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琅琊榜中的梁武帝四度出家,是女兒和弟弟私通,還是另有隱情?

作為胡歌忠實粉絲的小編最近一段時間又重新看了一遍琅琊榜, 看完電視的小編心裡一直有個疑惑, 當國的皇帝也就是梁武帝疑心重重, 誅殺功臣賜死皇子, 自毀長城, 可謂昏庸至極。 這麼昏庸的人是怎麼在南北朝的亂世中坐上皇位的呢?當然這其中確有電視劇藝術加工的原因, 不過真正歷史上的蕭衍又是怎樣一個人呢?

梁武帝蕭衍是蘭陵蕭氏的世家子弟, 父親蕭順之是齊高帝的族弟, 封臨湘縣侯, 官至丹陽尹, 為漢朝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 所以蕭衍可謂名門之後, 少時聰穎, 和另外七個人一起游于竟陵王蕭子良門下, 被稱為“竟陵八友”。 但是世家大族出身的他與另外七人相比仕途確順暢的多。 因為幫助齊明帝蕭鸞爭奪帝位, 年紀輕輕就做到了黃門侍郎, 後來又在抗擊北魏的戰爭中屢立戰功逐漸做到了雍州刺史, 鎮守雍州數年的時間也為他後來爭奪天下積累了資本。

雍州地圖

蕭鸞登上皇帝之位後五年就病死了, 他的兒子蕭寶卷即位, 蕭寶卷大肆迫害他父親時候的功臣, 其中就包括蕭衍的哥哥長沙宣武王蕭懿, 蕭衍感覺蕭寶卷馬上就要對自己下手了, 於是提前一年伐竹沉木,

積極為戰爭做準備, 後來在蕭寶卷下手之後果斷反擊, 一戰攻下建康城, 登上帝位。

蕭衍稱帝之後, 初期的政績是非常顯著的。 他吸取了齊滅亡的教訓, 自己很勤於政務, 而且不分春夏秋冬, 總是五更天起床, 批改公文奏章, 在冬天把手都凍裂了。 他為了廣泛地納諫, 聽取眾人意見, 最大限度地用好人才, 下令在門前設立兩個盒子(當時叫函), 一個是謗木函, 一個是肺石函。 如果功臣和有才之人, 沒有因功受到賞賜和提拔, 或者良才沒有被使用, 都可以往肺石函裡投書信。 如果是一般的百姓, 想要給國家提什麼批評或建議, 可以往謗木函裡投書。

蕭衍的節儉也是出了名的, 史書上說他“一冠三年, 一被二年”, 他不講究吃穿,

衣服可以是洗過好幾次的, 吃飯也是蔬菜和豆類, 而且每天只吃一頓飯, 太忙的時候, 就喝點粥充饑。 在這方面, 蕭衍在中國古代所有皇帝中也算得上出類拔萃之輩。

蕭衍很重視對官吏的選拔任用, 他要求地方的長官一定要清廉, 經常親自召見他們, 訓導他們遵守為國為民之道, 清正廉明。 為了推行他的思想, 蕭衍還下詔書到全國, 如果有小的縣令政績突出, 可以升遷到大縣裡做縣令。 大縣令有政績就提拔到郡做太守。 他的政令實行起來以後, 梁的統治狀況得到顯著改善, 國力也越來越強, 大有一統天下之勢。

南梁地圖

但是這個人有兩個毛病, 一是疑心比較重, (《琅琊榜》關於點倒是沒有瞎說。 )另一個就是篤信佛教, 在位期間大肆興建寺廟, 自己也四度在同泰寺出家為僧, 每次都是大臣花錢把他給贖回來, 四次共花費兩億錢。 那時的大臣苦不堪言, 在他第四次被贖出來的當天夜裡就有人一把火燒了同泰寺, 可惜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的同泰寺就這麼被一把火化為了灰燼。

同樣因為梁武帝篤信佛教,南梁的佛教事業日益繁榮,僧尼一度達到十萬之眾,變成了很大的社會負擔,空耗國力,這使南梁慢慢衰落,逐漸失去了和北魏爭雄的資本。

晚年的蕭衍因為家庭不順(自己的弟弟和自己的女兒私通甚至想謀害自己)更加沉迷佛教,人也變得剛愎自用,在對待北齊降將侯景的問題上更是一意孤行,不聽勸阻。最終善變的侯景果然發動叛亂,攻入皇城,一代雄主蕭衍也被活活而死在台城。享年八十六歲。同年十一月,葬于修陵(今江蘇丹陽市陵口)。諡號武帝,廟號高祖。

關於蕭衍當和尚的原因史家歷來就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當和尚只是一種政治手腕,完全是為了教化民眾,坐穩皇位。另一個是說因為蕭衍的六弟蕭宏和自己的大女兒私通甚至謀害他,讓他很是苦惱,於是看破凡塵的蕭衍於是決定出家,在長達四十年的時間裡不近女色。小編覺得如果只看蕭衍的前半段,能有伐竹沉木的心機的人用第一種說法完全解釋完全可以解釋清楚,不過連續出家四次也就肯定超過了政治手腕的範圍了,所以小編以為晚年的蕭衍出家確是因為家門不幸讓他太苦惱了。不知道各位看官怎麼看?

歡迎大家留言指教。

同樣因為梁武帝篤信佛教,南梁的佛教事業日益繁榮,僧尼一度達到十萬之眾,變成了很大的社會負擔,空耗國力,這使南梁慢慢衰落,逐漸失去了和北魏爭雄的資本。

晚年的蕭衍因為家庭不順(自己的弟弟和自己的女兒私通甚至想謀害自己)更加沉迷佛教,人也變得剛愎自用,在對待北齊降將侯景的問題上更是一意孤行,不聽勸阻。最終善變的侯景果然發動叛亂,攻入皇城,一代雄主蕭衍也被活活而死在台城。享年八十六歲。同年十一月,葬于修陵(今江蘇丹陽市陵口)。諡號武帝,廟號高祖。

關於蕭衍當和尚的原因史家歷來就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當和尚只是一種政治手腕,完全是為了教化民眾,坐穩皇位。另一個是說因為蕭衍的六弟蕭宏和自己的大女兒私通甚至謀害他,讓他很是苦惱,於是看破凡塵的蕭衍於是決定出家,在長達四十年的時間裡不近女色。小編覺得如果只看蕭衍的前半段,能有伐竹沉木的心機的人用第一種說法完全解釋完全可以解釋清楚,不過連續出家四次也就肯定超過了政治手腕的範圍了,所以小編以為晚年的蕭衍出家確是因為家門不幸讓他太苦惱了。不知道各位看官怎麼看?

歡迎大家留言指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