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扒開深圳餐飲市場真相,有些業不是那麼好創的

深圳餐飲市場水有多深?在這座城市立足得有哪些能耐?未來幾年的餐飲潮流又如何?看10位餐飲界大咖、投資界代表如何扒開真相。

2017年4月12日, 由紅餐網主辦、排隊網協辦的“中國餐飲城市論壇·深圳站”, 就邀請來10餘位來自深圳、廣州的餐飲大咖、投資界代表, 就“深圳餐飲‘潮’前走”熱點議題, 與現場200多位餐飲同行, 在深圳羅湖香格里拉大酒店進行深度探討。

▲中國餐飲城市論壇·深圳站現場

本次論壇特邀嘉賓有:弘毅投資董事總經理王小龍、蠔門九式創始人陳漢宗、客語創始人許可鵬、雲味館創始人遲煥濤、好色派沙拉創始人肖國勳、蛙來噠聯合創始人羅清、俏鳳凰創始人吳天真、四季椰林創始人黃光生、排隊網創始人江浩南。

▲紅餐網創始人陳洪波致辭

紅餐網創始人陳洪波為本次活動致辭, 和大家分享了對這座城市的印象:既愛又恨。 愛她的活力, 又恨她的殘酷, 只有有夢想、有勇氣的創業者才能在這座城市打拼, 畢竟要在10幾萬間餐廳裡存活下來, 絕非易事。

“堅持”二字才是生存的真經, “今天很殘酷, 明天很殘酷, 但是後天很美好。 很多人是因為今天殘酷而退縮, 也有很多人是因為明天殘酷而退出,

但是只要堅持, 後天一定是美好的。 ”

▲客語創始人許可鵬, 演講主題《從0到1, 客語更倚重食材》

客語創始人許可鵬, 作為23年的老餐飲人, 深度分析過去客家菜為什麼在深圳發展不起來的原因。

過去主要是交通不便, 使得山裡的原材料很難往外輸送。 而現在路通了,

物流也發達了, 很多局限也被打破。 另外, 經營客家菜的思路也不能停留在過去, 一定要有一個明星產品。 客語的“星”品土豬湯便是這樣的角色, 能做到每日銷售15000份, 其中最大的突破就是相對標準化。 客語團隊研究過, 有200個關鍵點能夠導致土豬湯的不穩定。 只有不斷去克服, 精益求精, 才能形成品牌競爭的壁壘。

許可鵬希望通過對新派客家菜、客家食材的極致追求, 能夠“一箭三雕”, 既能讓大都市人吃上健康美食, 又能幫助山裡人過得更好, 同時還能帶領企業及和企業合作方更好地發展。

▲雲味館創始人遲煥濤, 演講主題《從0到1, 雲味館在餐飲浪潮中抓住這幾個關鍵節點》

雲味館創始人遲煥濤, 從商業模式角度, 和大家分享分享了創新力。

創新力, 即成本重構與價值重構。 好比海底撈, 從聚餐吃火鍋延伸到美甲、擦鞋, 打造極致服務, 則重構了火鍋的價值。 而雲味館則通過做一個文藝范的米線館來製造衝突, 有別於市面上常見的夫妻米線館, 做到前端極致差異化, 後端極致效率。

遲煥濤認為,創新是試錯試出來的,不是取決於聰明才智,是取決於是錯成本,更直言“創新絕對不是你的靈感瞬間,一定是套路,唯有套路得人心。”

▲好色派沙拉創始人肖國勳,演講主題《好色派沙拉的品牌塑造》

好色派沙拉創始人肖國勳,分享了品牌發展的思路,先找到一個小切口,成為減脂增肌沙拉老大,再成為沙拉老大,再成為健康餐飲老大,再成為餐飲老大。

好色派沙拉從一開始就講“性感”,因為關注性感的群體,一般除了對身材有要求,內心也有著無比進取的精神,根據這些特性描繪出典型的使用者圖像,找到精准的人群。

確定了人群,再構建品牌時,他們講WHY,再講HOW,再講WHAT。只有自內而外,深度思考“為什麼要這樣做”,後面的“怎樣做”和“做什麼”才有意義。肖國勳還認為,最成功的品牌,就是大眾化之後仍然給人“小眾”的感覺,意味著品牌的保鮮,推陳出新的做產品化運營,使使用者覺得你依然很小眾。

