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時,蜀漢為何不能統一天下?

三國演義中, 魏蜀吳三國, 魏國不用多說, 人才濟濟, 曹操具有較高的統領才能;吳國佔據較好的位置, 只有劉備的蜀國, 似乎見到最多的就是敗仗。 這樣的情況,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一、人口少

三國時期曹魏戶66萬餘, 人口240余萬;孫吳的戶數有5.23萬戶, 男女人口230萬人;蜀漢國全盛時期擁有30多萬戶(未失荊州時), 人口約100萬, 為三國中最少。 至263年蜀亡時, 有28萬戶, 人口94萬。

二、領土小

東漢原有十三州:雍州, 豫州, 兗州, 徐州, 青州, 涼州, 並州, 冀州, 幽州, 揚州, 荊州, 益州, 交州。 另有一司隸校尉部, 也稱司州。 以及西域長史府。 蜀漢只有一個益州。 三國之中領土面積最小。

三國轄區:

魏:青州 兗州 豫州 徐州 司州 雍州 涼州 並州 幽州 冀州 荊州北部 西域督護府

吳:揚州 交州 荊州大部

蜀:益州

三、人才少

縱觀蜀漢政權的發展史。 初期儘管劉備失勢落魄, 幾度全軍覆沒, 但總有一幫文臣武將捨命相隨。 到了全盛時期, 蜀漢武有“五虎上將”與魏延等人, 文有臥龍、鳳雛、法正、馬良、蔣琬、費禕等人, 可謂盛極一時, 蜀漢政權的實力此時也達到了頂峰。 然而盛世一過, 隨著劉備和一批將領謀士的去世, 卻沒能有新的人才出現, 蜀漢也就人才凋零了。

直弄得“蜀中無大將, 廖化作先鋒”, 雖有一個薑維也無濟於事。 到了鄧艾偷渡陰平, 出現在成都城外的時候, 城中空有兵馬數萬, 竟無人能出面主持大局, 只得開城迎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