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大明王朝之徐階

徐階(1503年-1583年), 字子升, 號少湖, 漢族, 明松江府華亭縣人。 明代著名的內閣首輔, 嘉靖朝後期至隆慶朝初年任內閣首輔。 徐階曾密疏揭發咸甯侯仇鸞的罪行, 且擅寫青詞為嘉靖帝所信任。 和嚴嵩一起在朝十多年, 謹慎以待;又善於迎合帝意, 故能久安於位。 他當權時起用了“嚴誣告、權輕重、詳訟詞、懲奸慝、省佐證”而著稱於世的良臣黃光升為刑部尚書, 為了使日後的權力交接顯得更為順利, 引用門生張居正為裕王(後來的隆慶皇帝)講學。

徐階的整個政治生涯中的最為人稱道的就是他鬥倒了權勢熏天的嚴嵩。

徐階的忍辱負重是其政治權謀鬥爭中的殺手鐧, 而“徐階曲意事嚴嵩”也成了權謀術中的經典案例。 萬曆十一年, 徐階病卒, 贈太師, 諡號文貞。 徐階著有《世經堂集》、《少湖文集》等。

生平

其父徐黼(fǔ)補掾史。 明代嘉靖二年(1523年)一甲第三名進士(探花), 授翰林院編修, 累官吏部尚書。 陸樹聲的同鄉人。 嚴嵩與徐階兩人爭權, 竭盡全力博取世宗的寵信, 嚴嵩得勢時, 徐階為了討好嚴嵩, 將長子徐璠之女許配嚴世蕃之子。 在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六月, 在政壇上擊敗嚴嵩, 嵩籍沒家產。 嚴嵩知敗局已定, 全家人跪拜徐階, 道:“嵩旦夕且死, 此曹惟公哺之。 ”嚴世蕃判處斬刑, 徐璠將女兒殺死, 徐階知孫女已死, “囅然頷之”。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任首輔, 先後引用高拱、張居正等入閣,

高拱卻不滿徐階大權獨攬。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又曾力救戶部主事海瑞, 免其一死。

明代紡織業發達, “士大夫家多以紡織求利”, 徐階本人亦“多蓄織婦, 歲計所積與市為賈”, 並在蘇州、北京等地設立官肆, 經營匯兌業務, 可以異地存取、兌換白銀。

世宗朱厚熜去世後, 徐階起草遺詔, 強調人臣以“將順、匡救兩盡為忠”, 力除弊政, 停止一切齋醮、土木、珠寶、織作, 因言事獲罪的大臣全部平反。 徐階執政時期, 為民辦了許多事, 減輕百姓負擔, 並著力糾正嚴嵩擔任首輔期間的亂政、怠政現象, 朝野稱之為“名相”。 明人支大綸卻批評徐階, “玄文入直, 傴僂獻諛”, 政績“碌碌無奇”, 至隆慶朝, 才“稍愜公論”。 大學士郭朴指出:“徐公謗先帝, 可斬也。

”抗倭名將張經被斬, 以及胡宗憲瘐死獄中, 都是徐階一手造成的, 《明史》卻將張經之死歸罪於嚴嵩。 王世貞指出:“吾心知績溪(胡宗憲)之功, 為華亭所壓, 而不能白其枉, ……此生平兩違心事也。 ”

徐階罷官致仕後, 其子弟橫暴鄉里, 占奪土地達二十四萬畝。 一向富有貪名的嚴嵩, 其田產只有二萬七千餘畝, 僅是徐階的十五分之一。 隆慶元年(1567年), 廣東道監察禦史齊康彈劾徐家人橫行鄉里, 徐家認為齊康是受徐階的政敵高拱指使。 其他言官及時任大理寺丞的海瑞也跟著上疏指責齊康, 高拱因此下臺, 時人謂之“權奸”。 後來海瑞當上江南巡撫時, 要求徐階退田, 徐階退了一些, 海瑞還是不滿意, 使徐階很難堪, 徐階賄於給事中戴鳳翔, 彈劾海瑞,

以“魚肉縉紳”之名, 將海瑞罷免。 高拱執政時期, 徐家又退了一半的田地, 其子徐璠、徐琨被判充軍。

《大明王朝1566》裡的徐階

人物評價

當時評價

萬曆十一年, 八十一歲的徐階逝世, 皇帝贈予“太師”榮譽頭銜, 賞賜諡號“文貞”。 錢謙益對這位徐文貞公是頗為贊許的:“負物望,

膺主眷, 當分宜(嚴嵩)驕汰之日, 以精敏自持, 陽柔附分宜, 而陰傾之。 分宜敗後, 盡反其秕政, 卒為名相。 ”而目光犀利、言辭直率的海瑞的評價頗值得玩味:他一方面肯定徐階“自執政以來, 憂勤國事”, 另一方面批評他“事先帝, 無能救于神仙土木之誤, 畏威保位”;一方面肯定他為官清正廉潔, “不招權, 不納賄”, 另一方面指責他“容悅順從”, 只能算作一位“甘草閣老”。 “名相”與“甘草閣老”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後世評價

朱國禎:“徐在事久家富, 傳言有田十八萬畝, 諸子嗜利, 奴僕多藉勢縱橫。 ”

明人支大綸批評徐階, “玄文入直, 傴僂獻諛”, 政績“碌碌無奇”, 至隆慶朝, 才“稍愜公論”。

王世貞:“吾心知績溪(胡宗憲)之功, 為華亭所壓, 而不能白其枉, ……此生平兩違心事也。 ”

嘉靖皇帝病危,徐階連夜緊急召見張居正,一起謀劃,起草遺詔,次日清晨當朝公佈,穩定了嘉靖、隆慶交替之際的政局。因此,人們把他比喻為“楊廷和再世”。

嘉靖皇帝病危,徐階連夜緊急召見張居正,一起謀劃,起草遺詔,次日清晨當朝公佈,穩定了嘉靖、隆慶交替之際的政局。因此,人們把他比喻為“楊廷和再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