▲俏鳳凰創始人吳天真,演講主題《消費升級,俏鳳凰為何提出“美餐快食” 》

俏鳳凰創始人吳天真,正因為看到國內米粉店基本比較Low的市場,產生了打造米粉品牌,並細分到牛肉米粉領域的想法。

吳天真發現了城市人吃便餐的矛盾點,沒有時間好好去享受,如果想要享受,又都是正餐或者休閒餐,便餐很難實現。

鑒於此,俏鳳凰提出“美餐快食”概念。“美餐”方面,是以自身設計出身的審美,打造美好的品牌形象,從空間到餐具等,創造出米線館全新的體驗。“快食”方面,則通過不斷優化產品線,運用洋速食快速出品的系統來改造傳統便餐廚房,實現了從點完餐到拿到所有產品只需要3~5分鐘時間。吳天真希望這個全新的理念能夠顛覆米線給消費者固有的印象,在今天消費升級環境中,成長為全國的米粉連鎖品牌。

▲排隊網創始人江浩南,演講主題《互聯網+餐飲之會員行銷》

排隊網創始人江浩南,重點從互聯網會員行銷“三部曲”,為大家解析當下互聯網與餐飲會員行銷的最實用的思路。

▲圓桌論壇,探討主題《餐飲新潮之下,如何理性思考?》

精彩的嘉賓個人演講之後,是犀利的圓桌論壇環節。為什麼說犀利呢?弘毅投資董事總經理王小龍、蠔門九式創始人陳漢宗、雲味館創始人遲煥濤、蛙來噠聯合創始人羅清、四季椰林創始人黃光生,5位嘉賓一台戲,在探討《餐飲新潮之下,如何理性思考?》話題中,拋出新銳的觀點,帶來開闊的視野。

▲弘毅投資董事總經理王小龍

弘毅投資董事總經理王小龍,認為目前國內很多餐企對資本存在誤區,認為資本就是資金,逼著他3~5年上市。而弘毅這五、六年在構建的餐飲投資項目是有一些產業情節的。餐飲行業正因為存在沒有大品牌等的缺陷,才存在很大機會。他分享弘毅將來在餐飲領域一定是排山倒海的投資,並且有著非常清晰的願景:10年,在其投資下一定要出現萬店品牌。

從城市選擇上,王小龍有自己的觀察:北京市場相對粗放,更加包容,精細度沒有上海、深圳、廣州高,因此更有市場;深圳的創新絕對走在全國最前,但是從媒體到意見領袖角度看,要打全國市場,要早去北京,不去北京沒戲;而上海是最難存活的,因為全球的洋品牌都在那兒作為試點,從創業角度殺出來極為困難。

▲蠔門九式創始人陳漢宗(蠔爺)

蠔門九式創始人陳漢宗(蠔爺),從自身在深圳33年,以及16年餐飲經營經驗,為餐飲創業者敲響警鐘,某個企業的成功是因為有千千萬萬人的失敗鋪路的。他坦誠自己忠於鑽研精品食材,忠於做蠔這件事,只開好目前這3家門店,並深挖蠔的產業鏈,不求擴張,同時也希望年輕創業者想清楚了再進入這個行業。

蠔爺認為,想投資餐飲業,要具備3點:首先是足夠的錢,第二要有毅力,堅持到底;第三對這個行業有些認知和積累。同時他也給出建議,如果初創者有足夠資金,也可以考慮去做優質品牌的加盟,將來學到了,機會也對了,再跳出來自己做。

▲雲味館創始人遲煥濤

雲味館創始人遲煥濤,作為本次論壇的嘉賓主持,則直接為創業者拋出一個觀點,沒來的就別來了,幹了的就好好幹下去,以後再幹,成本更高。

遲煥濤還對現場觀眾的問題給予最不拐彎抹角的解讀,比如中央廚房,他認為中央廚房和開館子是兩回事,是食品製造業,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比如桂林米粉為什麼不能像雲南過橋米線那樣賣出高客單價,他認為這是品類的“命”,由品類的基因決定的。

