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最吝嗇的十個人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歷史上, 曾有過不少富而且貴的吝嗇之徒, 好多還是身居要職的官場之人。 現根據古籍記載對其進行盤點, 擇出十大最吝嗇的古代官員供各位看官觀瞻。

曹洪

⒈曹洪。 三國時期的曹洪, 是曹操的堂弟, 曾數次捨命救過曹操, 隨曹操南征北戰, 屢屢征伐有功, 被拜為都護將軍。 曹丕稱帝后, 任曹洪為衛將軍, 再升驃騎將軍, 封野王侯, 後再轉封都陽侯。 曹操任司空時, 親自帶頭將每次月調儲存在縣, 曹洪所儲之款連曹操也自認不及。 《魏略》中記載, 曹洪斂財有術, 是曹操手下諸人中的第一巨富。 他卻吝嗇刻薄, 為此差點丟了小命。

事情是這樣的:魏文帝曹丕還在做太子的時候, 有一次找曹洪借一百匹絹。 曹洪覺得肉痛, 百般托詞不願意借, 結果惹惱了曹丕。 一直懷恨在心的曹丕即位後, 找了個由頭把這位堂叔下到獄中, 準備處死他。 後來幸得卞太后求情,

曹洪才免於一死, 但被施以削官職、減爵位之處罰。

⒉王戎。 《世說新語》“儉嗇”中說, 西晉王戎生性吝嗇, 他的一個侄子結婚, 作為伯父的王戎當然要隨個份子:“送他一件單衣”。 但是, 過後王戎心疼不已, 又跑到人家家裡給要了回來。

就連對自己的女兒, 王戎也沒大方到哪裡去。 王戎的女兒嫁給了裴家的公子, 從老爹這裡借了好幾萬錢。 女兒回娘家的時候, 忘了歸還老爹的那幾萬錢, 結果惹得自己的親爹很不悅, 女兒趕緊將錢還上, 這種情況下, 王戎“乃釋然”。

王戎十分富有, 《世說新語》上說他“既貴且富, 區宅、僮牧, 膏田水碓之屬, 洛下無比”。 但吝嗇成性的他對日常消費卻沒有任何興趣, 一心想讓蛋生蛋, 錢生錢。 家裡種出了上好的李子,

他便高價出售, 但害怕別人用他的李子做種子栽培出好李子, 就事先把李子裡面的核給拿掉。 王戎每夜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每與夫人燭下, 散籌算計”。

周劄

⒊周劄。 東晉年間, 右將軍周劄一家五人封侯, 身居要職。 周氏勢力的發展, 遭到權傾天下的王敦的猜忌。

於是, 王敦悄悄聯合江南的沈氏士族共同討伐周劄。 等周劄得到消息, 已是兵臨城下, 倉促間準備率領幾百名部下出城迎敵。

在周劄的庫房中, 存有一批打造精良的兵器, 手下都勸他趕緊拿出來裝備士兵, 讓人哭笑不得的是, 周劄竟然捨不得, 遂將劣質兵器分發給士兵。 見周劄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依然如此吝嗇, 士卒也沒有為他賣命的決心, 結果在敵軍的衝擊下潰不成軍, 周劄遂被殺。

這個因吝嗇而送命的周劄, 其父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曾斬蛟伏虎的周處, 他是周處的第三個兒子。

⒋蕭紀。 南北朝時的武陵王蕭紀, 是梁武帝的第八子。 史載, 蕭紀曾率軍攻打江陵, 他熔金成餅, 100個金餅一籃, 裝了100多籃, 高高掛起,

而銀子則是金子的五六倍之多, 還有各種綾羅綢緞, 不計其數, 以此激勵將士英勇殺敵, 但這位吝嗇鬼只不過是讓大家飽飽眼福而已, 每戰結束從不論功行賞。 軍心大亂, 叛逃者十之八九, 在很短的時間內兩岸十四城俱降, 蕭紀兵敗如山倒, 自己也在亂軍中死於非命。

⒌元宗逵。 明朝謝肇 《五雜俎》記載:唐朝時有個元宗逵, 官至果州司馬。 他家有個婢女死了, 就吩咐值班的管家說:“我家的老婢女死了, 她在我家聽使喚有年頭了, 應該為她找一口棺材入殮出殯。 我初來乍到, 家裡窮得很, 買不起新棺材, 只要買到能用的就行。 你也不必說是我家要買, 就說是你們家要買就行了。 ”管家出門把元宗逵的這番話說給大家聽, 一州人都笑話這位司馬太小氣, 把他的這番話作為茶餘飯後的笑料。

⒍鄭仁凱。唐《朝野僉載》記載:身為密州刺史的鄭仁凱惜錢如命,且很搞笑。他家中有個小廝,央求他給買一雙鞋,鄭仁凱說:“這事好辦,我為你找一雙鞋來。”不一會,門夫穿著鞋進來,鄭仁凱故意支使門夫爬到樹上掏鳥窩。門夫脫了鞋爬上樹,鄭仁凱就偷偷讓小廝把門夫的鞋穿走。等到門夫下樹,遍尋鞋子無著,只得打赤腳走了。鄭仁凱竟然為此非常得意。

⒎韋莊。五代時期的大詞人韋莊,名滿天下。而他的吝嗇,也與他的詞一樣著名。韋莊每次做飯,下多少米都有固定的分量;做飯燒的柴,也要事先稱好;若是吃烤肉,哪怕是少了一片他都會知曉。韋莊有個兒子,八歲時夭折了,入葬時,妻子為孩子穿上生前的衣服,卻被韋莊剝了下來,只是以孩子原來睡的舊草席包裹著送去埋了。而且掩埋之後,韋莊還把草席帶了回來……

