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了一個建築,新教與天主教撕裂了

利奧十世

利奧十世為佛羅倫斯共和國豪門美第奇家族族長, 即位後揮霍教廷公款, 也慷慨動用私財, 加速聖彼得大教堂工程進度,

增加梵蒂岡藏書, 使羅馬再度成為西方文化中心。 1520年6月發出檔指責宗教改革家路德為異端, 1521年1月宣佈絕罰路德, 從而使統一的西方教會解體。

美第奇家族徽章

一般都將宗教改革歸因於教廷出售贖罪券, 認為教廷的腐敗導致了新教與其分裂。

事實上, 事情的緣起卻是聖彼得大教堂的修建, 1506年, 從儒略二世開始重建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 但是由於工程浩大, 教廷沒有充足的經費支持, 所以一直拖延著。

聖彼得大教堂

聖彼得大教堂

利奧十世繼位後, 任命拉斐爾為工程總監, 他想在自己在位時完成這項功照千秋的偉業。 到1517年, 工程已經進行了10年, 仍進展緩慢。 於是利奧十世派人四處募款, 甚至宣佈, 凡為聖彼得大教堂的修建而捐錢者, 教皇可以為其大赦。

時人所繪的售賣贖罪券的場景

這次募捐的動機本來很簡單, 卻在外界產生了軒然大波, 人們都認為教廷是在為自身斂財, 並將大赦作為條件, 簡直罪大惡極。 當然, 這種以錢財換大赦也導致了眾多腐敗現象, 譬如出售教職。 加上前幾任教皇生活糜爛腐敗, 更給了人們攻擊教廷的理由。 尤其是在神聖羅馬帝國, 對教廷和教皇的不滿肆意宣洩著,

修士馬丁 路德(1483-1546年)站到了隊伍的最前端, 公開抨擊教廷出售贖罪券的行為, 從而引發了宗教改革。

馬丁 路德

1517年10月31日, 路德在薩克森地區維滕貝格(Wittenberg)的大教堂門上貼上自己寫的佈告《關於贖罪券效能的辯論》, 總共九十五條反對贖罪券的論點, 因此也被稱作《九十五條論綱》,指出贖罪券的不合理之處,認為教皇的權柄是有限的。

這篇檄文猶如一把利劍般直指教廷。對此,利奧十世在一年後發佈了教諭,做出了一定的讓步。但這時路德的思想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不再對羅馬教廷抱有信心,他最終否定了教皇的權威,認為教皇沒有赦罪和使人稱義的權柄,只有閱讀聖經、因信稱義才可以。

利奧十世與路德斡旋了很久,他最初希望通過各方面壓力迫使路德停息下來,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反對教廷的不止路德一人,路德被一股力量推動著向前突進。到1520年,雙方正式決裂。6月,利奧十世頒佈詔書,下令燒毀路德的所有著作,並威脅將其開除教籍。10月,詔書送到路德手中,但他毫不理會,堅持發表自己的見解,年底在維滕貝格城門處將教皇詔書付之一炬,與教皇的對抗達到頂峰。隨即,利奧十世將其開除教籍。

1521年1月教皇利奧十世頒發的開除路德教籍的詔書

然而,路德的新教思想在神聖羅馬帝國的中得到了接受和推廣,他也得到世俗權力的幫助和庇護。1521年4月,路德被“綁架”失蹤。實際上,這是薩克森領主將其暗藏起來。直到這年年底利奧十世去世,才躲過了風頭。但是,利奧十世和路德的這些爭鋒,已經使天主教會嚴重分裂,從此,新教的勢力越來越強,脫離了羅馬教廷的控制。

因此也被稱作《九十五條論綱》,指出贖罪券的不合理之處,認為教皇的權柄是有限的。

這篇檄文猶如一把利劍般直指教廷。對此,利奧十世在一年後發佈了教諭,做出了一定的讓步。但這時路德的思想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不再對羅馬教廷抱有信心,他最終否定了教皇的權威,認為教皇沒有赦罪和使人稱義的權柄,只有閱讀聖經、因信稱義才可以。

利奧十世與路德斡旋了很久,他最初希望通過各方面壓力迫使路德停息下來,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反對教廷的不止路德一人,路德被一股力量推動著向前突進。到1520年,雙方正式決裂。6月,利奧十世頒佈詔書,下令燒毀路德的所有著作,並威脅將其開除教籍。10月,詔書送到路德手中,但他毫不理會,堅持發表自己的見解,年底在維滕貝格城門處將教皇詔書付之一炬,與教皇的對抗達到頂峰。隨即,利奧十世將其開除教籍。

1521年1月教皇利奧十世頒發的開除路德教籍的詔書

然而,路德的新教思想在神聖羅馬帝國的中得到了接受和推廣,他也得到世俗權力的幫助和庇護。1521年4月,路德被“綁架”失蹤。實際上,這是薩克森領主將其暗藏起來。直到這年年底利奧十世去世,才躲過了風頭。但是,利奧十世和路德的這些爭鋒,已經使天主教會嚴重分裂,從此,新教的勢力越來越強,脫離了羅馬教廷的控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