▲蛙來噠聯合創始人羅清

蛙來噠聯合創始人羅清,從跨界及初創餐飲和大家分享了品牌的聚焦。2010~2014年,花4年時間試探了4個品牌,5種商業模式,直到2015年才最終鎖定了蛙來噠的標準店,實現2年100家門店。

很多人質疑其發展速度過快,羅清則認為蛙來噠走得穩健,這是基於過去多年的創業經驗,以及過去5年將整個體系都扎實地完成,並實現了0到1的突破,有了1,後面的0就水到渠成了。

▲四季椰林創始人黃光生

四季椰林創始人黃光生,過去3年裡一共做了6個品牌,他坦誠交了不少學費,現在願意沉澱下來,建設好自己內部體系,煉好內功,也更加重視站在消費者角度做好椰子雞這個品類。

黃光生認為深圳是創業的首選之地,一個品牌如果能在深圳、上海立足,打全球也應該不怕。並且直白指出情懷與生意的關係,“很多創業者拿著情懷當生意,我很排斥,我覺得生意就是生意,情懷就是情懷,如果能結合在一起更好,不行的話也別勉強。如果真的有想要創業,可以先把情懷放一邊,理性地做一些市場的調研。”

▲活動現場合照

中國餐飲城市論壇,是紅餐網舉辦的城市巡迴活動,旨在深入主流或潛在城市,為廣大餐飲人搭建交流平臺,實現共用、互助、且能夠落地的目的。繼2016年成都、上海、重慶、西安、鄭州等多地後,2017年開啟了廣州、深圳等城市的巡迴。

下一站,長沙見!

——————

後端極致效率。

遲煥濤認為,創新是試錯試出來的,不是取決於聰明才智,是取決於是錯成本,更直言“創新絕對不是你的靈感瞬間,一定是套路,唯有套路得人心。”

▲好色派沙拉創始人肖國勳,演講主題《好色派沙拉的品牌塑造》

好色派沙拉創始人肖國勳,分享了品牌發展的思路,先找到一個小切口,成為減脂增肌沙拉老大,再成為沙拉老大,再成為健康餐飲老大,再成為餐飲老大。

好色派沙拉從一開始就講“性感”,因為關注性感的群體,一般除了對身材有要求,內心也有著無比進取的精神,根據這些特性描繪出典型的使用者圖像,找到精准的人群。

確定了人群,再構建品牌時,他們講WHY,再講HOW,再講WHAT。只有自內而外,深度思考“為什麼要這樣做”,後面的“怎樣做”和“做什麼”才有意義。肖國勳還認為,最成功的品牌,就是大眾化之後仍然給人“小眾”的感覺,意味著品牌的保鮮,推陳出新的做產品化運營,使使用者覺得你依然很小眾。

▲俏鳳凰創始人吳天真,演講主題《消費升級,俏鳳凰為何提出“美餐快食” 》

俏鳳凰創始人吳天真,正因為看到國內米粉店基本比較Low的市場,產生了打造米粉品牌,並細分到牛肉米粉領域的想法。

吳天真發現了城市人吃便餐的矛盾點,沒有時間好好去享受,如果想要享受,又都是正餐或者休閒餐,便餐很難實現。

鑒於此,俏鳳凰提出“美餐快食”概念。“美餐”方面,是以自身設計出身的審美,打造美好的品牌形象,從空間到餐具等,創造出米線館全新的體驗。“快食”方面,則通過不斷優化產品線,運用洋速食快速出品的系統來改造傳統便餐廚房,實現了從點完餐到拿到所有產品只需要3~5分鐘時間。吳天真希望這個全新的理念能夠顛覆米線給消費者固有的印象,在今天消費升級環境中,成長為全國的米粉連鎖品牌。

▲排隊網創始人江浩南,演講主題《互聯網+餐飲之會員行銷》

排隊網創始人江浩南,重點從互聯網會員行銷“三部曲”,為大家解析當下互聯網與餐飲會員行銷的最實用的思路。

▲圓桌論壇,探討主題《餐飲新潮之下,如何理性思考?》

精彩的嘉賓個人演講之後,是犀利的圓桌論壇環節。為什麼說犀利呢?弘毅投資董事總經理王小龍、蠔門九式創始人陳漢宗、雲味館創始人遲煥濤、蛙來噠聯合創始人羅清、四季椰林創始人黃光生,5位嘉賓一台戲,在探討《餐飲新潮之下,如何理性思考?》話題中,拋出新銳的觀點,帶來開闊的視野。