⒏張允。五代的後漢時期,吏部侍郎張允也以吝嗇而出名。就算是自己的妻子,張允也不會多給她一文錢。他害怕妻子偷偷地拿他的錢用,就把各種鑰匙都別在腰間,走起路來叮叮噹當亂響,乍一聽像是個身上掛了很多耳環首飾的女人。郭威兵變後,張允躲到一個破廟裡勉強保住了性命,可是卻讓兵丁把他的鑰匙一股腦全給搶了去,等他回到家裡一看,早已被搶劫一空,張允心如刀絞,哇的一聲,鮮血狂噴,不到半日,竟一命歸陰。

⒐李越。宋陳元靚《事林廣記》記載:李越歸明人,作蔡州上蔡縣令。李越很是小氣,處事多讓人不好理解。他們家一年到頭很少吃肉,每到臘月初八祭祀祖先的時候,就派採購人員到肉行裡借熟肉一斤回來放在盆中,再用幾個碟子盛錢數文,這樣祭祀祖先。並禱告說:“酒是我用做官的錢買來的,清醇可愛;肉是我從肉行裡借來的,新香可吃;因為事忙沒來得及買果子,就用錢當果子吧。”等祭祀完畢,就拿著肉招呼採購人員說:“快還到肉行裡去。”人們都笑話他太吝嗇了。

湯斌

10.湯斌。清代康熙年間,江甯巡撫湯斌被尊為“理學名臣”,是當時程朱學派思想的代表人物。湯斌一生以清苦的生活砥礪名節,其為人之吝嗇十分出名。據文獻記載,這位元老先生有一天心血來潮,查看家中帳本,發現開銷中多了一隻雞蛋,頓時大怒:“我來到蘇州還從來沒有吃過雞蛋,到底是誰買的?”下人答說是公子。他便把兒子招來,罰跪在庭下,數落道:“你以為蘇州的雞蛋與河南是一樣的價錢?你想吃雞蛋,就回河南老家去……”

本文由平行學社(線上文學分享學習交流平臺)編輯發佈!

全國文學、歷史愛好者的聚集處~歡迎大家來勾搭~

把他的這番話作為茶餘飯後的笑料。

⒍鄭仁凱。唐《朝野僉載》記載:身為密州刺史的鄭仁凱惜錢如命,且很搞笑。他家中有個小廝,央求他給買一雙鞋,鄭仁凱說:“這事好辦,我為你找一雙鞋來。”不一會,門夫穿著鞋進來,鄭仁凱故意支使門夫爬到樹上掏鳥窩。門夫脫了鞋爬上樹,鄭仁凱就偷偷讓小廝把門夫的鞋穿走。等到門夫下樹,遍尋鞋子無著,只得打赤腳走了。鄭仁凱竟然為此非常得意。

⒎韋莊。五代時期的大詞人韋莊,名滿天下。而他的吝嗇,也與他的詞一樣著名。韋莊每次做飯,下多少米都有固定的分量;做飯燒的柴,也要事先稱好;若是吃烤肉,哪怕是少了一片他都會知曉。韋莊有個兒子,八歲時夭折了,入葬時,妻子為孩子穿上生前的衣服,卻被韋莊剝了下來,只是以孩子原來睡的舊草席包裹著送去埋了。而且掩埋之後,韋莊還把草席帶了回來……

⒏張允。五代的後漢時期,吏部侍郎張允也以吝嗇而出名。就算是自己的妻子,張允也不會多給她一文錢。他害怕妻子偷偷地拿他的錢用,就把各種鑰匙都別在腰間,走起路來叮叮噹當亂響,乍一聽像是個身上掛了很多耳環首飾的女人。郭威兵變後,張允躲到一個破廟裡勉強保住了性命,可是卻讓兵丁把他的鑰匙一股腦全給搶了去,等他回到家裡一看,早已被搶劫一空,張允心如刀絞,哇的一聲,鮮血狂噴,不到半日,竟一命歸陰。

⒐李越。宋陳元靚《事林廣記》記載:李越歸明人,作蔡州上蔡縣令。李越很是小氣,處事多讓人不好理解。他們家一年到頭很少吃肉,每到臘月初八祭祀祖先的時候,就派採購人員到肉行裡借熟肉一斤回來放在盆中,再用幾個碟子盛錢數文,這樣祭祀祖先。並禱告說:“酒是我用做官的錢買來的,清醇可愛;肉是我從肉行裡借來的,新香可吃;因為事忙沒來得及買果子,就用錢當果子吧。”等祭祀完畢,就拿著肉招呼採購人員說:“快還到肉行裡去。”人們都笑話他太吝嗇了。

湯斌

10.湯斌。清代康熙年間,江甯巡撫湯斌被尊為“理學名臣”,是當時程朱學派思想的代表人物。湯斌一生以清苦的生活砥礪名節,其為人之吝嗇十分出名。據文獻記載,這位元老先生有一天心血來潮,查看家中帳本,發現開銷中多了一隻雞蛋,頓時大怒:“我來到蘇州還從來沒有吃過雞蛋,到底是誰買的?”下人答說是公子。他便把兒子招來,罰跪在庭下,數落道:“你以為蘇州的雞蛋與河南是一樣的價錢?你想吃雞蛋,就回河南老家去……”

本文由平行學社(線上文學分享學習交流平臺)編輯發佈!

全國文學、歷史愛好者的聚集處~歡迎大家來勾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