓于宋朝熙甯年間封烏蒙王,卒葬於夷都山的石馬埂,這裡至今保存有宋代烏蒙王阿杓墓(疑塚)。但據當地《羅氏家譜》載:“始祖羅公諱星,字杓,太府君自江西入籍平叛,以從征有功,遂封為烏蒙王。後卒,葬於座宅後邊,有墳塋鐫碑為記。”由此來看,“烏蒙王”阿杓原名羅星,是江西吉安人,宋代才入籍滇南為烏蒙帥。之所以封烏蒙王,是因為參加討瀘(州)夷有功。說明封為“烏蒙王”的阿杓,不過是一個“夷化”了的漢人!?真相究竟如何,歷史卻至今選擇了沉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