▲弘毅投資董事總經理王小龍

弘毅投資董事總經理王小龍,認為目前國內很多餐企對資本存在誤區,認為資本就是資金,逼著他3~5年上市。而弘毅這五、六年在構建的餐飲投資項目是有一些產業情節的。餐飲行業正因為存在沒有大品牌等的缺陷,才存在很大機會。他分享弘毅將來在餐飲領域一定是排山倒海的投資,並且有著非常清晰的願景:10年,在其投資下一定要出現萬店品牌。

從城市選擇上,王小龍有自己的觀察:北京市場相對粗放,更加包容,精細度沒有上海、深圳、廣州高,因此更有市場;深圳的創新絕對走在全國最前,但是從媒體到意見領袖角度看,要打全國市場,要早去北京,不去北京沒戲;而上海是最難存活的,因為全球的洋品牌都在那兒作為試點,從創業角度殺出來極為困難。

▲蠔門九式創始人陳漢宗(蠔爺)

蠔門九式創始人陳漢宗(蠔爺),從自身在深圳33年,以及16年餐飲經營經驗,為餐飲創業者敲響警鐘,某個企業的成功是因為有千千萬萬人的失敗鋪路的。他坦誠自己忠於鑽研精品食材,忠於做蠔這件事,只開好目前這3家門店,並深挖蠔的產業鏈,不求擴張,同時也希望年輕創業者想清楚了再進入這個行業。

蠔爺認為,想投資餐飲業,要具備3點:首先是足夠的錢,第二要有毅力,堅持到底;第三對這個行業有些認知和積累。同時他也給出建議,如果初創者有足夠資金,也可以考慮去做優質品牌的加盟,將來學到了,機會也對了,再跳出來自己做。

▲雲味館創始人遲煥濤

雲味館創始人遲煥濤,作為本次論壇的嘉賓主持,則直接為創業者拋出一個觀點,沒來的就別來了,幹了的就好好幹下去,以後再幹,成本更高。

遲煥濤還對現場觀眾的問題給予最不拐彎抹角的解讀,比如中央廚房,他認為中央廚房和開館子是兩回事,是食品製造業,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比如桂林米粉為什麼不能像雲南過橋米線那樣賣出高客單價,他認為這是品類的“命”,由品類的基因決定的。

▲蛙來噠聯合創始人羅清

蛙來噠聯合創始人羅清,從跨界及初創餐飲和大家分享了品牌的聚焦。2010~2014年,花4年時間試探了4個品牌,5種商業模式,直到2015年才最終鎖定了蛙來噠的標準店,實現2年100家門店。

很多人質疑其發展速度過快,羅清則認為蛙來噠走得穩健,這是基於過去多年的創業經驗,以及過去5年將整個體系都扎實地完成,並實現了0到1的突破,有了1,後面的0就水到渠成了。

▲四季椰林創始人黃光生

四季椰林創始人黃光生,過去3年裡一共做了6個品牌,他坦誠交了不少學費,現在願意沉澱下來,建設好自己內部體系,煉好內功,也更加重視站在消費者角度做好椰子雞這個品類。

黃光生認為深圳是創業的首選之地,一個品牌如果能在深圳、上海立足,打全球也應該不怕。並且直白指出情懷與生意的關係,“很多創業者拿著情懷當生意,我很排斥,我覺得生意就是生意,情懷就是情懷,如果能結合在一起更好,不行的話也別勉強。如果真的有想要創業,可以先把情懷放一邊,理性地做一些市場的調研。”

▲活動現場合照

中國餐飲城市論壇,是紅餐網舉辦的城市巡迴活動,旨在深入主流或潛在城市,為廣大餐飲人搭建交流平臺,實現共用、互助、且能夠落地的目的。繼2016年成都、上海、重慶、西安、鄭州等多地後,2017年開啟了廣州、深圳等城市的巡迴。

下一站,長沙見!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